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甘精胰岛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美敦力胰岛泵持续注射诺和灵R;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2%,明显优于对照组7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观察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确切,能有效控制血糖,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甘精胰岛素 瑞格列奈 2型糖尿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雷公藤红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生长周期的影响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雷公藤红处理MCF-7细胞不同时间,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分析法检测各组MCF-7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作用前后对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blot检测药物作用前后生存蛋白及p2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MTT法检测结果显示雷公藤红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呈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P<0.05)且存在最大抑制浓度1μmol/L;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随着魟鱼骨作用时间的延长G1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增加(P<0.05)而G2/M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P<0.05)且细胞凋亡率随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明显升高(P<0.05);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随着药物作用时间延长,MCF-7细胞中的生存蛋白表达降低,p21蛋白表达逐渐增高(P<0.05)。结论雷公藤红抑制MCF-7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停留在G1期,其机制可能与调控此两种蛋白表达有关,雷公藤红可能成为未来治疗乳腺癌药物之一。

  • 标签: 乳腺癌 雷公藤红素 MCF-7细胞系 细胞增殖 生存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L-肉碱联合维生E和C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疗效。方法选自我院2011年-2013年男性科门诊就诊的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共60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精液质量改善总有效率为50.0%而女方妊娠例数为1例;对照组患者精液质量改善总有效率为23.3%,女方无人妊娠,2组对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在治疗之后(a+b)级精子比例、精子存活率以及PR总数都明显提高,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L-肉碱联合维生E和C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有突出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特发性少弱精子症 L-肉碱 维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和分析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治疗老年脑卒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抗生治疗,治疗组选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8.57%,且发热消退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也少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治疗老年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痰热清注射液 抗生素 老年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 疗效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黄连与诺和龙在糖尿病肾病(DN)防治中的作用。方法(1)将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诺和龙组)和治疗组(常规+黄连组),治疗8周后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24h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FBG、PBG改善优于对照组(P〈O.05),24h尿微量白蛋白排出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黄连与诺和龙能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改善血糖水平,减少尿蛋白的排出。

  • 标签: 黄连素 糖尿病肾病 尿微量白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蔗糖铁是否可减少慢性肾病血液透析依赖患者合并IDA是的红细胞生成用量。方法搜集2009年-2012年3年间接受血液透析维持治疗并合并IDA的CKD患者91例,在予以蔗糖铁治疗基础上,根据EPO治疗剂量的不同,将其分为A(足剂量组)、B(半量组)及C(1/3剂量组)组,通过检测治疗后血红蛋白及血压变化趋势。结果A组血红蛋白升高幅度与B组无统计学差异(A组VSB组,P>0.05),但C组升高幅度则明显低于A、B组;A组血压升高幅度明显高于B组(A组VSB组,P<0.05),但B、C组血压升高幅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使用蔗糖铁后,对于依赖于血液透析的CKD合并IDA的患者,其EPO的用量可降低近一半。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胰岛强化治疗及联合二甲双胍对初诊T2DM住院患者的疗效,探讨初诊T2DM强化治疗的优化方案及对血脂的影响。方法32例初诊T2DM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胰岛强化治疗组(16例)和强化治疗联合二甲双胍组(16例)。观察治疗前后FPG、HbA1c、TC、TG、HDL-C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FPG低于治疗前(P<0.05),强化治疗联合二甲双胍组达标时间显著缩短、胰岛用量显著下降(P<0.05)。TC、TG、LDL-C胰岛用量,HDL-C上升(P<0.05)。结论胰岛强化治疗联合二甲双胍明显减少胰岛用量,达标时间缩短。强化治疗血糖达标的同时血脂也有所改善。

  • 标签: 糖尿病 2型 初诊 胰岛素强化治疗 二甲双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简称痰热清)联合抗生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87例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以痰热清联合抗生治疗,对照组以抗生治疗。结果从临床症状,体征观察,统计资料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痰热清联合抗生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疗效优越。

  • 标签: 痰热清注射液 急性支气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肾小球疾病不同病期患者的尿液中转铁蛋白和胱抑C的检测,探讨该组合在肾小球疾病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住院确诊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83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46例的所收集24h尿,在迈瑞BS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试剂检测尿液中转铁蛋白和胱抑C的排泄量。结果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液中的尿转铁蛋白和胱抑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呈明显升高,差异呈显著性(p<0.05或p<0.01)。不同程度原发性肾小球肾炎间的转铁蛋白和胱抑C浓度水平均明显增高,趋势呈正相关,差异呈显著性(p<0.05)。结论尿转铁蛋白和胱抑C联合测定有助于肾小球疾病的早期诊断,能更灵敏、更精确地反映肾小球功能受损的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准确有价值的诊断指导依据。

  • 标签: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尿转铁蛋白 胱抑素C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人工流产术时应用利多卡+肾上腺因进行镇痛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116例早孕受术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在宫颈旁侧2点、7点处分别注入2%利多卡因3ml+肾上腺0.2ml,2min后宫口松驰,即行吸宫术。对照组施术时不予宫颈注射利多卡因+肾上腺。观察两组手术过程宫颈松弛情况、术中镇痛效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人流综合征。结果实验组病例宫颈内口松驰,宫颈扩张满意,患者痛苦小,术中出血少,缩短了手术时间,无发生人流综合征,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宫颈注射2%利多卡因+肾上腺在人工流产的应用是提高手术质量的可行方法,是非常实用和有效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西格列汀联合重组甘精胰岛治疗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口服两种或两种以上降糖药且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西格列汀联合重组甘精胰岛组(观察组)和单用重组甘精胰岛组(对照组),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胰岛用量、体重指数(BMI)的改变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BG、2hBG、HbA1C均较治疗前有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空腹C肽较治疗前上升(p<0.05),胰岛用量较对照组减少(p<0.05),且未增加BMI和低血糖发生率。结论西格列汀联合重组甘精胰岛治疗能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胰岛功能,且不增加患者体重和低血糖风险。

  • 标签: 2型糖尿病 西格列汀 重组甘精胰岛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胱抑C的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24h尿微量蛋白排泄率的检查结果将其中11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分为A组,将9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B组。对比分析两组CysC(血清胱抑C)、Scr(血清肌酐)和Sur(血尿素)结果CysC与Scr和Sur呈正相关,且B组CysC浓度明显高于A组,两组相比P<0.05,差异显著。结论CysC诊断糖尿病肾病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很好,操作简便,可以作为肾小球滤过率的指标。

  • 标签: 血清胱抑素C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评价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点注射垂体后叶在腹腔镜下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比较。方法选择确诊为未破裂且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2例,应用垂体后叶注射于输卵管妊娠侧的宫角肌层处,然后再行输卵管保守性手术。对照组34例,应用垂体后叶注射于患侧输卵管近端系膜及采用传统腹腔镜下输卵管保守性手术。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情况等。结果所有手术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中应用垂体后叶注射于输卵管妊娠侧的宫角肌层处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甚至不需电凝创面,缩短了手术时间,有效保护了输卵管组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垂体后叶素 腹腔镜 输卵管妊娠 术中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应用缩宫静脉滴注速度存在的问题。方法测定两组常用缩宫配伍溶液的滴系数。结果使用不同型号头皮针,缩宫配伍溶液的滴系数不同。结论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应根据头皮针的型号不同来调整缩宫配伍溶液的静脉滴注速度。

  • 标签: 缩宫素 滴系数 头皮针 给药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重组人促红注射液皮下注射中的镇痛效果分析。方法40例我科使用益比奥皮下注射的维持性血液透析3月以上,每周透析3次的ESRD患者。排除标准有精神疾患、意识障碍、不能配合评分的患者。患有先天性高铁血红蛋白症或对利多卡因、丙胺卡因或含有这两种成分及酰胺类成分的产品高度敏感的人。药物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北京清华紫光制药厂生产,国准字H20063466),每支乳膏5g每克含丙胺卡因25mg与利多卡因25mg,促红细胞生成注射剂益比奥1万单位/支(三生制药)。使用语言评价量表(verbalratingscale,VRS)评定患者的疼痛程度。2结果利多卡因乳膏使用前两组疼痛评分基线水平没有统计学差异,实验后使用利多卡因组的疼痛评分与空白对照组明显下降,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愿意继续选择皮下注射途径的比例(70%)高于空白对照组(3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降低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使用时的疼痛,使患者皮下注射的依从性增加,从而减少静脉注射的使用,达到降低使用成本。

  • 标签: 皮下注射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成本-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方法应用微量注射泵静脉推注生长抑的效果。方法通过采用回顾性观察的方法,将60例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使用双注射泵静脉推注生长抑,对照组采用单泵推注生长抑,观察两组病人用药间隔时间,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用药间隔时间及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结论使用双泵静脉推注生长抑,缩短了连续用药中间间隔时间,保证了用药连续性,维持了生长抑药物浓度,减少病人的不良反应。

  • 标签: 双泵 静脉推注 生长抑素 用药间隔时间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病毒药物联合聚乙二醇干扰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4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口服拉米夫定,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聚乙二醇干扰α-2b,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ALT、AST恢复率、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YMDD变异率则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病毒药物联合聚乙二醇干扰治疗慢性乙肝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抗病毒药物 聚乙二醇干扰素 慢性乙肝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5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产后出血产妇为研究对象,抽签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妇胎儿分娩后行缩宫治疗,治疗组产妇分娩后给予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治疗,对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不良反应等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第三产程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产妇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产后出血效果明显,能缩短第三产程及住院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缩宫素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产后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