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药热奄包预防心衰患者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52例PICC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中药热奄包干预。观察记录患者术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包括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评分,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实验组术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11.54%),对照组术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42.31%),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治疗依从性(96.15%),对照组治疗依从性(69.23%),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护理满意评分(92.04±1.24)分,对照组护理满意评分(71.55±1.42)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热奄包预防心衰患者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术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中药热奄包 心衰 PICC置管术 机械性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膝关节被动训练与中药封包联合疗法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应用中药封包疗法,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行膝关节被动训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复发率为6%,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8%,复发率为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膝关节被动训练与中药封包联合疗法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显著,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且能大大降低复发率,可推广。

  • 标签: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被动训练 中药封包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穴位注射联合中药薰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DPN患者7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8例。对照组予甲钴胺片治疗,实验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穴位注射联合中药薰药治疗,均治疗8周。统计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治疗8周后总有效率92.11%高于对照组(57.89%,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26%与对照组2.63%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穴位注射联合中药薰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良好。

  • 标签: 穴位注射 中药薰药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实施膝关节辅以中药内服外敷联合治疗的临床应用及效果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52例为观察目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76例给予膝关节镜联合每日一次中药口服及腧穴贴敷治疗,中药治疗疗程为7天,对照组76例仅给予膝关节镜治疗,就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治疗前后疼痛情况等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疼痛情况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膝关节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联合膝关节镜治疗痛风性关节炎能够在短期尽快解除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辅以中药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且价格低廉的方式,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痛风性关节炎 中药 膝关节镜 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定向透药联合中药封包治疗寒湿阻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80例寒湿阻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中医中药定向透药对照组60例,中药封包对照组60例,中医定向透药联合中药封包治疗组60例,治疗两周后,通过对三组患者分别进行VAS评分,Oswestry评分的比较,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两对照组,且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与Oswestry评分,均明显优于两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医定向透药联合中药封包在寒湿阻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有显著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医定向透药 中药封包 寒湿阻痹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胆囊结石用微创保胆取石术联合中药胆道排石汤效果。方法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时段内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96例开展研究,分组依据入院时间奇偶性,将96例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治疗组均48例,对照组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组微创保胆取石术联合中药胆道排石汤,分析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临床观察指标。结果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较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临床观察指标治疗组较高,P<0.05。结论给予胆囊结石患者微创保胆取石术联合中药胆道排石汤治疗,既可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又可改善临床观察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胆囊结石 微创保胆取石术 中药胆道排石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联合用药和配液时间对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使用中药注射剂治疗患者132例进行研究,依据干预方式分组,其中42例常规用药干预为对照组,45例实施联合用药干预为观察组,45例实施配液时间干预为研究组,观察三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不良反应率16.67%显著高于观察组2.22%和研究组2.22%,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56和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3.3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6.19%,P<0.05。结论在中药注射剂使用中加强联合用药干预和配液时间干预可有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干预方式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活血通络、化痰散结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应用肠溶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活血通络、化痰散结法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血流变学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对比,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颈动脉IMT、颈动脉血流量Vmax、RI、PI以及血流变学的nb1、nbh、np、Fb、PAR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经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intima-mediathickness,IMT)结果和血流变学指标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用中药活血通络、化痰散结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流变学的治疗结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活血通络化痰散结法 颈动脉粥样硬化 血流变学 颈动脉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手法配合中药外敷热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0例患者的临床疗效,为本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客观资料。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骨伤科收治的120例KOA患者,随机分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60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手法配合中药外敷热奄治疗,疗程结束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3%vs85%),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X2=17.043,P<0.05)。结论中医手法配合中药外敷热奄治疗KOA疗效优于常规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手法 中药外敷热奄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析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联合应用关节镜手术与中药疗法的临床疗效与应用价值。方法我院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接收的4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并依据掷骰子原则将42例患者分为20例对照组与22例实验组。将应用关节镜手术治疗组作为对照组,将联合应用关节镜与中医治疗组作为实验组。观察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膝关节功能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膝关节功能水平远远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实验组优良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关节镜手术与中药疗法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颇具临床应用的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关节镜 中医疗法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临床效果 膝关节功能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切开引流术配合排脓生肌中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位肛周脓肿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3例,对照组23例,分别接受切开引流(挂线)术配合排脓生肌中药和单一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创面红肿评级、创面腐肉脱落时间、术后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VAS评分4.7±0.8分,创面红肿评级1.2±0.3分,创面腐肉脱落时间3.2±0.7d,术后愈合时间15.4±1.8d;对照组患者平均VAS评分5.6±0.4分,创面红肿评级2.8±0.7分,创面腐肉脱落时间3.9±0.5d,术后愈合时间20.8±2.4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引流(挂线)术配合排脓生肌中药根治高位肛周脓肿疗效显著,患者术后疼痛更轻,创面愈合更快,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切开引流 排脓生肌中药 高位肛周脓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医用三氧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宫颈癌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用11随机数字法分2组讨论2015年7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宫颈癌放射性直肠炎患者80例,40例对照组接受中药保留灌肠治疗,40例研究组接受医用三氧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观察治疗疗效,血清指标等,并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0%高于对照组72.50%,且P<0.05。对比两组患者血清指标,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临床治疗宫颈癌放射性直肠炎疾病可考虑给予医用三氧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方式,疗效突出,炎症反应得到降低,值得应用。

  • 标签: 放射性直肠炎 宫颈癌 保留灌肠 医用三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气通络中药联合硝普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4)与参考组(n=34),两组均接受AMI合并急性心力衰竭常规抢救及硝普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保元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N末端钠尿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cTnI)及同工酶(CK-MB)水平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胸闷、呼吸困难等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益气通络中药联合硝普钠AMI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效果确切,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 标签: 益气通络中药 硝普钠 急性心肌梗死(AMI) 急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补肾类中药配合针刺诊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症的疗效以及对SPIM的影响。方法通过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诊疗的60例男性免疫性不育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给观察组患者施以补肾类中药比如归肾丸(药物中含有熟地黄、菟丝子、女贞子、山药、枸杞、桑寄生、山茱萸等多种药物)配合针刺施以诊疗。对照组的患者施以口服强的松进行诊疗。结果经过诊疗观察组的患者诊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6.66%,而对照组的诊疗有效率则达到了70%。观察组患者诊疗成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诊疗之后的精浆SPM数值相较于诊疗之后有很大程度的改善,且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男性免疫性不育症状施以补肾类中药配合针刺诊疗,具有显著的临床诊疗成效,能够很大程度的改善患者的精浆SPM水平,提升患者的生育能力。

  • 标签: 补肾类中药 针刺诊疗 免疫性不育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芩苷、珍珠母、栀子苷以及胆酸等传统中药应用于脑缺血疾病治疗中的药理通路和药理作用机制。方法随机选取脑缺血模型小鼠100只,将其均分为黄芩苷组、珍珠母组、栀子苷组、胆酸组以及模型组,即每组各取20只。在其出现脑缺血后的2个小时内,分别予以对应药物治疗。1d后,分别提取其脑海马组织总RNA。采用与小鼠缺血相关基因芯片检测其基因表达谱变化,同时使用处理软件分别选择黄芩苷组、珍珠母组、栀子苷组、胆酸组与模型组的差异基因。选择通路信号,对不同组分的药效机制进行分析。结果黄芩苷组与模型组的差异基因数量为45条,珍珠母组与模型组为31条,栀子苷组与模型组为51条,胆酸组与模型组为55条。对四组分差异最相似的前2位信号通路可得出以下结论,栀子苷、胆酸及珍珠母等三组在过程中均有存活、死亡以及信号通路的调控。而黄芩组对A与G蛋白信号有调控功能,胆酸组对MMDA有依赖性的LTP调节。结论利用网络分析和组学技术应用于传统中药的药理通路分析研究中,能够实现疾病模块和药物模块的对接,更系统、科学的对清开灵中药理作用机制进行分析。

  • 标签: 黄芩苷珍珠母脑缺血药药理通路药理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拟中药保留灌肠联合透皮疗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0例,治疗组予中药保留灌肠联合透皮疗法,对照组中中药内服组予妇科千金胶囊,西药组予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三组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三组患者在疼痛评分、带下评分、次症评分、局部体征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三组在疼痛评分、局部体征评分改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高于对照组,而在带下评分、次症评分的改善上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本课题中首次将中药保留灌肠联合透皮疗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3个疗程后,在疼痛、体征改善上更具优势,且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湿热瘀结 中药保留灌肠 透皮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中药配方颗粒在脾肾阳虚类亚健康情况病人中的应用效果及药物安全有效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需要作为研究对象的100例亚健康的脾肾阳虚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将他们分成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50例。对照组采用振源胶囊药物治疗,研究组应用健脾益肾中药配方颗粒,用药一个月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应用药物后的临床效果,包括总有效率、疲劳程度与中医证候。结果(1)用药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情况明显改善,统计临床数据可以得出,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88%,而对照组为48.73%,两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2)用药后研究组的证候积分与对照组相比较显著降低,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3)用药后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的疲劳积分,显示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健脾益肾配方颗粒能够有效改善病人脾肾阳虚的亚健康情况,调整病人的体质,具有补脾助阳温肾的功效,在临床上具有很大的指导与价值意义且用药安全,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中药配方颗粒 脾肾阳虚 亚健康状态 药物安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完成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后的发生膝关节僵硬的患者中,运用中药外敷和穴位按摩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4年5月到2016年5月期间在本院接受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患者中选取108例,将其随机平均分成54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骨科护理干预,而对照组则是实施中药外敷以及对膝关节穴位按摩的方式。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方式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额HSS评估状况显著优于对照,同时在膝关节僵硬情况方面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下肢骨折患者实施内固定手术后发生膝关节僵硬的情况,实施中药外敷以及穴位按摩能够起到显著的改善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中药外敷 穴位按摩 下肢骨折 内固定术 膝关节僵硬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早期空肠内营养联合中药肠内滴注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肠麻痹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5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肠内滴注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消失时间以及恢复自主排便时间更早,治疗5d后观察组患者血清淀粉酶与血清CRP表达水平更低,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配合中药肠内滴注可有效改善SAP患者体内炎症状态,缓解临床症状和中毒性肠麻痹,对肠道功能衰竭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建议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肠内营养 中药滴注 肠麻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膝关节被动训练与中药封包联合疗法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应用中药封包疗法,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行膝关节被动训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复发率为6%,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8%,复发率为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膝关节被动训练与中药封包联合疗法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显著,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且能大大降低复发率,可推广。

  • 标签: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被动训练 中药封包治疗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