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财产是私有制的产物。罗马为奴隶社会简单商品关系的最高水平的法律。欧洲封建时代的代表性的财产是日耳曼,主要表现为物权法而非所有权。财产在资本主义时期才会发展起来,在大陆形成《拿破仑民法典》模式,在英国则形成独特的财产模式。这些法律的核心是产权制度,替市场经济开拓广阔的道路。垄断资本主义的"社会本位"趋向,符合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的效益要求。中国封建的财产历史悠久、影响巨大。它属于封闭的农业自然经济的法律,同政治特权密不可分,尽管这种法律维系了社会的相对稳定,但却不能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建国以来,社会经济以生产资料的全民所有制为基础,提供比资本主义更高劳动生产率的可能性。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必须同市场经济和效益优先原则相结合,形成合理的财产制度,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 标签: 财产法 所有权 资本主义 罗马法 物权法 私有制
  • 简介:在法律全球化的时代,比较在法律起草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显。一方面,全面的比较研究会激发创新的思路,找到良好的改革模式,从而制定出一部运行良好的立法。另一方面,不成熟的比较研究及对国外立法的错误解读则会提供不恰当的改革模式,导致一部无法发挥其应有功能的法律出台。以芬兰为例来回答比较在立法中的表现形式和作用、什么是立法起草中的比较、为什么立法起草需要比较、在立法起草的实践中比较分析如何实施等问题,将对立法起草与比较这一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 标签: 立法起草 比较法 芬兰宪法 行政程序法
  • 简介:奢侈行为是滋生各种社会问题的痼疾之一。对奢侈行为的法律规制在现代社会受到各种私法理念的阻却,但在共和中后期的古罗马,面对日甚一日的奢侈之风,在传统社会机制疲于应对的情况下,罗马统治者选择诉诸法律,出台了一系列对以豪华宴会为代表的奢侈现象进行规制的禁止奢侈。此等禁止奢侈从宴会的客人、饮宴的花费、饮食和餐具等方面对宴会进行规制。虽然在实践中它们并没有得到有效执行,但是其作为典型的表现法,旨在以其表现功能而非威慑功能达到对奢侈行为的遏制。禁止奢侈随着罗马宪制的转型而在帝政时期趋于消失,但它们在共和时期确实在社会风气净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没能阻止却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罗马帝国在腐化堕落中走向衰亡的步伐。

  • 标签: 奢侈 禁止奢侈法 宴会 表现法
  • 简介:澳门行政会6月15曰表示,已完成讨论《修改第9/1999号法律(司法组织纲要)》的法案。新的修订案规定,涉主要官员的诉讼将由中级法院进行一审,同时只允许中国籍法官及检察官处理涉及违反《维护国家安全》的案件。

  • 标签: 司法组织 修订案 澳门 国家安全法 中级法院 检察官
  • 简介:2005年9月中旬,我应邀到江西省检察院讲课。讲课之后,主人热情地陪我上了庐山。我们登含鄱口观五老峰,走锦绣谷谒仙人洞,然后拜故居、看美庐、游会址,半天的走马观花,却也领略了庐山的主要美景。午饭后的“清雅茶楼竹海凉,浮沉云雾玉杯香”,使我进一步体验到云缠雾绕的庐山妙境。庐山多云雾,有诗为证:“蠡湖水气蒸作云,云上匡庐复为水。”据说,茶树喜温、爱湿、耐阴。高山之上,云雾缭绕,相对湿度大,而且那飘浮的云雾具有过滤光波的功能,可以阻挡光波较长的红外线,使茶叶中的纤维素不易生长,芽叶鲜嫩;而让光波较短的蓝紫光和紫外线通过,有利于促进茶叶中含氮物质的积累和芳香物质的形成。正因为庐山具有“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的环境,所以才能养育出“庐山云雾”这样的精品绿茶。

  • 标签: 云雾茶 中国 法律制度 行政机关
  • 简介:的数量当今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有时甚至一个国家内部同时实施着不同的。某些非国家的团体也有它们的:天主教会,伊斯兰,印度,犹太。还有国际,其目的是在世界范围或地区范围内规定国家间的关系与国际贸易关系。

  • 标签: 多样性 当代 国际贸易关系 世界范围 伊斯兰法 国家
  • 简介:2004年以来,欧洲共同体已经扩大至25个成员国。为了使共同体竞争能够适应扩大带来的新挑战,保障共同体竞争规则目标能够得到更好的实现,欧共体在2004年启动了其竞争的现代化进程,对老的竞争规则进行了重大的修改和发展。因此,2004年注定成为欧共体竞争现代化发展最为关键的一年。此次欧共体竞争的发展体现了欧洲一体化的要求,要求成员国竞争向共同体竞争靠拢,体现了共同体竞争机关与成员国竞争机关的相互协作,提升了共同体竞争机关在共同体层面的管辖权力,变革了共同体竞争过去存在的某些不足。其中最重要的三个条例是竞争适用性规则第1/2003号条例,合并控制条例第139/2004号条例及技术性转让协议集体豁免条例第773/2004号条例。这三个条例不仅为共同体竞争设定了适用程序,提升了整个共同体竞争机关执法的效率,还在企业合并控制和技术转让协议等对整个共同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实体问题进行了新的规定。它们对整个共同体竞争规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是此次共同体竞争发展的核心。这些发展对我国的反垄断立法也具有宝贵的参考价值。本文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概括介绍了整个欧共体竞争的法律体系,第二部分分别对上述三个新条例及其对应的通告、指南,对欧共体竞争的最新发展进行了介绍、分析。

  • 标签: 竞争法 竞争规则 市场支配地位 反垄断立法 欧洲法院 欧洲一体化
  • 简介:奏为遵旨考订法律谨拟将现行律例内重法数端先行删除以裨治理而彰仁政恭折仰祈圣鉴事。

  • 标签: 重法 律例 删除 法律
  • 简介:“隔壁家新建的楼房装修,把我家的墙壁打穿了,检察官可以为我做主吗?”“检察官,我家老三犯事了,上周法院作出了判决,我不服啊!”8月6日上午,上林县检察院预防局,民行科,公诉科的6名干警到该县三里镇赶“法律大集”。

  • 标签: 检察官 赶集 检察院 上林县 三里镇 判决
  • 简介:<正>目次一、修改背景与理由二、主要修改内容一、修改背景与理由日本国会于2004年6月2日通过了破产修改法案,废止了1922年颁布的旧破产。新破产于2005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本次修改号称是日本破产自1952年导入免责主义以来最大的一次修改,共计删除旧

  • 标签: 破产法 破产管理人 破产程序 破产宣告 破产债权人 债务人财产
  • 简介:'适习惯'是法官在司法过程中运用法定的识别标准对民间习惯的适性予以检验和认定的产物,在现代性语境中,对习惯的司法识别实质上是以现代精神对传统民间习惯予以有目的的重构的行为。'适习惯'因此就具有了建构性、适性、过渡性和工具性的特征,并在司法过程中发挥着证明法律事实、充当法律推理大前提、补充实在乃至变革实在的功能。'适习惯'概念的提出,为进一步探索民间习惯的司法化提供了现实化进路,具有相当的法律方法论意蕴。

  • 标签: 适法习惯 民间规范 司法识别 司法功能
  • 简介:适用于欺诈性买卖合同的撤销权规则出现了错误。这个规则认为如果合同被撤销,那么转移财产权的方式也将被撤销。但是财产权转移的方式不仅限于合同,交付就是另一种方式。尽管被欺诈的出卖人有权撤销买卖合同,但这并不附带回复财产权的功能。此立场也适用于合同自始即属无效的情形。如果买受人破产,被欺诈的出卖人也只能成为无担保债权人。对"财产权可以因合同撤销而回复"这一理论的历史考察揭示了它来自于帕克勋爵在LoadvGreen案的创造。但此项创造的依据,ParkervPatrick案,其实恰恰是支持抽象原则的先例。与普通上基于不当得利或不法行为产生的其他权利相比,这种财产性权利也显得非常另类。基于买受人破产的情形对法律赋予此种权利的正当性证成也不能成立。

  • 标签: 抽象原则 欺诈 善意取得 财产性权利 撤销权
  • 简介:<正>第一部分竞争第一章协议第一条下列法律予以废止:(1)1976年限制性行为法院;(2)1976年限制性贸易行为;(3)1976年转售价格;(4)1977年限制性贸易行为

  • 标签: 搜查令 行为法 竞争法 转售价格法 十六条 前款
  • 简介:我认为重庆检察精神就是“尚忠,尚,尚正”。“尚”,经典解释为“尊崇”、“崇尚”,连续使用三个“尚”字,折射了我们重庆4000多名检察人,为了检察事业,是全市检察干警为“加快实现西部领先,力争跨人全国一流”而顽强拼搏的精神状态的强调、浓缩、积淀和高度概括。

  • 标签: 检察事业 精神状态 经典解释 检察干警 重庆
  • 简介:<正>一、关于雇佣人责任《日本民法典》对于雇佣人责任是这样规定的:"(1)为了某一事业(工作、事务)雇佣他人者,被雇佣人在执行该事业(事务)的时候,对第三人造成损害的时候,不负损害赔偿责任。但是,雇佣人在选任被雇佣人以及对其事务的监督尽到相应注意时不在此限……(2)对事务进行监督者的责任亦如前项规定。(3)前二项规定不妨碍对雇佣人或者监督人对被雇佣人行使求偿权。"也就是说,

  • 标签: 雇佣人 工作人员 求偿权 不法行为 民法通则 民法典草案
  • 简介:当前的网络技术使信息利用突破了传统的著作权交易模式,为实现对信息性权利的保护,权利人开始运用许可合同来取代著作权的功能。但是,“私人造”的兴起并不意味着著作权的消亡,著作权在实现公共利益方面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可以借鉴民法中任意性条款与强制性条款的划分,以是否涉及市场利益为标准,将著作权中的权利限制条款分为“消除市场失灵”之限制条款与“促进基本自由”之限制条款,以此界定合同与著作权的效力位阶。从具体立法上看,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应网络时代的信息交易问题:一是构建交易平台;二是完善交易规则。

  • 标签: 著作权法 合同法 信息产权 许可合同 权利限制条款
  • 简介:"婚姻解释三"第7条、第10条无意于侵害婚姻的伦理本质,推进或构建所谓的"契约"式婚姻;不是漠视目前中国"从夫居"的婚姻现实,忽略性别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对于可能出现的重新约定房产权属、要求房产"共名"、女方可能更多地走出家庭等新的社会问题,公权力当然并不反对,事实上亦无能为力。应当看到,法律只是行为的底线。婚姻是私法,人们完全可以通过协议更好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婚姻解释三"对房产权属的配置所直面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毋宁是如何在离婚率增加、房价畸高、判决标准不一的情形下,为离婚时的房产权属争议提供公正统一的司法判准。

  • 标签: 房产权属 婚姻本质 生活逻辑 司法裁断
  • 简介:本文旨在对处理国际条约与中国法之间关系的规定提供一些建议。从《德国基本法》中的规定、德国学术界中有关处理国际和国内关系的意见出发,同时基于国际条约在中国法上的实践,应当在中国的《立法》中增加一个新的条款。该条款将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国际条约在中国国内中的效力、该效力的开始时间、国际条约在中国法律体系中的效力位阶、国际条约的直接适用以及符合国际的解释问题。

  • 标签: 国际法和国内法的关系 中国宪法 立法法改革 中德比较法
  • 简介:安德雷·马默(AndreiMarmor)的新著《哲学》是近年来英美法理学界的一部杰作。整本书围绕当代英美法理学两大核心议题——法律性质问题和方法论问题展开论述,作者马默在两大议题上均持严格的分离观:法律性质问题上采取还原论立场,方法论问题上固守描述性哲学,两者融贯相连。经过重述和检讨,本文认为马默在上述两个议题上较前人的观点确有进步和创造性,值得认真审视。但本文也批判性地指出:首先,在检视承认规则的争议和法律规范性与权威的关系时,我们发现法律效力并不能完全还原为社会事实。其次,法律性质问题和方法论之间的关系并不如马默想象得那样紧密。最后,描述性哲学也并不能完全承载哲学的目的和使命。

  • 标签: 马默 还原论 分离论 描述性法哲学 法律的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