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乳腺癌根治期施行精细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行乳腺癌根治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群体,患者纳入时间以挂号时间为准: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纳入例数80例,单盲化对两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又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融合精细化护理内容,对比护理期间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并对比护理期间上肢水肿、渗血、积液、感染的并发症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轻度或者不焦虑的例数偏多,对照组患者的重度焦虑患者例数多于它组;观察组中上肢水肿、渗血、积液、感染诱发的总例数偏低,对照组相应不良问题占比较高,(P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用于乳腺癌根治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体会不同入路腹腔镜根治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58例直肠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划分为传统组(传统中间入路)与头侧组(头侧中间入路),每组各29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用时、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住院天数等围期指标。结果:头侧组患者手术用时为(100.43±10.27)min、淋巴结清扫个数为(3.01±0.76)个明显优于传统组的(115.26±11.82)min、(1.72±0.52)个,(P

  • 标签: 直肠癌 腹腔镜根治术 中间入路 头侧中间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就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予以分析比较。方法:筛选我院乳腺外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入的符合实验标准的49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目标展开对比实验,以患者需求进行分组,参照组24例患者接受改良根治治疗,实验组25例患者接受保乳手术治疗,对比不同手术方式各自手术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相比手术情况,实验组中出血量、手术用时以及引流量指标水平更具优势,指标对比差异均显示出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保乳手术 改良根治术 早期乳腺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强化康复护理计划对食管癌根治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选本院72例食管癌根治患者,时间选自2019年5月-2020年7月,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36例,强化康复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并发症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5.56%)更低,与对照组(22.22%)比较,差异明显(P

  • 标签: 食管癌 根治术 强化康复护理
  • 作者: 陈小瑞 周少丽 易慧敏 梅伟 余虓 田首元 黑子清 戚思华 薛张纲 王天龙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7-24
  • 出处:《中华麻醉学杂志》 2021年第03期
  • 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麻醉科,广州 510630,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广州 5106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科,武汉 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泌尿科,武汉 430030,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太原 03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麻醉科 150001,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上海 200032,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麻醉科,北京 100053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中采用支架法肠道转流预防吻合口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肛肠外科接受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支架法肠道转流的9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62.1±6.8)岁(范围:53~75岁)。完成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后在回肠末端置入可降解支架,支架近端置入转流管以转流肠道内容物。术后患者少渣饮食,术后第14天起定期拍摄腹部X线片动态观察支架崩解情况,待X线片确认支架崩解,并通过转流管造影确认无吻合口漏后可夹闭转流管,3 d后无明显不适可拔除转流管。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拔除转流管时间、住院时间等围手术期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成功实施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支架法肠道转流。手术时间为(230.4±48.0)min(范围:150~318 min),术后拔除转流管时间(28.8±4.6)d(范围:22~34 d),住院时间(21.0±8.6)d(范围:9~34 d)。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示中分化腺癌7例,中高分化腺癌1例,黏液腺癌1例;T1期2例,T2期4例,T3期3例。淋巴结清扫数目(13.4±3.5)枚(范围:6~18枚),淋巴结转移阳性3例,阴性6例。术后随访时间为6~16个月,未发生吻合口漏或吻合口狭窄。结论支架法肠道转流可用于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中吻合口漏的预防,近期效果较好。

  • 标签: 直肠肿瘤 回肠造口术 支架 吻合口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保肛治疗及腹会阴与直肠癌根治造瘘(Miles)联合治疗用于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中治疗效果。方法:老年低位直肠癌样本选自2018年1月-2020年1月,共计50例,随机分组,Miles治疗归入造瘘组,保肛治疗归入研究组,随访1年,对比两组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各项手术指标、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造瘘组,P<0.05;随访1年,两组盆腔复发风险、吻合口复发风险对比,无统计差异,P>0.05。结论: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选取Miles治疗,可缩短术后排气时间,降低出血量,且术后盆腔复发、吻合口复发风险较低,有利于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低位直肠癌 Miles术 保肛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期间的全程系统化护理内容,总结患者该措施应用成效。方法:研究时间开始于2020年5月,结束于2021年5月,阶段内于我院就诊患者中抽取40例作为参考,而后分组,依据为:随机抽签法,组别为:对照组20例、研究组20例,2组病理结果为:肾癌,且均行腹腔镜根治手术,该阶段内,将常规护理用于对照组,全程系统化护理用于研究组,对比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比较,肾癌根治患者差别显著,研究组数据高,P<0.05;并发症发生率中,和对照组相比,数据在研究组中更低,P<0.05。结论:围期的全程系统化护理,既可在其不良症状方面进行较好改善,提高总有效率,又能减少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患者并发症情况,具备较高安全价值,可推荐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肾癌根治术患者 有效率 并发症 全程系统化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患者实施中保温联合优化护理措施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例接受腹腔镜根治治疗的宫颈癌患者参与本次试验当中,截取时间区间为: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范围,经由双盲法原则完成组别划分,随即产生对照组(常规护理,n=10)和观察组(中保温联合优化护理配合,n=10),就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中核心温度以及恢复情况展开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评测结果较对照组数据结果略低(P>0.05),中核心温度相较对照组更高,手术时间与麻醉清醒时间的统计结果相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显著(P

  • 标签: 术中保温 优化护理 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肛周脓肿患者分别采用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单纯切开引流治疗,并对比其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我院108例肛周脓肿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应用单纯切开引流治疗;观察组54例,应用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94.44%,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为7.41%,对照组为24.07%,差异明显(P<0.05)。结论:与单纯切开引流相比,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治疗肛周脓肿的效果更佳,且并发症更少,治疗价值更高。

  • 标签: 肛周脓肿 切开引流 根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胃癌切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为单位,于2019年1月-2020年12月选取80例行胃癌切除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2组(各40例),其中4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40例实施针对性护理,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相关护理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胃癌切除术 针对性护理干预 康复时间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胃癌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4月到2021年8月收治的胃癌患者60例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给予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手段对胃癌患者的价值。结果:观察组(13.33%)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6.67%),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胃癌 围术期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胃癌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4月到2021年8月收治的胃癌患者60例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给予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手段对胃癌患者的价值。结果:观察组(13.33%)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6.67%),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胃癌 围术期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淋巴结转移率(rN)和病理学淋巴结分期(pN)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于烟台市烟台山医院491例行胃癌根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利用X-tile软件对淋巴结转移率进行rN分组;根据淋巴结转移数目进行pN分期。评估淋巴结转移率与其他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对比淋巴结转移率和病理学淋巴结分期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X-tile分析显示本研究淋巴结转移率的最佳截断值为0.14(14%)和0.63(63%)。根据截断值将纳入研究的491例患者分为rN1(256例)、rN2(160例)和rN3(75例)3个亚组,组间差异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肿瘤部位、手术切除范围、分期、lauren分型、分化程度、pT、pN、脉管癌栓、神经侵犯、病理学TNM分期组间差异显著。rN与pN分期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评估对比:①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rN表现优于pN。②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cox分析中均显示rN为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中rN分组HR=3.18(95%CI 2.63~3.84,P<0.001),pN分期HR=1.88(95%CI 1.66~2.15,P<0.001);多因素分析中rN分组HR=2.21(95%CI 1.73~2.82,P<0.001),pN分期HR=1.31(95%CI 0.95~1.79,P=0.095)。③依时性ROC分析显示在术后随访52个月前rN的预后能力优于pN分期,52个月后pN分期更具优势。④将Lauren分型作为分层因子进行分层分析,Kaplan-Meier生存曲线提示肠型、混合型和弥漫型胃癌中rN均优于pN分期,AUC曲线显示混合型和弥漫型胃癌患者中rN预测能力优于pN分期,而肠型胃癌患者中pN分期表现略优。结论rN是影响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在判断胃癌根治术后52个月内患者的预后时,rN的预后价值优于pN。在Lauren分型中混合型和弥漫型的胃癌患者,rN体现更好的预后价值。

  • 标签: 胃肿瘤 根治术 淋巴结转移率 淋巴结分期 Lauren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后C反应蛋白对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胃癌根治术后严重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收治的298例进展期胃癌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胃癌根治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男253例,女45例;中位年龄为60岁,年龄范围为24~86岁。298例病人中,275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23例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观察指标:(1)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2)影响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胃癌根治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3)预测指标效能评价。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判定和比较诊断标准的准确性,约登指数确定最佳截断值。结果(1)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298例病人中,23例出现≥Ⅲa级并发症。其中Ⅲa级并发症10例,Ⅲb级7例,Ⅳa级4例,Ⅳb级1例,Ⅴ级1例。(2)影响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胃癌根治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术后第1天C反应蛋白、术后第1天中性粒细胞计数、术后第3天C反应蛋白、术后第3天白细胞计数、术后第3天中性粒细胞计数、术后第3天血小板计数、病理学分期是影响进展期胃癌病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胃癌根治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相关因素(χ2=7.671,4.504,5.045,48.293,9.575,15.436,13.731,9.537,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250 min、术后第3天C反应蛋白≥16.65 mg/dL、术后第3天中性粒细胞计数≥8.167×109/L、术后第3天血小板计数≥218×109/L、病理学分期为Ⅱ期和Ⅲ期是影响进展期胃癌病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胃癌根治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3.721,16.084,6.056,6.893,12.455;95%可信区间为1.032~13.421,4.657~55.547,1.073~34.163,1.798~26.423,1.338~115.930,P<0.05)。(3)预测指标效能评价。术后第3天C反应蛋白AUC为0.851(95%可信区间为0.780~0.921,P<0.05),为高效能预测指标。术后第3天中性粒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AUC分别为0.659(95%可信区间为0.570~0.748,P<0.05)和0.666(95%可信区间为0.581~0.750,P<0.05),为低预测效能指标。结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胃癌根治术后第3天C反应蛋白≥16.65 mg/dL是预测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高效能指标。

  • 标签: 胃肿瘤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 C反应蛋白 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活动护理对患者胃肠功能、胃乏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胃癌患者取样73例,均在2019年04月至2021年04月在我院行胃癌根治,随机分为早期组(n=38,常规护理+早期活动护理)和常规组(n=35,常规护理),观察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QLQ评分和胃乏力发生率。结果:经护理,早期组住院(31.25±4.36)d,术后(46.26±6.33)h首次排便,(45.17±7.28)h肛门排气,肠鸣音(35.17±5.59)h消失,(8.03±2.08)h进食,用时比常规组短,同时,常规组QLQ评分比早期组低,胃乏力发生率17.14%(6/35),比早期组2.63%(1/38)高,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早期活动护理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胃乏力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应用。

  • 标签: 影响效果 胃肠功能 护理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活动护理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乏力发生率及胃肠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3月在本院接受胃癌根治治疗的66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肿瘤手术护理,研究组给予早期活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胃乏力发生情况、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总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术后发生胃乏力10例,发生率30.30%,研究组术后发生胃乏力3例,发生率9.09%,对照组胃乏力发生率高于研究组,对比(P<0.05)有差异。研究组患者术后的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总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对比(P<0.05)有显著差异。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25例,满意度75.76%,研究组护理总满意31例,吗,满意度93.94%,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P<0.05)有差异。结论:采用早期活动护理对胃癌根治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胃乏力的发生情况,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患者满意度较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活动护理 胃癌根治术 胃乏力 胃肠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