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综述了国内外燃烧室出口测试采样用内摆式移位装置的发展概况,介绍了装置的组成部分和应用特性,并指出国内研制适用于燃气温度2000K、压力2.5MPa的大型移位装置的必要性。

  • 标签: 燃烧室 试验 测试技术 航空发动机 内摆式移位装置
  • 简介:针对发动机转子高速动平衡转速波动、无法保证振动信号同步整周期采样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转速脉冲的振动信号重构技术,大大提高了相量测量的准确度和稳定性。经试验验证,这项技术是有效、可行的。

  • 标签: 非整周期采样 相量测量 转速脉冲 振动信号重构
  • 简介:介绍了某微型发动机转子在高速动平衡试验台上,在一阶临界转速附近进行柔性转子动平衡的方法,步骤。介绍了临界转速及平衡转速确定的方法和结果。高速转子去平衡结果表明,在平衡转速下,使转子达到了较高的平衡精度,振幅明显下降,能安全越过临界转速,并降低了转子传给发动机机匣的振动和减少了轴承负荷。

  • 标签: 柔性转子 三矢法 动平衡 传递矩阵法 微型发动机
  • 简介:介绍了一台三级轴流压气机在不同的出口增压容积下进行的失稳边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由于出口增压容积增大,使原来存在旋转失速边界的喘振特性,变为突发性喘振边界,该试验证实Greitzer的B系数作为压气机失稳边界的失速判据是适用的。该特性说明,涡喷发动机的低压压气机在喘振之前,存在旋转失速边界,有可能进行预先报警。

  • 标签: 轴流压气机 出口容积 失稳边界 突发性喘振边界 涡喷发动机
  • 简介:从理论上分析了燃烧室压力振荡引起喷嘴出口流量振荡的振荡传递.推导了振荡传递过程的传递函数。讨论带有各种喷嘴的燃烧室的动态特性,计算了燃烧室压强、喷嘴压降、喷嘴类型及结构尺寸对燃烧室压力振荡引起喷嘴出口流量振荡的影响.得到了喷嘴在此传递过程中的影响规律。

  • 标签: 液体火箭发动机 喷嘴 供应系统 燃烧室
  • 简介:为验证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TDLAS)技术,在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燃烧流场测量领域的适用性,以自主设计的高温升模型燃烧室为研究对象,结合多光路正交布网的测量方法,对燃烧室出口的燃气温度进行测量,并利用层析算法实现测量截面的二维分布重建,同时采用固定的温度探针进行测量与对比验证。结果表明,采用TDLAS结合层析重建的方法,基本能获得具有时间分辨的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的主要特征,可以区分高温区和低温区,但单线测量和场分布重建精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进一步优化该系统,可用于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出口温度和组分浓度分布测量。

  • 标签: 可调谐二极管吸收光谱(TDLAS) 航空发动机 燃烧室 出口温度场 多光路正交 试验验证
  • 简介:对工作在三阶弯曲临界转速以上的对转发动机模拟低压转子进行高速动平衡试验研究,实测得到了转子在额定工作转速范围内高速动平衡前和高速动平衡后振动幅值随转速的变化曲线,完成了全转速范围内的高速动平衡操作,取得了良好的平衡效果,掌握了该转子的平衡规律,基本解决了型号研制过程中的一项关键技术。

  • 标签: 对转发动机 模拟低压转子 高速动平衡 试验研究
  • 简介:针对补燃发动机涡轮泵的工作特点,本文就平衡活塞的结构、平衡能力和反应灵敏度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平衡活塞能力的计算方法与涡轮泵装配时的调整方法.经过涡轮泵组件单项试验的验证和发动机不同试车工况的整机热试车考验,涡轮泵轴向力平衡系统的调整和计算与试验吻合,完全满足发动机要求.

  • 标签: 涡轮泵 轴向力平衡系统 平衡能力 试验验证
  • 简介:影响端面密封的密封性能因素很多很多,平衡直径是其中之一。以往端面密封设计平衡直径(de)的计算都是根据法国卡洛斯塔公司的经验公式进行计算,但在高速、高压、高温工况恶劣的条件下,用经验公式算得的de误差很大。本文针对这一情况通过自行设计的平衡直径测试仪,实际测出的大量数据证明,de是个变量,必须充分考虑它的影响,也只有正确的通过实测选择合理的de,才能准确地算出端面密封比压,也才能保证端面密封的密封性能。目前,我所设计的端面密封这一成果已应用于长征四号发动机上,通过多次飞行试验,证明密封是可靠的。本文还对de公式作了推导,验证了设计计算。

  • 标签: 火箭发动机端面密封
  • 简介:通过分析及试验,研究了燃烧室出口温度场周向测点布置与掺混孔间的相对位置对出口平均温度、出口周向及径向温度分布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渗拽孔正下游及相邻掺混孔正中间位置、分别安排一个周向测点,能准确地测出出口温度场;(2)在相邻两掺混孔间,距每个(或某个)掺混孔中心平面横向距离为1/4孔间距位置,分别安排一个(或仅安排一个)周向测点,能获得准确的出口平均温度及出口径向温度分布。但不一定能获得准确的周向温度分布;(3)仅在每个掺混孔正下游或仅在相邻两掺混孔正中间位置,安排一个周向测点,均不能获得准确的温度场测量数据。

  • 标签: 环形燃烧室 出口温度场 测点布置 周向测点 温度分布
  • 简介:受附面层和二次流的影响,涡轮导向器出口流场呈现三维特性,需使用五孔探针进行测量。本文参考相关资料,发展了一种适用范围较广的五孔探针数据处理方法,并编制了计算程序。经验证,该程序对马赫数计算的不确定度不大于1.5%,气流角计算的不确定度不大于0.5°,精度满足工程需要。将其用于某导向器出口流场测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五孔探针 数据处理 涡轮导向器 流场测量
  • 简介:受外廓尺寸限制的火箭发动机喷管设计以及能产生最大推力的喷管造型等问题,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已引起了不少研究者的注意。最近发现,在喷管的出口流场的控制面上引入“不连续性”,可以减少喷管长度。本报告给出了喷管型面的计算和推力性能比较。这里提及的控制面包括两区域,内区包含超音速膨胀流,其速度和流动方向角是随半径增大而增大的。外区包含受喷管型面影响的流场,它呈现出随半径增大而流动方向角交小的特征。在内外区的接合处,引入流动方向上的不连续性和相应的速度等熵变化,通过等熵压缩波在此接合面处相交实现“跳跃”。在控制面的上游,流动保持等熵。在本报告中所示的计算方法表明,喷管长度的减少量,是与跳跃的大小和沿控制面的位置相关联的。可以想象,只需少量的推力性能损失就可实现喷管长度的大幅度减少。这种设计观点最有希望应用在空间发动机的设计中。

  • 标签: 火箭发动机 喷管
  • 简介:利用位移机构移动四孔压力探针,对小展弦比涡轮转子出口不同试验状态下的流场进行了测量。试验前对四孔压力探针进行了标定,试验中利用同步锁相技术进行数据采集,采用等相位平均法进行数据处理,再通过插值算法对探针压力数据做进一步处理,准确得到了转子出口具有周期特性的马赫数、偏转角、俯仰角、总压、静压、速度等流场参数。测量结果清楚表明:泄漏流区域的速度低,对应的相对总压小,损失大;间隙大时,泄漏流显著,导致气流亏转,对应的静压高,膨胀程度小于主流。

  • 标签: 涡轮转子流场测量 同步锁相 泄漏流 压力探针 叶尖间隙
  • 简介:用热丝,高频压力探针等手段详细测量了单级压气机设计状态下转子出口及下游的三维紊流流场。测量结果表明,设计状态转子出口高阻滞,高损失和高水平紊流脉动的主要发生在叶尖通道中部,尾迹和叶根吸力面角区,轴向,切向和径向紊流脉动分布规律基本相同,但径向紊流水平最高。在下游,泄漏涡更加远离吸力面,并向压力面,低叶高方向扩散,旋涡强度减弱,转子尾迹变宽,径向流动明显的减弱,径向紊流强度显著减小,旋涡是造成压气机内流动噪声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压气机 流场 紊流 附面层 旋涡 转子出口
  • 简介: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发动机起动过程中,当泵后主阀打开时,泵出口压力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计算,认为是由于液体推进剂的加速流动导致泵入口压力大幅下降并在泵腔中引发短时汽蚀所致.

  • 标签: 液体火箭发动机 输送管路 起动
  • 简介:在推进剂燃烧的建模上,传统的热力计算方法一般基于总焓守恒求解定压绝热燃烧温度和平衡组分,不能考虑壁面传热;在燃气流动的建模上,通常采用的冻结流模型认为本地的组分及热物理性质与燃烧室瞬时一致,忽略了这些参数因来流气体与本网格滞留气体掺混带来的随时间的缓变效应。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可以考虑壁面传热的基于总能量守恒的化学平衡流计算方法,运用Fortran2008语言,采用面向对象编程方法建立了化学平衡流燃气发生器管道的模块化仿真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到一个包含42个组件的涡轮试验台气路系统的建模与仿真中。与早期模型仿真结果及试验数据的对比发现,新模型的仿真结果有一定改进,更加接近试验数据。

  • 标签: 热力计算 化学平衡流 总能量守恒 涡轮试验台系统 数值仿真
  • 简介:本文采用装有小流量双径向扰流器混合杯式喷雾装置的二元矩形试验燃烧室,在常压及进口空气不加温条件下工作燃烧试验,研究了不同的双扰喷雾装置对燃烧室的出口温度分布质量的影响。试验经果表明:正确设计的双扰喷雾装置将明显改善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质量。这对我国新型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的研制以及三大部件中短环形燃烧室的研制都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 标签: 燃烧室 湿度分布 双扰流器 喷雾装置 航空发动机 燃烧试验
  • 简介:将发动机热端部件一弯曲混合管埋入尾机身模型内部并引入旋翼下洗气流与热排气强迫混合,这是一种新型的一体化红外抑制器结构。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分析比较了波瓣喷管与旋翼下洗的混合流场,并且获得了不同旋翼下洗气流作用下模型壁面的红外辐射光谱。结果表明:在弯曲混合管出口存在低压区,使得周围冷却气流在压差的驱动下被不断吸入混合;模型的红外辐射主要以8~14μm波段的红外辐射为主,随着旋翼下洗气流速度的增加,模型的红外辐射强度逐渐降低。

  • 标签: 隐身技术 波瓣喷管 弯曲混合管 红外抑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