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0 个结果
  • 简介:高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必需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适应这一教育目标的要求,近年来该校微生物教研室对免疫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创新。通过改革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真正地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技术型人才。

  • 标签: 高职教育 免疫学 实验教学
  • 简介:本文概要性描述《人体微生态》课程基本内容,分析了医学专业学生学习人体微生态的必要性,同时指出人体微生态教学需要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人体微生态学 医学 教学
  • 简介:医学微生物是介于基础和临床的桥梁课程,学习内容涉及到与临床医学相关的多种学科,本着医学微生物教学与临床医学密切结合的教学理念。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贯彻了明确重点、联系实际、攻破难点、与时俱进、教学互长、重视实验等几方面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有明显的改善。

  • 标签: 医学微生物学 临床医学 紧密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及影像表现。方法我院在2015年2月份到2018年2月份收治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观察组通过超声诊断。对比两组的临床结果。结果观察组的诊断结果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化为p<0.05。结论应用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获得的临床价值更高,能全面表现出影像,在整体上操作更简单,图像直观,适合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超声诊断 下肢深静脉血栓 价值 影像学
  • 简介:分子生物检验技术是高等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温州医学院的《分子生物检验技术》课程于2009年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以专业为基础,以需求为导向,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通过对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平台、教学方法等,进行教学探索和改革。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和实践,形成"以实践教学为亮点,理论与实践并重"的鲜明特色。

  • 标签: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 实践教学 改革
  • 简介:临床血液和血液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本科主干课程之一。为评价双语教学在本课程中的教学效果,对河北北方学院120名2004年级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双语教学的认识,教师素质、教学内容和方式的要求,教材选用的意见等几个方面。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剖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使此课程的双语教学稳步发展。

  • 标签: 临床血液学 血液检验 双语教学 教学改革
  • 简介: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广东医学院针对目前教材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编写《医学免疫》案例版教材;教材各章紧扣其核心理论内容、编写融入了相应的案例,并设置相应问题,让学生学习思考;全书以形象的彩图阐述理论。使学生能直观理解及掌握其复杂抽象的知识。经过两届学生的教学实践。教师反映教材紧密结合临床、文字精炼、易教;学生反映教材易学、易懂.教材及教改得到了同行专家及学生的好评。

  • 标签: 医学免疫学 案例版 教材建设 教学改革
  • 简介:探索分子生物学学习的新方式。提供开放的实验环境,使学生通过开放性实验的学习,学会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方案,制定实验步骤,组织实验过程,讨论实验结果,在查阅文献资料的过程中学习和巩固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得到锻炼。通过开放性实验,搬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更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显著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开放性实验是一种创新而有成效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全方面提升了学生的素质,培养了具备扎实理论功底和实际动手能力的新人才。

  • 标签: 开放性实验室 分子生物学 体会
  • 简介:顺应医学教育国际化趋势,温州医学院留学生的医学免疫全英文教学实践活动进行已有五年。作为一门医学桥梁学科,医学免疫留学生全英文教学之初也遇到教材、师资、授课方法等诸多困难。该文通过对留学生医学免疫的教学实践,探讨在留学生医学免疫全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以期为今后的留学生教学提供借鉴。

  • 标签: 医学免疫学 留学生 教学
  • 简介:为了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掌握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第2版《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内容,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把握重点、难点。笔者结合自身的编写和教学实践,就如何使用此书浅谈体会。

  • 标签: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教材 教学
  • 简介: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与医疗技能的提高,因膳食原因引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提高。营养作为现代临床医学综合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治疗、康复及转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临床相关专业尚未独立开设《营养与食品卫生》课程,《卫生》或《预防医学》中设置的有关营养学部分授课时数仅4~12学时,这就使得临床医()生营养知识相对匮乏,不能很好地适应现阶段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因此,医学院校应重视《营养与食品卫生》的教学改革,使在校学生能较系统地获取营养知识以提高临床医务人员的营养治疗水平。

  • 标签: 医学教育 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 人才培养 营养学
  • 简介: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查技术是教学及临床的薄弱点,如何通过教学改革改变这一现状呢?当下流行的微博是一种很好的辅助教学方法。微博能快速发布并传播信息,具有关注、发微薄及评论等功能,认证后的微博更具真实、可靠性。新浪微博"王霄霞-血液检验教师"是关于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查技术的专业微博,其目的是为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及临床检验人员提供一个学习及交流平台,实践证明该微博很受大家欢迎。每个检验专业的教师都可以利用微博,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 标签: 教学改革 微博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幽门杆菌治疗方法,了解诊治现状。方法查阅与儿童幽门杆菌相关文献及资料,研究总结各种疗效,找出发病原因。结果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不仅与胃肠道疾病如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有关,而且可能与多种胃肠道疾病如生长迟缓,营养不良,营养缺乏及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 标签: 儿童幽门螺杆菌 感染 流行病学 诊治现状
  • 简介:将PBL引入实验诊断教学实践中,使实验诊断教学模式由过去的条块分割状结构转变为立体网络状体系,注重在具体临床实际问题中,指导学生对检验项目的有效选择和综合运用,注重对实验室检查影响因素和检验报告单的分析判断。PBL对于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起到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问题式学习 实验诊断学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胸部CT诊断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价值及其影像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35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35例为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均实施胸部CT扫描,比较两组CT诊断情况,并记录患儿周围病变及病灶特征。结果检查后对照组儿童无异常现象出现;而观察组儿童均出现异常现象,异常现象为100%,与已知结果具有一致性;CT扫描后观察组出现结节影8例(22.86%)、磨玻璃影4例(11.43%)、支气管血管束增粗3例(8.51%)、实变影15例(42.86%)。结论采用胸部CT影像诊断小儿支原体肺炎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更明确、清晰的将病变部位显示出来,有效减少误诊情况的发生,为患儿后期的治疗提供临床指导,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CT影像学 支原体肺炎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在临床模拟实验室实训训练,提高学生的免疫实验操作水平,了解医院检验科的操作规程。方法实训的学生分为不同的实验小组,应用模拟实训的方法,分别进行两项免疫实验,通过问卷方式调查学生实验的掌握情况。结果2017年5月,在模拟实训后,对60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73.3%的同学能够独立的进行实验操作,21.7%的同学需要教师指导重要性的实验步骤,5%的同学不能独立操作实验关键性步骤。结论使用临床模拟实训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在免疫实验的操作水平。

  • 标签: 免疫学实验 临床模拟实验室 实验教学
  • 简介:医学虚拟实验是基于虚拟现实基础之上的21世纪新型教学方式。医学仪器虚拟实验室通过将多媒体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与医学仪器设备性能相结合,在电脑屏幕上创造出模拟的仪器性能及实验结果,从而达到真实实验的效果[1]。本文主要对医学仪器虚拟实验教学的开发及其在四年制医学检验专业临床血液检验课程中的初步应用作一介绍,分析医,

  • 标签: 血液学 检验课程 虚拟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术中印片细胞快速诊断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42例乳腺肿瘤患者进行细胞印片诊断,与石蜡切片诊断结果相比较。结果印片细胞良性病变和恶性肿瘤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4.5%和95.4%,以石蜡组织切片结果为标准,两者比较无统计差异(P>0.05)。结论印片细胞快速诊断是减少漏诊和误诊的可靠手段,可为临床肿瘤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乳腺肿块 石腊切片 细胞印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溶血病(HDN)患儿血清检测结果并探讨其与母体孕期血型抗体效价、患儿性别、母婴血型组合、患儿放散液抗体效价等因素的关系。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9月我院送检的高胆红素血症的母婴血液标本98例进行母婴血型鉴定和新生儿溶血病三项试验(即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血清游离试验、抗体放散试验)。结果98名新生儿溶血病患者中,血型分布规律为B>A>AB>O,54.22%为B型,42.66%为A型,二者差异有显著意义。直抗试验阳性率为74.76%,释放试验阳性率为100%,游离试验阳性率为49.70%。释放试验阳性的A型患者中,抗-AB检出率为45.17%,B型患者中的检出率为51.03%,二者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母婴血型不合的HDN主要发生于ABO血型系统占97.72%,其次是hR血型系统,其他血型系统也可引起新生儿溶血病,但较为少见。放散试验敏感度最高,是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重要依据。而不同系统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严重程度也有所区别。

  • 标签: 新生儿溶血病 血清学检测 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