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屈赋解诂则曹海东盖(盍)为余而造怒(《九章·抽思》)对这句中的“造”,注家们历来都认为是动词,并释之为“作”、“生”。如,朱熹《楚辞集注》:“本无可怒,但以恶我之故,为我作怒也。”王夫之《楚辞通释》:“造,作也。”马茂元《楚辞选》、聂石樵《楚辞新注...

  • 标签: 《离骚》 屈赋 《抽思》 解诂 生平事迹 荃不察
  • 简介: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最近被人刨了回老底。有消息称,1789年10月5日,他从纽约社会图书馆借了两本书:《国际公法》和英国《下院辩论》第12卷,还书日期应为当年的11月2日,但是,他直没有完璧归赵。如今,220多年过去了,华盛顿的还书逾期滞纳金已累计高达30万美元。

  • 标签: 美国 新闻 国际公法 华盛顿 图书馆 滞纳金
  • 简介: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不断有传统汉语词在网络交际中被赋予新的用法。有的名词用作动词,如“盐我脸”;有的动词用作名词,如“露眉杀”;有的形容词用作名词,如“晒娃热”等。近两年,有词的特殊用法非常流行,其新创结构成为些新闻媒体尤其是娱乐性新闻惯用的表达方式,这个词就是“实力”。

  • 标签: 网络交际 方式状语 语言模因 尚简 因果关系 概念结构
  • 简介:有位工农出身的干部,在报告中有这么句话:“我们过去是不学无术,今后应该元术不学,才能达到不无学术,甚至无不学术的境地。”真是妙语连珠,掷地有声。“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无术不学”则成了双重否定句式,“学”由名词变成动词,指学习,意即所有的知识和本领都应该学习。

  • 标签: 巧用 否定句式 “学” 学术 学习
  • 简介:阅读,需要有种激情。无论阅读何种类型的书刊,只要我们有必要或有兴趣,那么,只要翻开书,我们就应该用饱满的激情去投入。否则,我们就不可能真正用心、用情去了解它、品味它,也就不会获得对它的深入及由此而展开的生命内在的秉承与领悟。

  • 标签: 阅读需要 兴趣 阅读理念 思想 阅读中 余秋雨
  • 简介:坐着轮椅的残疾男青年,在自家院子的门前,摆了小书摊。

  • 标签: 堆干枯 干枯马 马草
  • 简介:各位领导,各位党员:大家好!今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我在市委办信息科工作,早在今年2月份,信息科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各县市区和市直相关部门就"两学做"学习教育方案进行了认真学习并开展了热烈讨论。

  • 标签: 教育方案 大家好 领导干部 中共中央办公厅 告诉我 信息工作者
  • 简介:路”国家来沪留学人数大增上海高校积极响应国家战略,精心谋篇布局推出全新举措“十一”前夕,同济大学传出消息,来自该校50多个“路”国家留学生和本校学生共同合作完成的51份国别国情研究报告,将以论文集形式付诸出版——这本名为《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中国“路”建设》的集子,已进入最后校对阶段。而在复旦大学,筹备中的全英文中国政治学本科专业,也将对“路”国家的留学生开放招生。

  • 标签: 汉语教育 海外市场 新闻动态 文化交流
  • 简介:本文选取了常州工学院2016级和2017级来自"路"沿线国家的200多名学历留学生作为观察的对象,对他们的汉字书写情况分别进行了为期10周左右的跟踪调查,以期得出这批来自"非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们汉字书写的偏误规律,并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汉字教学提供第手的教学参考。"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常见的汉字书写异常情况,在不同时间阶段表现有所不同。前期(第1-4周)主要是笔画异形、缺少笔画或偏旁;中期(第5-6周)除了上述问题依然存在外,还出现了对笔画长短认识不清、对直笔和弯笔认识不清或对汉字整体结构认识不清等问题;到了后期(第7-10周),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偏旁误用、形体相似字混用、同音字混用等等情况。文章对"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汉字书写的异常情况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汉字教学的策略:从笔画入手开始教学过渡为整字教学的策略、汉字整体认知的策略、对比示范书写的策略、汉字认写同步的策略等。

  • 标签: “一带一路” 留学生 汉字书写
  • 简介:教育部日前公布2015年来华留学生数据,统计显示,共有来自202国家和地区的397635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31省份的811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其中,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来华留学生总人数分别为240154、66746、49792、34934、6009名,亚洲和非洲生源同比增长,欧洲、美洲、大洋洲生源同比下跌;韩国、美国、泰国成为生源国前三位;北京、上海、浙江位列吸引来华留学生人数省份前三位。

  • 标签: 汉语教育 海外市场 新闻动态 文化交流
  • 简介: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日前公布,自2017至2018学年起推出“‘路’奖学金——马来西亚”,以吸引优秀的马来西亚学生来港修读学士学位课程。据特区政府新闻处消息,特区政府教育局局长吴克俭28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与马来西亚高等教育部副部长叶娟呈会面后公布了该奖学金计划。

  • 标签: 汉语教育 海外市场 新闻动态 文化交流
  • 简介:4月18日,“信任与合作:‘路’与南亚”国际研讨会在西华师范大学隆重召开。全国政协委员、察哈尔学会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艾平,南充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单木真,西华师范大学校党委副书记聂应德、副校长李健,察哈尔学会副秘书长王冲,印度国家安全咨询委员会前成员、中国分析与战略研究中心主席JayadevaRanade出席。43名中外学者参加会议,其中国内学者28名,国外学者15名。开幕式由李健主持。

  • 标签: 海外 华文教育 文化交流 汉语教学
  • 简介:鲁迅在论及我国传统戏曲的创作时指出:“剧本虽有放在书桌上的和演在舞台上的两种,但究以后种为好。”(《致窦隐夫》)案头戏曲剧本多半是文人“掉书袋”之作,故多为历代进步剧论家所不齿,因而我们谈戏曲欣赏,多是对舞台演出的戏曲剧本的欣赏。

  • 标签: 传统戏曲 阅读欣赏 案头戏 舞台演出 生活真实 舞台时空
  • 简介:<正>上世纪末的1898年,清末著名学者、爱国者马建忠积“十余年力索之功”,在他五十三岁的时候向中国人民贡献了部《马氏文通》,从此揭开了中国语言学新的页。马建忠的伟大就在于他怀着清季“识当时之务”的先进时代意识,第引进了西方语法学的模式和观念,模仿欧西的“葛郎玛”(Grammar,语法)写作了中国第部汉语语法书,以此开始了中国语法学研究的历史。马建忠的时代意识是什么呢?是他忧国忧民、渴望富国强兵的爱国意识,是他追求洋务改良的变革意识,是他“求夫实用”而“精求”“会通”新“道”、新“理”的科学意识和价值意识。马氏在其书的《后序》中明确提出:“君子学以致其道”。他将西方文化教育作为参

  • 标签: 新时期中国语言学 四十年 马建忠 时代意识 新中国 价值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