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病历摘要: XX 女 60岁 因“心前区疼痛5年,加重14小时”入院. 该患缘于5年前劳累时出现心前区疼痛,范围为手掌大小,向后背部放散,持续不缓解,为剧痛,同时伴大汗,在上级医院确诊心肌梗塞住院治疗(具体用药不详),并给予心脏支架植入2枚,好转出院。5年来心前区疼痛偶发作,间断用药。14小时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疼痛,范围为手掌大小,向后背放散,持续不缓解,在家口服药物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症状缓解不理想,为明确诊治而入我院,经急诊给予罂粟碱静点后以“冠心病”而收入我科。病程中存在活动时心悸、气短,无恶心呕吐,无咳嗽咳痰,饮食睡眠欠佳,二便如常。 既往糖尿病病史14年,现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高血压病史3年,血压最高达180/?mmHg,长期口服降压药物。4.入院时查体:体温:36.5℃ 脉搏:66次/min 呼吸:20次/min 血压:150/70mmHg,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不扩大,心率66次/分,心律齐,未闻及杂音及心包摩擦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移动浊音(-),肠鸣音正常, 双下肢无浮肿。辅助检查:心电图: 窦性心律 电轴左偏 陈旧下壁心肌梗塞 心肌缺血 BNP;1381.00pg/ml肌钙蛋白;2.65ng/ml 肌酸激酶同工酶:11.6ng/ml 糖化血红蛋白:8.6% 随机血糖:19.2mmol/L 甘油三酯:5.76mmol/L 脂蛋白:650.1mmol/L 总胆固醇;6.42mmol/L 心彩示:左房增大 左室肥厚 左室壁运动欠协调 左室舒张功能减低 主动脉弹性减低 主动脉瓣退行变 二尖瓣轻度关闭不全。入院后因右侧桡动脉搏动消失,给予经右侧肱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植入支架1枚,患者自述术中右上臂肿胀,疼痛,术后给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术后入病房,已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穿刺点处无渗血, 桡动脉搏动消失,尺动脉搏动较好,各手指活动尚可,指腹弹性较好,各手指末梢血运较好,毛细血管反应正常。右手指有麻木感。10余分钟右下臂皮肤出现散在皮下出血点,右上臂肿胀明显,颜色发暗,暂给予调整弹力绷带松紧度,间断松开弹力绷带、右上臂间断冰袋冷敷,右上臂疼痛一直不缓解,后行右上臂血管超声检查考虑假性动脉瘤,术后3天转入上级医院。在上级医院手外科给予手术治疗,右上臂肿胀、疼痛好转,右手麻木、疼痛逐渐加重,出现右手指屈曲,活动受限,出院后右手麻木、疼痛持续存在,夜间为著,再次去到上级医院拟行手术治疗,因患者心脏方面原因,不适合再次手术,出院后给予理疗,现右手麻木较前有所好转。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320排动态容积CT(320-slice dynamic volume CT,320-DVCT)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内部再狭窄的准确。方法208例怀疑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进行320-DVCT动脉造影检查,之后2~7 d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320-DVCT动脉造影可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可用于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对于直径≥3.0 mm的支架,其图像优级率和成功率明显高于直径<3.0 mm的支架。320-DVCT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敏感性91.30%,特异性95.21%,阳性预测值86.3%,阴性预测值97.07%,准确率94.24%;诊断左前降支支架内再狭窄的敏感性89.29%,特异性96.77%,阳性预测值89.29%,阴性预测值96.77%,准确率95.04%;诊断左回旋支支架内再狭窄的敏感性88.89%,特异性92.73%,阳性预测值80.00%,阴性预测值96.23%,准确率91.78%;诊断右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敏感性88.00%,特异性94.92%,阳性预测值88.00%,阴性预测值94.92%,准确率92.86%。结论320-DVCT动脉造影是目前较新的一种安全无创、有效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检查方法。

  • 标签: 320排动态容积CT 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桡动脉压迫止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安徽省天长市中医院2018年6月—2019年12月接受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桡动脉压迫器止血,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麻木、肿胀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舒适度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使用舒适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舒适度。

  • 标签: 舒适护理 冠状动脉造影术 桡动脉 压迫器
  • 简介:冠状动脉造影(CAG)在临床普遍开展,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具有创伤小、局部包扎方便、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1],但是仍有出血、疼痛、麻木、肿胀及紫绀等局部并发症[2]。临床观察到,随着局部加压时间的延长,患者的舒适度明显下降,出现恐惧、烦躁、焦虑,频繁呼叫医护人员,甚至影响进食及休息。为了寻找一种安全、有效能减轻患者痛苦的压迫止血方法,我科将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后采用TRBand止血器压迫止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止血器气囊首次减压时间,对伤口止血情况及局部并发症情况,及患者的舒适程度进行了研究,其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 介入治疗 压迫型止血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经皮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应用精细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在2021年12月-2023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经皮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作为实验探究对象,选出46例并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参照组有患者23例,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有23例,在参照组基础上应用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代谢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造影过程。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造影情况评分和患者的认可度评分更优(P<0.05),有对比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代谢时间更短,发生不良反应情况概率更低(P<0.05),有对比意义。结论 在经皮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应用精细化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对造影检查护理工作的认可度,能够优化患者的造影过程,缩短患者的代谢时间,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概率,应用价值较高,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动脉造影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桡动脉压迫止血中给予患者舒适护理的价值。方法:本次选取70例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桡动脉压迫止血患者,并在2020年1月-2020年12月,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舒适护理)。比较并发症发生率、舒适度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且舒适度评分方面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舒适度改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舒适护理 冠状动脉造影术 桡动脉压迫 止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中护理干预的效果及体会。方法以我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3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66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情况及造影图像质量。结果观察组的一次成功率、检查时间在5min以内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检查中的心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级图像质量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从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等各个阶段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检查成功率,缩短检查时间,提高图像质量,临床意义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 64排螺旋CT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和疑似冠心病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和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手术前后的时间少于2周。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是标准的。分析64排螺旋CT诊断中度和中度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计算准确率,阳性率和吻合率。结果64排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轻,中,重度狭窄的准确率高于选择冠状动脉造影(P>0.05)。64层螺旋CT显示中,中度冠状动脉狭窄的确切值为90.00%,阳性率为65.00%;钙化灶的确切值为85.00,阳性率为60.00%。结论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对中,中度狭窄的检出敏感。它可以用作冠状动脉狭窄的非侵入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短期多次检查,定位准确等优点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64排螺旋CT 冠状动脉狭窄病变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能够有效诊断冠状动脉疾病,保证临床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此次对放射CT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方法:根据研究内容各项要求进行调查目标的选入,坚持完成此次调研病例有50例,对所有的病例实施放射CT血管造影扫描检查,并了解患者钙化积分情况,主要对此次病例有关资料实行回顾分析。结果:调研当中以检测钙化斑块在1毫米数据,同时测定的小钙化斑块数据作为标准,最终测定结果为3毫米钙化斑块有25。当小钙化斑块数据在15情况下,说明3毫米情况下的钙化斑块的敏锐是较差的。结论:此次主要以冠状动脉病症进行研究,针对病例实施放射CT血管造影诊断,以不同层厚钙化结果进行评估,1mm检查结果更为突出,所以,在诊断小钙化斑块方面具有显著的价值

  • 标签: 放射CT血管造影 在冠状动脉 钙化斑块
  • 简介:经皮穿刺股动脉的方法因其操作简便,一次穿刺成功率高,至今仍然是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特别是急诊救治中最常用的入路途径。但是股动脉穿刺途径发生局部出血、血肿概率较高,且穿刺不当时可出现动静脉瘘和神经损伤。1992年首次采用的桡动脉径路行冠脉造影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术 桡动脉径路 股动脉径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造影(CAG)联合血流储备分数(FFR)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2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前每处病变处均行FFR测定,在FFR≤0.80冠状动脉病变处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应用药物洗脱支架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置入支架数、对比剂用量,住院费用,术后12个月内再发心绞痛及因心脏原因再入院、再次血运重建、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置入支架数、对比剂用量,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个月内再发心绞痛率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行CAG联合FFR测定可减少术中植入支架的数量和造影剂的用量、降低住院费用,且不增加术后12个月内不增加心绞痛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 血流储备分数 冠心病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放射CT血管造影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我院收治的55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所选患者均接受放射CT血管造影检查,并针对原始数据进行重建,重建厚度分别为1mm、3mm,分析对比重建检查结果。结果3mm重建厚度检查中钙化斑块检出率、小钙化斑块检出率均比1mm重建厚度检查中钙化斑块检出率、小钙化斑块检出率低(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放射CT血管造影具有显著临床价值,且重建厚度不同,检出率也存在差异,所以应以患者情况为准选择适合的重建厚度,确保检查效果。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放射CT血管造影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放射CT血管造影冠状动脉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40例,通过放射CT血管造影对其进行检查,并对所有患者的原始数据进行1mm、3mm的重建,比较诊断结果。结果1mm组的检查结果更为精确,其中,1mm检查组共检测出钙化斑块40个,小钙化斑块32个;3mm组共检测出钙化斑块33个,小钙化斑块26个,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结论放射CT血管造影冠状动脉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但不同重建厚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1mm重建组的检测量更接近准确值。

  • 标签: 放射CT血管造影 冠状动脉 诊断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照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结果,研究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56例拟诊冠心病患者,采用冠状动脉造影和平板运动试验进行检查,对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平板运动试验阴性93例,冠脉造影阳性12例、阴性81例;平板运动试验阳性63例,冠脉造影阳性47例、阴性16例。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特异性、敏感性、预测准确分别为83.5%、79.7%、82.1%。冠脉病变支数与平板运动试验阳性具有一定联系,冠脉狭窄程度与平板运动中ST段改变运动的出现时间及持续时间有关。结论采用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筛选,结合冠状动脉造影进行疾病检查,可促使冠心病诊断准确的提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微量泵注入肝素在冠状动脉造影术中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1年5月应用微量泵注入肝素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135例患者的资料,对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观察组的肝素用量、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运用微量泵注入肝素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全程,实施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保证治疗效果及预防再出血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术 肝素 微量泵 护理
  • 简介:摘要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可能有需要血运重建的冠状动脉疾病。然而,许多NSTEMI患者并没有进行血运重建。CT血管成像似乎是对这些患者进行分层的有效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时对比剂渗漏原因,探讨预防和相应处理措施。方法对1379例次冠状动脉CT造影患者进行分析,对比剂采用碘帕醇或碘普罗胺注射液,碘浓度为370mgI/ml,对比剂注射流率为5.0ml/s,注射剂量1.2ml/kg体重。结果共发生对比剂渗漏5例,总发生率为0.36%。结论经过一定的预防和处理,可以降低对比剂渗漏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64排螺旋CT在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所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对所有患者均采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以冠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所有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64排螺旋CT在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中均达到90%以上。结论64排螺旋CT在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诊断率,充分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值得推广。

  • 标签: 64排螺旋CT 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