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药产业发展迅速,但暴露出的问题同样严峻。如中药资源过度开发、中药自主创新能力偏低、生产管理粗放、专利保护不完善、中药标准化滞后等等。本文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针对中药生产和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剖析并提出对策,希冀为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 标签: 中药 生产研究 问题 对策
  • 简介:记者从“中药安全与质量控制国际研讨会”上获悉,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已建立起国内外药用植物中真菌及真菌毒素污染分析及检测技术标准的研究平台,建立了国内首个、也是唯一一个有害真菌毒素的行业标准“黄曲霉毒素检测技术标准”,在中药有害残留物分析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 标签: 真菌毒素 中药安全 管理系统 中国医学科学院 药用植物 技术标准
  • 简介:目的:提出了中药个体品质及群体品质鉴别的概念。建立了相同品质中药群体的系统理论判别方法。方法:根据描述生物体系遗传与变异信息的双指标信息理论方程,建立生物体系个体同品质的定量标准,由此构建每个样品的初级同品质特征序列。构建了中药群体同品质优化判别方法:群体特征序列最大有效样本数法,变化Pg=x~100%,58%≤x≤64%,在整体上优化每个样品的同品质特征序列,使群体样本的核心特征序列中的总样本数与关联序列中的总样本数差值Y=ΣMi=1(Nci-Nri)最大,实现中药群体同品质的优化判别。该理论系统基于生物系统内禀性质,可以实现相同品质中药群体的严格理论判别。结果:3种组成非常相似的中药复方红外指纹图谱的分析结果很好地证明了该理论预测。结论:该研究提供了一种判别相同品质中药的可行理论方法。

  • 标签: 中药群体 相同品质 鉴别理论 生物信息理论 指纹图谱 模式识别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处方分析之于中药调剂的实际作用。采用的方法:以2020年1月-2020年6月期间,没有作处方分析的1000张中药处方为对照组,以2020年7月-2021年2月期间,经由处方分析的1000张中药处方为实验组,比较两个组别中药处方出现的差错数量。结果:由统计结果可知,实验组整体中药处方的差错率较低,对照组的差错率较高,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较大。结论:处方分析对中药调剂有着积极的作用,能够显著减少处方差错率,避免处方错误和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

  • 标签: 处方分析 中药调剂 作用
  • 简介:摘要:所谓中药饮片,其实就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利用特定的中药炮制方法对中药材进行加工炮制,使其可以直接应用到中医临床上的中药。近几年来,随着中医中药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倾向于通过中医学手段进行相关疾病的治疗,医院也研发了很多内部制剂。内部制剂的质量优劣,对最终的中医临床治疗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重点针对中药饮片质量验收鉴别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中药饮片,质量验收,鉴别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药品质量体系改革的推进,药品质量明显提高,各药厂在实际生产中开展生产质量控制工作,积极总结生产实际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因质检过程和控制不当引发的问题。本文重点阐述中药企业生产质量控制中制药车间生产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进药品质量控制的措施。

  • 标签: 药品质量 控制 影响 对策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在中药调剂过程当中,其中出现的差错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度我院开具的568例中药处方,将其中出现的调剂差错处方情况进行分析,同时选取2019年度我院开具的576例中药处方进行对比。结果:2019年调剂错误率明显低于2018年(P

  • 标签: 中药调剂 措施 差错
  • 简介:摘要:三七作为我国的一种常见中药材,其干燥根与根茎均可入药,并且拥有良好的散瘀止血以及消肿定痛效果。因为三七有着非常高的药用价值,在药材市场上也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假冒产品,这也就要求临床医师能够对三七的药理作用有充分的了解,并能够做好其真伪的鉴别分析工作,这样才能够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本文主要就中药三七的药理作用以及真伪鉴别要点进行了探究分析。

  • 标签: 三七 药理作用 真伪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炮制方法对药物临床应用效果的影响。方法:以2023年1月-2023年12月为研究时段,选择此时间段内80例中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电脑随机分组,组别设置为对照组(n=40,水处理中药饮片前分档)与研究组(n=40,用水处理前联合炮制前分档),从不良反应发生率、用药满意度两个方面综合评价两种炮制方法的用药效果。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恶心呕吐、皮疹、头晕、腹泻发生率更低;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的用药满意度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用药满意度评分更高。结论:选择合适的中药炮制方法可有效提高药物疗效,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用药满意度更高。

  • 标签:
  • 简介: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编号2007BAK38B05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对胫骨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110例胫骨骨折病人,分为中药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常规手术治疗及术后处理,中药干预组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对病人进行中药干预。结果中药干预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中药干预组患者的肢体瘀血、肿胀、伤口愈合等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中药治疗组患者肿胀消失时间平均(636±09)d,对照组(1001±13)d,差异明显(P<005)。结论将中药应用于胫骨骨折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 简介:目的:综述中药对多种抗肿瘤免疫细胞的促进作用及机制,为中药联合多细胞免疫疗法临床运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从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及PubMed中查阅关于中药抗肿瘤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综述.结果:中药对DC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γδT细胞、CD3AK细胞等抗肿瘤免疫细胞都具有明显促进作用.结论:中药对肿瘤多细胞免疫疗法具有一定增强作用,二者联合治疗肿瘤具有协同效应,对其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中药 多细胞免疫疗法 肿瘤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灸配合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临床辨证多见寒凝血瘀型和气滞血瘀型两型,分别采用艾附暖宫丸、膈下逐淤汤两方加减化裁内服,配合艾灸关元、双侧三阴交等穴位。治疗63例。结果总有效率9524%。结论辩证结合艾灸能有效治疗原发性痛经,值得推广。

  • 标签: 原发性痛经 气滞血瘀 艾灸
  • 简介:目的:评价中药治疗胃癌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搜索单纯中药与西药对照治疗胃癌癌前病变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研究的试验质量进行方法学评价,并用Cochrane协作网专用软件RevMan4.2进行Meta分析。结果:有16篇随机对照试验共治疗1714名病人满足纳入标准,试验均在中国进行。与西药对照组相比,中药对胃癌癌前病变患者的胃镜、萎缩、肠化、异型增生、HP改善情况及综合疗效有优势,合并KR、95%可信区间(CI)及P值分别为[KR1.51,95%CI(1.42,1.62),P〈O.00001]、[KR1.34,95%CI(1.16,1.54),P〈0.0001]、[RR1.85,95%CI(1.57,2.19),P〈0.00001J、[RR1.77,95%Cl(1.42,2.21),P〈O.00001],[KR2.19,95%CI(1.66,2.88),P〈0.00001]、[RR1.90,95%CI(1.60,2.27),P〈0.0000130结论:中药治疗胃癌癌前病变有较好的疗效,但由于纳入研究的质量偏低,仍须科学设计临床研究方案,进行严格的、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以提供更具说服力的证据。

  • 标签: 中药 胃癌癌前病变 随机对照试验 荟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