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1 个结果
  • 简介:该文基于统一制作课件的设想,介绍了临床血液和血液检验这门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基本方法和技巧。提出只有对多媒体课件进行精心制作,有效地应用,才能更好地辅助教学。

  • 标签: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 教学 多媒体教学课件
  • 简介:临床微生物与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试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起着重要的作用。结合检验专业的发展和临床对微生物检验试验教学实施了改革,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原有的试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等进行了改革,在试验教学过程中始终强调生物安全理念;在教学中开展了系列实验,采用了以模拟标本为形式的综合性实验;建立了一套比以前单纯考试更能反应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的考评体系。提高了学生运用微生物知识,解决临床医学检验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 标签: 微生物学 试验教学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已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观察其X线及CT的影像表现,并对强直性脊柱炎进行分级,将其与病理结果对照,计算各自的诊断符合率。结果5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共有0级患者2例,Ⅰ级患者18例,Ⅱ级17患者,Ⅲ级患者11例,Ⅳ级患者8例。不同影像方法诊断结果的比较有高于CT诊断符合率(89.3%)显著高于X线的情况(58.9%),比较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CT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显著更优,能准确判断骶髂关节的各种病理改变,有利于疾病的分级、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影像学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特征、CT表现与手术结果。方法对2014—2017年我院收治经头部CT证实的CSDH共78例患者的临床特征、CT表现及手术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愈73例(93.59%),5例复发(6.41%),结论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安全、简单、疗效满意。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临床诊断 影像学表现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病原体构成,为临床提供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对800例确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采用ELASA法检测其血清中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柯萨奇病毒(CBV)、流感病毒(IV)、副流感病毒(PIV)、EB病毒(EBV)六种病毒早期抗体IgM。结果对800例患儿血清进行病毒IgM测定,阳性率46.50%,冬季、毛细支气管炎,29日龄~6月龄婴幼儿检出率最高,春季、上感、3岁以上的患儿病毒检出率最低,在六种病毒中,以RSV阳性率最高,占86.10%,其次递减为PIVI、V、ADV、EBV、CBV。结论通过呼吸道感染疾病病原体的检测,不仅可对临床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依据,防止滥用抗生素。对临床表现无特异者,还可以通过此项检查明确病因,以便进行治疗和预防,减少疾病传播和不良预后的发生。

  • 标签: 呼吸道感染/病毒学
  • 简介:在医学遗传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用生活实例、最新科研动态、介绍著名实验并结合临床病例讨论的案例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 标签: 案例教学法 医学遗传学 教学方法 医学教育
  • 简介:该文提出了临床基础检验实验课上存在的交叉感染问题,分析了医院来源和学生来源的标本所引起交叉感染的具体情况,以及临床基础检验实验室的特殊性,呼吁各方面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从思想教育、完善规章、设施投入、供体调查和预防接种五个方面提出了预防交叉感染的措施。

  • 标签: 临床基础检验学 实验室 交叉感染 预防 管理
  • 简介:摘要分子生物是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是当前生命科学中发展速度最快的学科。它的发展为医学检验科学提供了较好的方法,给人类认识生命现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 标签: 分子生物学 医学检验 蛋白质
  •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南海西沙海域海面水细菌种类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情况。方法海水细菌分离、细菌计数,应用Phoenix—100细菌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80份海水样本检出12种共84株细菌,其中溶藻弧菌38株(45.24%),少动鞘氨醇单胞菌11株(13.10%),土生丛毛单胞菌9株(10.72%),假单胞菌属7株(8.33%),莫拉氏菌属6株(7.14%),西地西菌5株(5.95&),其他细菌(气单胞菌、不动杆菌各2株,成团泛菌、金氏杆菌、腐败西互菌和产吲哚萨顿菌各1株)8株,药敏结果显示,16种抗生素中,除溶藻弧菌、少动鞘氨醇单胞菌和土生丛毛单胞菌对AIM、PIP,少动鞘氨醇单胞菌对CTX、FEP敏感率较低外,其余抗生素均呈高度敏感性。结论本次调查对了解南海西沙海域海水细菌种类分布及为海上意外伤、战伤早期防治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应用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南海 西沙海域 海水 细菌学 调查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乙肝患者实施病毒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78例乙肝患者作为研究组,另择取同期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病毒检验,主要检测乙肝五项,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并评估在乙肝诊断中病毒检验的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HBsAg阳性率为80.77%、HBsAb阳性率为17.95%,HBeAg阳性率为15.38%、HBeAb阳性率为58.97%、HBcAb阳性率为89.74%,与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差异(P<0.05);研究组乙肝携带率为80.77%,大三阳占比为15.38%,小三阳占比为58.97%;对照组乙肝携带率为10.00%,大三阳占比为2.50%,小三阳占比为7.50%。结论对乙肝患者实施病毒检验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乙肝 病毒学检验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踝关节骨折术前评估应用CT影像的价值。方法以2016年3月-2018年2月本院接诊的踝关节骨折病患4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X线CT平扫等方式对所选病患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结果作出分析和比较,了解CT影像在踝关节骨折术前评估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本组40例病患中,X线平片检查提示33例明确为踝关节骨折,占总比例的82.5%;5例疑似骨折,占总比例的12.0%;2例漏诊,占总比例的5.0%。通过CT扫描和三维重建,本组40例病患的骨折都显示良好。结论通过CT影像检查可将踝关节骨折病患骨折块的大小、有无移位以及严重程度等清楚地显示出来,并能为患者术前的评估以及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指导。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X线平片 CT影像学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神经病的实践教学之中应用案例分析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方法选择对象为2016年08月份到2017年08月份在我院神经内科实习的本科生88名,依据教学方式实施差异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一组44名,参照组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研究组则应用案例分析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观察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对实践教学的满意度97.27%相较于参照组的77.27%明显要高,组间对比以后显示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案例分析的教学比较重视调动学生参与性和主动性,使得学生了解案例分析实践中学习缺陷与不足,提升学生临床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医患沟通能力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 标签: 案例分析 神经病学 实践教学
  • 简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一种由新的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性极强的呼吸系统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

  • 标签: 传染性 非典型肺炎 影像学表现 诊断 治疗
  • 简介: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对实验课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新形势下教研室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并根据微生物和微生物检验这一学科的特点,针对实验课的课前、课中和课后做了一些改革探索。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 标签: 临床微生物学 实验课 改革
  • 简介:该文论述了将分子生物、基因工程、生化工程及微生物工程等4门课程实验优化整合为一门综合实验课程,在保持专业教学体系紧密联系的基础上,突出专业特色,协调专业实验教学体系,优化教学内容,避免重复,让教学资源和教学时间的利用达到最大化。

  • 标签: 分子生物学实验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 简介:微生物是生命科学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笔者从微生物课程的特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几个方面,对微生物学理论与实验教学的改革进行探索,具体介绍微生物教改中的一些想法。

  • 标签: 微生物学 教学方法 课程改革 检验医学教育
  • 简介:医学微生物是一门重要的医学专业基础课,现有的考试方式存在考试手段单一化、考试内容片面化、考试评价不规范等问题。有必要对现有医学微生物考试方式进行改革,以达到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标签: 医学微生物学 考试 改革
  • 简介:临床免疫及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其中实验课占到课程总学时的50%。贵阳医学院临床微生物和免疫教研室在十余年的教学过程中,对临床免疫及检验实验考核的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应用适当的实验考核方案,能提高学生学习临床免疫及检验的主动性及效果,并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标签: 临床免疫学及检验 实验 考核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生活习惯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出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数量呈现出激增趋势,且患病年龄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疾病的青年人数量增加,使患者家庭以及社会都承担着沉重负担。而影响青年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关病因较多,且具有复杂性,但是多数病因以及危险因素都具有可控性,通过良好的预防措施可有效较少疾病发生率,因此本文对青年缺血性卒中病因诊断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青年 病因 研究进展
  • 简介:培养掌握一定的诊断分子生物学理论知识,并具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检验工作者,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科建设发展的重要课题。该文旨在总结探讨诊断分子生物的课程改革方案,就如何提高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浅谈笔者的见解。

  • 标签: 诊断分子生物学 医学检验 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