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脑梗塞患者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对其肢体与语言康复的影响。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56例本院神经内科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脑梗塞患者进行分组,再对实验组28例患者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28例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康复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脑梗塞患者语言功能与肢体功能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通过预见性护理显著提高,肢体与语言康复效果能够得到明显提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脑梗塞 早期护理干预 肢体 语言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在内科常规保守治疗基础上,丹参冻干粉联合早期康复治疗对其疗效影响。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保守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内科保守治疗基础上,在发病后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缺陷不再发展后48小时加用丹参冻干粉联合早期康复治疗。比较2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0%,对照组有效率70.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常规内科保守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冻干粉联合早期康复治疗,其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只常规内科保守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并且使并发症降低到最低限度,可以使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得到最大程度恢复。

  • 标签: 脑出血 丹参冻干粉 早期康复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早期(孕11~13+6周)静脉导管血流(DV)a波异常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妊娠早期通过检测胎儿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分析静脉导管血流情况与胎儿心脏畸形之间的关系。结果早孕期检出DVa波异常129例,25例产前诊断为CHD,检出率为19.4%。DVa波正常胎儿4461例中,26例产前诊断为CHD,检出率为0.6%。早孕期静脉导管血流频谱预测胎儿CHD的灵敏度、特异度为49.01%,97.72%。结论妊娠早期胎儿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可作为筛查CHD的一项重要指标,当发现胎儿静脉导管血流频谱a波反向或消失时,需警惕胎儿心脏畸形的发生。

  • 标签: 妊娠早期 静脉导管 先天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穿刺方法在动静脉内瘘早期应用中的效果。方法择取我院就诊的血液透析患者80例,时间在2016年4月22日—2017年4月20日,通过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给予止血带压迫穿刺、不进行止血带压迫穿刺,对比2组穿刺结果、渗血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压迫时间=2.24±0.14秒、渗血次数1次,与对照组比较,P<0.05,而动脉穿刺次数=410次,成功次数为407次,其成功率为99.27%,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不进止血带压迫穿刺,利用手指按压可更加灵活的控制压迫内瘘血管的压力,缩短压迫的时间,可避免因为血管壁较薄而导致其在穿刺时出现的皮下血肿现象,可推广。

  • 标签: 穿刺方法 动静脉内瘘 早期应用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先兆流产患者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3月期间接诊的6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熏蒸护理,分析两组并发症、保胎成功情况。结果观察组保胎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显著,利于保胎成功率的提高,并发症的减少,值得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早期先兆流产 保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19例)和观察组(19例)2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常规护理、早期康复护理,观察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评分、胫骨平台后倾角及内翻角变化。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评分、胫骨平台后倾角、内翻角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用于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可缩短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胫骨平台骨折 手术治疗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早期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本院的脑卒中患者,采用前瞻性随机单盲对照设计将其分为对应组和试验组,每组纳入50例患者,对应组开展常规治疗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帕罗西汀治疗,研究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HAMD、HAMA评分。结果相对于对应组,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HAMD、HAMA评分更低;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帕罗西汀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降低患者的HAMD、HAMA评分,值得临床探究。

  • 标签: 帕罗西汀 脑卒中 抑郁/焦虑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早期中医护理在老年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脑血管病门诊2013年4月—2016年7月收治的154例老年脑梗塞患者开展临床对照试验,首先采用随机数表将其分为两组,即中医组和常规组。常规组在发病早期实施现代西医常规护理,中医组发病早期在上述方法基础上另实施早期中医护理。对比护理前后Barthel指数和FMA评分变化,和护理效果。结果中医组和常规组护理后Barthel指数和FMA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增高(P<0.05),且护理后中医组Barthel指数和FMA评分远高于常规组(P<0.05);中医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远低于常规组(P<0.05),组间护理效果分布和总有效率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脑梗塞患者中实施早期中医护理能够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和肢体功能,还可提高护理效果和服务质量。

  • 标签: 老年人 脑梗塞 早期中医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比较CT和MRI对早期鼻咽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收集2005年至2015年经病理活检证实并同时具备CT和MRI影像学资料的早期鼻咽癌患者,对其CT和MRI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对比占位征象及伴发中耳积液征象。结果在显示鼻咽部软组织增厚及肿块上,CT与MR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鼻咽癌伴发中耳积液的诊断上,MRI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首诊于县市级医院的可疑早期鼻咽癌患者,MRI检查能够更好的诊断出。

  • 标签: 早期鼻咽癌 CT MRI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金属烤瓷全冠修复早期隐裂保存活髓的临床效果。方法取我院2010年6至2015年6月份收治的100例早期隐裂牙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50例患者采用综合疗法进行治疗,设为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金属烤瓷全冠修复进行治疗,设为实验组。全程关注患者的治疗情况,并予以分析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较高,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金属烤瓷全冠对早期隐裂保存活髓进行修复和治疗,可使患者活髓得到保存,修复效果显著。

  • 标签: 金属烤瓷全冠 早期隐裂牙 活髓保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选取38例展开研究,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组,对照组19例在3~5d后实施常规肠内营养护理,研究组19例在24h~48h内行肠内营养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实施肠内营养后的血清蛋白水平、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血清蛋白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26%)明显低于常规组(15.79%),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能够改善患者营养情况,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急性脑血栓形成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5年3月收治的53例急性脑血栓病患,分为对照组27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26例(常规护理联合早期康复护理)两组,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21(77%)显然要比观察组的25(96%)低许多,χ2=3.1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为20(74%)显然要比观察组的25(96%)低许多,χ2=3.4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用于急性脑血栓的临床治疗中具有一定作用,能够有效提升病患的护理满意率及治疗总有效率,有助于病患的身体快速恢复,值得在临床中普及运用。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临床效果 急性脑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2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功能训练对康复的影响。方法术前做好做好各项检查及准备工作、患者心理疏导工作,使其了解手术的必要性,并将术后的康复计划演示给患者,教会患者;术后指导并督促患者开展早期功能训练。结果26例患者平均住院18天痊愈出院。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早期功能训练具有促进骨愈合、提高治愈率及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的优点。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术后早期训练 康复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ICU护理工作中,早期预警评分的作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ICU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早期预警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过程中意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意外事件发生例数明显较少,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ICU患者护理中,早期预警评分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预警评分 ICU 护理工作 运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的具体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来我院进行脑梗塞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30例。对照组患者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用电刺激的方式进行早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率(28例,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22例,73.33%),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肢体功能以及语言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进行早期护理有利于提升促进患者语言以及肢体康复,提升护理的有效性,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脑梗塞患者 语言 肢体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糖适平或注射胰岛素控制空度血糖呢在4~7.8u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11.1umol/L,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8%以下,口服替米沙坦或贝那普利降低肾小球囊内压,控制血压在130/80mmHg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化浊祛瘀方,两组均以14d为1疗程,连续4疗程。结果治疗组疗效及UAER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良好疗效,不但能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而且在降低微量白蛋白尿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对延缓和阻断糖尿病病程,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早期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良肢位摆放在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按人院先后将2013年1月—2O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外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在患者入院后的早期,即重视和加强各种体位的良肢位摆放,并贯穿于患者住院的全过程。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入院24h内和出院时的肢体运动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5.0%(χ2=44.505,P<O.05)。结论重视早期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各种体位时良肢位的摆放,能有效预防和减少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后遗症,且有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良肢位 摆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早期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57例大面积脑梗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CT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早期CT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有43.86%的患者存在轻度占位,有36.84%患者存在岛皮质边界模糊,有33.33%患者存在豆状核边界不清,有29.82%患者存在早期低密度影,有28.07%患者存在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影,有15.79%患者存在脑沟消失。结论早期CT影像学检查技术对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可以为合理有效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可在临床范围内推广使用。

  • 标签: 大面积脑梗死 CT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胃癌手术治疗的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2例,对照组22例,分别接受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比较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血浆总蛋白以及血红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肛门排气时间83.4±1.5h,排便时间4.8±1.5d,血浆总蛋白59.4±1.6g/l,血红蛋白115.8±1.2g/l;对照组患者平均肛门排气时间96.4±1.2h,排便时间6.2±1.3d,血浆总蛋白57.9±1.4g/l,血红蛋白114.7±1.5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够促进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改善患者体质,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胃癌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本院接收的106例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就诊序列号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辅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及护理前后神经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68%,高于对照组的71.70%(P<0.05);护理后,两组FIM和BI评分均有所上升,且观察组上升幅度更大(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提高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神经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强化整体治疗效果,是改善患者预后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案。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肢体功能 早期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