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比宫颈扩张球囊与控释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8月收治的200单胎、头位产妇为研究对象,研究组给予宫颈扩张球囊,对照组给予控释地诺前列酮栓,对比并分析两组产妇促宫颈成熟的效果及不良结局发生率。结果两组孕妇促宫颈成熟效果无差异,宫颈扩张球囊组产妇不良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扩张球囊与控释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效果相当,宫颈扩张球囊发生不良结局概率低,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宫颈扩张球囊 控释地诺前列酮栓 宫颈成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兰索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观察组给予兰索拉唑、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多潘立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4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使用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兰索拉唑 莫沙必利 胃食管反流病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干预食管癌PICC置管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其依从率。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1月收治的PICC置管化疗的食管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通护理)和干预组(整体护理)。对比两者的效果。结果干预组比较对照组,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依从性率高,护理满意度高,数据比较差异显著,符合P<0.05。结论对食管癌PTCC置管化疗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并发症少,依从性高,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整体护理干预 食管癌 PICC置管化疗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调强放疗同步多西紫杉醇化疗治疗非手术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我院42例非手术食管癌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为调强放疗同步多西紫杉醇化疗组,对照组为单纯调强放疗组,观察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临床缓解率和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多为Ⅰ、Ⅱ级。结论同步放化疗治疗非手术食管癌疗效优于单纯放疗,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患者可耐受。

  • 标签: 食管癌 非手术 同步放化疗 多西紫杉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反流性食管炎应用艾普拉唑治疗的效果及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6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30例)用埃索美拉唑治疗,观察组(30例)用艾普拉唑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药物经济学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33%、0.00%,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成本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埃索美拉唑相比,艾普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相当,但艾普拉唑不良反应成本更低,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艾普拉唑 反流性食管炎 药物经济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食管内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及防范。方法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食道狭窄、食管瘘患者,患者均于2015年1月份到2016年7月份入院治疗,患者均实施食管内支架置入手术,术前做好准备工作,并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防范工作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术后显示有30例患者出现胸骨后疼痛以及异物感,10例患者出现食管反流,2例患者存在支架移位,5例患者出血,2例患者食管气管瘘,8例患者食管再狭窄。结论应用食管内支架植入术后存在较多的并发症,临床上需要加强对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并加强防范,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食管内支架植入术 术后并发症 发生情况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胃黏膜的异位和患者的咽部异物感,反酸,烧心等的症状是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方法对本院2013年5月—2017年4月在消化内镜中心接受肠胃治疗的相关患者进行研究,采用调查问卷等的形式,分析食管胃黏膜异位与患者的咽部异物感,反酸,烧心等的症状之间的关系。结果我们对2000例胃部疾病患者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问卷及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密切随访得知,其中,有213例患有食管胃黏膜异位(HGM),其中HGM组和非HGM组的相关患者在咽部异物感,反酸,烧心等的方面的发生概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咽部的异物感和非咽部异物感在是否是HGM患者等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另外通过回归分析发现食管胃粘膜的异位并非导致咽部异物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食管胃黏膜的异位与咽部异物感,反酸,烧心等的症状没有相关性。

  • 标签: 食管胃黏膜异位 咽部异物感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信式延续护理在预防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中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常规术后延续性护理,实验组40例患者接受微信式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以及患者的临床满意度,得出结论。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5.00%,对照组患者护理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17.50%,实验组患者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程度为95.0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满意度为82.5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满意度明显低于实验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式延续护理在食管癌手术后吻合口狭窄的预防效果良好,能显著降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临床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微信式延续护理 食管癌 吻合口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应用三腔二囊管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收治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以及征得患者本人或者家属的同意,挑选1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应用三腔二囊管,给予患者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结束后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做出分析。结果有9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1~3天内成功止血,其中有1例患者在拔管后七天内出现再次出血情况,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给予再次插管治疗,经过治疗后成功止血。结论给予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应用三腔二囊管的同时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法,可以有效保障插管成功,有效提高止血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破裂出血 三腔二囊管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食管癌手术的患者给予传统与加速康复模式对其围麻醉期应激反应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87例食管癌手术的患者,以住院单双号的形式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加速康复模式,对照组给予传统康复模式,分析两组患者围麻醉期应激反应的结果。结果手术后,研究组患者的皮质醇、血糖和胰岛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麻醉前,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术前,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血糖与麻醉诱导后切皮前有明显升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麻醉诱导后切皮前,研究组患者的胰岛素与术前相比明显升高,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术后,胰岛素与麻醉诱导后切皮前有明显的降低,数据对比差异较为明显P<0.05。治疗组乳酸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食管癌手术患者在围麻醉期往往会出现较多的应激反应,实施加速康复模式可以显著减少其应激反应,与传统康复模式相比,加速康复模式还可以稳定患者各种指标,促进康复,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传统康复模式 加速康复模式 食管癌手术 围麻醉期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食管癌患者行以胸腹腔镜联合切除术与开胸手术的护理干预效果比较。方法择取2015年2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88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4例,参照组患者行以开胸手术+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行以腹腔镜手术+围术期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止痛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焦虑指数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食管癌患者行以胸腹腔镜手术联合围术期护理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止痛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降低焦虑指数,同时可以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 标签: 胸腹腔镜 食管癌 切除术 开胸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74例,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37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反流性食管炎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总有效率(91.89%)明显高于参照组(70.27%),与参照组(18.92%)相比,实验组溃疡及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2.70%)较低,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应用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应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老年患者 反流性食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药物用于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的镇静、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择期进行EVL患者76例作为研究目标,根据不同麻醉方法分为参照组(n=38,予以丙泊酚麻醉)和试验组(n=38,予以右美托咪定麻醉),比较2组镇痛、镇静效果的差异性。结果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参照组,其Ramsay评分低于参照组,2组之间出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选择右美托咪定麻醉可取得理想的镇痛、镇静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和积极推广。

  • 标签: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 不同药物 镇痛 镇静
  • 简介:摘要目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联合采用奥美拉唑和法莫替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7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可分为实验组(联合采用奥美拉唑和法莫替丁治疗)和对照组(单独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显效26例,有效10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疗显效17例,有效14例,无效7例,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7%)显著高于对照组(81.6%),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联合采用奥美拉唑和法莫替丁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关注。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奥美拉唑 法莫替丁 联合治疗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化疗失败后晚期食管癌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晚期食管癌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结果2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均获得临床症状缓解,影像学证实肿瘤病灶缩小,临床疗效评价达PR。结论晚期食管鳞癌在放化疗后应用抗肿瘤血管生成的靶向药物联合单药替吉奥化疗,患者能够获益。

  • 标签: 晚期食管癌 阿帕替尼 抗肿瘤血管生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使用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老年患者反流性食管炎的具体效果。方法将120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雷贝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而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7%,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患者的反流性食管炎,在使用雷贝拉唑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康复新液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快速缓解患者的胃部不适症状,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康复新液 雷贝拉唑 食管炎 老年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莫沙比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4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单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莫沙比利治疗,两组疗程为4周,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观察组总效率为9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比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显著,临床效果明显,治疗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莫沙比利 奥美拉唑 反流性食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联合纵隔镜颈部入路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分析16例腹腔镜联合颈部入路经纵隔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要点,通过术前对病人的各项评估及了解手术方式、手术体位、器械的在位情况,术中掌握各个配合要点,术后对各个管路的妥善固定,使病人安全的度过围手术期。结果16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了胃和食管下段的游离,用纵隔镜经颈部入路沿纵隔完成了食管上段的的游离,术中顺利,无中转开胸开腹。结论术前及时与医生沟通,了解手术体位、手术方式,提前准备好特殊用物,各种仪器设备准备齐全,手术中医护的密切配合,术后做好患者的管路护理,均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 标签: 腹腔镜 纵隔镜 食管癌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接受胃镜下组织胶栓塞及硬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6年9月至2018年5月期间,随机选择科室收治的3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患者实施胃镜下套扎及硬化治疗。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详细记录治疗情况,分析治疗结果。结果本组30例均完成治疗,技术操作成功率为100%。聚桂醇硬化治疗的用量平均为(32.35±7.64)ml。在治疗之后,30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出现了胸痛,4例2周内出现排胶溃疡少量出血,经过对症治疗后均得到缓解。1例胰腺癌患者1月内再次出血死亡。结论静脉栓塞及硬化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效果安全,治疗效果良好,具有在临床中应用的价值。

  • 标签: 静脉栓塞 硬化治疗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上颌前方牵引联合固定矫治治疗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30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颌患者,对这30例患者实施上颌前方牵引与固定矫治联合治疗,对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颌患者治疗前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颌患者经上颌前方牵引与固定矫治联合治疗之后,其X线投影测量NA-PA(3.22±2.63)度、SNA(78.86±1.53)度、SNB(81.89±2.36)度、ANB(1.52±1.87)度、Y轴角(67.85±1.30)度、Mp-FH(35.49±2.51)度、U1-NA(6.01±1.82)毫米等情况与治疗前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P<0.05)。结论给予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颌患者上颌前方牵引与固定矫治联合治疗的效果较好,可以促进患者上颌骨的早期向前发育,对下颌骨的前生长进行抑制,对纠正患者的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颌有着积极的意义。

  • 标签: 上颌前方牵引器 固定矫治器 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