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骨肽注射治疗创伤性骨折100例临床观察。方法选股100例我院在2016年6月到2018年6月治疗的创伤性骨折的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不同分为实验组(使用骨肽注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法)。结果在消肿时间,完全愈合时间,骨痂形成时间上,实验组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在骨折不愈合以及延迟愈合的发生率上,实验组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在膝关节,下肢髋关节,踝关节功能评分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结论在创伤性骨折的治疗过程中使用骨肽注射治疗,能够减少消肿时间,完全愈合时间,骨痂形成时间,改善膝关节,下肢髋关节,踝关节的功能,减少骨折不愈合以及延迟愈合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骨肽注射液 创伤性骨折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缺血性脑卒中即为广义的脑梗死,占脑卒中患者总数的60%~72%,系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急性脑梗塞是指脑组织突然发生局部供血动脉的血流灌注减少或血流完全中断,停止供血、供氧、供糖等,使该局部脑组织崩解破坏。起病突然,常于安静休息或睡眠时发病,起病在数小时或1~2天内达到高峰。近年来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许多患者就诊时已错过超早期溶栓时间窗(发病后6小时以内),其致残率高。目前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降低致残率及致死率是临床研究的重点。因此探讨脑梗死急性期缺血性神经元的保护及规范化治疗已成为脑梗死治疗与研究的关键。现具体报道如下。

  • 标签: 急性脑梗塞 丹红注射液 规范化治疗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丹参注射临床不良反应的类型、分析引起不良反应的可能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016年4月~2018年2月在我院使用静脉滴注丹参注射而发生不良反应的1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0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15(99/130),女性为23.85(31/130),男性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年龄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62(58/130),明显高于其它年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30例丹参注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34.62%)、皮肤(27.69%)及消化系统反应(17.69%)。结论为控制丹参注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生产流程上务必对药品质量严格把关,临床上注意丹参注射适用的症状,配伍合理,用药合理。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消癌平注射+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XELOX)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XELOX方案化疗,消癌平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给予消癌平注射治疗。在完成2个周期治疗后对两组进行疗效评定,数据采取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两组短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以百分率(%)表示,运用χ2检验;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外周血免疫细胞比例及EORTCQLQ-C30评分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消癌平组有效率为80.0%(32/40),与对照组的57.5%(23/40)比较明显上升(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6、TNF-α、CRP浓度及外周血MDSCs、Treg占PBMC比例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以消癌平组减少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EORTCQLQ-C30中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症状维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均以消癌平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癌平注射联合XELOX方案化疗能显,提高进展期胃癌的治疗效果,并能调节免疫细胞,改善炎症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胃肿瘤 药物疗法 联合 T淋巴细胞 调节 生活质量 消癌平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注射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注射,经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7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治疗的临床疗效肯定,安全可靠。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奥扎格雷钠注射液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并分析针对眼肌麻痹疾病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进行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统计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患有眼肌麻痹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实验组30例,针对该组患者使用复方樟柳碱注射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针对该组患者采用传统治疗方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经过相应的治疗其疗效差异,经人院前检查,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比、眼科疾病史、遗传眼科疾病史均无明显差异,对比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最终治疗结果差异明显,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27/3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3.3%(19/30),组间对比结果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眼肌麻痹疾病使用复方樟柳碱注射进行治疗的效果相比较使用传统治疗方法更好,不仅可以有效的治愈疾病,同时改善患者的眼部血液循环,补充眼部肌肉所需营养,降低疾病复发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 眼肌麻痹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丹红注射联合消栓通络胶囊治疗脑梗死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经过对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进行治疗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均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丹红注射联合消栓通络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I评分和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I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丹红注射联合消栓通络胶囊治疗脑梗死,其不仅疗效好,而且使用安全,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消栓通络胶囊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临床中对黄疸型肝炎患者应用舒肝宁注射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在2017年6月—2018年5月时段到我院就诊的26例黄疸型肝炎患者,均行舒肝宁注射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指标水平进行评价分析。结果经过舒肝宁注射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6.1%(25/2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2/26);治疗后患者肝功能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P<0.05)。结论针对黄疸型肝炎患者选择舒肝宁注射进行治疗,治疗效果理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在临床中具有可观的价值。

  • 标签: 肝炎 舒肝宁注射液 黄疸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PCF化疗方案联合参附注射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29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72例用PCF方案化疗加参附注射治疗,对照组57例单纯用PCF方案化疗。PCF组(对照组)57例,PTX35~50mg/m2,3h静滴,第1,8,15天;5一FU750mg/m2,持续静滴,第1~5天;DDP2Omg/m2,2h静滴,第1~5天。PCF+参附组(治疗组)72例,PTX、5-FU及DDP用量、用法与对照组一样,同时每天静脉滴注10%葡萄糖注射250mL加参附注射50ml(10mL/支),1次/天,连续15天。化疗周期均为28d,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其近期疗效、生活质量、临床症状、体重。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33.3%和31.9%,无统计学差异;生活质量比较治疗组为91.67%,对照组为42.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外周血白细胞变化比较,治疗组WBCⅢ-Ⅳ度下降为13.33%,对照组为43.86%,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CF化疗方案联合参附注射治疗晚期胃癌可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患者白细胞,减轻消化道反应,对化疗病人具有减轻毒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等作用。

  • 标签: PCF方案参附注射液 生活质量晚期胃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栓通注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94例SAP合并AKI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47例,常规综合治疗)与观察组(常规综合治疗+血栓通注射)。对比治疗前后不同组别肾功能指标、治疗后不同组别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结果治疗前,不同组别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均有所降低(P<0.05),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OFA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可改善SAP合并AKI患者肾功能指标、减少急性肾损伤。

  • 标签: 血栓通注射液 重症急性胰腺炎 急性肾损伤 肾脏保护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塞通注射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经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在常规疗法基础上联合血塞通注射治疗,和既往有详细资料记载的应用传统治疗方法联合丹红注射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对比。结果配合血塞通注射治疗组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总有效率为94.0%,显著优于对照组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更理想,安全性较高。

  • 标签: 血塞通注射液 丹红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0)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n=30)使用醒脑静注射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意识恢复时间、治疗后1个月预后效果和再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6.67%,P<0.05;观察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治疗后1个月FMA评分和FIM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再出血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13.33%,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可有效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缩短意识恢复时间、降低再出血发生率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醒脑静注射液 脑出血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丹参川芎嗪注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16年6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9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方法将9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与此同时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98%,前者高于后者,此外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经软件比较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丹参川芎注射进行治疗疗效显著,临床应用价值存在。

  • 标签: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冠心病 心绞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复方樟柳碱注射治疗眼底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8例眼底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取34例作为对照组,另根据配对原则抽取34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激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治疗。对比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06%)高于对照组(64.71%),不良反应发生率(2.94%)少于对照组(29.41%),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眼底病治疗中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具有显著效果,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对治疗效果造成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眼底病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 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80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5.6%),治疗12周后研究组心功能分级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发生发生率(3.3%)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标签: 胺碘酮 厄贝沙坦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采用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本次7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接收的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普罗帕治疗方案,研究组则接受治疗方案,对两组治疗效果和心功能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7.14%,同对照组的80%相比更高,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在LVESV以及LVEDV方面,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而LVEF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过程中,应用治疗方案,不仅可以改善患者心功能,同时也能够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在临床治疗中值得不断采纳和推广。

  • 标签: 心功能 胺碘酮 快速心律失常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心力衰竭伴有快速心房颤动的患者急诊抢救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4年2月-2017年2月在我急诊进行抢救的心力衰竭伴有快速心房颤动患者(30例)当做分析的对象,遵入诊顺序分乙组和甲组,每组15例。此次研究患者均实施基础治疗,乙组加用西地兰和地高辛,甲组加用,对患者的心率、QT期间、疗效、不良反应进行总结。结果乙组心率大于甲组,差异显著,P<0.05。乙组QT期间小于甲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乙组治疗总有效率小于甲组,差异显著,P<0.05。乙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大于甲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心力衰竭伴有快速心房颤动的患者急诊抢救中,的疗效确切。

  • 标签: 心力衰竭 快速心房颤动 急诊抢救 胺碘酮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