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研究了从独子藤中提取雷公藤红素的关键提取参数,包括提取时间(10–20min),提取温度(30–60°C),超声功率(60–90W)和液料比(10–30mL/g)对提取效果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Design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响应法,进一步考察了溶剂种类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选的溶剂甲醇、乙醇、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中,乙醇为最佳提取溶剂。采用二阶多项式模型进行数据分析,模型的相关系数R2=0.9928。确定了独子藤中雷公藤红素的较优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0min,提取温度46°C,提取功率60W,液料比30mL/g,按此条件雷公藤红素的提取率可达3.116mg/g。预测值和实验实测值之间相关性很强。结果表明,应用响应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独子藤中雷公藤红素的方法高效且可靠。

  • 标签: 雷公藤红素 响应面设计 响应面优化 超声辅助提取 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卡马西平片联合黛力新治疗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均口服卡马西平片治疗,治疗组加服黛力新,与对照组在不同时间点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疗效在治疗后4个月及6个月时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单用卡马西平片,黛力新配合卡马西平片治疗肌痉挛可显著提高疗效。

  • 标签: [] 面肌痉挛 卡马西平片 黛力新
  • 简介:目的:综合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外科住院病人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探讨临床药师对临床抗菌药物合理性应用进行干预所起的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1年7-12月未经临床药师干预使用抗菌药物的100份出院病人病历作为非干预组,再分别随机抽取2012年7-12月和2013年7-12月经临床药师干预后使用抗菌药物的100份出院病人病历作为干预组,对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比较。结果:经过临床药师干预后本院口腔颌外科在围手术期病人的用药适应证、抗菌药物选择、用法用量、术前给药时机、用药疗程、联合用药等方面较干预前有明显的改善。结论:通过临床药师的合理化干预,使本院抗菌药物治疗方案更加趋于规范。临床药师需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在提高医院医疗质量、保障病人用药安全和降低医药费用等方面起到有效的推进作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临床药师 围手术期 干预
  • 简介:目的利用正交试验结合体外模型测定固果根总三萜(TTROG)提取物抑制大鼠离体肠平滑肌收缩活性,优化其提取工艺。方法以熊果酸为对照品,采用香草醛-冰醋酸显色,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TTROG提取物中三萜含量,单因素考察提取溶剂、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TTROG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提取溶剂、料液比、提取时间对TTROG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张力传感器与BL-420生物实验多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不同提取物对体外肠平滑肌收缩的抑制作用,利用加权方法使生物活性与提取率相结合评价TTROG的提取工艺。结果TTROG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80%乙醇,料液比1∶10,提取时间2h,提取温度80℃,提取次数3次;最优条件下TTROG的提取率可达42.12mg/g;TTROG提取物对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4个肠段都具有显著的抑制离体肠平滑肌收缩的作用,呈剂量相关性,对空肠的作用最强,抑制率可达41.96%。结论经优化后的TTROG提取工艺提取率高、稳定,且获取的TTROG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抑制大鼠离体肠平滑肌收缩功能。

  • 标签: 正交试验法 固公果根 总三萜 提取工艺 抑制率 离体肠平滑肌收缩
  • 简介:目的本文选择EudragitL100和EudragitRL30D分别作为微丸的肠溶和缓释包衣材料,将星点设计-效应法应用于处方筛选过程中,制备卡马西平肠溶缓释微丸。方法采用综合评分法,以6h和12h两点的累积释放量作为评价指标,将包衣时间(间接代表包衣厚度)和增塑剂的比例作为自变量,采用星点设计-效应法对肠溶缓释微丸处方进行优化。结果从星点设计-效应法优化处方的三维响应图可以看出,评分最优自变量处方为椭圆形的区域,在此区域内任取3点进行验证实验,通过对比评分标准,3批自制样品符合理论释药目标。结论星点设计-效应优化法可用于卡马西平肠溶缓释微丸的包衣处方优化,所建模型具有较好地预测能力和实用性。

  • 标签: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肠溶缓释微丸 卡马西平
  • 简介:目的:筛选磷酸西格列汀片直接压片法的最佳处方。方法:采用Box-Behnken效应法(BBD)优化磷酸西格列汀片的处方设计,以原料药粒径、MCC占填充剂比例及崩解剂用量为考察因素,以休止角、均匀度、溶出度为评价指标,制备样品作质量考察。结果:最优处方原药粒径100nm,MCC占填充剂比例为45%,崩解剂用量为2.7%。根据最优处方制备的小试样品,均匀度为(2.53±0.18)%,休止角为(38.9±0.5)°,10min溶出度为(82.3±2.2)%,与理论值的差距〈10%。3批中试样品,各评价指标与理论值的差距均〈10%,符合质量要求。结论:通过BBD法优化的磷酸西格列汀片处方,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混合均匀度,制得片剂具有快速溶出特征。

  • 标签: 磷酸西格列汀 粉末直接压片 BOX-BEHNKEN设计 响应面优化法
  • 简介:目的:研究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肌痉挛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5年7月肌痉挛患者40例进行分组回顾分析。常规组采用传统神经分支切断手术进行治疗,微创术组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肌痉挛治疗总有效率;术后1年复发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和术后患者House-Brach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SF-36评分的差异。结果:微创术组相较于常规组肌痉挛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微创术组相较于常规组术后1年复发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少,P<0.05;术前两组House-Brach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SF-36评分相似,P>0.05;术后微创术组相较于常规组House-Brach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SF-36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肌痉挛的有效性高,并发症少,可有效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微血管减压术 面肌痉挛 有效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个性化口腔护理干预在口腔颌外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 2018 年 1 月至 2018年 12 月我院口腔颌外科收治的 6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个性化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 93.33 %,对照组为 80.00 %,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 96.67 %,对照组为 80.00 %, P<0.05。结论 个性化口腔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口腔颌外科患者的护理效果,对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个性化 口腔护理 颌面外科
  • 简介:目的制备平阳霉素脂质体,建立包封率测定方法,考察处方影响因素,优化处方。方法采用硫酸铵梯度法制备平阳霉素脂质体;以SephadexG-50微柱离心法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应用HPLC法测定药物含量,计算包封率;通过单因素考察优化硫酸铵梯度法的处方工艺,考察不同处方因素对包封率的影响。结果SephadexG-50微柱可完全吸附平阳霉素游离药物,空白脂质体回收率为98.3%~101.2%;平阳霉素浓度在5~200μg·mL^-1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2%,回收率为98.3%~100.1%。通过单因素考察优化平阳霉素脂质体的处方为:磷脂100mg;胆固醇20mg;平阳霉素15mg。优化工艺为采用浓度为250mmol·L^-1硫酸铵溶液制备空白脂质体,加入平阳霉素溶液后在40℃水浴中载药40min。结论硫酸铵梯度法适用于制备平阳霉素脂质体,微柱离心法测定包封率准确可靠,处方工艺优化后的平阳霉素脂质体的包封率可以达到63.7%。

  • 标签: 平阳霉素 硫酸铵梯度法 脂质体 微柱离心法 包封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颌损伤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的恢复效果。方法以我院80例口腔颌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个性化护理干预)各40例。评估护理满意程度,观察伤口和口腔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0%;患者伤口I期愈合率、口腔功能优良率为100%、92.5%,高于对照组的87.5%、75.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颌损伤实施个性化护理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促进伤口愈合和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口腔颌面损伤 个性化护理 口腔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个体化口腔护理干预在口腔颌外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口腔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评价正颌手术联合正畸矫治牙颌畸形中应用新型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开展正颌手术联合正畸矫治的68例牙颌畸形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均在2019年10月-2021年9月的时间内选择,依照随机排列法分组,34例为A组,以新型优质护理为主,34例为B组,以常规护理为主,将术后恢复效果作为比较项。结果:A组、B组进行总有效率的组间对比时,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新型优质护理的实施可对牙颌畸形正颌手术联合正畸矫治患者的术后恢复起到促进作用,具有参考、借鉴和采纳价值。

  • 标签: 牙颌面畸形 正畸矫治 正颌手术 新型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康复护理干预对耳后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原发性肌痉挛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耳后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44例原发性肌痉挛患者,以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比较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康复护理干预)患者的恢复时间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观察组得住院时长以及肌痉挛恢复时长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该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较低(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在行耳后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明显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长,提高治疗效率,降低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治疗期间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 标签: 康复护理 耳后锁孔入路显微手术 原发性面肌痉挛 作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湿性护创敷料对老年烧伤护理的效果观察及对促进患者预后恢复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皮肤烧伤患者10例作为研究目标,按抽签法分为常规组:5例,研究组: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给予湿性护创敷料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时间,烧伤愈合时间及疼痛评分。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时间,烧伤愈合时间,疼痛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湿性护创敷料对老年烧伤护理的效果显著,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时间,减少疼痛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湿性护创敷料 老年 烧伤面护理 效果观察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观察口腔颌肿瘤患者术后改良口腔护理中应用康复新液的有效性及效果。方法 我院收治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口腔颌肿瘤手术治疗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对照组(100例纳入常规护理)、观察组(100例纳入术后改良口腔护理—康复新液干预),观察两组口腔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认知情况。结果 护理后口腔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护理满意度两组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认知评分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认知评分两组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口腔颌肿瘤患者术后予以改良口腔护理+康复新液干预,有效预防口腔并发症,提高患者认知评分、护理满意度,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颌面肿瘤 康复新液 改良口腔护理 口腔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目的优选生地黄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提取工艺条件,并考察温度对其成分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以4种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梓醇、桃叶珊瑚苷、地黄苷D、地黄苷A)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提取方法、提取时间、溶媒种类、温度、溶媒量对生地黄提取量的影响,并结合响应法和Box-Behnken优化生地黄提取工艺参数;通过测定4种成分在不同温度下含量的变化,考察其热稳定性。结果生地黄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提取最适条件为:加10倍量20%乙醇,浸渍36h,浸渍温度35℃。验证试验结果显示该条件下提取的4种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总量均值为7.520mg·g~(-1),与预测值7.707mg·g~(-1)相比,RSD〈5%。热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温度对生地黄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含量影响较大,4种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在加热8h内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降解。结论优选的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提取工艺条件稳定可行,在提取液浓缩干燥过程中,为防止生地黄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降解,应采用低温方法,避免长时间高温受热。

  • 标签: 生地黄 环烯醚萜苷 响应面法 提取工艺 热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用个性化口腔护理干预降低口腔颌外科患者感染发生率的价值展开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62例2018年2月至2020年7月期间在我院口腔颌外科受治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硬币法对所有观察对象行分两组处理,称其中一组为A组并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称另一组为B组并予以个性化口腔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结局。结果:B组患者的伤口恢复优良率为96.77%(30/31),明显高于A组患者的77.42%(24/31);B组6.46%(2/31)患者发生并发症状,较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9.03%(9/31)显著更低(P<0.05)。结论:为口腔颌外科患者实施个性化口腔护理干预能更好减少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状的发生,提升患者的伤口恢复效果。

  • 标签: 个性化口腔护理干预 口腔颌面外科 感染发生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PDCA管理循环在医院药事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的药师共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管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管理)以及观察组(PDCA管理循环)。对比两组的管理质量。结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药事管理的过程中采用PDCA管理循环的模式,能够显著提升管理质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优良的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PDCA管理循环 医院药事管理 管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