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1 个结果
  • 简介:从教育发展和演变的历程看,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规律有四:第一,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教育是多元一体教育;第二,教育的发展与政治和经济息息相关;第三,本地区的教育是由传统教育和学校教育两条主线组成;第四,要抓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必须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该地区教育发展具有历史悠久、政府重视、整体落后、阶段起伏、区域差距等特点。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历史留给人们的启示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是根本保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引进优秀人才是重要措施;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是基本保障;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办学是必要措施;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核心。

  • 标签: 乌江流域 民族地区 教育发展 规律 特点 启示
  • 简介:文章在对中缅边界瑞丽江流域德昂族自我起源口述史考察的基础上,分析傣族同源说这一德昂族社会最具群体影响力的族源观的表述由来及其意义。认为他们有关傣族身份意识的恒定性认知既是族群演变的真实写照,也是历史脉络中群体社会关系变迁在族群起源表述上的反映。在德昂族民族身份被国家识别界定后,傣族同源说仍以一种绵延的历史韧性延续至今,作为一种“血缘”标记的族源叙事来强调德昂族与傣族的民族团结。

  • 标签: 德昂族 傣族 族源记忆 认同结构
  • 简介:本文以研究黑龙江少数民族濒危建筑文化传承与保护为主要目标,通过从嫩江流域少数民族居住文化的精神内涵、现代住宅设计中的风格化现象为出发点,针对现代住宅设计风格化进程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风格化的原则与方法,探索了把风格化作为对嫩江流域少数民族居住文化进行有效传承与保护的策略之一。

  • 标签: 嫩江流域 少数民族 濒危建筑文化 现代住宅设计 风格化
  • 简介:红水河和龙江几乎流经河池市的全境,是珠江流域的重要水土保持区。10多年来,河池市全面治理红水河和龙江流域,实施了两次绿色"革命"。第一次,在红水河、龙江沿岸和石漠化严重的石山地区实施退耕还林等林业工程。第二次,从2012年底起,扩大退耕还林面积,发展核桃产业。两次"革命"新增600多万亩林地,全市森林覆盖率迅速上升到68.68%,高出全区平均水平6.9个百分点。

  • 标签: 珠江流域 河池市 植被 龙江流域 退耕还林 森林覆盖率
  • 简介:利用实际观测资料来分析1998年夏发生在长江流域特大洪涝的气候与水文特征,并探讨其成因。分析结果表明,造成1998年夏长江流域特大洪涝的成因可能是:在ENSO循环中ElNino事件由成熟期转变为衰减期时热带太平洋海温,特别是热带西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变冷,菲律宾周围对流活动减弱,致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从而使亚洲夏季风从孟加拉湾、南海携带大量的水汽和热带西太平洋以及西风带来的水汽先在长江中、下游,后在长江中、上游流域辐合,造成长江流域的持续性强降水

  • 标签: 长江流域 特大洪涝 成因
  • 简介:摘要船闸是西江航道上的控制性节点,也是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支撑。提高流域梯级船闸的通常水平,对西江航运乃至西江经济带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梯级流域船闸中实施联合调度,对提高船舶的通过梯级船闸整体效率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西江流域梯级船闸的的建设、运管现状,并提出了在西江流域梯级船闸实施联合调度的模式和目标。

  • 标签: 西江流域 梯级船闸 联合调度 三统一 一分开 不同业主 管理体制
  • 简介:摘要:基于2001、2005年两期MODIS土地覆盖产品,研究北江流域土地覆盖分布、变化与空间特征。结果表明:北江流域以林地、草地和耕地为主,2001—2005年林地和耕地面积增加,草地和水域面积减少,城镇面积保持稳定;“草地→林地”、“草地→耕地”、“林地→草地”为三种主要变化类型。使用CA—Markov模型对2013年流域土地覆盖进行预测,模拟结果与实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变化率普遍偏小,空间聚集效应明显。按此趋势进一步对2020年北江流域土地覆盖进行了预测,为流域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持。关键词:北江流域;土地覆盖变化;马尔科夫;元胞自动机

  • 标签: 土地覆盖变化 北江流域 MODIS 预测 MARKOV模型 耕地面积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澜沧江流域水电站实行状态检修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水电厂状态检修技术体系的组成,并从技术结构、人员组成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重点探讨澜沧江流域水电站开展状态检修所具备的条件及存在问题,为水电厂主设备最终实现状态检修阐明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技术实施路线。

  • 标签: 澜沧江流域,计划检修,状态检修,决策支持系统,分析诊断
  • 简介:本研究利用大尺度的物种分布信息和植物区系信息,结合二元相关性分析,探讨了元江流域种子植物区系成分的总体构成和纬度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共拥有种子植物5149种,分属于241科,1585属,是部分科、属在云南地区,甚至在中国的重要分布中心。在科水平上,泛热带成分(T2)所占比重较大(45.4%),其次为世界分布成分(T1)(22.4%)。在属水平上,所占比重较大的是热带亚洲成分(T7)(23.2%)和泛热带成分(T2)(18%)。且在科、属水平上,热带区系成分所占比重均在70%左右,温带区系成分比重在30%左右,表现出明显的热带区系性质,这可能与其处于低纬度、低海拔地区并紧邻古热带植物区系等有关。研究结果也表明,随着纬度的升高,温、热带区系成分比重分别呈递增和递减的趋势,这可能与环境梯度的纬度变化有关。同时,这也可能与元江流域在植物区系迁移过程中所发挥的"通道效应"有关。

  • 标签: 种子植物 纬度格局 区系成分 通道效应 元江流域
  • 简介:利用1981—2010年怒江流域9个站月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风速、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等资料,应用Penman-Monteith模型,采用气候倾向率、R/S等方法分析了潜在蒸发量变化的趋势性和持续性,并探讨了影响潜在蒸发量的气象因子。结果表明:近30年怒江流域四季潜在蒸发量趋于减少,年潜在蒸发量以18.4mm.(10a)-1的速率显著减少。夏、秋、冬季和年潜在蒸发量具有持续性,未来将持续减少,尤其是冬季。在年代际尺度上,四季潜在蒸发量1980年代为正距平,1990和2000年代均为负距平。风速减小是四季潜在蒸发量减少的主要因素,不过春季潜在蒸发量的减少与降水量的显著增加也有关,且夏季气温日较差的显著变小对潜在蒸发量减少的作用不可忽视。

  • 标签: 怒江流域 潜在蒸发量 变化趋势 HURST指数 影响因子
  • 简介:根据GNIP所提供的长江流域多年月平均降水中δD、δ^18O料以及NOAA-CIRES提供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长江流域降水稳定同位素与降水量、水汽压、温度和水汽来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平均季节尺度下,长江流域大气降水中δ^18O降水量、水汽压和温度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该流域降水中δ^18O化存在显著的降水量效应、湿度效应和反温度效应。基于降水中过量氘示踪水汽来源原理,分析了中国长江流域季风区降水中过量氘与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和南印度洋3个海区相对湿度的关系,表明中国长江流域的水汽主要来源于上述3个海区,而昆明和成都可能受到其他水汽作用,使其与水汽源区的相对湿度呈正相变化。

  • 标签: 长江流域 Δ18O 过量氘 水汽来源
  • 简介:据悉,长江流域打击船舶保险领域违法犯罪活动经验交流会在安徽召开。保险监管部门与长江航运公安、海事部门进一步加强交流,探索建立全流域执法协作机制。

  • 标签: 长江流域 协作机制 执法 保监会 反欺诈 船舶险
  • 简介:该文用文献综述法和归纳推理法研究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长江流域发展的土地利用特征及开展土地整治的策略选择。研究表明在“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原则指导下,长江流域土地整治应结合流域内土地利用特点,统筹区域土地整治规划;根据长江流域的空间差异特征,实施差别化土地整治;以生态文明建设和修复为导向,促进生命共同体建设;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为重点,增加长江流域的粮食保障能力;以建设用地整治为手段,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优化空间布局,进而促进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策略选择 土地整治 新型城镇化 长江流域
  • 简介:为充分发挥汉江流域城市党报论坛支持改革、促进发展的强大合力,深入宣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基层实践,为汉江流域城市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新闻舆论支撑,11月17日至18日,在湖北省孝感市举办了第二届汉江流域城市党报论坛。

  • 标签: 汉江流域 城市党报 孝感市 论坛 基层实践 新闻舆论
  • 简介:本文以王业键先生编辑的清代粮价资料库中的粮价数据为基础,具体考察了清乾隆朝中期(1754-1777)长江流域九府的粮价波动情况。研究表明,乾隆中期长江流域粮价波动主要是由于受灾荒与战争的影响。乾隆中期,先后发生了长达五年的平定准噶尔与回部之役、长达七年的征缅甸之役和长达五年的第二次金川战争。为了保障军粮的供应,政府对粮食市场进行了较强的宏观调控,将长江流域的粮食大量用作军粮,并征调各省大量的马牛驴骡等牲畜来保障军需,这干扰了粮食市场的正常运行,降低了长江流域粮食市场的整合程度,也刺激了长江流域的粮价上涨。

  • 标签: 粮价波动 市场整合 乾隆中期 长江流域
  • 简介:以韩江流域潮安、横山和溪口3个代表性站点1959—2000年日流量数据为基础资料,选取4种边缘分布函数拟合各站点春、夏、秋、冬四季的径流距平百分率序列,并利用线性矩法估计参数,在此基础上采用4种Copula函数拟合春-夏、夏-秋、秋-冬、冬-春径流距平百分率序列,然后计算出各站点连旱连涝和旱涝交替这2类旱涝组合事件发生的概率,结果表明:1)基于Copula函数建立的联合分布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季节间连旱连涝和旱涝交替这2类旱涝组合事件发生的概率;2)潮安与溪口站夏-秋、秋-冬时段平均每4年发生一次连旱连涝的事件,春-夏、冬-春时段发生连旱和先旱后涝的概率均在10%左右;横山站秋冬季节平均每1.28年就发生一次连续干旱的事件。

  • 标签: 韩江流域 旱涝组合事件 COPULA函数 概率
  • 简介:<正>中华文明最早兴起于黄河流域,这一点殊无异议。不过这种文明的因素吸取了新石器晚期各区域文化中的精华特别是东南沿海文化的最优秀部分。在一度辉煌的“玉器时代”过去以后,中原黄河流域率先绽开了文明之花。二里头文化被认为是夏文明的典型代表。从此以后的数千年间,引代兴衰的历史悲喜剧皆以中原大地作为主要舞台。故尔黄河流域一直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摇蓝。然而,不可忘记长江流域对奠定中华文明的历史功绩。考古资料告诉我们,从距今二百万年前的“巫山人”起,这一地区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郧县猿人、和县猿人、长阳人,旧石器时代长江流域的崇山峻岭叫就一直繁衍着人类的祖先,特别是旧石器中、晚期文化遗址都被普遍发现。新石器时代这里出现了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稻作遗存——彭头山文化。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长江流域新石器文化以

  • 标签: 文明模式 长江流域 楚国 早期国家 江汉地区 吴国
  • 简介:一、盐碱湖泊的分布状况嫩江流域盐碱湖泊,大部分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嫩江平原上。主要分布于大庆市地区、齐齐哈尔地区。以大庆市的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林甸县、齐齐哈尔地区泰来县、富裕县、龙江县等为多。而在齐齐哈尔市郊区盐碱湖泊也有相当分布。这些湖泊的特点均为浅水型,含盐碱度较高,大多数湖泊经过改造,已经利用,有些尚未利用。

  • 标签: 湖泊 嫩江流域 资源现状 开发利用 齐齐哈尔 盐碱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