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精神病人药物治疗中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给予针对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IPROS评分为(55.1±3.2)分;而对照组的IPROS评分为(80.3±2.2),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精神病人时,再给予针对性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能增强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治疗的顺利有序进行。

  • 标签: 精神科 药物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41例精神护理意外分析及安全管理对策,可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方法对我院开放病区2009—2010年两年41例精神护理意外分析。结论精神护理风险虽不能完全避免,但通过有效的安全管理对策,对预防护理安全隐患发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精神科 护理风险 安全管理 对策
  • 简介:通过对2005年1月-2006年12月某院精神呈报及质控检查中发现的96起护理风险事件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经分类统计发现患者或家属因素20起,组织管理因素20起,医疗环境、设备、器械性因素17起,医疗护理技术性因素18起,医源性因素11起,药物性因素10起。针对原因,采取以下对策:重视护理风险的识别,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和实施告知签名制度;建立护理风险管理组织,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医疗设备器械、环境的安全管理;创造条件,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加强药物使用,制定《护理安全用药规范》,将护理风险降到最低。

  • 标签: 精神科 护理风险 护理管理
  • 简介:由于现代经济的迅速增长,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精神医学进入了现代医学领域,使得精神医学不再单纯期望如何治疗精神症状,而更期望患者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功能的受损,恢复患者的工作、学习、人际交往的能力。这就要求精神病院改变以往的封闭式管理模式,建立与其相适应的开放式管理模式,为患者提供更人性化、更科学的治疗、康复、护理环境和措施,更好地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开放病房 精神科 精神医学 管理模式 医学领域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精神护理人员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方法为了更好分析精神护理人员的心理问题,作者随机抽取本院74例在岗护理人员进行分析,并使用症状自评量表对患者实施调查,将调查的结果和常规的结果进行比较,对护理人员的心理问题以及学历、护理年龄和婚姻状况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随机选取我院的护理人员进行分析,在护理人员中,有19例人员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且女性护理人员的心理问题多于男性,且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护理人员的护理心理压力明显高于常规,对精神护理人员心理压力进行缓解,有助于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

  • 标签: 精神科 护理人员 心理问题
  • 简介:摘要:精神护理是在精神疾病治疗中起关键作用的一种专门护理形式。随着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呈现增长趋势。这些患者往往面临着复杂的心理和社会问题,需要全面、专业的护理支持。精神护理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缺口,为患者提供了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 标签: 精神科护理 患者康复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精神分级护理量化标准在精神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研究在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期间的精神实施分级护理量化标准护理方式,命名为观察组,在这之前未采取这一护理方式,命名为对照组,将实施分级护理量化标准前后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比较发现,实施护理量化标准后的观察组护理效果各项内容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较大,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结论:在精神护理中采取分级护理量化标准制度可以有效的将护理质量进行提升。

  • 标签: 精神科 分级护理量化标准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发展,居民越来越重视健康,护理工作无处不在,护理工作尤为重要。总结了我国精神护理发展的历史进程,并根据国家的积极理性政策,提出了相应的创新和发展内容,以深化精神护理,最终提高国民素质。

  • 标签: 精神科 护理工作 研究
  • 作者: 王邦书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2-04
  • 机构:江安县康复医院,四川宜宾6442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被采取约束措施后精神病人进行心理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通过对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40名精神患者进行资料搜集,并纳入研究对象,对这140名精神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采取的就是医院内平常的护理方式,而研究组在日常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统计两组最后的护理相关数据。结果:通过分组进行治疗后,研究组相对于常规组,对精神约束病人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P<0.05。结论:通过对精神病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后,病人的恢复效果更好,减少了不良情况的发生。

  • 标签: 精神科病人 约束性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训练结合优质护理精神中的效果与体会。方法:将我院 80例精神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康复训练结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急性发作率。结果:实验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急性发作率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 P< 0.05。结论:精神患者实施康复训练结合优质护理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降低急性发作风险,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康复训练 优质护理 精神科 效果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精神护士的睡眠状况和影响因素。方法对130名精神护士采用睡眠质量调查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量表评定结果显示摘要睡眠质量好者20名(15.4%),一般91名(70%),差者19名(14.6%);睡眠质量差者以年龄偏大者居多。睡眠质量好者其个性特征倾向于外向情绪稳定型,睡眠差者则倾向于内向情绪不稳定型。结论精神护士睡眠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其个人的心身健康,也有可能影响对患者正常的治疗过程。提示应关注护士睡眠卫生,科学布置工作班次。有报道显示1,成人中15~30%有不同程度的入睡困难及早醒新问题。精神护士作为一个非凡的职业群体,由于其职业特征,睡眠质量新问题多年来一直困扰着他们,且被人们所忽视。

  • 标签: 护士 睡眠质量 心身健康 睡眠质量调查表 艾森克个性问卷
  • 简介: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在精神临床单一用药的指导原则曾影响着几代人的用药理念,早期的一些指导手册还将抗精神病药物的联用视为畏途。曾几何时,精神药物联用的显著疗效为一些慢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带来转机,尽管单一用药仍是临床治疗的主流,但联合用药在临床工作中尤其是在慢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有逐渐占据半壁江山之势。本文对我院精神用药状况进行了调查,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 标签: 精神病 抗精神病药物 单一用药 联合用药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护理诊断在精神护理方面的有关运用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室于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精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精神中存在的问题和有待改善的地方,以及护理诊断在精神护理方面的优势和一些处理措施,一些相关问题的处理方法。结论老年精神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病人的遵医行为,宣传精神卫生知识,告知注意事项,落实各项护理核心制度,才能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

  • 标签: 老年 精神科护理诊断 护理
  • 简介:摘要讨论护理诊断在精神护理方面的有关运用和价值。具体介绍护理诊断和其有关的运用,精神中存在的问题和有待改善的地方,以及护理诊断在精神护理方面的优势和一些处理措施,一些相关问题的处理方法。我们从中可知,在精神中大力推广护理诊断是一种不错的前景,是值得我们采用的方法,因为其能够很好的改善患者的治疗状况和医患关系,能够提高医院的名声与治疗效率。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