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就 门诊护士导诊工作中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对满意度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在我院门诊接收的患者,在导诊工作中应用全程优质护理服务。结果:在门诊护士导诊工作中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后,进一步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改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结论:门诊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直接影响着护理效果的提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门诊 护士导诊 全程优质护理服务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乡镇一级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务工作者对肾脏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对北京市顺义区22家乡镇一级卫生服务中心医务工作人员共420人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9%的全科医务工作者遇到过肾脏病患者,95.5%会选择转诊到上级医院肾脏病专科。知晓尿毒症为肾病最严重后果的占78.3%、知晓尿毒症会花费很多时间和金钱的占89.7%;知晓肾病患者可以进食豆制品占25.2%、知晓肾病患者应用某些药物需减量的有57.6%。有51.4%的全科医务工作者知晓血液透析不是尿毒症唯一办法、42.9%知晓肾移植是治疗尿毒症的首选方法。肾脏疾病进展相关因素方面平均正确率为54.2%。结论北京市顺义区社区及乡镇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务工作者对肾脏病的了解仍需提高。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基层医务工作者 知晓率 认知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共计200例,均抽取自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患者中,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100例接受常规护理的设为对照组,其余10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人性化护理管理,设为实验组,并分析这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技能、住院环境以及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人性化护理管理 护理工作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社区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入选2020年8月到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患者并随机分为常规组(55例,常规社区护理)和中医护理组(55例,应用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护理)两组;观察两组遵医情况、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中医护理组患者的遵医率为94.55%高于常规组的72.73%;护理后中医护理组的36条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量表评分高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也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社区护理工作中应用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有利于改善患者遵医情况,提升生活质量和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

  • 标签: 社区护理 中医护理适宜技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在我国经济建设大范围推行的形势下,畜牧业在其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其不但与人们的生活饮食健康密切相关,并且也与社会和谐发展存在直接的关联。畜牧业在实践中表现出了明显的地域性的特征,畜牧业的发展能够从根本上推动经济建设工作的实施。要想促进畜牧业的未来稳定健康发展,那么还需要对防疫工作加以侧重关注,积极的做好防疫工作,避免发生疫情的情况,保证畜牧动物的健康成长。在当前新的历史阶段,在动物防疫站动物防疫工作之中,将新技术进行合理的运用,能够从根本上提升畜牧养殖工作的整体水平,为我国畜牧业的稳步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 标签: 新技术 动物防疫站 动物防疫 工作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生殖中心培养室运用信息管理系统优化护理工作的临床实践效果。方法 完善和升级临床医学管理系统,将“实验室导出”功能模块植入“实验室管理”当中用于导出培养室科研统计数据表,将“新鲜植入通知单”功能模块植入“实验室操作台”用于编辑培养室知情同意书,比较信息管理系统优化前后编辑打印变知情同意书与导出培养室科研统计数据表工作时间。结果 优化后编辑知情同意书时间、录入病历时间均比优化前段,优化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生殖中心培养室 信息管理系统 优化护理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精神病护理工作中采取强化心理护理方式的综合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内本院收治的94例糖尿病患者,采取随机对照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强化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用药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与用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强化心理护理方式,在精神病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不仅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也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强化心理护理 精神病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为解决养老问题,国家大力鼓励民间发展养老机构,提高老龄人生活质量。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机构养老服务发展比较晚,机构养老相关体系不健全,导致机构养老服务质量低、专业水平不足,无法满足老龄人的实际需求。将社会工作的方法接入到机构养老服务方面,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因素影响,出现不同角色价值冲突、专业工作认可度、角色定位等伦理困境,成为社会工作者参与机构养老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分析了机构养养老实践中的社会工作伦理困境以及对应策略。

  • 标签: 机构养老 社会工作伦理困境 应对策略
  • 简介:摘 要:门诊作为各个医疗结构的主要构成科室之一,其是直接面向患者的临床科室,门诊科室内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对医院的影响,且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也决定着患者对医院的初始印象,甚至对患者就医时的情绪产生不良影响。但是,由于门诊科室内患者的疾病十分复杂,且就医人员数量比较多,极易对护理人员产生加大的压力,最终出现医疗护患纠纷事件。

  • 标签: 分诊 妇产科 门诊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妇产科于2019年6月-2021年6月接收12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Excel函数法将其均分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化护理,实验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对比其护理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妇产科 护理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手术室是医生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战场,而术前访视就是坚实的后背力量,在手术开始前对患者实施术前探讨和交流有助于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以最佳的生理和心理状态迎接手术,进一步提高手术配合度。本文从术前访视角度出发,分析当下手术护理工作中术前方式的应用现状与研究进展。

  • 标签: 手术护理 术前方式 应用现状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偏瘫肢体康复护理训练在脑梗死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52例病患为研究对象,截取于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脑梗死患者;经数字表法均分2组,1组为参照组(n=26,接受常规护理),1组为研究组(n=26,接受偏瘫肢体康复护理训练);观察和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在干预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方面,研究组同参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在护理总满意度方面,研究组同参照组相比显著更高(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偏瘫肢体康复护理训练具有积极意义,可切实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其护理满意度;建议推广。

  • 标签: 脑梗死 偏瘫肢体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康复训练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搜索相关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和康复治疗现状以及康复训练相关等方面信息资料。方法:选择我国某医院在2019年1月-2021年12月接受诊疗的80例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把这80例患者平均划分成为两个实验小组,其分别为试验组以及参照组,每组均为40例病患,其中试验组患者要以常规护理为基准,对其进行心理护理以及康复训练,参照组患者实行常规的护理模式,针对两个实验小组的护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实验能够得知,实验组当中的患者SCL-90评分会超过参照组患者SCL-90评分,并且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会明显的超过参照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明显小于参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康复训练在临床护理工作当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进一步改善当前患者自身的运动功能,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缓解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压力,并且康复训练以及心理护理模式的使用还会有效的降低各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让其护理满意度变得更高,从而较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医院临床中患者的病症以及病情会比较复杂,且存在大量的急诊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任务也会较为繁重,这就使得其在日常工作当中埋设的护理安全隐患问题会比较多,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的护理风险事件。近些年来,人们的法律认知意识越来越强,人们对于医护人员工作质量所提出的要求和标准也变得越发的严苛。在这种期望值的作用下,人们开始趋向并注重身心舒适方面的护理,临床护理中产生护理风险事件以及并发症的概率会比较高,一旦其出现问题就会引发一系列的医疗纠纷,同时还会影响到医院的形象。心理护理是身心舒适护理的重要分支,其能够充分展现出护理的人性化思想和状态,会加速患者病情的转归速度,康复训练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占据的地位较高,需要以治疗为基准,制定适宜的康复训练计划,提高患者预后效果。

  • 标签: 心理护理 康复训练 临床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偏瘫肢体康复护理训练在脑梗死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52例病患为研究对象,截取于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脑梗死患者;经数字表法均分2组,1组为参照组(n=26,接受常规护理),1组为研究组(n=26,接受偏瘫肢体康复护理训练);观察和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在干预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方面,研究组同参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在护理总满意度方面,研究组同参照组相比显著更高(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偏瘫肢体康复护理训练具有积极意义,可切实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其护理满意度;建议推广。

  • 标签: 脑梗死 偏瘫肢体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手术室感染控制当中采取循证管理对工作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 在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内进行的2200台手术临床资料进行分析,2020年进行的1100台手术划分为对照组,2021年进行的1100台手术划分为试验组,分别接受常规管理与循证管理,比较采样合格率与护理工作质量差异。结果 试验组采样合格率与护理工作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手术室 感染控制 循证管理 护理工作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肛肠科护理工作中实施分阶段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我院肛肠科收治的患者中抽选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44例,接受分阶段健康教育护理,对照组患者例数为44例,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健康教育环境、健康教育行为、健康教育态度、健康教育知识等健康教育认知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肛肠科 护理工作 分阶段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肛肠科护理工作中实施分阶段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我院肛肠科收治的患者中抽选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44例,接受分阶段健康教育护理,对照组患者例数为44例,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健康教育环境、健康教育行为、健康教育态度、健康教育知识等健康教育认知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肛肠科 护理工作 分阶段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医务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两者的联动服务模式被认为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满足老年人等弱势群体需求的有效途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医务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的联动服务模式,探讨其实施路径和效果。希望通过对这一模式的研究,为医疗服务模式的改革和升级提供借鉴和思路。

  • 标签: 医务社会工作者 志愿者 联动服务模式 策略建议
  • 简介:【摘要】新医疗改革要求医院以“病人为中心”,加强医护人员的综合能力和为病人服务的理念,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基于此,医院必须对医务人员的思想政治进行教育,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作用,妥善处理三者(医务人员的个人利益、医院的利益以及医德医风问题)关系,坚决抵制医务人员出现唯利是图、轻视政治思想工作、医患关系紧张的现象。文章作者对医院工作中的医务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以及处理办法进行简单地分析,旨在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处理医患关系,帮助医院更好地发展[1]。

  • 标签: 医务人员 思想政治教育 困境 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