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免疫导向化疗治疗术后肺癌以阻抑肺癌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转铁蛋白受体单抗 (FRT一与表阿霉素 (EI〕、顺铂 (DDP的偶联物对 19例术后肺癌进行免疫导向化疗 (导向组 ,并以 12例术后肺癌以 EAI〕 M、 DDP的全身化疗 (全身组 )作对照观察。结果导向组 2年的年控制率 (89.5%、 73.7%)均高于全身组 (33.3%、 8.3%);其年复发率 (10.5%、 26.3%)均明显低于全身组 (667%、 91.7%)。导向组的中位生存期 (246个月 )是全身月 (12.2个月 )2倍多。结论应用 TFR一 M为“载体”的免疫导向化疗能把化学抗癌药物专一地导入肺内残留的肺痛细胞处 ,提高了肺内癌灶局部的化疗药物浓度 ,是一种疗效好、毒性低的抗癌疗法。

  • 标签: 免疫导向化疗 偶联物 转铁蛋白受体单抗 (TFR一 M) 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免疫检验质量存在的问题及控制策略。方法 研究展开时间为2019年9月-2020年9月,同期在本院进行免疫检验的73例患者及其存在问题的检验报告为研究对象,对其检验报告及具体质量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相关影响因素,再制定针对性控制策略。结果 经过调查分析,免疫检验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因素:27.4%为检验环境的温度问题、20.55%为检验环境的湿度问题、19.18%为检验环境的清洁度问题、15.07%为样本质量问题、12.33%为检验人员素质问题、5.48%为清洗液更换问题。结论 临床免疫检验质量存在很多问题,涉及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各个环节,只有根据具体问题制定针对性控制策略,才能提升检验质量,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免疫检验 检验环境 标本 清洗液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临床检验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随机抽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年龄分成老年组(年龄≥60岁)和非老年组(年龄<60岁),每组例,对两组患者开展生化指标、免疫学指标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组患者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者高于非老年组(P<0.05),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者低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与非老年组生化指标检验中,ALP与GGT水平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ALT与AST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05),老年组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水平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红细胞MCV与MCH水平较非老年组高(P<0.05)。结论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免疫学指标与非老年组无明显差异,但红细胞MCV与MCH等指标异常,患者可能合并自身免疫性胃炎。在今后的临床检验与诊疗工作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医方剂调节儿童免疫临床效果观察。方法依据纳入排除标准共选取110例患儿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给予中医方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体液免疫状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0%,高于对照组(8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方剂对于小儿免疫力有一定的提高,为小儿的生长发育,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免疫力 患儿 中医药疗法
  • 简介:[目的]研究肺隐球菌病免疫缺陷相关性及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外科治疗组35例,内科治疗组25例;分别给予外科及内科治疗,对两组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价并统计学分析.同时还对免疫缺陷及非免疫缺陷患者预后进行评价并统计学分析.[结果160例肺隐球菌病患者中:内科治疗组有效率为76.0%、治愈率为32.0%、死亡率为16.0%;外科治疗组有效率97.1%、治愈率60.0%、死亡率0%与内科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非免疫缺陷与免疫缺陷组比较:非免疫缺陷组有效率为97.1%、治愈率为75.0%,死亡率为0%,免疫缺陷组有效率75.0%、治愈率17.9%、死亡率14.3%与非免疫缺陷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肺隐球菌病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效果优于内科治疗,非免疫缺陷人群预后优于免疫缺陷人群.

  • 标签: 肺隐球菌病 免疫缺陷 抗真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免疫检验中质量控制问题。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接收免疫检验患者11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接受免疫检验患者110例为观察组,比较各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免疫检验结果较对照组更准确,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免疫检验中加强质量控制管理,可改善患者预后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 标签: 质量控制问题 临床免疫检验 结果 分析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患有风湿免疫病患者采取生物制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诊治的患有风湿免疫病88例患者为研究资料,依照数字单双号的形式将其分两组,每组44例。予以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治疗,予以试验组实施生物制剂治疗,观察对比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率情况。结果79.55%是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低于试验组患者的95.45%(P<0.05);关于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情况比较,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数据间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对风湿免疫病患者实施生物制剂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使患者的不良反应率降低,加快患者病症恢复。

  • 标签: 风湿免疫病 生物制剂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免疫检验的质控问题,总结质控经验。方法采用现场观察法,分析62例临床免疫检验的采样、送检、室内检验、报告形成的流程中存在的质控问题,对比有无质控问题HBsAg、抗HBs、HBeAg的临界值(S/CO)水平及其变异系数。结果几乎所有的检验环节都存在质量问题,采用环节二次穿刺1例、轻微溶血1例、按压过度1例,采样前沟通内容少或无,送检环节2例送检时间过晚,室内检验环节检验封装、材料封装不合格1例,试剂材料随手放置11例、手卫生执行不到位2例等,报告形成基本合格;有检验环节质控问题的样本16例,无质控问题检验者与有质控问题检验者HBsAg、抗HBs、HBeAg的临界值(S/C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BsAg、抗HBs、HBeAg的临界值(S/CO)变异系数明显上升。结论免疫检验质控问题较多,可发生在采样、送检、室内各个环节,可能导致检验结果误差增大。

  • 标签: 临床免疫检验 质量控制 室内质控
  • 简介:【摘要】:随着近年来科技的高速发展,医疗、医学水平的极大提高,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使以前令人们束手无策的各种疾病、顽疾得到了很好的治愈效果。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但与此同时,工业的飞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都是建立在对环境的不断破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变,生态系统平衡的不断破坏,近年来各种新的疾病、病毒不断涌现。SRAS、新型冠状病毒等,都在不断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肾脏疾病作为医学非常常见的一种临床病症,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指标的不断降低,肾脏器官病症患者的数量也在呈每年不断增多的态势。由于肾脏疾病的种类多种多样,各种不同病症,临床症状不一、危害程度也各不相同。本文针对肾脏疾病的生化免疫学检查进行研究,介绍了本次研究的目的;分析了本次研究的对象和方法;然后简单论述了本次研究的观察标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此基础上针对生化免疫检查在肾脏疾病诊断临的床价值进行探讨。

  • 标签: 肾脏疾病 生化检查 免疫检查 方法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本次共计纳入对象200例,均为产前检查产妇,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产前检查项目,观察组则加免疫检验项目进行产前检查。比较两组妊娠与分娩中危险因素,以及产妇对检查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妊娠与分娩中危险因素总发生率更低,与对照组显著(P

  • 标签: 产前检查 免疫检验项目 风险因素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罹患重症肺炎的老年人实施免疫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收集纳入了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间于我院重症医学科就诊并接受治疗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共54人,根据治疗方案中有无联合应用胸腺肽α1的免疫治疗分为未联合用药的对照组和联合用药的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诊疗效果指标的差异。结果:对照组肺炎持续时间为12.03±2.41、平均住院天数为23.10±2.45、干预后的IL-17为17.26±2.94、干预后IL-10为11.26±3.97;观察组肺炎持续时间为9.32±2.36、平均住院天数为16.27±2.46、干预后的IL-17为11.21±2.67、干预后IL-10为15.26±2.57,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免疫治疗 重症肺炎 IL-17 IL-1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临床免疫检测质量的因素及对策。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我院的140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入院顺序分组,其中对照组70例患者采用常规免疫检测方法,该组70例患者分别给予常规免疫试验和联合质控,比较两组患者的质量。结果:研究组操作不规范、采血时间不当、仪器故障、送检不及时、环境污染等因素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临床免疫检验 检验质量 对策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对风湿免疫病采取生物制剂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纳入实验研究的92例患者均为风湿免疫病患者,入组时间为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分组采用随机双盲方式展开,分别采用生物制剂治疗(实验组,n=46)及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n=46)开展临床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应用生物制剂对风湿免疫患者治疗,可有效优化治疗效果。

  • 标签: 风湿免疫 生物制剂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剖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一系列内科学病症治疗中采用环磷酰胺冲击的意义和价值及对病人指标、症状表现等影响性。方法:选择来院进行科学诊断与治疗指导的风湿免疫病患者72位展开研究观察,其进入医院、确诊并同意配合治疗的年份在20年与22年之间,月份同为8月。以区组随机化法行分组(对照、观察,n=36),以组别为单位开展治疗(基础或环磷酰胺冲击)。比照其相关指标和症状表现变化与预后情况。结果:干预之前全部择选者相关指标和症状表现对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预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不大(P>0.05)。后观察组指标如红细胞沉降率与C反应蛋白水平皆低于对照组,症状表现如晨僵持续等优于另一组(P<0.05)。结论:在风湿免疫疾病临床治疗中采用环磷酰胺冲击具确切效果,利于患者红细胞沉降率、晨僵持续等指标与症状表现改善,无毒副反应增加,施行价值较高。

  • 标签: 环磷酰胺 冲击治疗 风湿免疫疾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质量控制在临床免疫检验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04月-2021年04月间100例予以临床免疫检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参照组予以常规临床免疫检验,未予以质量控制,研究组采用综合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措施,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AFP(甲胎蛋白)、CEA(癌胚抗原)、Ca125(糖类抗原125)免疫指标平均变异指数低于参照组(P<0.05),检验准确性、检验流程规范性、室内质控、无菌原则等免疫检验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综合质量控制在提高临床免疫检验质量中起到积极作用,有利于提高免疫检验结果准确定,为临床提供可靠指导意义,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质量控制 免疫检验 免疫指标 质量评分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产前免疫学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在我医院分娩的120例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产前检查,观察组根据免疫学检查项目进行常规的产前检查,比较两组高危妊娠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孕妇均高危妊娠,观察组在检查了免疫学检查项目后,采取了适当的早期控制措施,但未及时发现对照组,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观察组的妊娠风险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产前检查 免疫检验项目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生化,免疫检查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效果及检出率。方法:在2022年01月-2023年12月期间以我院接收的肾脏疾病患者80例,平均分为两组,各40例,免疫检查组采用免疫检查,生化,免疫检查组采用生化,免疫检查进行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将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对比有差异(P<0.05),生化,免疫检查优于单一免疫检查,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当前针对肾脏疾病患者的诊断中,生化,免疫检查诊断技术的价值较高。

  • 标签: 免疫检查 肾脏疾病患者 诊断效果 生化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