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探讨分析了助产规范化培训的效果方法对我院产科2010年以后工作的20名助产,进行规范化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相关的考核,比较20名助产考核前后的成绩差异。结果培训后助产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培训前助产的考核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科助产进行规范化培训后,不仅可以提高助产的专业能力,还可以锻炼其应变能力。

  • 标签: 助产士 规范化培训 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新近助产存在的问题如专科知识掌握不全、沟通能力差、相关法律知识缺乏等,并提出相应对策,主要包括做好岗前培训及上岗考核,加强专科知识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强化法律意识,提高整体防范能力等措施,期待能够对此类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帮助。

  • 标签: 助产士 规范化培训 方法
  • 简介:助产工作具有压力大、风险高、工作节奏快的特点,抢救患者多,精神高度集中,稍有不慎,对家庭及社会来说将是两条生命,自己也容易感染疾病。本文通过对助产职业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自身防护措施,最大限度减少职业风险因素的危害。

  • 标签: 助产士 职业风险 自身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关注并降低助产职业风险,保障助产的身心健康。方法通过对助产工作中危险因素的剖析,以及对相关问题应对措施的实施,工作中不断强化法律意识。结果一系列工作的改进,有利于提高产科工作质量,保障母婴健康。结论通过产科助产服务模式的改善,以适应现代医学和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

  • 标签: 助产士危险因素防护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职业暴露与职业安全已经成为医护人员日益关注的话题,通过对助产职业危险因素分析.探讨影响助产职业健康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改良工作环境、提高防护意识、增强法律知识、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合理设计工作流程、实行弹性工作等一系列措施。

  • 标签: 助产士 职业危险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助产全程导乐分娩模式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到12月本院分娩的70例产妇开展研究,电脑抽签法分成参照组与实验组,参照组常规分娩护理模式,实验组助产全程导乐分娩模式,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分娩情况、产后2h出血量。结果:实验组的自然分娩率更高,剖宫产率、产后大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更低,与参照组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均低于参照组,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全程导乐分娩方式对产妇的生产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助产士 分娩情况 全程导乐分娩模式 阴道分娩 产后大出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减少助产职业暴露危害所带来的影响,本文则探索了医院助产工作中主要的职业暴露危害原因,同时探讨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本次实验则是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选取了本院中96名妇产科的助产,其中主管护师19人、护士33人、护师44人,对他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筹的分析,最后在探索职业暴露的危害因素的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助产职业暴露危害因素包含着诸多因素,在调查问卷中所示,护士中被锐器所伤的比例最大,有着78.79%,而主管护师和护师都是使用剪刀侧切产妇会阴时,被剪到划伤的比例最大,占比为31.57%、40.91%。结论:助产在工作中所产生的职业暴露危害诸多,如果不重视很可能对助产生命健康产生影响,本文则通过对助产职业暴露危害因素与防护进行了分析,希望为助产健康做出积极影响。

  • 标签: 物理性因素 社会性因素 助产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助产职业损伤危险因素,提出相应得防护对策。方法:选取医院分娩室的助产80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助产职业损伤现状、危险因素及自我防护情况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护对策。结果:助产职业损伤危险因素包括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生物性因素、心理性因素;助产自我防护意识较差,自我防护措施有待进一步提高。结论:助产是发生职业损伤的高危人群。应针对助产职业损伤危险因素制定有效防护对策,降低职业损伤发生率。

  • 标签: 助产士 职业损伤 危险因素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阐述了产妇生产过程中接受医护人员的看护对于生产品质的作用。案例从某医院二零一五年到二零一七年中一共一百六十例生产手术中选择,并进行深入探究,根据产妇接受的看护形式分成了参考组和考察组。参考组沿用以往的看护形式,考察组则接受医护人员的看护,由此比较两者生产的区别。两个组别对比后可以发现,考察组生产过程比较顺利,整体时间较短,顺产的几率较高,阿氏评分也相对较高,婴儿产生窒息的可能性较低。最终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孕妇接受医护人员的看护可以减少生产时间,更加顺利地进行分娩,进而降低了因为子宫收缩无力使得生产时间变长而出血的可能性,如此一来就能帮助孕妇进行顺产,保障新生儿的健康。

  • 标签: 产妇 助产士助产护理 分晚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妇分娩质量提高过程中应用助产助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间收治的104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予以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助产助产护理。结果:在各产程耗时状况、产中和产后的恢复状况中,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质量提高的过程中,行助产助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产妇产中的心理状况,减少产妇的产后出血量,进一步缩短产妇的产程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分娩质量 助产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妇分娩质量提高过程中应用助产助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间收治的104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予以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助产助产护理。结果:在各产程耗时状况、产中和产后的恢复状况中,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质量提高的过程中,行助产助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产妇产中的心理状况,减少产妇的产后出血量,进一步缩短产妇的产程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分娩质量 助产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探讨产妇分娩质量提高过程中应用助产助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间收治的17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其中对照组中孕产妇85例,采用常规性护理方式,观察组中孕产妇85例,采用助产助产护理的方法,比对两种护理方式所得到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孕产妇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同时观察组孕产妇表现出极高的护理满意度。结论:孕产妇在自然分娩过程中,对孕产妇采用助产助产护理的方法,能够高效地促进自然分娩的成功率,与此同时能够降低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不良情况的发生率,能有效提高孕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所以,在临床上应加强对助产助产护理的推广力度。

  • 标签: 分娩过程 助产士 护理效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在初产妇分娩的过程中实施责任助产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方法:以300例在我院分娩的足月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150 例 ,观察组15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和责任助产护理措施。观察不同护理措施下的分娩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在分娩的三 个产程中所用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娩后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于初产妇在进行分娩的过程中,实施一对一 的责任助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分娩结局,提高护理质量,缩短产程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初产妇,责任制护理,分娩,护理满意度,产程时间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责任助产护理联合产时体位干预对胎位异常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 随机抽取 106例胎位异常分娩产妇纳入实验研究范围,其均于 2017年 12月 -2019年 12月入我院接受诊治,采用等量数字随机方式进行分组,分别采用产时体位护理与“一对一”责任助产联合应用(实验组, n=53)及自由体位与传统助产模式联合(对照组, n=53)进行治疗,分析异常胎位纠正情况。 结果 实验组异常胎位纠正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自然分娩的产妇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实验组剖宫产产妇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 结论 采用“一对一”责任助产与体位护理方式对胎位异常患者进行干预,有利于纠正胎位异常情况,提升自然分娩率。

  • 标签: 胎位异常 产时体位护理 责任助产 自然分娩率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对初产妇进行责任护理,观察对其分娩和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抽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本院纳入的60例初产妇,按随机排列表法将其分成每组30例,共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责任助产护理,探究两组的效果。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母婴产生并发症者1例远小于对照组的10例,且研究组的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结论 对初产妇实行该护理,可降低分娩后母婴产生并发症的几率,提升其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责任制助产护理 初产妇 分娩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