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4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及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血清中HMGB1、TNF-α和IL-6表达水平。结果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中HMGB1、TNF-α和IL-6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患者血清中HMGB1表达水平与TNF-α和IL-6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HMGB1可能参与了病毒性心肌炎发生和发展病理生理过程。

  • 标签: 病毒性心肌炎 HMGB1 TNF-&alpha IL-6 炎症介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正畸联合奥硝唑对牙周炎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影响。方法以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90例牙周炎患者为对象,按电脑数字表法随机分作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口腔正畸治疗,试验组展开口腔正畸联合奥硝唑治疗,对比两组IL-6、CRP、TNF-α水平及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IL-6为(2.25±0.23)pg/ml,CRP为(1.44±0.22)mg/L,TNF-α为(32.39±2.12)pg/ml,分别较对照组(5.65±1.18)pg/ml、(3.73±0.26)mg/L、(53.56±2.23)pg/m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牙龈出血指数(SBI)为(1.73±0.10)分,牙周袋探诊深度(PD)为(2.46±0.22)mm,分别较对照组(2.41±0.14)分、(3.28±0.31)mm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SNA角为(71.16±1.04)°,SNB角为(70.28±0.35)°,小于对照组(76.23±1.32)°、(73.45±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炎通过口腔正畸联合奥硝唑治疗可有效降低IL-6、CRP、TNF-α水平,促进患者牙周状况有效改善,并提升正畸效果。

  • 标签: 口腔正畸 奥硝唑 牙周炎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及血清hs-CRP、IL-2水平影响。方法:研究2019年6月—2021年7月我院收治69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将常规西药治疗应用在对照组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中,将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应用在研究组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中,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IL-2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比组间治疗前血清hs-CRP、IL-2水平并无差异(P>0.05),对比治疗后数据,研究组血清hs-CRP(4.15±1.02)mg/L相比对照组要低,IL-2(5.57±1.24)ng/mL水平相比对照组要高(P

  • 标签: 慢性盆腔炎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 IL-2水平
  • 简介: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C—reactive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在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中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法测定100例Af患者(Af组)血清hs—CRP、IL-6水平,与非Af患者(对照组)20例比较;并对Af按持续时间不同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f组血清hs—CRP、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持续性、永久性Af组hs—CRP、IL-6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持续性、永久性Af组hs—CRP、IL-6水平均高于阵发性Af组。结论血清hs—CRP、IL-6水平增高反映炎症状态可能促进房颤发生和发展。

  • 标签: 心房颤动 超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苦参止痒汤治疗肛周湿疹对患者血清IL-4水平、临床症状及疗效影响。方法选取90例于2016年8月~2018年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就诊肛周湿疹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各45例。中药组采用苦参止痒汤治疗,西药组采用醋酸氟氢松软膏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IL-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4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中药组血清IL-4水平降低幅度大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且中药组丘疹、渗出、瘙痒情况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药组临床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西药组(75.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苦参止痒汤治疗肛周湿疹,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IL-4水平,缓解患者丘疹、瘙痒等临床症状,且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苦参止痒汤 肛周湿疹 血清IL-4水平 临床症状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血清中白介素-34(IL-34)和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表达水平变化与甲状腺抗体(TgAb、TPOAb)、TSH、T3、T4水平相关性,为HT患者预测甲状腺功能损害严重程度、病情进程及为治疗提供新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HT患者A组(HT甲功正常)30例,B组(HT甲功减退组)32例;NHT组(同期甲功正常健康体检者)30例。检测TgAb、TPOAb、TSH、FT3、FT4水平IL-34、SOCS1水平。统计并分析数据,三组之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多重比较用Dunnett-t检验。结果:与NHT组相比,A、B组患者血清中TSH、TgAb、TPOAb均显著升高(P<0.05),IL-34显著降低(P<0.05)、SOCS1明显升高(P<0.05),且B组更加显著(P<0.05)。IL-34与SOCS1呈负相关,IL-34与TgAb、TPOAb、TSH呈负相关,与FT3、FT4呈正相关,SOCS1与TgAb、TPOAb正相关,与FT3、FT4呈负相关,与TSH无相关性。结论:可根据IL-31、SOCS1水平变化预测HT患者严重程度及病情进展。

  • 标签: 桥本甲状腺炎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IL-34 SOCS1
  • 简介:细胞角蛋白18-3A9(CK18-3A9)是一种分化特异蛋白质,广泛存在于上皮细胞,是组成细胞骨架蛋白质之一[1]。在上皮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激活蛋白酶加速CK18降解,使得大量CK18片段释放入血液循环,造成组织液、体液中可溶

  • 标签: 溶血 脂血 黄疸血 细胞角蛋白18-3A9 检测 影响度
  • 简介: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同时检测血清中六大族类18种抗生素浓度方法并对其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采用WatersOasisHLBElutionPlate固相萃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SPE-LC-MS/MS)技术一次前处理和进样定量检测18种抗生素;参考化学药物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对方法进行特异性、标准曲线和定量范围、准确度和精密度等基本性能进行验证。结果特异性表明空白血清基质构成不影响目标抗生素检测;示准曲线选取7个不同浓度点定量,各浓度点实测值与标示值之间最低浓度点偏差在±20%以内,其余浓度点偏差在土15%以内;添加回收率、准确度均在可接受范围内,RSDC<15%。结论建立SPE-LC-MS/MS方法精密度、准确度、重现性均较好,结果准确,可用于临床实验室检测孕产妇血清目标抗生素残留。

  • 标签: 固相萃取 夜相串联质谱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白介素8(IL8)和白介素10(IL10)在儿童支气管肺炎喘息患儿外周血清表达情况,探讨支气管肺炎喘息可能发病机制。方法随机收集60例本院收治住院支气管肺炎患儿,根据体征分为喘息组(A组)和非喘息组(B组),入院时检测患儿外周血清IL8和IL10浓度。结果6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男35例,女25例,A组患儿男19例,女11例,年龄6~48月(23.56±16.27月),入院时病程2~21天(8.37±5.49天),B组患儿男16例,女14例,年龄7~60月(30.23±15.46月),入院时病程3~20天(8.40±5.25天)。A组患儿IL8数值(14.27±1.62)pg/ml,B组患儿IL8数值(9.39±0.99)pg/ml,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A组患儿IL10数值(8.31±0.92)pg/ml,B组患儿IL10数值(19.83±2.30)pg/ml,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IL8和IL10在儿童支气管肺炎中变化可能是引起患儿喘息症状发作主要机制之一。

  • 标签: 白介素8 白介素10 支气管肺炎 喘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地塞米松对肺炎支原体(MP)感染大鼠血清IL-12、IL-13影响,探讨其治疗MP肺炎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阿奇霉素组、地塞米松联合组和模型对照组,每组各10只。各组大鼠均予MP菌液(1×106CFU/ml)缓慢滴入大鼠鼻腔,共4d,在最后1次接种后第2天开始干预。采用ELI?SA方法监测干预后第3、5、8天大鼠血清及BALF液IL-12、IL-13水平进行评价。结果在干预第3、5、8天,三组间血清IL-12、IL-13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其中干预第3天,地塞米松联合组血清IL-12高于阿奇霉素组,而血清IL-13均低于阿奇霉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地塞米松通过促进大鼠体内IL-12分泌和抑制IL-13表达,减轻肺组织炎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IL-12 IL-13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8IL-18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关系。方法以64例ACI患者作为ACI组。3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利用放射免疫法(RIA)和酶联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其血清IL-6和IL-18水平.分别测量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值并分为IMT〈1.0mm和IMT≥1.0mm两个亚组。结果ACI组中IMT≥1.0mm者IL-6、IL-18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MT〈1.0mm者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ACI组中IMT≥1.0mm者IMT与IL-18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549,P=0.001),与IL-6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ACI患者IMT增厚者血清IL-6、IL-18水平也升高。

  • 标签: 颈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内中膜厚度 白介素-6 白介素-18
  • 简介:目的:探究血清IFN-γ、IL-4、IL-5及IL-17对儿童哮喘影响及相关性。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收治39例哮喘急性期儿童临床资料,并列为观察组,选取37例在我院进行健康检查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IFN-γ、IL-4、IL-5及IL-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VC%、FEV1/FVC%、MME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IFN-γ、IL-4、IL-5、IL-17水平与FEV1/FVC(%)水平呈现显著负相关。结论儿童哮喘发病与Th1、Th2及Th17细胞分泌IFN-γ、IL-4、IL-5及IL-17有关,其表达水平升高与哮喘严重程度呈正比。

  • 标签: 哮喘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4 白细胞介素-5 白细胞介素-17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鲁菌病患者血清可溶性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sTim-3)、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水平与炎症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烟台业达医院收治布鲁菌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观察组,其中急性期49例、慢性期41例;另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健康受试者50例为对照组。采集布鲁菌病患者和健康受试者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sTim-3、Galectin-9水平,流式液相多重蛋白定量技术(CBA)检测IFN-γ、IL-4水平;并应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对布鲁菌病患者血清sTim-3、Galectin-9及sTim-3/Galectin-9水平与IFN-γ、IL-4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对照组人群血清中sTim-3[(18.28 ± 5.38)、(7.01 ± 1.97)ng/L]、Galectin-9[(2.79 ± 0.94)、(1.67 ± 0.23)ng/L]、sTim-3/Galectin-9(6.55 ± 2.96、4.20 ± 0.67)、IFN-γ[(5.99 ± 1.94)、(10.09 ± 2.03)ng/L]、IL-4[(7.34 ± 3.13)、(3.71 ± 1.76)ng/L]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14.271、8.276、5.527、11.785、7.556,P均< 0.05)。观察组中,急性期、慢性期布鲁菌病患者sTim-3[(22.09 ± 3.13)、(14.21 ± 3.42)ng/L]、Galectin-9[(2.98 ± 0.67)、(2.41 ± 0.74)ng/L]、sTim-3/Galectin-9(7.41 ± 1.07、5.90 ± 1.72)、IFN-γ[(3.78 ± 1.65)、(7.02 ± 1.73)ng/L]、IL-4[(9.17 ± 2.04)、(5.67 ± 1.54)ng/L]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11.402、3.833、5.084、9.075、9.037,P均< 0.05)。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布鲁菌病患者sTim-3、Galectin-9、sTim-3/Galectin-9水平与IFN-γ水平呈负相关(r = - 0.568、- 0.531、- 0.519,P均< 0.05),与IL-4水平呈正相关(r = 0.517、0.524、0.536,P均< 0.05)。结论布鲁菌病患者血清中sTim-3、Galectin-9呈现高表达,且与IFN-γ、IL-4水平显著相关,提示sTim-3、Galectin-9可能与布鲁菌病发生、发展过程有关。

  • 标签: 布鲁杆菌病 可溶性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 配体半乳糖凝集素-9 炎症因子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患者进行血脂及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检测价值。方法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甲乳外科2016年3月至2021年10月收治DTC 120例入组DTC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138例入组良性组,并纳入同期在本院体检健康人群100例入组对照组,检测3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IL-6、TSH水平并分组比较,纳入有统计学意义指标进行DTC发生多因素分析,绘制ROC曲线,计算各指标诊断DTC灵敏度、特异度及最佳截断值,并分析其与DT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结果血清TSH、IL-6水平从高至低依次为DTC组、良性组、对照组,HDL-C水平从高至低依次为对照组、良性组、DTC组(P<0.05),3组间TC、TG、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提示TSH、IL-6可能为DTC发生危险因素(均OR>1,P<0.05),HDL-C可能为DTC发生保护因素(OR<1,P<0.05)。绘制ROC曲线,确定TSH诊断DTC最佳截断值为3.015 mIU/L,AUC:0.985,灵敏度为93.25%,特异度为96.34%,95%CI:0.949~1.000(P<0.001);IL-6诊断DTC最佳截断值为48.96 ng/L,AUC:0.980,灵敏度为96.98%,特异度为91.53%,95%CI:0.956~1.000(P<0.05);HDL-C诊断DTC最佳截断值为1.441 mmol/L,AUC:0.0.691,灵敏度为85.10%,特异度为48.06%,95%CI:0.563~0.812(P<0.05)。肿瘤直径>4 cm、乳头状癌患者与肿瘤直径≤4 cm、滤泡状癌患者血清TSH、IL-6、HDL-C水平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患者血清TSH、IL-6水平显著高于无LNM患者,HDL-C水平显著低于无LNM患者(P<0.05)。TNM分期为Ⅲ~Ⅳ期患者血清TSH、IL-6水平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HDL-C显著低于Ⅰ~Ⅱ期患者(P<0.05)。结论血清IL-6、TSH及HDL-C与DTC发生关系密切,血清IL-6、TSH及HDL-C检测有利于临床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且3项指标与DTC患者有无LNM、TNM分期有关,检测价值高。

  • 标签: 分化型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 血脂 促甲状腺激素 白介素-6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血流感染患者临床治疗中对血清降钙素原测定价值。方法 :筛选 76例因血流感染、于 2016年 01月 -2016年 11月入住我院治疗患者,以 28天后预后情况为分组指标: A组共有 61例(均存活), B组共有 15例(均死亡),对两组血清降钙素原进行测定、对比。结果:进入重症监护室第 1天, 15例 B组血清降钙素原值( 38.00±32.12) ng/ml, 61例 A组为( 17.05±16.30) ng/ml,( P< 0.05);对进入重症监护室第 3天及第 5天,两组血清降钙素原进行比较,同样有差异,( P< 0.05)。结论:对于血流感染患者,为评估其治疗效果及预后,通过血清降钙素原检测效果突出。

  • 标签: 临床治疗 血流感染 重症监护室 血清降钙素原 相关性
  • 简介:目的通过对上皮性卵巢肿瘤患者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观察以及对术前血清VEGF水平检测,探讨VEGF与上皮性卵巢肿瘤临床病理因素之间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ELISA方法,对79例上皮性卵巢肿瘤患者(包括21例卵巢良性囊腺瘤,12例交界性卵巢肿瘤和46例上皮性卵巢癌)术前血清VEGF水平和术后组织标本中VEGF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①上皮性卵巢癌组织VEGF阳性表达率(78.26%)显著高于交界性肿瘤(41.67%)和良性囊腺瘤(33.33%)(P<0.01);上皮性卵巢癌中,晚期癌(Ⅲ、Ⅳ期)VEGF阳性表达率(92.00%)显著高于早期癌(Ⅰ、Ⅱ期)(61.90%)(P<0.01),且强阳性表达率(52.00%)也显著高于早期癌(14.29%)(P<0.05);有腹水组VEGF阳性表达率(87.50%)显著高于无腹水组(57.14%)(P<0.05);②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也明显高于良性囊腺瘤患者和交界性肿瘤患者(P<0.01),卵巢癌中,低分化患者血清VEGF水平高于高、中分化患者(P<0.01),血清VEGF水平在临床Ⅲ、Ⅳ期患者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有明显腹水者比无腹水者高(P<0.01).结论VEGF在上皮性卵巢癌肿瘤组织中表达增加以及血清VEGF水平升高与上皮性卵巢癌恶性度及腹水形成有关.

  • 标签: 上皮性卵巢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