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生是降低出生缺陷三级预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传统的新生以遗传代谢病为主,病种有一定局限性,需要基因检测进一步验证和精准分型。在生化代谢物的基础上开展基因已成为今后新生的趋势。本文结合国际国内新生基因组的现状,基于致病基因结构的特点,提出了“SNV Plus”(单核苷酸变异检测+)和“CNV Plus”(拷贝数变异检测+)理念,期待发展一种能同时检测SNV和CNV的基因结构的新技术,提高新生基因组水平。

  • 标签: 新生儿筛查 遗传性疾病 基因 二代测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综合护理运用于新生听力工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耳鼻咽喉科听力中心进行听力的140例新生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初未通过需复婴儿,随机将全部入选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均为7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听力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组新生实施综合护理,分析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新生家属SAS、SDS评分变化。结果护理前研究组新生家属SAS、SDS评分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护理后研究组新生家属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的实施对推动听力工作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可最大限度避免新生听力受损。

  • 标签: 综合护理 新生儿听力筛查 听力障碍 负性情绪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提高疾病率。方法调查2011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产科出生的399例新生未接受疾病。调查内容包括宣传教育、新生父亲或母亲文化程度、居住地、风俗习惯、交通情况、系统保健管理、新生出生情况。结果399例未接受疾病中家长知识缺乏,直接拒绝疾病178例(44.61%,宣传教育不到位,家长不知道疾病及其重要性72例(18.04%),提前出院,电话及地址不详(失访)69例,(17.29%),新生疾病转院治疗21例(5.26%),采血未做好登记20例(5.02%),交通不方便17例(4.26%),没有进行系统管理及风俗习惯(未满月不出门)22例,(5.51%)。结论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学科之间的配合,重点管理随访追踪,充分利用妇幼保健网络,不断提高新生疾病率。

  • 标签: 新生儿 疾病筛查率 未接受疾病筛查原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行为神经评价预测听力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新生596例,在出生后2-5天内进行新生听力,采用行为神经评价预测听力查结果,并与瞬态声耳声发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新生听力采用行为神经评价和瞬态声耳声发射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行为神经评价预测用于听力有一定的实用性,摘要目的研究新生行为神经评价预测听力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新生596例,在出生后2-5天内进行新生听力,采用行为神经评价预测听力查结果,并与瞬态声耳声发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新生听力采用行为神经评价和瞬态声耳声发射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行为神经评价预测用于听力有一定的实用性,听力障碍是新生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婴幼儿重度以上听力障碍的发病率约为0.1%。听力存在障碍将直接影响语言的形成。临床上常表现为发音不清,严重时可导致聋哑。而且存在语言障碍将直接影响新生今后的心理、社交以及智力的发展,成为加重社会和家庭负担的主要因素之一1。1999年我国首次把新生听力纳入妇幼保健常规项目,《母婴保健》及其实施办法中也有明确规定。目前,临床上常以瞬态声耳声发射的方法作为新生听力的主要方法。随着经济生活的变化以及医学的学科的发展,需要一种能够适用于普查,既经济又实用的听力方法2。本文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新生600例,分别采用瞬态耳声发射法和行为神经评价预测进行新生听力。通过行为神经评价预测用于新生听力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听力中出现假阳性的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旨在降低假阳性率,提高可信度。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应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对2010年2月~2010年8月我院出生的638例新生进行听力,通过了604例,对未通过的34例患儿再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和耳科学检查;并随访1年。按假阳性新生占所有听力新生的比例,或按假阳性新生占未通过听力新生的比例,分别得出假阳性率。结果新生638例,通过604例,通过率94.67%;复34例,通过31例;复未通过的3例,其中确诊听力损伤2例。在本组638例新生中听力损伤的发病率是0.31%,本组假阳性率为(32/638)5.02%。结论新生的健康状况及耳道的堵塞物等对新生听力有影响,TEOAE假阳性率可通过配以ABR同时进行及合理的处置,可减少假阳性率。

  • 标签: 新生儿 听力筛查 假阳性 耳声发射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听力测试的影响因素及应对途径。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某院自 2015年 1月 -2017年 12月的 320例新生的临床资料,通过调查分析、多因素分析等方法,分析新生听力测试的影响因素。结果: 320例新生中,通过初次有 290例听力通过,通过率 90.63%。满月后复查 268例,通过 260例,通过率 97.01%,未通过 8例,均匀 3个月后进行 BAEP检查,确诊为听力障碍者 2例,占总的 0.63%。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单胎、足月儿、体重超过 2500g、阴道分娩、正常新生通过均高于多胎、早产儿、体重小于 2500g、剖宫产及剖宫产、病理新生通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胎龄、胎数、分娩方式、病理、体重等均是影响新生听力的因素,可采取安抚新生、因人而异放置探头,控制环境噪声等,提高通过率。

  • 标签: 新生儿 听力筛查 影响因素 应对途径
  • 简介:[目的]探讨母婴同室足月新生眼底流程的临床应用效果,为规范新生眼底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成立专职新生眼底小组,应用广域眼底成像系统RetCamⅢ对生后72h内的新生进行眼底。[结果]2015年进入母婴同室流程的足月新生为4479人,实际人数为3178人,率为70.95%,查出眼底异常1293例,异常率40.69%。其中先天性眼底病患儿135例,后天获得性眼病1158例。[结论]应用规范化、流程化的眼底模式能有效提高母婴同室病房中足月新生眼底率,进一步提高的安全性,早期发现干扰视觉发育的因素。

  • 标签: 眼底筛查 母婴同室 新生儿 眼底病 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新生监护病房的患者进行听力,加强护理行为的归纳和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年 1月 -2019年 6月本院新生儿科患者进行健康检查,并需要开展听力。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硬币随机对 60例新生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听力护理策略,分析应用结果。结果:从护理结果上看,新生初次、监护 42天以及监护 90天的听力通过率以观察组更高,其次,在新生率上,观察组为 20%( 6/30),对照组为 30%( 9/30),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最后,在护理有效率的调查上,观察组为 93.3%( 28/3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83.3%( 25/30),故而我们认为早期开展新生监护病房的听力护理具有积极意义。结论:采用听力护理能够更好地确保新生健康,对新生监护病房的护理具有临床诊断意义,能够及早发现听力障碍,实现早期治疗。

  • 标签: 新生儿 监护病房 听力筛查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疾病成功采血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择住院时间在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的符合实验研究标准的150名新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的75名新生进行采血前后针对性护理干预治疗,对于对照组的75名新生进行常规性的护理干预治疗,对所有新生治疗前后的身体情况进行密切的跟踪调查,详细记录相关实验数据,研究新生的采血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采血时间、新生家属对于护理治疗的满意度评价等情况。实验结果实验组新生的采血成功率为99.60%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的91.30%,实验组新生家属对于针对性护理治疗的满意度为96.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0%。采血完成后新生红肿发生率为0.00%明显优于对照组新生的8.94%,两组患者之间的实验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进行疾病成功采血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升采血成功率,实现对新生疾病的早期诊断,提高新生生命质量安全,值得在临床医学上进行深入的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疾病筛查 成功采血 有效护理 措施研究
  • 简介:摘要: 儿童视觉健康近年来一直是屈光及视光专家致力研究的问题。新生眼底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特点 ,易受到母体疾病、生产过程、出生后健康状况及相关治疗的影响 ,从而诱发眼底出现一些特殊病变。 而有些病变因为家长没有高度重视 ,从而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 ,导致了视力低下、视野缺损、甚至失明的严重后果。随着医疗及社会对新生视觉健康的重视 ,新生眼病开展的也越来越好 ,设备也由原来的间接眼底镜逐渐过渡成美国进口的全新广域新生眼底系统。在家长及社会的支持及认可下 ,新生眼部也逐渐走上了正轨 ,被社会各界认同并支持。从而提高了患儿的生存质量及视觉健康。

  • 标签: 眼病筛查 新生儿 必要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儿童视觉健康近年来一直是屈光及视光专家致力研究的问题。新生眼底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特点,易受到母体疾病、生产过程、出生后健康状况及相关治疗的影响,从而诱发眼底出现一些特殊病变。而有些病变因为家长没有高度重视,从而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导致了视力低下、视野缺损、甚至失明的严重后果。随着医疗及社会对新生视觉健康的重视,新生眼病开展的也越来越好,设备也由原来的间接眼底镜逐渐过渡成美国进口的全新广域新生眼底系统。在家长及社会的支持及认可下,新生眼部也逐渐走上了正轨,被社会各界认同并支持。从而提高了患儿的生存质量及视觉健康。

  • 标签: 眼病筛查 新生儿 必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新生听力的因素,以便采取正确的措施,从而提高的准确率。方法采用两阶段,即出生后2-7天进行第1次,未通过初者于出生42天左右进行第2次。使用丹麦耳声发射仪,采取耳声发射法(TEOAE)对2704例活产新生出生后2-7天进行听力。结果2013年1-12月份在本单位及县人民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活产婴儿2869例,初2704例,率94.25%,初通过2439例,初通过率90.20%,复258例,通过237例,复仍未通过21例,经上级诊断机构确诊4例被诊断为听力损失,听力损失发病率为0.15‰,符合全国新生听力损失正常发病率标准。结论熟练掌握新生听力技术,正确处理操作流程,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标准进行操作,可提高新生听力的准确率。

  • 标签: 新生儿 听力筛查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