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瑞替普酶(rPA)联合还原型谷膀甘肽(GSH)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90例住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参照组。参照组施行rPA治疗,联合组采取rPA联合GSH治疗。结果通过治疗,联合组患者血管再通率高于参照组。经过24h治疗,两组患者血清中血肌酸酶同工酶(CK-MB)、新机肌钙蛋白(cTn)I和cTnT的水平均有明显提高,联合组患者CK-MB、cTnI提升幅度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一个月治疗,联合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较参照组更小,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则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PA联合GSH治疗STEMI具有极高的治疗质量和效率,在临床工作上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瑞替普酶 还原型谷膀甘肽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瑞替普酶(rPA)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治疗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瑞替普酶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再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TnT、CK-M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TnT、CK-M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rPA)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治疗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瑞替普酶 还原型谷胱甘肽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颈椎方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人胸腰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8月收治的胸腰脊柱骨折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后路经椎方根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后路经椎方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优良率为89.47%,高于对照组的65.79%,对比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脊柱后突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椎体后缘高度压缩率等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后路经椎方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人胸腰脊柱骨折的效果显著,可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后路经椎方根内固定 椎体成形术 老年人 胸腰段脊柱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并对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6例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抗凝、抗血小板、抗心肌缺血治疗,同时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根据阿托伐他汀的不同使用剂量将患者分为常规剂量组(40g)和大剂量组(80g),每组各48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大剂量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9.6%,高于常规剂量组患者的79.2%,组间差异可见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患者治疗期间1例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停药后经对症处理后好转,常规剂量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肝功能异常,两组患者均无因肌肉异常不良反应磷酸激酶升高、肾功能异常而停药。结论严密监测下大剂量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可靠,安全性较高。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阿托伐他汀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18F-FLT和18F-FDGPET/CT对胸食管癌淋巴结分期诊断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符合临床诊断标准,拟接受手术治疗的胸食管癌患者25例,在接受手术治疗前,首先展开双显像剂PET/CT检查,淋巴分期诊断,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18F-FLT和18F-FDGPET/CT对胸食管癌淋巴结分期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25例患者中均接受食管癌切除、淋巴结清除术治疗,病理结果显示,发生淋巴结转移者共计18例,对比发现,18F-FDGPET/CT诊断胸食管癌淋巴结分期的准确性、敏感性与18F-FLT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特异性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可知,18F-FLT与18F-FDGPET/CT对食管癌区域淋巴结的诊断准确性、敏感性无差异,但特异性较高,值得关注。

  • 标签: 胸段食管癌 淋巴结分期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术后近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肺癌患者共98例,按手术方式分为肺切除组与肺叶切除组。肺切除组行胸腔镜下肺切除术。肺叶切除组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观察术后效果。结果肺切除组术后的FVC与FEV1,高于肺叶切除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复发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胸腔镜下肺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均具有安全有效性,相比之下,胸腔镜下肺切除术更能够保护患者的肺功能。

  • 标签: 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术后近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与伤椎置钉治疗胸腰脊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胸腰脊椎骨折患者,41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伤椎置钉治疗,41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术后两组患者的Cobb角均明显改善,组间差异显著(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的Cobb角均有少许丢失,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脊椎骨折,出血少,愈合时间短,值得推广。

  • 标签: 脊椎骨折 伤椎置钉 椎弓根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前瑞替普酶溶栓后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26例,分为院前瑞替普酶溶栓后PCI组(62例)和直接PCI组(64例),比较两组PCI前后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水平,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或心绞痛、心力衰竭、出血等)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CI前后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及随访期间MAC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瑞替普酶(r-PA)溶栓后对STEMI患者行PCI是有效、安全的;在无PCI条件的医院,溶栓后转运PCI是可行的。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溶栓治疗 瑞替普酶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探讨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7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58例(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内镜下组织胶注射的形式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手术安全性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治疗后,58例患者痊愈为20例(34.48%),显效为24例(41.38%),有效为12例(20.69%),无效为2例(3.45%),总有效率达96.55%(56例)。经治疗后,58例患者中共计发生1例发热、3例胸口疼痛、6例腹水、2例肠胃不适,经治疗后病情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无1例患者出现异位栓塞的现象。结论本文采用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显著,安全性也相对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内镜下 组织胶注射 肝硬化 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 简介:目的评价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脉侧支循环对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行直接PCI的STEMI患者60例并成功开通靶血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按Rentrop方法评价侧支循环情况,有侧支循环组16例,无侧支循环组44例.患者分别于术后24h、7d抽取静脉血行NT-proBNP检查,术后7d、30d应用心脏彩超评价心功能情况.结果STEMI患者急诊PCI后有侧支循环组24h和7d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无侧支循环组[988.0(628.2~1658.0)pg/ml比3023.0(1947.5~4935.5)pg/ml,832.0(501.7~1062.0)pg/ml比2219.0(1149.0~3445.8)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Killip分级≥2级的比例为6.2%比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彩超结果比较,PCI术后7d有侧支循环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无侧支循环组[(53.4±7.1)%比(47.1±8.4)%,P<0.05];术后30d门诊随访心脏彩超结果有侧支循环组LVEF依然高于无侧支循环组[(56.3±6.9)%比(49.5±8.9)%,P<0.05].结论早期开放的侧支循环可降低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NT-ProBNP水平并且对心功能有保护作用.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梗死 侧支循环 N端脑钠肽前体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小切口食管癌根治术与传统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在胸食管癌治疗中的疗效及并发症区别。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6例胸食管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小切口组与传统组,各43例。小切口组患者采用肩胛下角后外侧小切口入路,传统组采用第5肋间前侧常规切口入路。切除癌变食管,清扫淋巴结并术后引流。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小切口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及上肢恢复功能时间均明显优于传统组(P<0.01);小切口组总并发症发生率11.63%低于传统组46.5%(P<0.01)。结论采用小切口行食管癌根治术有助于减少术中损伤,加快术后恢复,同时减少术中对肺组织及喉返神经损伤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小切口食管癌根治术 胸段食管癌 喉返神经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身麻醉状态下以及不同的年龄足背动脉血压和仰卧位时肱动脉血压的相关性,探讨足背动脉血压围术期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骨科、妇科和普通外科住院患者拟行全身麻醉60例,另选择择期手术病人儿童组,中青年组和老年组60例(各20例)监测足背动脉血压与肱动脉血压。结果在全麻醉状态下,麻醉前、插管后、手术进行中、手术结束时,足背动脉收缩压明显比同侧肱动脉血压高(P<0.001),但舒张压无显著性差异。四个时点两部血压呈显著正相关。儿童组足背动脉血压与肱动脉血压非常接近(P>0.05),而成人组

  • 标签: 足背动脉 肱动脉血压 监测 全身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加强内固定联合植骨对提高胸腰椎体骨折有效性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胸腰椎体骨折患者28例当作研究对象,回顾性研究这28例胸腰椎体骨折患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遵循随机、对照、平均的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2组,各1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伤椎固定治疗方案,研究组应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加强内固定联合植骨方案,对比分析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加强内固定联合植骨对提高胸腰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有效性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加强内固定 植骨 胸腰段椎体骨折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后路短节钉棒系统复位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5月~2016年4月期间,骨科所收治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共计30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1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1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2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椎弓根轴形内固定治疗。2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后路短节钉棒系统复位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相关指标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接受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取值明显高于对照组,Cobb’s角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椎管占位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后路短节钉棒系统复位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相当确切,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 标签: 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 后路短节段钉棒 系统复位治疗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