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4 个结果
  • 简介:1956年3月,吴耀宗先生在中国基督教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第二次全体委员(扩大)会议上作了《关于中国基督教自爱国运动的报告》,对第一次全国会议以后一年半来的工作作了回顾,并在当时的情况下提出了中国教会的"大见证"、"十项任务"。今年是"大见证""十项任务"提出四十周年,神学研究室举办主题为"中国教会的见证与任务"的研讨会以作纪念,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今天中国教会当有怎样的见证?今天中国教会的任务是什么?与四十年前相比又有

  • 标签: 国教会 爱国运动 见证 任务 四十年 中国基督教
  • 简介:"梵二会议"以后,不仅是圣餐礼仪被理解为位一体上帝的工作,同样也包括圣道礼仪。普世教会的崇拜是位一体上帝的工作,这是位一体讲道神学的基础。基督教的讲道被看作是位一体上帝共同的工作,正如整个救恩的历史都见证了位一体上帝的共同工作一样。另外,由于讲道是上帝的使命(missioDei),而圣父又差遣圣子和圣灵,所以讲道也是位一体上帝的使命(missioTrinitatis),圣父怎样差遣了圣子,圣子也怎样差遣我们,并把圣灵赐予我们,所以传道人的宣讲也是在参与位一体上帝的使命。

  • 标签: 三位一体的讲道神学 讲道 圣父在讲道中的角色 圣子在讲道中的角色 圣灵在讲道中的角色
  • 简介:刘一明是清代有学有证的高道,也是内丹理论之集大成者。他提出了内丹修炼的个原则,即在知行关系上“先穷性命之理,后了性命之功”;在修行旨归及方向上“从后天入手,后天返先天”;在修行内容及次第上“性命双修,先命后性”。这个原则是道教内丹学进一步体系化、成熟化的标志之一。

  • 标签: 刘一明 内丹 修炼三原则
  • 简介:当今,道教官观遍布大江南北;道观里供奉着各种神仙人物和中华始祖塑像。道教神像的设置,旨在诱导人们一心向善、净化心灵;并由此修炼,开发人体良知良能,使其智慧圆通、光明自在。全世界只要有华人的地方都有着广泛的教道信仰,并以此作为“龙的传人”联系感情的纽带。我国名山大川或者大都市的著名宫观信众不绝、香火不断。然而真正懂得跪九叩朝拜的善男信女为数并不多,有的信士进入道教庙观,用的是佛教合什跪拜礼。有的则是毫无章法,胡乱打鞠作揖。没有正确的跪九叩朝拜方法,就不会得到相应修身养性,变化气质的效果。跪九叩即是一种修炼入门的方法,也是广大信徒信仰道的一种表现方式。武当派的跪九叩朝拜则是张丰祖师结合传统儒家礼仪,掺入了修身养性,变化气质的道家思想,使之更加具有可修炼性,在本门派里,跪九叩是武当秘传太极拳的下手入门功夫。

  • 标签: 朝拜 道教 自在 功夫 供奉 信徒
  • 简介:都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历来被人们誉为“象凤凰羽毛一样美丽的地方”。都水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黔南州东南部,都柳江和龙江上游,地处月亮山、雷公山腹地,全县土地总面积2380平方公里,总人口31.5万人,少数民族占96.3%,其中水族占64%,全国有一半以上的水族在这里聚居。这里喀斯特岩溶地貌发育充分,山青水秀,溶洞遍及县境,

  • 标签: 科学发展观 旅游经济 三都水族自治县 少数民族 岩溶地貌 黔南州
  • 简介:承古所立“玄”法门引发了惠洪的非议,祖琇又起而驳斥惠洪的观点。惠洪捍卫作为临济纲宗的“要”,并对之加以论述,又以契嵩关于宗门心法一脉相传、为大乘佛教正宗之说为据,进一步用“玄”来融会禅宗各派宗旨,与其借语言文字来传达宗门旨要的文字禅密不可分。祖琇则持禅教一致、儒释一致的观点,借助唐代以来盛行的新春秋学,辩称承古“玄”具有救治时弊、教导学人等方面的功用,体现出重建禅林秩序的诉求。

  • 标签: 惠洪 祖琇 三玄 文字禅 新春秋学
  • 简介:前言基督教中国化最早由张志刚、卓新平等学者提出,([1])中国基督教全国两会做出积极的回应和支持。[2]2015年5月18-20日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宗教要坚定地走中国化的道路。2016年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再次指出中国宗教要'坚持中国化'的方向,一锤定音。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多次指出中国的宗教要坚持中国化的方向,这就说明坚持'中国化'是新时期中国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正确道路,也是中国宗教界自身努力的方向,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方向,是宗教工作的方向标。

  • 标签: 中国化思考 基督教中国化 思考维度
  • 简介:提要:宋元以来,珠角地区伴随着海洋开发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观音信仰也逐渐在民间社会活跃起来,祭拜观音的庙宇由宋元时的点状分布发展到明清时的城乡林立。围绕观音祭拜而形成的观音借库和吃生菜会等民俗活动相当流行。观音信仰的主要信众是女性。观音信仰进入普通百姓家庭,成为家庭神位中的主神之一。

  • 标签: 宋元明清 珠三角地区 观音信仰 民俗
  • 简介:当你踏足被称为“中国部落文化第一村”——岜沙,就仿佛步人了远古时期的原始部落。你会看到这里的男子崇尚武力,清一色的挽着发髻——“鬏鬏”(苗话叫“户棍”),身着自织的无领右开衫铜扣青布衣,直统大筒裤,青布裢,常年挎腰刀,肩扛火枪,上山打猎,下河捕鱼,神气极了;岜沙妇女着装也较为精美,衣裙上古香古色的刺绣图案,配以银项圈、手蜀,十分耀人眼目。

  • 标签: 从江民族三中 民族教育 教育体制 教学内容 校园文化
  • 简介:关于真谛藏文献中所说的梁安郡,有梁化郡、南安郡之误写等说法。从唐初杨炯文集中找到的梁安郡的用例,可以坐实“梁安郡”就是现在的泉州,其成立的时间在南齐末,而不在梁朝。天嘉五年(564)底,陈朝改称梁安郡为南安郡。真谛藏于陈天嘉二年(561)从晋安郡的“南越”乘小舟到达梁安郡,天嘉年九月,真谛离开梁安郡。真谛藏在梁安郡接近两年时间,在建造寺翻译出《解节经》1卷、《金刚经》1卷并且编译出《解节经疏》4卷、《金刚经疏》10卷。

  • 标签: 真谛三藏 梁安郡 建造寺 佛典翻译
  • 简介:龙山国恩寺位于广东省西部的云浮市新兴县集成镇境内。省城至新兴一百六下公里,从广州乘火车可到达新兴,有广州至新兴直达豪华大巴只需二小时,更有长途汽车从各处通往新兴县城,再由县城坐1路公共汽车直达龙山国恩寺,交通十分方便。寺前有省内著名的温泉度假区。

  • 标签: 国恩寺 禅宗 佛教文化 唐朝
  • 简介:金丹派南宗第五祖白玉蟾以丹论名著于世,融通教是其内丹性命思想的最突出特征之一。他援儒入道,摄禅融老,强调炼形以养神、明心见性以合道,究其实质是欲以道为本,融合教思想于一炉,锻造出更为成熟圆融的内丹性命论。故其丹学呈现出圆熟、简要、通俗等特点,对后学影响深远,并对于南宗内丹学的实践与传播,以及南宗教派的发展壮大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白玉蟾 内丹 融通三教
  • 简介:本文对国外正在流行的宗教对话理论和主要观点做了基本介绍。认为西方的对话理论多是从基督教的理解出发,将佛教的基本教义用基督教的神学来附会,以至于远离了佛教的本义。佛教的对话理论,是以佛教本位出发,对基督教采取了批评的态度,或者是“恰当的解释”。这些对话的理论存在着历史与现实中的文化偏执,要走出这种偏执,才能看见世界宗教对话的曙光,而这个基点,就在于是我们找到双方的“同等重要”的话语。

  • 标签: 基督教 佛教 宗教对话 西方理论
  • 简介:席勒说过“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①可见,“游戏”不仅是一种嬉戏的活动,它与某种严肃的东西有着本质的关联.历来学者们对“游戏”的读解、定义有不尽相同的路线和立场,但一般都承认“游戏”具有自由的活动和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等特征.“游戏”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存在着维特根斯坦所说的“家族类似”,而不是本质主义意义上的单一性.这就在方法上为本主题的研究预设了某种规定:禅风中的“游戏”具有一般游戏意味的特性,而又不能完全从同质性的意义上来加以理解,必须充分关注到禅宗特有的文化脉络和其游戏活动的异质性面向.②“游戏”通常是中国禅师们用于表示他们乐道和悟后禅悦自在的一种方式.这种看似教行不拘的作风,背后却含蕴了深秘的意味.

  • 标签: 中的游戏三昧 游戏三昧自性 略论禅
  • 简介:本文介绍了唐代位文学成就最高的女诗人及她们与道教的关系,指出是道教的教理教义为这些女诗人构筑了宽松的生活环境和有利的创作条件,使她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学才能,敢于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在文学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同时客观上对世俗礼教提出了勇敢的挑战

  • 标签: 女诗人 道教 鱼玄机 《全唐诗》 “真” 文学创作
  • 简介:自本嵩《华严法界观通玄记》被发现以来研究尚少,笔者在总结既有研究的基础上,一方面对已有讨论的主题进一步地深化和补充,另一方面对未有涉及的问题和文献作一番探讨。本文主要讨论个问题:对本嵩生平再考察,尤其从引用、时间等方面分析其与《嘉泰普灯录》中本嵩律师的关系;在版本上,着重对李国玲《宋僧著述考》中所述“浙江省宁波天一阁存明宣德八年刻梵本一卷”和北京德宝2009年秋季拍卖会——佛教文献专场所拍卖的标号为323的卷本《华严法界观通玄记》所呈现的相关信息进行考证;此外,还就与《通玄记》相关的两份文献:台湾国家图书馆善本佛典第38册之《修大方广佛华严法界观》与TK241号和TK242号《注华严法界观门》(上、内在关系。《敦煌俄藏黑水城文献》第四册中的俄下)展开分析,试图通过比对理出一些,

  • 标签: 本嵩 通玄记 法界观门
  • 简介:支谦译经是研究中古汉语词汇的宝贵材料,本文主要探讨了支谦译经所反映的东汉国时期的新词.

  • 标签: 支谦 译经 东汉三国 新词
  • 简介:1987年9月1日,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在北京西黄寺正式宣布成立,并举行了首届学员开学典礼。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的成立,不仅是佛教界一件大喜事,也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个创举。我国藏传佛教转世活佛的教育将由经院式教学改变为现代学院式教学;藏传佛教各派青年大德济济一堂,学修显密,充分显示了今天藏传佛教各教派的平等和团结,这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这件盛事是十世班禅大师为了整饬藏传佛教,面向未来,为法乳流传,同赵朴老酝酿成立的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因由两位大

  • 标签: 藏传佛教 佛学 转世 活佛 中国佛教 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