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黛力新联合嗜酸乳杆菌片对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4例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2例。实验组在早晨中午分别给予黛力新片1片,并给于嗜酸乳杆菌片2片,3次/d,治疗1个月。对照组给予嗜酸乳杆菌片2片,3次/d,治疗1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效率及显效患者1年复发。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0.6%、显效率37.5%和显效患者1年复发率8.3%相比对照组总有效率37.5%、显效率9.3%和显效患者1年复发率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黛力新联合嗜酸乳杆菌治疗顽固性腹泻型易激综合征治疗总有效率及显效率较对照组高,显效患者1年内复发率较对照组低。建议对顽固性腹泻型患者可给予黛力新联合嗜酸乳杆菌治疗以提高治疗的有效率、显效率,减少复发。

  • 标签: 黛力新 嗜酸乳杆菌 肠易激综合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联合用药治疗激惹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70例激惹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45%为腹泻型、40%为便秘型、部分患者为几种类型交替或有过肠道感染病史,经联合治疗后70%患者疗效明显。结论:多虑平联合吗丁啉治疗激惹综合征成本低、不良反应小、疗效明显。

  • 标签: 联合治疗 肠激惹综合症 多虑平 吗丁啉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内营养(earlyenteralnutrition,EEN)支持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胃肠粘膜的保护作用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ENN组及TPN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静脉溶栓治疗,EEN组:伤后24h内持续泵入胃肠营养液,开始量为600ml,视个体不同情况以300-400ml/d递增直至全量。TPN组:伤后24h采用完全外营养支持治疗,7d后逐步过渡到内营养。计量资料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7dENN组IgG(10.36±1.28)mg/L、NB(-10±2)g/d、TLC(1294±62)×109/L、ALB(30.69±8.52)g/L、TP(58.36±13.28)g/L、WBC(13.58±6.67)×109/L/μ优于T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NN组耐受性率(100.00%)显著高于TPN组(80.00%),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50%)、血尿素氮升高(2.50%)、胆红素升高(0)、呼吸困难(0)、胃肠道不适(2.50%)、气胸(0)、血肿(0)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T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EN组治疗后健康调查简表(healthsurvey36,SF-36)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内营养支持能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患者耐受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生存质量。

  • 标签: 肠内营养支持 急性脑梗死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接受早期内营养对改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炎症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2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抽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入院两天内观察组患者接受早期内营养,对照组接受外营养。分别在两周内每隔两天测定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含量均有下降,但观察组患者在第3天、5天、7天、14天的C反应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第14天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其他检测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接受内营养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炎症反应,还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健,值得推荐。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内营养的积极作用。方法将我院接诊的149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依据临床护理方式差异分组,其中75例采取CNP护理设为观察组,其余74例给予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肠道与肛门排气功能恢复状况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更满意(P<0.05)。观察组以6.67%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大大低于对照组17.57%的总发生率(P<0.05)。结论将CNP护理应用于临床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内营养的护理,可有效提升其治疗效果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该法深具临床采纳价值。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早期肠内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雷贝拉唑钠溶胶囊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70例经内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用雷贝拉唑钠溶胶囊+克拉霉素分散片+香砂养胃片;对照组用35例雷尼替丁+硫糖铝+甲硝唑B6.均为7d1疗程,治疗3疗程停药,30d后复查胃镜。结果治疗组治愈显效率88.57﹪,HP转阴率83.87﹪;对照组治愈显效率68.57﹪,HP转阴率64.51﹪。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雷贝拉唑钠溶胶囊三联疗法是治疗慢性胃炎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慢性胃炎 三联疗法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炎症性病临床治疗中采用益生菌与美沙拉嗪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炎症性病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性抗炎治疗,其中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单纯采用美沙拉嗪,观察组采用益生菌与美沙拉嗪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28d之后,观察统计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益生菌与美沙拉嗪联合治疗炎症性病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益生菌与美沙拉嗪联合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腓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体会,研究修复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对24例运用该皮瓣修复踝关节周围骨折后骨外露并感染,骨不连,踝关节开放性骨折脱位,肌腱外露足跟部皮肤缺损,跟腱断裂,踝关节及胫腓骨下段皮肤溃疡等病例进行分析。结果除2例远端皮缘少许坏死,其余皮瓣全部成活。骨折愈合,外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该皮瓣不损伤重要血管,血供丰富,是修复踝关节周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术后带感觉神经可恢复皮瓣的感觉,有助于踝关节功能的重建及恢复。

  • 标签: 腓肠神经 外科皮瓣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功能障碍患者78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将7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中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腹胀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排便缓解时间、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81.58%,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2.5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3.6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显著,症状缓解快,并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为一种优秀的治疗方法。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肠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造口病人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并指导造口病人的护理。方法以70例造口病人为对象,使用癌症康复评价系统简表和社会支持评量表评定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得分,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造口病人生活质量总分为33.72±4.68,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得分分别为32.55±7.86、10.63±3.72、15.49±5.17、6.43±2.56。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造口病人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均有显著相关性(r分别为0.724、0.756、0.733、0.698,p<0.05)。结论造口病人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较差。强化造口病人的健康教育、亲情护理和心理干预,对于改善造口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肠造口患者 生活质量 社会支持 相关性分析 护理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结肠息肉患者应用内镜辅助下镜高频电凝电切术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自本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结肠息肉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事件发生概率。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事件发生概率等均有显著优越性,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息肉患者应用内镜下镜高频电凝电切术进行治疗能够取得突出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术后大出血和并发症事件出现概率相对较低,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内镜 肠镜高频电凝电切术 结肠息肉
  • 简介:目的:了解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经空肠造瘘管行内营养的疗效。方法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预防空肠造瘘管堵塞护理、造瘘管周围皮肤的护理、胃肠道并发症护理、代谢并发症护理,出院健康教育等六个环节。结果76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经空肠造瘘管早期行内营养,由于护士精心护理,本组患者恢复顺利,伤口愈合好,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早期内营养应用可改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营养和免疫状态,有利于术后恢复。

  • 标签: 空肠造瘘置管术 肠内营养 护理
  • 简介:摘要胃恶性肿瘤患者由于长期影响进食及疾病本身的消耗,手术后其胃肠受到重大手术应激,且短期内不能进行正常饮食,更不能获得基本的营养需要,往往营养不良,因此,保证术后的营养支持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措施。临床上目前为主的营养方式是长期的胃肠外营养,但其并不能获得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素,且长期使用会导致胃粘膜屏障功能出现损伤,增加源性感染的发病率。而内营养由于营养素直接经吸收和利用,更符合生理状态,且给药方便,费用低廉而易被广泛应用。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胃癌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不同时段服用对肠道准备中清洁肠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间住院接受镜检查病人,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肠道准备的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服药前常规肠道准备,对照组服药时间段前天晚餐后禁食,可以饮水,晚上八时给药;实验组服药时间段前天晚餐后禁食,可以饮水,检查前4~6小时服药。从镜下检查肠道清洁度、肠道积气、睡眠影响、饥饿感、病人满意程度等方面比较。结果检查当天给药患者镜下检查肠道清洁,粪便残渣少,肠道积气,对睡眠影响较少,饥饿感不明,病人满意度高。结论肠道准备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清洁肠道最佳时间段是检查前4~6小时给药,此法肠道清洁度高,睡眠影响较少,饥饿感明显降低,患者的较为满意,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检查工作效率,有积极临床意义。

  • 标签: 消化内镜诊疗 聚乙二醇 肠道准备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鼻咽癌患者经皮胃造瘘术后内营养支持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观察组经皮胃造瘘术(PEG)行内营养支持,对照组未行PEG,观察对比两组入院出院前后体重改变情况,并观察观察组术后护理情况。结果出院体重与入院体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出院时体重相较于入院体重明显降低,P<0.05,两组出院体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轻微并发症率为11.1%,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EG内营养支持及相关护理管理,对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鼻咽癌 经皮胃造瘘术 肠内营养支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造口患者术后更换造口袋技能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主题,通过发放问卷调查、柏拉图、鱼骨图等方法查找、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结果品管圈活动显著提高了造口患者健康知识的认知度。达到了提高患者更换造口袋依从性。这次品管圈活动对于圈成员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提高了专科护理能力,加强了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强了护士主动服务的意识。

  • 标签: 品管圈 肠造口 更换 造口袋 技能应用
  • 简介:感染后易激综合征患者血清生化学未见异常且结肠镜检查未见形态学改变,而显微镜下却可见肠道炎症细胞浸润。肠道黏膜肥大细胞、淋巴细胞、嗜铬细胞等免疫内分泌细胞数量和功能发生改变,肠道黏膜、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异常导致肠道炎症低度反应,导致易激综合征的症状迁延反复。本文综合国内外有关感染后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从免疫内分泌细胞及细胞因子两个方面做一概述。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 感染 肠道炎症
  • 简介: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联合奥美拉唑溶片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奥美拉唑溶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同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建中汤加减(药用:黄芪、党参、桂枝、白芍、炙甘草、炒白术、生姜、大枣)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口服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1周,总疗程均为4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内镜下溃疡愈合情况和幽门螺杆菌根除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积分、在内镜下溃疡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联合奥美拉唑溶片治疗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寒型)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优于单纯使用奥美拉唑溶片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治疗 黄芪建中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