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体像障碍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4例体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研究组给予心理干预,观察3mo。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观察两组患者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研究组心理干预后较干预前均有显著下降(t=2.66、3.21,P〈0.05),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无显著变化。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测评研究组心理干预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维度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t=2.61、2.54、2.92,P〈0.05),且均高于对照组(t=2.56、2.89、7.45,P〈0.05或0.01)。对照组均无显著变化。结论心理干预可改善体像障碍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心理干预 体像障碍 生活质量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双向情感障碍(BD)患者采取公顷护理干预对其生活功能以及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BD患者102例,两组均采取相同的药物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共情护理干预,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瞬时记忆、记忆商数评分以及依从性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依从性 生活能力 共情护理干预 双向情感障碍 护理效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护理对截肢患者情绪障碍及生存质量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创伤外科收治的100例四肢骨折后截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变化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截肢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缓解其不良情绪,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康复护理 截肢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稽留流产女性出现的情绪状态及引发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选取 2018年 3月 -2018年 12月我院的妇产科流产女性 106人,其中稽留流产人数为 53人,组成稽留组,正常早孕流产人数为 55人 ,组成对照组。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每人分发一份提前自制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数并进一步分析不同状态下患者的情绪表现。通过心理健康自评量表和相关问卷调查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状态下引发情绪表现的原因以及通常采取的应对方式。结果:稽留组患者出现不良情绪和管理障碍的次数相较对照 组要高出许多,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出现不良情绪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引起,比如:孕期心理、社交情况、基本认知、自身性格、身体状况及相关病史。两组患者出现类似的情绪状态时,稽留组患者在内疚、空想、躲避方面的情绪更严重,评分更高,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在解决问题方面相比,稽留组患者想要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都相对较差,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稽留流产的女性身体状态和心理情况都不同于自然流产的女性,因为各种因素影响,她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所以在具体临床中,医生要立足于他们的情绪变化和心理需求,帮助他们疏导不良情绪,提高治疗效果和质量。

  • 标签: 稽留流产 情绪障碍 病因分析 应对方式
  • 简介:目的探讨情绪智力团体健康教育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于我院诊治的82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情绪智力团体健康教育。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情绪智力水平、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scale,HAMD)、Young躁狂量表(Youngmanicratingscale,YMRS)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情绪智力量表总分及情绪知觉、自我情绪管理和他人管理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而2组情绪利用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HAMD评分、Y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2.951,P=0.004;t=3.893,P〈0.001)。结论情绪智力团体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情绪智力水平,有助于情绪改善,降低患者的狂躁、抑郁程度。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健康教育 情绪智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酒精诱导精神障碍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酒精诱导精神障碍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被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后焦虑好转情况比对照组患者更明显。结论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治疗治疗,缩短住院时间,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医院的治疗质量,临床推广有意义。

  • 标签: 心理 酒精 精神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心理护理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展开探讨。方法:研究期:2019年1月-2021年1月,纳入100名观察对象展开研究,观察对象为双相情感障碍病例,采用计算机双色球分组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并实施不同护理方案:心理护理(观察组,n=50),常规护理(对照组,n=50),对不同护理方案在患者负面情绪的改善效果展开分析。结果:经护理干预,患者心理情绪(焦虑、抑郁)指标值(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围绕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护理,心理护理模式在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上,应用价值明显,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心理护理 双相情感障碍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分娩镇痛对孕产妇产时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产生的影响。 方法:此次研究中纳入研究孕妇92名,按照产妇分娩过程中是否实施分娩镇痛进行分组。孕产妇行自控硬膜外镇痛为镇痛组,其余为非镇痛组,开展研究,其中镇痛组孕产妇45名,非镇痛组孕产妇47名。对比两组孕产妇生产时疼痛程度以及焦虑、抑郁情况。结果:镇痛组孕产妇不同产程的疼痛程度均轻于非镇痛组。镇痛组孕产妇SAS、SDS评分均显著优于非镇痛组(p<0.05)。 结论:分娩镇痛能够有效的减轻孕产妇分娩疼痛,同时缓解孕产妇焦虑、抑郁情绪障碍

  • 标签: 分娩镇痛 孕产妇 情绪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在双相障碍患者中开展叙事护理工作的价值作用。方法:将2020年12月到2021年12月期间院内的68例双相障碍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利用随机分配法划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基础护理工作)、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基础护理+叙事护理工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情绪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相关数据信息之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整体患者抑郁情绪评分数据信息明显比对照组更具优势,P

  • 标签: 叙事护理 双相障碍 抑郁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文关怀对心境障碍患者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我院收治的72例心境障碍患者,实验时间为2019.3—2021.8,随机分为参照组(36例)实施一般护理,实验组(36例)在参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比较组间护理前后情绪状态、PSQI评分。结果:组间护理前情绪状态、PSQI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SAS评分(41.57±6.88)分、SDS评分(46.65±6.21)分相比参照组要低(P

  • 标签: 心境障碍 人文关怀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胃炎伴情绪障碍,失眠采取中医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时间在2021年7月-2022年10月,将该时间段内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炎伴情绪障碍,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与研究的患者共计86例,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进行组别设置,设为观察组(n=43,采取中医药治疗)和对照组(n=43,采取西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在护理前的两组PSQI评分、HAMA评分存在着均衡性(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均呈现出下降趋势,降低幅度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胃炎伴情绪障碍,失眠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与常规西药治疗相比较而言,中医药的治疗优势更加明显,对睡眠质量和焦虑情绪改善尤为明显,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中医药 慢性胃炎 情绪障碍 失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胃炎伴情绪障碍,失眠采取中医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时间在2021年7月-2022年10月,将该时间段内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炎伴情绪障碍,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与研究的患者共计86例,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进行组别设置,设为观察组(n=43,采取中医药治疗)和对照组(n=43,采取西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在护理前的两组PSQI评分、HAMA评分存在着均衡性(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均呈现出下降趋势,降低幅度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胃炎伴情绪障碍,失眠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与常规西药治疗相比较而言,中医药的治疗优势更加明显,对睡眠质量和焦虑情绪改善尤为明显,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中医药 慢性胃炎 情绪障碍 失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绘画疗法结合自选音乐干预对脑卒中后情绪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接收治疗的88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绘画疗法结合自选音乐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 评分, 并以HAMD评分、HAMA评分的减分率评定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HAMA评分较训练前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绘画疗法 自选音乐干预 脑卒中 情绪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护理对截肢患者情绪障碍及生存质量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4月-2020年9月收治的80例由不可逆因素导致的截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采取的不同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方式后情绪障碍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情绪障碍明显得到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护理 截肢患者 情绪障碍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时运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为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障碍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当中的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80例为对象研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焦虑抑郁情绪障碍以及并发症出现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并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术后一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并发症出现率明显要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临床上面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过程中,运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有效方式,可以帮助患者在很大程度上优化抑郁焦虑情绪障碍,从而降低患儿产生并发症的几率,运用效果理想。

  • 标签: 心理干预 老年冠心病 介入治疗 焦虑抑郁 情绪障碍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优质护理对乙型肝炎肝硬化(HBLC))住院患者情绪障碍的影响。方法:于我院收录的HBLC患者中选取130例,时间:2021年1月~2022年12月,以随机形式分组,共计2组,干预时,对照组65例行常规手段,观察组65例行优质护理,组间干预效用分析。结果:经干预,观察组负性情绪较对照组低,依从性较对照组高,生存质量较对照组好(P

  • 标签: 肝硬化 情绪障碍 优质护理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用于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中的评估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择2023年3月1日起本人于华西二院康复科进修时到院就诊的92例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进行研究,通过CBCL对其筛查、评估,以判断患儿具体症状。结果:通过诊断,所有儿童的行为情绪问题概率为67.39%,其中,男患排名前三的问题是社交退缩、违纪与攻击,占比分别为:58.00%、42.00%、24.00%,女患排名前三的问题是社交退缩、抑郁与多动,占比分别为50.00%、23.81%、21.43%。结论:采用CBCL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进行评估,可有效判断其存在的行为、情绪问题,并明确其中比较严重的症状,为后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孤独症谱系障碍 行为情绪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与儿童语言发育障碍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抽取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来本院就诊的儿童273名分成试验组(ADHD患儿组,n=40)和对照组(非ADHD儿童组,n=233);比较两组儿童的语言发育障碍发生率,分析儿童ADHD与儿童语言发育障碍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两组ADH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3,P=0.616);对儿童语言发育障碍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DHD不是影响儿童语言发育障碍的独立因素(OR=0.920,P=0.325)。结论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语言发育障碍发生率不具有统计学相关性。

  • 标签: 儿童语言发育障碍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病例对照研究 相关性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