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护理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住院的3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自杀、伤人、外逃等行为进行分析。结果减少在治疗护理过程中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结论精神在做好治疗的基础上,护理安全具有非常重要作用。

  • 标签: 精神科 护理安全隐患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护理工作潜在的安全隐患,并给予相应护理干预。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分析我院精神病人发生自杀、自伤、伤人、潜逃的危险因素。结果病区设施、病人行为、护理质量管理方面存在易造成自杀、自伤、伤人、潜逃的危险因素并给予相应护理干预①加强病区设施管理。②严格执行病区安全制度。③加强分级管理制度。④加强心理护理。⑤加强护士安全意识的培养。结论针对精神护理安全隐患给予护理干预,保证住院病人安全,减少护理差错、事故,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精神科 护理安全隐患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人文护理模式在精神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随机选取 2019年 6月至 2020年 6月我院收治的 60例精神疾病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人文护理模式,两组护理前后焦虑 (SAS)、抑郁 (SDS)评分对比。结果 :两组护理前 SAS、 SD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护理后观察组 SAS、 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结论 :在精神护理中应用人文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值得应用。

  • 标签: 精神科 人文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精神分裂患者康复期的作用,分析心理护理精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收治我院并接受康复治疗的100例精神分裂症确诊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以及心理护理组,每组50人。心理护理组在常规康复护理治疗上加以心理护理干预治疗。治疗6周后,采用护士观察量表以及自知力评定量表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心理护理组的患者在社会能力、个人整洁、精神病表现、抑郁等方面的评分均优于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精神患者的恢复期进行系统的心理护理,能够促进患者的自知力的恢复以及提高其社会康复效果,有利于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 标签: 心理护理 精神分裂症 康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舒适护理精神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为了促进精神护理水平的提升,研究就舒适护理的具体应用效果展开深入的探讨,将本院80例精神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并在分组后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将两组患者护理后得到的不同护理结果进行比对。结果:经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存在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精神护理期间,采取舒适护理可以有效的促进患者护理效果的提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

  • 标签: 舒适护理 精神科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舒适护理精神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为了促进精神护理水平的提升,研究就舒适护理的具体应用效果展开深入的探讨,将本院80例精神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并在分组后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将两组患者护理后得到的不同护理结果进行比对。结果:经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存在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精神护理期间,采取舒适护理可以有效的促进患者护理效果的提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

  • 标签: 舒适护理 精神科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精神康复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效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抽取60例精神患者,采取盲抽方式进行分组,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实施舒适护理的观察组各30例,对两组应用效果展开详细比较。结果:经实验中各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精神患者而言,在康复护理过程中予以舒适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相比常规组患者满意度更高。

  • 标签: 舒适护理 精神科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护理工作中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方法及其成效。方法以86例2014.1.1.~2015.1.1.之间在我院精神接收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手段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6例),分别实施的是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安全事故发生几率及其治疗依从性。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实施护理后观察组在以上观察指标上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患者实时人性化护理能够明显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同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精神科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护理中联合运用心理治疗与优质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数字随机法将2020年7月-2021年9月期间我院精神收治的88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采用心理治疗联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焦虑、精神病性以及人际关系敏感度改善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

  • 标签: 精神科 心理治疗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我科室多重耐药患者的感染情况,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以及护理对策,以减少患者临床感染的机会,保证病人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方法对我科室感染的病例进行追踪调查分析结果。结果5名患者平均住院36天,抗生素的平均使用时间是21天,护理人员掌握多重耐药菌的隔离措施情况良好。结论加强感染者的检测,以及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可以不断提高多重耐药菌感染者的临床治疗水平和护理质量。

  • 标签: 精神科 多重耐药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居家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干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痊愈精神分裂症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出院后两组均给予精神药物治疗。干预组实施出院后居家护理康复指导,包括定期电话和上门随访。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宣教,每个月门诊复查和电话咨询。在出院时及第6、12个月末两组分别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量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及康复状态量表(MRSS)、进行评定,并统计1年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1年后,干预组的ADL总分、BPRS总分、MRSS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干预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干预组的复发率(21.67%)低于对照组(33.3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实施居家护理干预可巩固治疗效果,减少疾病复发,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老年精神科 疾病特点 居家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精神护理缺陷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从而提高精神护理质量。方法对2015年12月至2017年3月我院护理部统计的60例精神护理缺陷临床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缺陷的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精神护理缺陷事件主要为岗位责任缺陷、护理文书书写缺陷、基础护理缺陷等。导致精神护理缺陷的原因主要为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业务素质较低、缺乏应急能力、职业倦怠、管理缺陷等。结论精神护理缺陷较多,而导致精神护理缺陷的原因主要为护理人员因素及管理因素,若要减少护理缺陷,则需加强管理,制定并执行相应的改进措施。

  • 标签: 精神科 护理缺陷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噎食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精神接受治疗的精神病发生噎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发声噎食的精神病患者共12例。在精神病噎食患者中双相情感障碍2例,精神发育迟缓2例,癫痫伴障碍1例,精神分裂症7例。对患者噎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噎食患者长期住院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精神发育迟缓的患者有抢食暴食是噎食发生的高发人群。结论精神病患者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而易发生噎食,因此要加强患者的饮食护理,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治噎食发生。一旦发生了噎食要立即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争分夺秒,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精神科 噎食患者 临床护理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在精神护理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后所发挥的实际作用,从而得出人文关怀对精神护理工作的具体意义。方法从护士的实际工作入手,将人文关怀融入这个大环境之中,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入院的患者230例,将这些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各115人,两组各采取不同的护理工作以检验人文关怀的实际作用,其中对照组正常护理,至于干预组的护理工作要融入人文关怀思想,对照二组患者所接受的护理先后分别给予的生活质量、与满意度评价高低。结果实验发现二组患者给予的评价中生活质量都比之前上升,可干预组的提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当前护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与生活质量的满足感,可在人文关怀的支持下得到显著提高。

  • 标签: 精神科 护理 人文关怀
  • 简介:摘要目的查找精神护理存在的隐患并针对性的进行防范;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2月入住我院的248例精神病患的医疗护理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248例精神病患依据随机双盲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4例。对照组病患依据精神常规护理模式实施相应护理措施,观察组病患在精神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查找护理隐患并进行相应防范;结果两组病患事故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结论查找精神护理存在的隐患并针对性的进行防范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降低事故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精神科 护理隐患 防范措施
  • 简介:目的研究精神患者噎食原因,提出预防及护理手段,达到减少精神患者噎食情况的发生并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水平。方法采取各种预防措施以及护理手段减少精神病患者噎食风险。结论精神病病人发生噎食的情况时有发生,风险极大,医护人员要做要预防及护理工作,及时处理能够化险为夷。

  • 标签: 精神科 患者 噎食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居家护理在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017 年 10 月 ~2018 年 11 月老年精神收治的 72 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抽签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 n=36 )与居家组( n=36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居家组实施居家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 )、简明精神状态量表( MMSE )、焦虑自评量表( SAS )及抑郁自评量表( SDS )评分。 结果 护理干预后,居家组 ADL 评分低于常规组;居家组 MMSE 评分高于常规组;居家组 SAS 、 SDS 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标签: 老年精神科 疾病特点 居家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