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了能够客观地对海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在分析人工神经网络概念和原理基础上,从阈值角度出发,通过对各类海水水质污染指标浓度生成样本方法,生成了适用于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训练样本,并应用基于误差反向传播原理前向多层神经网络,建立了用于海水水质评价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将该模型用于渤海湾近岸海域水环境评价,通过模型计算,得到该海域水质类别。结果表明,2004-2007年,渤海湾近岸海域污染指标总体上在河流丰水期时比枯水期时高,2005年和2006年污染较为严重,2007年有所好转。经训练评价模型应用于实例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设计合理、泛化能力强,对海水水质评价具有较好客观性、通用性和实用性。

  • 标签: 人工神经网络 海水水质 训练样本 连接权值 评价
  • 简介:利用遥感手段尤其是SAR图像获取海底地形信息是海洋测绘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文通过从图像使用问题入手,对SAR图像探测海底地形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对今后此类工作有所参考借鉴.

  • 标签: 星载SAR图像 海底地形探测 图像处理 遥感 海洋测绘
  • 简介:介绍了海区兵要地志信息系统组成及功能,以及系统设计关键点。系统实现了多媒体海量兵要地志信息存储与查询功能;成功地将GIS技术引入到兵要地志系统中,突破了传统纸质兵要地志局限性;成功地将不同类型兵要信息集成在同一个界面上表达,具有很好兼容性。

  • 标签: 海区 兵要地志 数字化 应用软件
  • 简介:等效声速剖面法将实际复杂声速剖面用一个简单声速剖面等效替代,在声线跟踪时可以提高计算效率。但在多波束测深系统归位计算中,由于地形起伏,对每ping各个波束使用单一等效声速剖面会影响计算精度。通过仿真实验分析了地形起伏对等效声速剖面法计算精度影响,提出了一种等效声速迭代算法,通过实验发现,相比于常梯度声线跟踪算法,迭代算法可达到同等精度水平,并有更高计算效率。

  • 标签: 等效声速迭代算法 等效声速剖面法 声线跟踪 声速改正 声线折射 多波束测深系统
  • 简介:甲壳动物精子生物学研究对于甲壳动物的人工繁育及遗传育种等工作有重要意义。本文归纳了甲壳动物精子生物学最新研究进展,包括精子形态结构、发生、活力、体外保存及顶体反应等方面,并对该领域今后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 标签: 甲壳动物 精子 形态结构 发生 活力 体外保存
  • 简介:针对作用距离、数据同步、姿态、声速等因素对全球定位系统动态后处理(GPSPPK)无验潮沿岸水深测量精度影响进行了讨论,分析了GPSPPK无验潮水深测量作业模式消除涌浪影响机理,对姿态传感器测量和安装精度以及GPS天线与测深仪换能器相对位置量测精度等提出了定量要求。

  • 标签: 全球定位系统 动态后处理 水深测量 精度 涌浪
  • 简介:提出了一种断层处理新方法--分块法与断层恢复法合成算法,这种方法兼有分块法与断层恢复法优点同时又克服了其不足,较好地解决了含逆断层时煤层底板等高线自动绘制及任意边界构网问题,使绘出等值线图误差较小,更加符合实际.

  • 标签: 自动制图 等高线 分块法 断层恢复法
  • 简介:通过研究分析Si和水温对浮游植物生长变化和其集群结构改变影响,探讨了砗和水温影响浮游植物生长变化和其集群结构改变,本文研究发现,浮游植物生长变化和其集群结构改变过程,营养盐硅和水温影响浮游植物生长变化和其集群结构改变机制,确定了营养盐硅和水温是海洋生态系统健康运行动力。

  • 标签: SI 水温 浮游植物生长 集群结构 机制 生态系统
  • 简介:经过30多年发展,国际上对潮汐研究不断深入。目前,已形成一套新潮汐系统和模型。我国现行大地测量规范和细则中,一直沿用旧潮汐系统和模型,已不再适应新形势。因此,对1983年汉堡(Hamburg)IAG会议决议潮汐系统和IERS(2003)潮汐模型及对大地测量数据处理影响进行了介绍。

  • 标签: 大地测量数据处理 潮汐 标准
  • 简介:海草种内差异是它在特定环境中形成生长策略关键因素。本研究通过将现场实测数据和文献记录进行类比以探讨新村湾海黾草(Thalassiahemprichii)生长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海黾草地下茎伸长速率差异可以解释该海草生物量和生长大部分种内差异;新村湾海黾草垂直地下茎和水平地下茎伸长速率在夏季分别为2.38cm/yr和24.4cm/yr,在冬季分别为1.87cm/yr和29.2cm/yr。海黾草茎枝密度变化范围是822shootsm^-2至941shootsm^-2,最大值出现在夏季而最小值出现在冬季,生物量季节变化与此类似。新村湾海黾草通过交替调节垂直地下茎和水平地下茎伸长速率以适应光照强度和温度季节变化,从而导致茎枝密度和地上生物量相应变化。通过这样生长策略,海黾草可以把夏季干旱和冬季光照强度下降对其生长造成消极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 标签: 海黾草(Thalassia hemprichii) 种内差异 地下茎伸长速率
  • 简介:石油开发导致污染令人堪忧,因此,在石油污染场地对土著石油烃降解菌进行分离鉴定,并进行石油微生物降解研究是十分必要。在天津大港油田分离出三株石油烃降解菌株,利用16sRNA基因序列相似性分析确定三株菌株分别为Pseudomonassp.和Bacillussp.。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各菌株最适宜降解条件为:#1菌株最适宜温度30°C、pH7.2、盐度3%;#2菌株最适宜温度35°C、pH7.5、盐度3%;#3菌株最适宜降解温度37°C、pH7.5、盐度5%。菌株按照2:1:2比例投加时原油降解率最高。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在接菌量10%、原油浓度0.2%、pH7.0、N:P为3:1、盐度3.5%、温度35°C条件下,原油降解率最高,可达到71.03%。

  • 标签: 微生物降解 修复 正交试验 嗜盐
  • 简介:海平面变化是由于太阳、月球等几大行星天体作用、地球本身作用、生物作用、大气作用和海洋作用及人为因素等叠加作用结果。所以,海平面变化是许多变数中一个敏感积分变量,或是各大领域系统耦合效应一个组合函数。为此,可将上述各个方面的叠加作用和耦合影响称为“天地生耦合效应系统”。并据此建立了相应日动型、气动型、水动型和地动型等概念模型,旨在研究几大作用之间多重耦合效应和反馈机制。通过集合变量,采用了时段划分方法进行定量分析,以确定各变量之间联系性、有效性和相关性,初步获得地球自转速度是控制海平面变化动力机制;世界海平面速率为+1.32±0.22mm/a,中国海平面速率为+1.39±0.26mm/a。以C02含量为气候指标,划分出了公元200年以来八个冷段(冷期)。第Ⅷ冷段极大值大约出现在公元1850年前后,若按冷暖极值距200年计算,则由目前正在发展暖期,将在公元2050年前后结束,而后开始降温;若按冷暖极值距250年间隔计算,将在公元2100年前后开始降温,彼时,世界海平面将上升+7~11±3.5cm左右(在气候暖期过程中),且其后海平面将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气候将进入下一个新冷期(亦即第Ⅸ冷段)。

  • 标签: 天地生耦合效应系统 海平面变化机制 海面升降速率 气候冷期 未来预测
  • 简介: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集成技术在地表形变监测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分析了GPS和InSAR两种技术融合可行性,论述了GPS—InSAR融合技术理论和方法,对其应用前景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全球定位系统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地表形变 数据融合
  • 简介:中国海洋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相关产业研究较为匮乏,因此对海洋产业进行定量分析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近十年中国海洋统计公报数据资料,引入灰色关联度概念,对各海洋产业之间关联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传统海洋产业和新兴海洋产业结构不均衡现象正逐步改善,但新兴海洋产业仍处于劣势.然后利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未来三年海洋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政策建议.

  • 标签: 海洋产业 关联系数 灰色模型 产业结构
  • 简介:从郑州市行政境界成果资料管理和应用出发,介绍了行政区域界线信息管理系统采用MapX组件开发模式、系统框架结构、功能模块设计,对系统实现关键技术进行讨论,并在此基础上作相应定制研发.

  • 标签: 地理信息系统 信息管理系统 行政境界 勘界
  • 简介:介绍了HYPACK综合导航系统功能特点、系统配置、操作方法及在海洋勘探中应用.同时对该系统在运行中可能面对问题,如差分GPS信号不稳定时采取措施并对勘探取样中导航定位难点逐一加以描述,提出行之有效解决方法.

  • 标签: 海洋勘探 导航定位 模块 取样
  • 简介:结合2015年某海洋测绘任务特点,对跨海水准测量误差来源进行了认真分析,做出了利用跨海水准测量实现岛屿间高程传递技术方案设计。针对跨海水准测量存在3种重要误差来源,利用辅助设备测量全站仪和觇板高度、适当增加测角测回数提高垂直角测量精度、精心策划测量步骤减小大气垂直折光误差等手段,有效消除和减小了误差项影响,最后通过平差得到了高差单位权中误差为±2.69mm测量成果,满足了三等水准测量要求,实现了海洋岛屿间大跨度高程传递。

  • 标签: 海洋测绘 跨海水准 误差分析 辅助测高 测角精度 大气折光误差
  • 简介:介绍了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系列技术原理和基本应用,在分析现有的B/S三层WebGIS体系结构若干问题基础上,在系统设计与实现中引入XML。实践证明,结合XMLWebGIS优势明显,可以有效地集成和优化系统。

  • 标签: 地理信息系统 可扩展标记语言 三层结构
  • 简介:分析了GIS中用解析几何法求解空间关系特点和缺陷,并提出了采用图形几何变换法克服它缺点。根据图形几何变换原理,采用面向对象思想设计实现了用于平移、比例、旋转等各种几何变换转换矩阵类,最后用实例检验了这种方法优势,取得了良好效果。

  • 标签: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关系求解 解析几何法 图形几何变换 转换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