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间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60例采用间断蓝光照射的胆红素血症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间断蓝光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采用相应的舒适护理服务。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住院时间、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率、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患儿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及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舒适护理可明显降低间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胆红素血症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及患儿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舒适护理;间断蓝光照射;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胆红素血症是指新生儿期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引起巩膜、皮肤、黏膜黄染,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在足月新生儿中约有 2/3发生此病。若本病没有得到及时救治,可导致胆红素性脑病,永久性损伤神经系统 [1]。新生儿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时期体内胆红素(大多数为未结合胆红素)的积累而引起皮肤、黏膜、巩膜黄染的现象,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重者可引起核黄胆,留下不同程度的神经后遗症。因此降低胆红素是治疗新生儿胆红素血症的关键。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新生儿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方法,因其可以降低胆红素水平、减少神经系统的损伤,同时其副作用少、操作方便,所以在临床中已得到广泛的使用。舒适护理是一种个体化、有效的护理模式,可以为患者提供最为舒适的治疗环境 [2]。 2011年 6月~ 2014年 1月,我们对 60例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实施舒适护理,效果较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 2011年 6月~ 2014年 1月在宿州市立医院儿科收治的 60例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 2001年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新生儿胆红素血症和黄疸干预推荐标准》诊断标准 [3]。纳入人群中,男 26例,女 34例;年龄 2~ 17d,平均( 7.3±2.4) d;早产儿 4例,足月产 56例;患儿血清总胆红素平均值为( 383.62±120.04) μmol/L,间接胆红素平均值为( 356.28±109.11) μmol/L。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 30例,其中男性 14例,女性 16例;对照组 30例,其中男性 13例,女性 1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量、病程时间、胆红素浓度等经统计学检验( χ2检验或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析积极心理学理论在妊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妊症产后出血患者128例(收治时间:2018年1月~2019年6月),随机分成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行常规护理+积极心理学理论),各64例。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不同阶段出血量,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少,差异显著(P

  • 标签: 妊高症 产后出血护理 积极心理学理论 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早期体位干预在妊症产妇产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妊症产妇76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间,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38例接受常规护理的将纳入对照组,其余38例接受早期体位干预的将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26%,对照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1.05%;观察组的下肢肿胀发生率为10.53%,对照组的下肢肿胀发生率为31.58%,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下肢肿胀发生率上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早期体位 妊高症 下肢深静脉血栓 产妇
  • 简介:摘要:互联网的发展使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相互交融,也成为了最常用,最便捷的传播工具。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青年的中流砥柱,他们的成长历程也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灵活运用互联网也已经成了当代大学生基本的技能。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将互联网与任何行业搭载在一起的网络越来越完善,互联网秩序的不健全却给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和心理带来了冲击。其中,心理健康是影响学生们身心健康的首要环节,因此高职院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根据科学评测,建立一系列心理健康相关的评测、指导、规范,从根本上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而拥有良好的成长环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方案用于新生儿胆红素血症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20年8月接受的80例新生儿胆红素血症患者为对象,随机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进行的是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护理后分析结果。结果:研究组的住院时间、胆红素水平检查结束恢复时间、黄疸彻底消失时间是6.69±0.17、5.69±0.478、3.58±0.78,数据分析可知,各项时间值短于对照组,数据分析有一定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满意率分别是95%和75%,数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胆红素血症案例采取针对性护理方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能最大程度的改善不良反应,值得借鉴实施。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阻肺稳定期与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具体特点,为其开展布地奈德福莫罗治疗,比较疗效。方法:收集及查阅100例慢阻肺稳定期与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根据病种分组,前者纳入A组,为45例,后者纳入B组,为55例,均开展布地奈德福莫罗治疗。结果:明显改善了A组各指标评分结果、肺功能指标结果、治疗总有效率,P<0.05。结论:慢阻肺稳定期与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开展布地奈德福莫罗治疗,前者治疗效果更加理想。

  • 标签: 慢阻肺 稳定期 肺癌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
  • 简介:【摘要】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 (CP) (cerebral palsy),指胎儿及婴幼儿期在 发育中脑的非进行性损伤及缺陷所造成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其临床表现以发 育迟缓患有双侧脑瘫 (CP)的儿竟通常会出现诸如语言障碍以及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为主.我院采用神经敏化治疗组和传统针灸治疗对照组,对患有语言障碍以及肢 体运动功能障碍儿童的中枢性疾病进行疗效观察。

  • 标签: 高月神经敏化新疗法 脑瘫 运动功能障碍
  • 简介:   【摘要】 目的:分析抚触护理对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睡眠质量及心理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 2018年 3-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医院产科出生的 70例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抚触组( n=40)、对照组( n=30),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配合基础护理,前者另给予抚触护理,评价护理效果。结果:抚触组治疗依從性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干预第 1天胆红素、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第 3、 6天均显著改善,但抚触组第 3、 6天胆红素低于对照组,每日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 P<0.05)。两组干预前 Gesell婴儿发育诊断量表评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两组心理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社会行为评分均明显升高,但抚触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抚触护理可提高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治疗依从性,有效降低胆红素水平,并改善睡眠质量及心理运动功能。     【关键词】 抚触护理 ; 胆红素血症 ; 新生儿 ; 睡眠质量 ; 心理运动功能     新生儿疾病以胆红素血症最为多见,由血清胆红素异常升高所致,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高浓度的未结合胆红素进入血脑屏障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不利影响已得到证实,尤其是胆红素脑损伤,严重时可遗留新生儿神经系统后遗症,如听视力障碍、脑性瘫痪、椎体外系运动障碍及神经行为异常等 [1]。蓝光照射简单、安全,是胆红素血症的常用疗法,但实际临床中治疗效果常受到新生儿的不适应、哭闹、睡眠质量等影响 [2]。基于此,笔者所在医院参考现代临床经验,对新生儿实施抚触护理,发现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营养护理干预对终末期肾脏疾病血液透析患者磷血症的预防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4月-2020年7月的126例终末期肾脏疾病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组每组例数63。对照组以及干预组。比较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分数、营养情况;磷血症发生率。结果:干预组生活质量分数、营养情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磷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终末期肾脏疾病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营养护理对策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可改善患者营养情况,改善患者的营养指标,减少磷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促使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提高。

  • 标签: 营养护理干预 终末期肾脏疾病血液透析患者 高磷血症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妊征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安全性分析及对产妇血压的影响。方法:抽取本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时段内收治的妊征产妇共96例,纳入对照组(48例)和综合组(48例)。对照组为产后常规护理,综合组为产后综合护理,比较产妇并发症总发生率、血压水平。结果:对照组产妇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66%,综合组为4.16%,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护理前产妇血压水平相似(P>0.05);但护理后,综合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较低,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妊征产妇,施行产后综合护理服务既可降低产后并发症,还可稳控血压水平,应加大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妊高征产妇 产后护理 安全性 血压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康复联合流量氧疗(HFNC)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时间范围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流量氧疗治疗)和观察组(流量氧疗+肺康复),各30例。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CAT评分低于对照组,FVC、PEF、FEV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上述指标差异较小(P>0.05)。结论:肺康复联合流量氧疗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康复效果显著。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肺康复 高流量氧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眼压下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确诊并接受小梁切除术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3例34眼,研究组:经联合用药48--72h眼压控制不佳,仍波动在37.19--69.27mmHg(18眼);对照组:经联合用药48--72h眼压控制良好,眼压波动在10.3--21.5mmHg(16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各组患者术后3mo视力和两组患者眼压术前术后变化比较。结果研究组术后3mo视力变化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前眼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高眼压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患儿的临床护理干预当中,鸟巢式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纳入我院在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68例新生儿胆红素血症患儿为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参照组及研究组,分别各34例对象。给予参照组患儿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儿则需接受鸟巢式护理,对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儿接受护理干预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参照组,数据比较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接受冷光源蓝光治疗的胆红素血症患儿临床护理方式选择而言,实施鸟巢式护理的效果较好。

  • 标签: 高胆红素血症 鸟巢式护理 新生儿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施用间断蓝光照射与持续性蓝光照射分别 对患有 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患者所产生的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 方法:从 2018年 09 月 -2019年 06 月期间选取在 我院接受治疗的 胆红素血症新生患儿 中抽取 74 例,随机分为传统 组和观察 组,两组分别为 37 例。传统 组施行持续性蓝光照射,观察 组施行间断蓝光照射,观察两组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在治疗 后观察组 在总有效率 明显比传统 组,差异显著, P< 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远低于传统组, 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对患有 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患者 行间断蓝光照射,疗效更好,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推行更具有价值 。

  • 标签: 间断蓝光照射 持续性蓝光照射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 硝苯地平 + 硫酸镁在 PIH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及对患者血清 Hcy ( 同型半胱氨酸) 和 CRP ( C反应蛋白) 的影响。 方法: 纳入病例是 2017 年 5 月至 2019 年 5 月收治的 104 例 PIH 患者,随机平均分为 2 组,参照组 52 例患者采纳硫酸镁治疗,实验组 52 例患者采纳 硝苯地平 + 硫酸镁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清 CRP 、 Hcy 指标。 结果: 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 96.15% )明显高于参照组( 73.08% ),实验组治疗 7d 后血清 血清 CRP 、 Hcy 均明显低于参照组, P <0.05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 结论: 硝苯地平 + 硫酸镁可有效降低 PIH 患者血压、 血清 CRP 、 Hcy 指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硝苯地平 硫酸镁 妊高症 临床疗效 C反应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