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PCI术后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护理效果评价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出院时护理态度、护理技能、基础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提高PCI术后患者心脏康复的护理质量,提升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与技能,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PCI术后,心脏康复
  • 简介:目的对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预后影响及其机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7~12月的行非糖尿病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强化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组)各50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麻醉前和入SICU后0h、6h、12h、24h、48h的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水平以及患者的预后情况,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结果强化组血糖水平在相同时间节点一直低于常规组,血糖始终维持在4~10mmol/L水平。而常规组胰岛素水平在手术后上升,并且于入SICU6h(T3)时达高峰,随后下降;胰岛素强化组的胰岛素水平在手术后入SICU即刻比常规组高(P〈0.05)。相比常规组,通过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够促进ICU留滞时间及患者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显著缩短(P〈0.05),2组院内感染率和病死率无显著差异。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改善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 标签: 体外循环 心脏直视术 胰岛素强化治疗
  • 简介:心房颤动(AF)是一种常见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由心房收缩不协调而引起心房机械功能恶化为主要特征。而心脏术后心房颤动(POAF)是指心脏手术术后发生的AF,且其发生多集中于术后2-3d。近年来尽管外科和麻醉技术不断的提高,但心脏手术后仍常出现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等并发症,其中PO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 标签: 心脏外科手术 心房颤动 炎症 氧化应激
  • 简介:目的:探讨临时起搏在永久心脏起搏器安置术中的应用。方法:1990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者,共903例。将安置了临时起搏器的77例设为观察组,未安置临时起搏器的826例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所花费的时间、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异丙肾上腺素使用比例。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观察组术中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比例、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病窦或严重依赖起搏患者,安置临时起搏器能增加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手术安全,有效防止术中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

  • 标签: 心脏 起搏器 临时起搏 永久性起搏 阿斯综合征
  • 简介:冠心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据统计我国目前有心血管疾病患者2.9亿,该病不仅发展速度快,且发病年龄提前,给人民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并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心脏康复作为一种综合治疗方法,可提高心功能,改善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

  • 标签: 冠心病 心脏康复 中西医结合
  • 简介:目的对99例植入式心脏起搏器可疑不良事件进行分析,为植入式心脏起搏器不良事件监测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到的99例植入式心脏起搏器可疑不良事件报告及其质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不良事件表现以电池提前耗竭和死亡为主;报告表填写存在缺项现象,质量有待提高。结论进一步加强宣传培训,提高报告质量;建立产品跟踪制度,加强不良事件后续调查,保障公众用械安全。

  • 标签: 植入式心脏起搏器 不良事件 报告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2006年5月至2011年5月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5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患者,因宫口开全行产钳助产者6例,43例在控制心力衰竭的同时采取剖官产术对妊娠进行终止,3例心衰控制不理想,在各科医生监护下行剖宫产术。共分娩57例新生儿,存活53例,围生儿死亡4例,病死率为7.02%,新生儿窒息5例,其中轻度窒息3例,重度窒息2例,无1例孕产妇死亡。结论剖宫产术是终止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安全的最佳方式。

  • 标签: 妊娠 高血压性心脏病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对心脏介入导管室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将健康教育进行运用的作用。方法 研究在本本院2020年8月至2021年5月所接诊的患者中选取8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组内盲选的方式,取其中的40例患者,在恢复的过程中展开常规性护理,即对照组,余下患者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则需要将健康教育进行运用,即观察组。分析干预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患者在恢复过程中的心理状态、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等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健康教育 心脏介入导管室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要点并进行总结。方法:选择在我院行心脏介入术治疗的76例患者进行研究,诊治时间在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根据患者术后恢复及术后迷走神经反射情况总结护理要点。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脏介入术后患者护理中应用与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心脏介入术 迷走神经反射 临床护理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运动康复干预对于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衰)患者心脏功能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选取自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54例慢性心衰患者,通过完全随机对照原则进行分组,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同时予以观察组患者运动康复干预模式,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结果:干预前患者LAd、LVDEd及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LAd、LVDEd水平均低于干预前,LVEF水平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运动康复干预 慢性心力衰竭 心脏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源性心脏病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72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均分后进行常规护理(对比组)和常规护理+健康教育(研究组)对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健康行为依从性的影响,并统计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程度。结果:相较于对比组而言,研究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依从率及护理满足率更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肺源性心脏病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健康教育后不但利于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的提升,而且可提高患者的健康行为应从性,同时可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值得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肺源性心脏病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心脏病护理中应用康复运动的效果以及体会。方法:选择医院在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诊治的心脏病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分析组。其中对照组提供常规对症治疗,分析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康复运动的应用。最后对比两组的心功能指标以及级别情况。结果:分析组的LVEF高于对照组,而LVEDV、LVESV以及心功能级别要低于对照组,对比均P<0.05。结论:对心脏病患者使用康复运动进行护理和管理,可以有效改善心功能指标和级别情况,促进心功能恢复,效果比较突出。

  • 标签: 心脏病 康复运动 应用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心脏病护理中应用康复运动的效果以及体会。方法:选择医院在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诊治的心脏病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分析组。其中对照组提供常规对症治疗,分析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康复运动的应用。最后对比两组的心功能指标以及级别情况。结果:分析组的LVEF高于对照组,而LVEDV、LVESV以及心功能级别要低于对照组,对比均P<0.05。结论:对心脏病患者使用康复运动进行护理和管理,可以有效改善心功能指标和级别情况,促进心功能恢复,效果比较突出。

  • 标签: 心脏病 康复运动 应用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源性心脏病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72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均分后进行常规护理(对比组)和常规护理+健康教育(研究组)对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健康行为依从性的影响,并统计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程度。结果:相较于对比组而言,研究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依从率及护理满足率更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肺源性心脏病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健康教育后不但利于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的提升,而且可提高患者的健康行为应从性,同时可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值得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肺源性心脏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F)是一种由于肺部疾病引起的心脏功能受损的疾病,其治疗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和手术干预等。本文通过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临床治疗的综合分析,着重探讨了药物治疗在该疾病管理中的重要性,并指出了患者管理中的关键问题和挑战。在不断深入了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机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的治疗策略,旨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 药物治疗 患者管理 病理生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