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结合五穴穴位按摩用于高龄髋关节骨折术后患者谵妄预防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2月到2023年12月收取的30例高龄髋关节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集束化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五穴穴位按摩,于护理前、后对患者心理弹性(CD-RISC),谵妄发生率(CAM-IUC)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CD-RISC评分、CAM-IU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结合五穴穴位按摩可改善不良情绪,有效预防谵语的发生。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五心穴 按摩 髋关节骨折 谵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胸痛中心对急性梗患者急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者QO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8例急性梗患者做分组调查,依据护理干预方法的不同,将29例常规干预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29例循证护理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种干预方案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29例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出现血肿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为3.45%,对照组中有6例患者分别发生血肿、尿潴留、拔管综合症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为20.69%;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疼痛评分均超过5分,组间对比并无明显差异,经不同方案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干预后3d到2周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生命质量评分良好率为58.62%,明显大于对照组的31.03%,观察组生命质量评分并未见较差者,而对照组有2例评估为较差;观察组患者29例中,有1例患者表示不满意,总满意度为96.55%,对照组29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表示不满意,总满意度为68.97%。结论:在急性梗患者治疗中,介入治疗能够获取到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在治疗中患者依然存在着相关并发症等风险。本次研究结果证实,经由循证护理的实施,可有效提升急性梗患者的安全性,控制并发症发生率,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循证护理 胸痛中心 急性心梗 介入治疗 QOL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双护理联合个体化知信行健康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22年8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组各50例,比较对照组(施以常规术后护理)、研究组(施以术后双护理联合个体化知信行健康管理)干预结局。结果:研究组的血脂和血糖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心血管事件率(2.00%)低于对照组(14.00%),P<0.05。结论:双护理联合个体化知信行健康管理干预,可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率,改善生化检查指标水平。

  • 标签: 双心护理 知信行健康管理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内科临床护理管理中使用分层级管理对于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的18名在院工作护理人员纳入试验,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应用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比两组的工作质量及工作积极性;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级管理模式可以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建议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心肾内科 临床护理管理 分层级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医学模式下的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7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色球(黄,白)法分为黄-E组(36例)与白-F组(36例),E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F组采用双医学模式下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心理状态。结果:护理后,F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E组(P<0.05);F组患者心理状态显著优于E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双医学模式下的延续性护理可改善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心理状态,可推广。

  • 标签: 双心医学模式 延续性护理 冠心病 服药依从性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脾两虚型失眠症乳腺癌患者采用中医情志疗法配合耳穴压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脾两虚型失眠症乳腺癌患者80例,时间在2023年1月—2024年1月。按照不同护理措施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情志疗法+耳穴压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睡眠质量情况。结果 护理前睡眠质量比较(P>0.05),护理后观察组较低(P<0.05)。结论 患者应用情志疗法配合耳穴压豆后,患者睡眠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促进患者疾病改善。

  • 标签: 情志疗法 耳穴压豆 心脾两虚型失眠症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全面探索在心脏外科术后低排综合征患者应用体外膜肺氧合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后实际效果。方法:本次在我院收入心脏外科术后低排综合征患者中选取了研究对象,共20例,均在2019年3月-2021年3月入院。其中1/2患者接受了普通护理方式,纳入对照组;另外1/2患者接受了针对性护理方式,纳入观察组。对两组护理后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脏外科术后低排综合征患者应用体外膜肺氧合中采取针对性护理能够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低心排综合征 体外膜肺氧合 针对性护理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排血量监测(PICCO)技术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价值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20.01~2021.01的70例人员作为此次的观察目标,按照均分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及观察两组,35名人员为一组。前组应用传统方法治疗,后组应用脉搏指示连续排血量监测(PICCO)技术。结果:治疗24小时,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小时观察组患者的hs-cTnI、NT-proBNP、APCHEⅡ明显比对照组理想,(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远端静脉置入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方法将52例经外周远端静脉置入PICC的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6例,仅实验组接受护理干预,观察2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11.5%,对照组发生率为30.8%,实验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PICC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PICC 机械性静脉炎 极低出生体重儿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冠心病住院患者“双护理”方案的构建与效果评价认知行为干预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8月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共11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各59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施以双护理,对患者护理前及护理1周后的汉密尔顿焦虑(HAMA)评分与汉密尔顿抑郁(HAMD)评分、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临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相比于护理前,护理1周后两组HAMA评分、HAMD评分明显降低,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治疗前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HAMA评分、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住院患者“双护理”方案的构建与效果评价认知行为干预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不仅能够降低HAMA评分、HAMD评分,减少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缩短持续时间,同时能够临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双心护理 冠心病 HAMA评分
  • 简介:妊娠期急腹症可以发生在妊娠期的任一时间段,临床主要表现为突发性下腹痛,同时可伴有发热、恶心、呕吐、腰部疼痛等症状,孕妇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为0.1%-2.9%,以妊娠期前6个月内发生居多,且易发生阑尾穿孔及腹膜炎,其发病率为非妊娠期的1.5-3.5倍。阑尾炎症会刺激子宫浆膜,诱发宫缩导致流产、早产,严重时可导致胎儿缺氧甚至死亡。重症腹膜炎引起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

  • 标签: 妊娠 阑尾炎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脉波指示持续心排血量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针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接受双护理模式后的具体效果。方法:择取70例已确诊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参与研究,所有对象均接受PCI手术治疗,通过数字表达法分组,每组各纳入35例。对照组(开展基础护理),观察组(开展双护理模式),对比心理状态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生活质量(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PCI手术期间接受双护理模式,在负面心理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方面均得到理想效果,住院期间就诊舒适度也明显升高,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双心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PCI治疗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应用基于时机理论的双护理,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应用PCI治疗的88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基于时机理论,对患者应用双护理模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 评分、SD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CSMS 评分、CSQ 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时机理论的双护理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双心护理 时机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