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杨万里作为"中兴四大家"之一,在南宋群家并起的时代另辟蹊径,形成了独特的诗体样式——"诚体",标志着杨万里诗歌个性风格的成熟。诚体诗歌以师法自然的手法,配以儿童化的叙述视角,拟人化的意象组合方式,用活泼自然的语言进行创作,以自己独特的审美风貌,一扫江西诗派的陈腐之风,给诗坛带来了新的活力。

  • 标签: 杨万里 诚斋体 师法自然 儿童视角 拟人化意象 通俗语言
  • 简介:《直书录解题》为南宋时期著名的藏书家、目录学家陈振孙所撰,是私家藏书目录史上的里程碑。本文从其图书分类的体系的创新、考镜学术源流、辨别版本真伪等方面探讨它在目录学上的价值。

  • 标签: 《直斋书目解题》 陈振孙 目录学 价值
  • 简介:被潘景郑先生誉为"魁奇之士"的王贵忱是著名古钱币学者、古文献学者、金石学者和书法名家,是中国当代学界的一位通才式学者。王老学书有源,基础是流沙坠简、魏晋写经,后又学"二王"以及苏轼、陆游、董其昌等行书,也得益于他对所藏明代以来数百位金石家的尺牍书札、碑版题跋的整理和研究,书写浙渐行草化,最终"囊括万殊,裁成一相",形成闲雅淡适、不激不厉的书风。其实,书法于其是作为传统学者在日常书写中不

  • 标签: 王贵忱 郑先生 流沙坠简 书法名家 古钱币 书风
  • 简介:  师牛堂  号起于1979年,一直使用到生命终结,凡十年.师牛堂作品,代表着李可染绘画艺术的高度成就,李家山水面貌在这一时期完全成熟,其总体风貌就是李可染称颂牛的四个字:"气宇轩宏".……

  • 标签: 斋名堂 李可染斋
  • 简介:南宋著名学者洪迈的《容诗话》是宋人诗话中比较有价值的一部,它辑之于《容随笔》,不仅保留了其广博、翔实的辩证特点,也为后人研究诗艺提供了珍贵的材料。本文就《容诗话》中部分谈杜诗命意与技巧的篇什加以分析,认识杜诗命意的深刻和技巧的高妙。

  • 标签: 命意 诗话 杜诗 诗艺 《容斋随笔》 宋人
  • 简介:屈指算来,周木先生离开人世已经有五十四个年头了。在我父亲孔另境的遗物中,保存着大量的文坛故友的信札,其中,周先生的信还不算是年代久远的;然而,可能是留在世上极少数的几封吧!周先生江苏武进人,原名周朴,号树瑜。1910年8月5日出生,1941年7月23日去世。享年仅31岁。他的作品以杂文见长,著有《消长集》、《边鼓集》(合著)、《横眉集》(合著)等。并有多部关于中国历史和政治思想方面的研究著作问世:如

  • 标签: 民主政治论 政治发展 民族革命 中国近代 文艺理论 信函
  • 简介:<正>《修辞学习》一九八五年第二期上发表了郝荣同志的《一种特殊的比拟——拟形》,提出了一种新的辞格——拟形。作者认为:"拟形是比拟中的一个特类。是为了取得特殊的表达效果,故意违背事理,超脱语法和逻辑,从而使抽象的概念和事物形体化的修辞方式。它的特点:一、本体一定是没有形体的抽象的概念和事物;二、拟体的形体没法确定,既可能是这种样子,又可能是那种样子,听读者完全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

  • 标签: 先生商榷 形辞格 拟形
  • 简介:<正>在近年来逐步升温的有关"图像"的研究热潮中,1884-1898年(光绪十年至二十四年)间出版于上海的《点石画报》可能是其中最受瞩目的资料之一。若从反映晚清社会的图像史料角度而言,在现存传世图像资料中恐怕无出其右者,其史料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①自1898年8月《点石画报》停刊以后,《点石画报》曾经数次

  • 标签: 重刊本 晚清社会 可堂 图像资料 漫游随录 淞隐漫录
  • 简介:余年逾古稀,追忆首件藏品始于音稚之年至今已逾一甲子矣!因崇尚完美故偏重于小品杂项文玩,因杂项之趣在于类杂,且争议性较低,小品之物虽小而有大器,更能于掌握之中玩赏,其小而美,美而精,精而巧,巧而雅,其情趣凡乐于杂项收藏者当有同感。

  • 标签: 私人收藏 牙雕 艺术价值 竹雕 品质鉴别
  • 简介:我国明清之际,论诗之风极盛。一时论诗专著如春花烂漫,景象峥嵘而壮观。王夫之的《姜诗话》,堪为装点此时旖旎风光的一朵瑰葩,光泽璀璨,馨味透鼻沁心。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后半生隐居湘西石船山,潜心翰墨达四十年,筚路篮缕,著述甚丰。是明清间著名的文学家和文艺批评家。王氏论诗之著作,有《绎诗》一卷,《夕堂永日绪论·内编》一卷,及《南窗漫録》一卷。近人丁福保汇辑《清诗话》,仅撮其前两书的部分材料,编成《姜诗话》,收入《清诗话》中,且为这一佳构之压卷篇。

  • 标签: 论诗 夕堂永日绪论 旖旎风光 文学批评 三百篇 文艺批评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柴门临水稻花香平素不擅刻印,却喜欢读印。这里所说的“读”,类同“读画”之“读”。

  • 标签: 水稻 紫竹 “读”
  • 简介:地学游记的文体特征是重视游踪,淡化模山范水,关注舆地知识。地学游记诞生于中唐,宋、明两代得到长足发展,至清代达到高峰。《小方壶舆地丛钞》是保存清代地学游记最完整的丛书,因此,此书及其保存的清代地学游记值得重视。

  • 标签: 清代 地学游记 小方壶斋舆地丛钞
  • 简介:学贵于疑。据说,哈佛大学鼓励一切向任何权威提出质疑的思想和行为。学生在课堂讨论时可以质疑老师。挑战现成理论和方法的表现,是教师评分的重要依据。由此我联想到了中国画,联想到了中国画的传统与继承。

  • 标签: 质疑 教师 老师 鼓励 哈佛大学 学生
  • 简介:当宋诗研究向艺术的本体回归时,我们开始惊异于诚体那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并进而思索其所以发生,寻找其承流启变的历史轨迹。诚生活在一个“雨荒山谷江西社”(《和萧伯振见赠》)的诗潮转折时期,从“参透江西社,无灯眼亦明”(《和周仲容舂日二绝句》)到“黄陈篱下休安脚,陶谢行前更出头”(《跋徐恭仲省干近诗》),他的诗歌创作经历了深刻的变化。他所独创的诚体既是宋诗所衍生,同时又在相当程度上具备了对于宋诗的否定的

  • 标签: 诚斋体 宋诗 诗歌创作 诗潮 江西诗派 审美价值
  • 简介:自从1978年12月,七十五岁带病的巴金先生提笔写了《随想录》的第一篇《谈(望乡)》开始,直到1986年8月,躺在医院病床上的巴老写毕最后一篇《怀念胡风》为止,完成了一部包括散文一百五十篇、煌煌四十六万余字的大书。一位著作等身的大作家穷尽余年,不怕极左分子诟骂恐吓之声,不避衰病交攻疲惫不堪之苦,以一个单一的主题——鞭挞自己,提醒世人,呼吁真话,

  • 标签: 真话 谎言 《随想录》 怀念 疲惫
  • 简介:“广原”乃吾附庸风雅之书斋名。因姓马且属羊,“马”、“羊”皆为草食性动物,故友人在席间为我觅得这一雅号。寓意原野广阔,草肥水美能得膘肥体壮;又挥毫泼墨,蕴广原之境,放意骋怀,自然涵咏胸襟、大气磅礴。临池学书,经年二十寒暑,个中甘苦,自不待言。渐学渐悟中,始知书艺之大智者莫不技法精良、学养渊深,通会之际,德艺双馨,人书俱老。为书之道,青年恃才气,中年比功力,老年看学养。学养之资在于读书识理,养气修德。不读书不足以尽广大,不修德不足以致精微。

  • 标签: 学养 广原 读书 德艺双馨 因姓
  • 简介:《八关诗》约作于天监八年,这当是沈约为祈求消病而发愿、舍身下的产物。它并不能充分表明沈约信仰佛教的坚定性,它甚至有迎合梁武帝崇佛的因素。

  • 标签: 沈约 《八关斋诗》 佛教 宗教信仰
  • 简介:千唐志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五十公里之新安县铁门镇。它是已故国民党起义将领张钫先生所营园林“蛰庐”的一部分,为我国现存墓志石刻的集中地之一,以珍藏自西晋、北魏以来历代墓志石刻一千四百余件而闻名。其中尤以唐志最为丰富,多达一千一百九十一件。章炳麟曾用古篆为之题额,并在尾部缀有跋语:“新安张伯英,得唐人墓志千片,因以名,属章炳麟书之。”名由来盖缘于此。

  • 标签: 千唐志斋 墓志 章炳麟 石刻 国民党 洛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