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音乐疗法对感染性疾病新生儿的干预效果及对情绪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72名患有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选取年限为:2020年7月-2022年2月。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n=36)。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音乐疗法干预。干预后对比观察两组的新生儿疼痛与不适量表(EDIN)评分情况及新生儿心率、哭闹时间、次数。结果:干预后,两组新生儿EDIN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新生儿在播放25min音乐后,研究组心率数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新生儿哭闹持续时间、次数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感染性疾病新生儿实施音乐疗法的干预措施可缓解其疼痛与不适症状,稳定患儿的情绪,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音乐疗法 感染性疾病 新生儿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全血C反应蛋白(CRP)联合血常规检验对感染性疾病诊断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30例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者实施全血CRP联合血常规检验作为试验组,同期选取30例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者实施单一血常规作为参照组。根据所得数据,对比两组患者全血 C 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率、血小板计数以及诊断效能(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 )。结果 采用全血CRP联合血常规检验后,试验组患者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高于参照组,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全血C反应蛋白 血常规 感染性疾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疗效。方法:将2020年12月-2022年10月间我所收治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70例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5例。2组全部口服头孢呋辛酯片和替硝唑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益气温阳、活血化瘀中药汤剂。治疗3周后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炎症细胞因子指标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可提高药物吸收率,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提高治愈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中西医结合疗法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效果。方法 统计并筛选研究者医院在2022-6至2022-12月时间段内,56例感染性疾病病人纳入样本,随机盲目法分为2组,对比组病人采取常规流程检查,创新组则进行微生物检验,观察组间病人检查干预效果。结果:组间病人临床恢复指标统计显示,创新组时间较对比组大幅度缩短,数据相差较大(P

  • 标签: 微生物形态学检验 感染性疾病 诊断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患有妇科炎症性疾病的患者微生物检测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患有妇科炎症性疾病的患者72例,为进一步观察微生物检验对该类患者的诊断效果,对选取的所有患者采用培养法、镜检法及凝集法三种方式进行检测,观察其检测的结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培养法的方式对其进行检测后的阳性检出率更高,其次为凝集法,最后为镜检法,且采用培养法检出的假菌丝和菌孢子的阳性率更高,其他两种检测方式的差异较小。结论:对患有妇科炎症性疾病的患者采用上述三种方式的检出率均有良好的效果,但还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案,进而确保检测结果的精准程度。

  • 标签: 微生物检测 妇科炎症疾病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接受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结合血常规检验的效果。方法:以2022年8月至2023年5月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50例儿童为对照组,并挑选同一时期50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为研究组,上述患儿均接受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查,对比不同组别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CRP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CRP阳性率为94.00%;研究组CRP水平为(45.658.57)mg/L,对照组为(4.120.43)mg/L,且研究组WBC水平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者行血常规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能够准确展现患儿白细胞以及CRP变化情况,从而为下一步治疗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产后盆底康复训练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防治效果。方法 以高危PFD产妇128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12月,64例是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64例是研究组,应用产后盆底康复训练。对比两组产妇的康复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产妇的盆底肌I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II类肌纤维快速收缩压均更优(P

  • 标签: 产后盆底器官脱垂 尿失禁 女性 产后盆底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康妇炎胶囊联合素治疗门诊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 2020年 1月至 7月的我院门诊盆腔炎性疾病的 180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中的病人为 90例。对照组选择单一抗生素治疗,治疗组选择抗生素联合康妇炎胶囊治疗,评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各为 82.2%、 96.7%,组间给予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康妇炎胶囊联合抗生素在门诊盆腔炎性疾病治疗中可有效改善病情,效果确切,具有在临床中进行深入性推广的价值。

  • 标签: 盆腔炎性疾病 门诊 抗生素 康妇炎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超声造影在胆道阻塞性疾病超声引导置管引流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患者50例进行平均分组各25例,并实施不同的处理手段。结果 患者间操作成功率、患者PANAS评分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显著(P

  • 标签: 超声造影 胆道阻塞性疾病 超声引导置管引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应用在诊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效果展开分析与评估。方法择选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所收治的120例新生儿感染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新生儿的感染严重程度分为轻度感染组、重度感染组及健康组,三组各40例,并对三组新生儿分别进行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检测,对各组新生儿患者的临床监测结果进行对比与研究。结果经临床分析结果得出,重度感染组和轻度感染组的血清浓度指标与健康组患者指标相比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感染组的血清浓度指标与轻度感染组的血清浓度指标相比重度感染组更高,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阳性率上,重度感染组患者的阳性率要明显高于轻度感染组患者,同时,重度感染组与轻度感染组的阳性率要显著高于健康组患者,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感染患者应用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进行诊断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率,降低误诊几率,对新生儿患者的临床治疗有重要帮助。

  • 标签: 降钙素原 新生儿 感染性
  • 简介:[摘要] 目的:讨论分析盆腔炎性疾病采用妇安康口服液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的临床价值。 方法:研究样本择取自2019年3月至2021年5月院内就诊68例盆腔炎性疾期患者,采用电脑病历号抽签模式划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样本各34例。对照组患者为左氧能沙星治疗,研究组患者为左氧氟沙星联合妇安康口服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相关指标。 结果: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改善率,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盆腔炎性疾病患者采用妇安康口服液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效果显著,可全面推广。

  • 标签: [] 妇安康口服液 左氧氟沙星盆腔炎性疾病 回顾性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在儿童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50例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50例健康儿童作为参照对象(设为对照组),两组儿童均行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检测,对比两组儿童全血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水平,并对比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检测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儿童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阳性检出率。结果:研究组患儿全血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两者联合检测对儿童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阳性检出率>全血C反应蛋白>血常规,组间两两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在儿童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全血C反应蛋白 血常规 细菌性感染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精细化护理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社区慢性疾病的干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社区2021年3月到2022年6月间收治慢性病患者共86例,分为对照和观察两组各43例。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应用精细化护理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干预的依从性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干预依从性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社区慢性疾病治疗中应用精细化护理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可以提升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较之常规护理干预有更大的实施价值。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社区慢性疾病 干预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个性化疼痛护理在风湿免疫性疾病病人护理中的临床价值及对病人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调查时间始于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截止,所选病例均为我院收治的风湿免疫性疾病病人,共计88例,采用抽签法将所有调查对象分为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对比组和采用个性化疼痛护理的研究组,每组各纳入44例病例,对比两组病人护理前后的疼痛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结果:两组病人护理前的疼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与对比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可比性(P>0.05);护理后,研究组病人的疼痛评分低于对比组,研究组病人的睡眠质量评分高于对比组,数据对比结果显示P<0.05,说明数据对比有意义。结论:在风湿免疫性疾病病人的护理中应用个性化疼痛护理可以显著降低病人的疼痛感,对于改善病人睡眠治疗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护理效果值得肯定。

  • 标签: 风湿免疫性疾病 疼痛 个性化疼痛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中采取盆底肌肉训练的方法与意义。方法:择取76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进行分组,参照组纳入患者38例,行常规训练;研究组纳入患者38例,行盆底肌肉训练。比较患者治疗后的盆底肌力以及治疗有效性。结果:参照组治疗前的盆底肌力测定结果为(20.26±7.13),与研究组的(20.34±7.16)之间无差别,统计学结果显示P=0.96;治疗后,参照组与研究组的数据分别为(22.32±5.06)、(29.37±5.15),组间差异明显增加,统计学结果显示P=0.00。参照组显效率为21.05%、有效率为50.00%,总有效率为71.05%;研究组显效率为57.89%、有效率为34.21%,总有效率为92.11%。组间差异明显,统计学结果显示P=0.02。结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会严重影响到女性患者的心理与正常生活,积极开展盆底肌肉训练能够提高盆底肌力改善程度,让治疗效果变得更加明显,推广盆底肌肉训练是有意义的。

  • 标签: 盆底肌肉训练 女性盆地功能障碍性疾病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核酸检测与酶联免疫检测对输血相关传染性疾病的检测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进行无偿献血检验的100例患者血液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对血液样本进行酶联免疫检测、核酸检测,比较酶联免疫检测、核酸检测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的阳性检出率,对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核酸检测HIV、HBV和HCV的阳性检出率远远高于酶联免疫检测的阳性检出率,组别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核酸检测 酶联免疫检测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