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2 个结果
  • 简介:时至今日之研究表明:语言学习策略对语言学习,特别是对外语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深化这一领域的研究,本研究探索了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中记忆策略使用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能灵活地使用大量的记忆策略;在他们所使用的四类记忆策略中,有三类策略与他们的英语学习成绩显著相关。

  • 标签: 记忆策略 英语成绩 相关
  • 简介:本文在比较中西方教育的相似点的同时,指出了中国外语教育不同于西方人的地方,比如中国的英语教学被广泛重视并得到普及,投入多、周期长,然而教学结果远非所期,尤其在听力技能和口语表达上。继而分析了造成这种学习结果的社会原因、教学方法原因等。基于这些原因,笔者最后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集中体现在一点上,那就是教师要最大限度地鼓励和吸引学生参与说的各项活动。

  • 标签: 积极参与 中国学生 英语教学 活动 听力技能 西方教育
  • 简介:动机是影响二语习得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学者对此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且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对于动机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泉研究人员说法各异。动机是由不同的变量所组成.而这些变量对二语习得的各个方面也有不同的影响。本文作者试图发现影响动机的各个变量以及其对中国学生的影响,并且提出相应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本文也介绍了韩国的成功经验。并且以此为基础,找出适合中国学生的学习方法。

  • 标签: 动机 情感因素 语言教学 二语习得
  • 简介:在2013年第8期和第10期《英语世界》里,我们分别写了写翻译家林语堂和刘尊棋,其着眼点皆与中国文学和文化走向世界有关。在助推中国文学和文化“走出去”方面,还有很多翻译家也颇值得介绍,沙博理先生即其中之一。“沙博理”系英文姓名SidneyShapiro之绎译,寓意“博学明理”。读“沙博理”之前二字(即“沙博”)时,脑子里不期然蹦出“撒播”一词,再联想到先生之人生“主业”(即将中国文学译介至英语世界),本文标题因此“得来全不费工夫”。

  • 标签: 中国文学 英语世界 沙博理 翻译家 文化“走出去” 印象
  • 简介: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不利于文化传承,普遍存在于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严重影响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注重消除和解决文化失语现象成为大学英语教学课堂的重中之重。

  • 标签: 中国文化失语症 大学英语教学 对策
  • 简介:本文以Brazil等人的语篇语调模式为理论框架,调查分析了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在朗读与会话语篇中的语调特点及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研究发现中国学生在语调组的划分,句重音的选择及语调选择等方面都与以英语为母语者存在较大的分歧,而造成这些分歧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输入相对贫瘠的外语语言环境和把语调选择与句子的语法类型相对应的教学理念所导致的中国学生对语调的交际和语篇功能的意识缺乏。基于此,文章对语音语调课的教学提出了尝试性的建议,即:在以英语为外语的语言环境中,语音语调课的教学应采用语篇途径以提升学生对语调的语篇功能的意识,从而避免因此可能造成的跨语言交际的失误。

  • 标签: 语篇语调 中国学生的语调特点 语调组 句重音 语调选择 语调的交际及语篇功能
  • 简介:2017年10月20—22日,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语教学研究分会主办、西安外国语大学承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的“第八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在陕西西安举行。

  • 标签: 中国 英语教学
  • 简介:世界各地很多的高等教育机构都建立了质量监控体系,以保持标准。本研究报告了2012年在中国东北某省所进行的英语专业评估中对院校间课程所进行的比较研究。该研究主要是质性的探究,其所收集的数据主要是通过各高校在网上所提交的文件以及后续的半结构化访谈所获取的。来自12所高校37名参与者参加了此项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课程取向因高校的不同而不同,其取向的不同也反映在他们的课程设计之中。本研究将有助于了解目前中国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了解其国际化和本地化的课程需求,同时也有助于了解各种不同类型高校的课程设置。

  • 标签: 英语课程 院校评估 英语专业 课程设置
  • 简介:本文对语义失真现象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并对每一类给出实例加以验证。为了验证及修正国外研究者的相关理论,笔者以中国英语学习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大体上证实了笔者的预测:不论是中国英语学习者,还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外实验对象,言语再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体相同类型的语义失真。

  • 标签: 中国学生 言语再生 语义失真 英语
  • 简介:本文对中国译学关于意义和意图的认识做了简要综述,指出我国当代译论对意义和意图的认识仍然存在传统的感性认识,但是,尽管我国译论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刘宓庆的《翻译和语言哲学》一书还是标志着我国译学在意义和意图的认识上有了新的起点。

  • 标签: 中国翻译理论 意义 意图 《翻译和语言哲学》
  • 简介:本文试从两个方面拓展当前有关书面纠错功效的研究:1)通过突破传统的形式反馈,比较了直接反馈与语境反馈(即在丰富语境下提供的反馈)对于二语习得的不同作用;2)通过转变传统的目标结构,考察了反馈对于英语搭配习得的影响。研究采用"前测—干预—后测—延迟后测"的设计模式,通过汉译英和选择两种测试方法来考察反馈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纠错可以有效促进英语搭配习得,而且语境越丰富,纠错效果越好。研究指出,纠错有利于学习者注意到中介语与目标语间的差距,从而有意识地学习正确语言形式以弥合差距。另外,纠错中的语境因素可以调动人的多层认知系统,加深学习者对搭配的理解和记忆,从而产生更好的促学效果。

  • 标签: 书面纠错 搭配 语境 二语习得
  • 简介:英语大班教学这一现象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常见的现象,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大班教学非常普遍。在过去的二十年中,英语大班教学引起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者的持续关注。但是,在中国有关英语大班教学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将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中国中学英语教师对大班教学的看法以及他们在教学实践中应对大班教学的策略。450多名中学教师参与了本调查,其中的6名教师参与了本研究的半结构化访谈。研究表明:绝大多数(92.6%)的中国中学英语教师对英语大班教学持消极态度,认为在大班教授英语的过程中存在教学问题、教学管理问题以及心理负担沉重等问题。尽管大班教学面临着众多的问题,但是,教师们还是在自己日常教学中探索出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并取得一些成功。

  • 标签: 中学英语 大班教学 问题 策略
  • 简介:根据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第三届常务理事会筹备会(2000年4月24-25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的决定,第三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将于2001年5月19-22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论文征集主要面向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会员单位的英语教师(目前有英语专业的院校基本上都是会员单位)。应征人须在2000年11月30日之前(以当地邮戳为准)寄出500-800词的英文论文提要。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将成立专门的论文评审委员会对提交的论文提要进行审核,凡论文提要被采纳的,我们将发给正式的论文宣读邀请函。研讨会的主题确定为:21世纪的中国英语教育:理论与实践。具体讨论题目为:

  • 标签: 中国英语教学 国际研讨会 论文提要 理论与实践 常务理事会 论文宣读
  • 简介:中国和英国的古典咏秋诗大多以秋天为背景、或通过描写秋景等手段抒发悲情,但前者的特点是悲而求静,后者的特点则是悲而变化。本文将上述特点纳入审美范畴进行观照,认为它们是两种不同审美取向的反映,也是中英民族传统文化的折射。文章还深入挖掘了形成该两种不同审美取向最本质的原因。

  • 标签: 中英 咏秋诗 审美 对比 索源
  • 简介:本研究通过对比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和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调查了中国EFL学习者对yet一词的习得情况。调查结果表明:(1)中国EFL学习者中除了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以外的学生,均对yet一词使用不足;(2)与英语母语者相比,中国学习者在使用yet时,偏好使用其连词词性。在作副词使用时,仅仅集中使用其常见用法;(3)中国学生使用yet的总体错误率不高。

  • 标签: YET 中国EFL学习者 词汇习得 语料库
  • 简介:英国当代作家贾斯汀·希尔的《天堂过客》、《品梦茶馆》和《黄河》分别在英国荣获不同文学奖项。他的三部中国题材作品被西方国家读者认为是对当代中国的准确再现,为西方的中国题材注入了新鲜空气。虽然希尔借选材、人物塑造、语言及叙事风格体现了一定的文化认同,但其叙事形式和汉化英语的背后却隐含着西方对中国司空见惯和根深蒂固的成见。三个文本中都有对中国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或多或少的偏见与误解。误读和冲突的产生有其个人心理、社会语境和历史渊源的原因,更有东方主义霸权话语挥之不去的阴影。

  • 标签: 贾斯汀·希尔 异质文化 文化误读 东方主义
  • 简介:近年来,关于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话题愈谈愈热。经过学界推荐、文献调研、学者研讨、专家评议、投票确定等程序,“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及其翻译研究”成功跻身2013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

  • 标签: 中国文学 走出去 “铭” 印象 中国当代文学 文献调研
  • 简介:本文运用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对不同程度的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使用连接副词的现象进行了分析。本研究发现:中国学习者在议论文中连接副词的使用频率和作文分数的高低有较高的相关性。高分组的学习者比低分组的学习者使用更多次数和类别的连接副词,在连接副词的使用上具有较强的语体意识。

  • 标签: 语料库 EFL学习者 连接副词 汉语迁移
  • 简介: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界面研究已逐渐成为国际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国内外学术界对界面研究的意义和重要性也已形成共识。为交流我国外语界面研究的方法,检验近年来界面研究的成效与成果,进一步加强我国外语不同领域研究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界面研究专业委员会决定于2015年5月7-9日在湖南张家界召开第三届中国外语界面研究高层论坛。

  • 标签: 高层论坛 界面 外语 中国 论坛会 90年代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