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程处理工作中将新产程作为标准的具体方法以及对分娩结局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初产妇资料100例加以分析,根据随机法将所选病人实施分组,给予对照组旧产程标准指导产程处理,给予研究组病人新产程标准作为指导,对比两组病人的分娩结局,将所得各项数据开展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病人总产程时间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剖宫产率、产后发热率、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和旧产程对比,新产程标准能够显著提升产程质量,改善初产妇分娩结局,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新产程标准 产程处理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在消化内镜室的护理质量管理中实行标准化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本院在2016年6月到2016年8月收容诊治的1280在消化内镜室中进行检查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同一检查类别的患者分为实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以及实行标准化护理的观察组。对照组中有320名患者为肠镜检查,320名患者为胃镜检查,同样实行标准化护理的观察组中有320名患者为肠镜检查,320名患者为胃镜检查。比较两组的检查工具合格率以及检查合格率,调查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实行标准化护理的观察组,其肠镜和胃镜的内腔检查合格率都比实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要高,并且观察组肠镜内腔的合格率为百分之百。实行标准化护理的观察组的肠镜水槽、胃镜水槽以及消毒液的合格率也要比实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要高。实行标准化护理的观察组的患者的满意度为96.8%,高于实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的满意度是85.1%。两组数据经比较,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结论通过实行标准化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检查工具的合格率以及消化内镜室的护理质量,并且标准化护理使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值得医学领域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标准化护理 消化内镜室 护理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标准三联疗法治疗老年幽门螺旋杆菌胃炎的疗效。方法从我院老年幽门螺旋杆菌胃炎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头晕、呕吐、腹泻、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给予幽门螺杆菌胃炎的老年患者采用标准三联疗法治疗,相比于常规治疗,其治疗效果更显著,血清IL和TGF水平明显降低,患者的预后情况改善。

  • 标签: 幽门螺旋杆菌胃炎 标准三联疗法 老年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标准化流程对行微创旋切术的乳腺癌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50例接受微创旋切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标准化流程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满意度的3个维度得分大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频数小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行微创旋切术的乳腺癌患者的住院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乳腺癌 微创旋切术 护理 标准化流程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颅脑外伤患者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期间我院颅脑外伤60例患者(实施随机分组模式),对照组的30例患者进行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的30例患者进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GCS评分(12.15±1.53)分、NIHSS评分(7.84±1.62)分、COS评分(5.76±0.11)分、术后愈合时间(3.16±1.78)周、病死率(0.00%)、并发症发生率(3.33%)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用于颅脑外伤患者中效果显著。

  • 标签: 颅脑外伤 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 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在颅脑外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及外出学习医院神经外科于2013年0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1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8例。常规组行传统大骨瓣减压术,研究组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统计分析两组治疗前后GCS(格拉斯哥)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GCS评分(4.5±0.7)分明显高于常规组(3.8±1.1),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7.50%)明显少于常规组(17.5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对颅脑外伤患者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可获得满意的疗效,且术后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颅脑外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孕妇实施标准产前检查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我院第一次产前检查建档的初产妇334例,按产前检查建档日期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产前检查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对依从性差的孕妇进行干预,包括大力宣传产前检查的重要性和政府优惠产前检查项目,加强高危妊娠管理,减少孕期母婴危害。以孕期规范产前检查≥10次为标准,对比两组孕妇产前检查的依从性及,以妊娠期间发生贫血、高血压、糖尿病、早产等并发症评价产前检查依从性效果。结果对照组158例孕妇中有103例产前检查次数达标,占65.19%,有55例产前检查次数不达标,占34.81%,发生妊娠并发症14例,占8.86%。观察组176例孕妇中有143例产前检查达标,占81.25%,有33例产前检查次数不达标,占18.75%,发生妊娠并发症6例,占3.41%。两组孕妇其产前检查依从性及发生妊娠并发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孕妇标准产前检查的依从性,减少妊娠并发症的发生,保证了母婴安全。

  • 标签: 初产妇 标准产前检查 依从性 干预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足,市场竞争日益严峻,中小企业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转变企业管理者管理观念,加快企业由粗放式管理向现代化企业管理转变,加强企业标准化管理,是中小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本文深入分析了新常态下中小企业标准化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建议措施,以期优化企业标准化管理环境,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患者分诊中运用急诊预检分诊标准的效果。方法对本科室实施急诊的100例患者(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间收治)进行研究,按随机数表分组常规组(n=50)、干预组(n=50),常规组实施常规分诊,干预组分诊中运用急诊预检分诊标准,分析总结两种分诊方式的运用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分诊评估时间、就诊至实施救治时间、候诊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患者分诊中运用急诊预检分诊标准可改善分诊效率,提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 标签: 分诊 急诊预检分诊标准 效果
  • 简介:摘要在国有企业中开展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不仅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支部建设,持续激发支部活力的重要抓手,更是确保党支部工作程序和规范符合《党章》及中央有关要求的保障。通过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能使国企各基层党支部达到组织设置合理、规章制度健全、职责任务明确、组织生活规范、主题活动鲜明、工作机制完善、作用发挥突出的目的,是新时期国企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提高党建工作成效的关键所在。

  • 标签: 国企党建 基层党支部 标准化 规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急诊科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急诊科接诊的患者10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予以常规预检分诊,观察组予以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预检分诊,对比两组分诊情况。结果观察组分诊准确性、病情分级准确性、预见性措施实施率高于对照组,分诊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护士自我效能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可提高急诊科护士自我效能,提高分诊准确度,缩短分诊时间,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荐。

  • 标签: 急诊科 预检分诊 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
  • 简介:目的:为了明确中药成方制剂内的含乌头碱类中药制剂具体质量标准。方法:从国家中药成方以及中药制剂相关文件和标准,包括中药制剂内有关乌头碱的制剂形成标准差主要收载情况,统计分析其质量标准。结果:经过关键词检索和统计可以得出,一共有467个中药成方制剂中含有乌头碱成分的中药制剂,共计占据总剂量的11.52%百分比,其中同味药剂内,存在含有单个或多个不同饮片品种可能,乌头碱成分共计存在于309个中药制剂内。根据有关标准另外还存在共计28类主治功效、功能等同及处方相同,但是剂型存在差异化的中药制剂,譬如如参三七伤药散和参三七伤药片,将重复存在的制剂去除之后,共计获得含乌头碱类的中药制剂达294个。结论:中药成方制剂中含乌头碱类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研究临床应提高对含乌头碱类中药制剂的系统研究,强化控制乌头碱类成分,以更好的保障相关中药制剂的临床应用安全性。

  • 标签: 乌头碱 中药制剂 中药成方制剂 质量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在重症监护室对心衰患者实施标准化护理程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室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分成每组各80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研究对象共160例,皆为重症监护室心衰患者,观察组实施标准化护理,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后的重症监护室心衰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后重症监护室心衰患者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室心衰患者实施的标准化护理,重症监护室心衰患者满意度高,护理质量提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标准化护理程序 重症监护室 心衰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心衰患者在重症监护室(ICU)中的标准化护理程序的效果分析。方法我院收治的心衰患者86例从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平均分成探究组和对比组各43例,分别从护理效果、急救及院内反应时间等方面比较了对比组的常规程序护理和探究组的标准化程序护理。结果在护理后,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均有改善,但探究组改善效果更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究组急救反应时间、院内反应时间均少于对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调查,探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3%,显著高于对比组的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ICU心衰患者开展标准化护理程序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减少死亡发生,且可提升护理满意度,临床意义重大。

  • 标签: 标准化护理程序 心衰患者 重症监护室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我国的医疗卫生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建立完善的医疗信息数据库,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掌握患者病情,因此,建立医学信息记录系统是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发展的方向之一。现阶段,我国部分医院已经开始着手于医学信息标准化建设,但是由于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进行医学信息标准化建设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介绍了我国医学信息标准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关的改进策略。

  • 标签: 医学信息标准化建设 问题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