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足口病发病与细胞因子水平异常变化的关系,研究EV71病毒诱导细胞天然免疫的发生机制。方法将Jurkat细胞接种到24孔板中,设EV71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并用Realtime-PCR法检测感染不同时间段的细胞上清液中IL1-β、IL6、TNF-α、IFN-γ的mRNA表达含量。用乙酰肉豆蔻佛波酯(phorbol-12-myristate-13-acetate,PMA)预作用Jurkat细胞不同时间后,接种EV71病毒,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病毒载量变化。结果EV71病毒感染Jurkat细胞后,IL1-β的mRNA在6 h后达峰,IL-6的mRNA在24 h后达峰,TNF-α和IFN-γ的mRNA分别在48 h和72 h达峰;PMA预作用Jurkat细胞后,IL1-β、IL6、TNF-α、IFN-γ的mRNA表达均上调,病毒载量下降。结论随着EV71病毒作用时间的延长,IL1-β、IL6、TNF-α、IFN-γ的mRNA表达均达峰值,Jurkat细胞内EV71病毒载量呈递减趋势。EV71可引起IL1-β、IL6、TNF-α、IFN-γ细胞因子反应。

  • 标签: 肠道病毒71型 细胞因子 乙酰肉豆蔻佛波酯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在全血细胞减少中的临床价值与应用。方法:选取 100例自 2018年 4月至 2019年 5月前往我院进行治疗的全血细胞减少患者,所有患者均使用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通过检查结果研究分析患者骨髓细胞和形成该病的原因。结果:从检查结果来看, 100例患者中出现骨髓细胞增生的人数居多并且由于造血系统病变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人数为 73例,与非造血系统病变的患者人数( 27例)差距明显,该项数据具有统计学价值( P< 0.05)。结论:通过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检查,可以在前期检查时就能够明确患者骨髓细胞的状态与患病原因,可以帮助医生尽早制定相对应对策,从而提高治疗效率。

  • 标签: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全血细胞减少 造血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氟尿嘧啶(5-FU)诱导后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GM-CSF参与胃癌细胞耐药性的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胃癌SGC7901细胞,MTT法检测5-FU作用于胃癌细胞的半致死剂量;将GM-CSF添加到5-FU处理的胃癌细胞中,MTT法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其对细胞活性和克隆增殖的影响,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的表达差异。结果5-FU对胃癌细胞的半致死剂量为(16±0.4)mg/L。5-FU对胃癌细胞的活性和增殖能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GM-CSF能有效减弱5-FU的抑制效果(P<0.05)。5-FU能显著诱导胃癌细胞凋亡,Bax/Bcl-2比值显著升高,而加入GM-CSF后,5-FU诱导的凋亡被抵抗,Bax/Bcl-2比值升高趋势被抑制(P<0.05)。结论GM-CSF能够促进胃癌细胞增殖并有效抑制5-FU诱导的胃癌细胞凋亡,在增强胃癌细胞化疗耐药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胃肿瘤 细胞凋亡 抗药性 肿瘤 氟尿嘧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白细胞介素37(IL-37)对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A549细胞生长及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探讨IL-37作为新型放疗增敏剂的可能性。方法选择人NSCLC细胞株A549,将A549细胞分为3组:正常A549细胞(对照组)、空病毒转染的A549细胞[NC组,细胞感染复数(MOI)为100]、Ad-IL-37组(含IL-37的腺病毒转染A549细胞,MOI为100)。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3组细胞IL-37蛋白表达情况;将3组细胞同时应用4 Gy照射剂量进行照射,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吸光度(A)值,观察A549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观察受照射后各组A549细胞周期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照射后各组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3、Survivin)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IL-37的相对表达水平为0.17±0.04,NC组为0.29±0.14,Ad-IL-37组为1.17±0.23(F=24.263,P=0.001)。照射后24 h时3组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587,P=0.160),照射后48、72、96、108 h时A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1.662、33.635、33.663、31.909,P值分别为0.005、0.001、0.001、0.001);照射后24 h时NC组和Ad-IL-37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20,P=0.247),照射后48、72、96、108 h时两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414、7.233、15.306、19.035,P值分别为0.032、0.019、0.004、0.003)。IL-37联合可影响细胞周期的变化,对照组S期细胞比例为(36.4±1.0)%,NC组为(31.3±0.6)%,Ad-IL-37组为(27.2±2.9)%(F=12.96,P=0.007),对照组G2/M细胞比例为(20.5±0.8)%,NC组为(24.7±2.9)%,Ad-IL-37组为(41.4±4.1)%(F=27.92,P=0.001)。IL-37能上调照射的A549细胞促凋亡相关因子bax、Caspase-3蛋白水平(F值分别10.31、14.51,P值均为0.01),下调抑凋亡因子bcl-2、Survivin蛋白的表达(F值分别8.95、5.52,P值分别0.02、0.04)。结论IL-37可抑制A549细胞生长,具有潜在的放射增敏作用,这一作用可能通过影响肿瘤细胞的凋亡产生。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腺病毒,人 白细胞介素37 放射敏感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对髓母细胞瘤患儿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为髓母细胞瘤的患儿76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及生存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EFS)的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各组的生存率,Cox模型比例风险评估行多因素分析。结果Log-rank检验示:高NLR组(NLR>4.94)的5年PFS率和OS率(22.2%、22.2%)低于低NLR组(NLR≤4.94)(45.6%、5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FS:P=0.009,OS:P=0.001);高PDW组(PDW>15.90)的5年PFS和OS(52.3%、66.5%)高于低PDW组(PDW≤15.90) (27.1%、3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FS:P=0.032,OS:P=0.03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切除程度(PFS:P=0.006,OS:P=0.009)、术后是否放疗(PFS:P=0.011,OS:P=0.001)是影响儿童髓母细胞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多因素生存分析示:术后未进行放疗(PFS:P=0.048,OS,P=0.008)、NLR>4.94(PFS:P=0.023,OS:P=0.003)及PDW≤15.90(PFS:P=0.028,OS:P=0.006)是影响儿童髓母细胞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随着NLR的升高和PDW的降低,儿童髓母细胞瘤患者的预后越差,NLR和PDW可能为儿童髓母细胞瘤患儿潜在的预后标志物。

  • 标签: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分布宽度 髓母细胞瘤 儿童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免疫抑制剂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调控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平衡的影响。方法BMSCs与CD4+T淋巴细胞共培养,按加入的免疫抑制剂种类设为他克莫司组与雷帕霉素组,每组中按药物浓度不同分别设立高浓度组、低浓度组,并设空白对照组,检测Treg细胞、Th17细胞比例。正态分布资料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结果在他克莫司作用下,Treg细胞在高浓度组、低浓度组与对照组的中位比例分别为1.83%(1.36%,2.50%)、2.98%(2.36%,3.18%)和10.45%(6.48%,10.78%),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69,P<0.05)。Th17细胞在3组中的中位比例分别为1.30%(0.76%,1.56%)、1.06%(0.69%,1.16%)和0.80%(0.79%,0.89%),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00,P>0.05)。Treg细胞在雷帕霉素高浓度组、低浓度组与对照组中的比例分别为(4.29±0.77)%、(3.98±0.64)%和(2.68±0.4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240,P<0.05)。在高浓度与低浓度雷帕霉素组中,Th17细胞的中位比例分别为0.62%(0.57%,0.72%)、0.51%(0.32%,0.76%),均低于对照组的0.80%(0.79%,0.89%)(H=-5.250,P<0.05;H=-6.0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BMSCs作用下,两种免疫抑制剂对Treg细胞与Th17细胞增殖的影响不同。比较于他克莫司,雷帕霉素对Treg/Th17细胞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

  • 标签: 间充质干细胞 调节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17 免疫抑制剂
  • 简介:摘要RA是以滑膜炎为病理基础的自身免疫病,辅助性T细胞(Th)17和调节性T细胞免疫失衡在其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对IL-2从促炎因子到调节免疫耐受因子的重新认识,与IL-2共享γ链的IL-2家族成员IL-9作为一种多效性因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发现其主要来源于一种新型T细胞亚型Th9细胞。许多研究认为Th9/IL-9可能通过调控Th17/调节性T细胞免疫平衡从而参与RA滑膜炎症和病情活动,与RA发生发展有关。本文对Th9/IL-9调控RA患者Th17/调节性T细胞免疫平衡的最新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标签: 关节炎,类风湿 白细胞介素-9 辅助性T细胞9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免疫平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HBO)联合替莫唑胺通过PI3K通路调节胶质瘤U87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及其作用机制。方法U87细胞培养完成后,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替莫唑胺组、替莫唑胺+HBO组和HBO组,分别通过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和凋亡率。通过裸鼠皮下成瘤实验分析替莫唑胺联合HBO对U87细胞成瘤能力的影响。通过qPCR和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胶质瘤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和PI3K/AKT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替莫唑胺组和HBO组U87细胞的增殖能力降低,凋亡率增高,HIF-1α和PI3K/AKT通路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替莫唑胺+HBO组U87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低于替莫唑胺组和HBO组,凋亡率显著高于替莫唑胺组和HBO组,HIF-1α和PI3K/AKT通路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替莫唑胺组和HBO组(P<0.05)。替莫唑胺可显著抑制胶质瘤的生长,并下降HIF-1α、PI3K和AKT磷酸化水平(P<0.05);联合HBO可进一步抑制胶质瘤的生长,抑制HIF-1α和PI3K/AKT通路蛋白表达(P<0.05)。结论在替莫唑胺化疗的基础上联合HBO可能通过抑制PI3K通路和HIF-1α的表达,抑制胶质瘤U87细胞的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从而起到化疗增敏作用。

  • 标签: 胶质瘤 替莫唑胺 高压氧 PI3K/AKT通路
  • 简介:摘要炎症性肠病(IBD)发病机制复杂,白细胞向肠道的迁移增加是IBD异常免疫应答的关键。本文将对控制白细胞迁移通路为靶点的生物制剂和小分子物质进行论述,总结这类药物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相关进展。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白细胞迁移 生物制剂 小分子药物
  • 简介:摘 要 分析近几年全国卷高考生物试题,深挖试题命题源,意在探讨高三生物复习课堂教学策略。

  • 标签: 高考试题 生物 命题源
  • 简介:摘要:如何改变教师累学生苦且课堂效果低下的现状,本文从高效课堂特点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出发,结合课堂和学生实际,深刻反省,不断探寻高效课堂实施方法。

  • 标签: 高效课堂 实施 感悟
  • 简介:摘要: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新课标教学并不是让我们抛弃接受式教学。 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主体,但不能放任自流,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且教师的主导作用要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 标签: 吸引性 创新 学习主体 课后小结
  • 简介:摘要:重质油轻质化在越来越多的炼油厂中占据较高的地位。H₂S苯并噻吩(BT)二苯并噻吩(DBT)等组分是一种有毒气体,排放到空气当中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例如酸雨,金属腐蚀等问题。重质油中的硫含量占据较大,因此脱硫技术的突破成为了重点研究对象。但由于HDS(加氢脱硫技术)条件的严苛,能耗较高,烷基取代基的立体效应等问题,开始研发新型脱硫技术(非加氢脱硫)显得尤为重要,非加氢脱硫技术主要有萃取脱硫、氧化脱硫、生物脱硫、活性金属脱硫和吸附金属脱硫等。相对于加氢脱硫而言具有更好的工业应用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着力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转变学习方式,发展学习能力。基于此,我在实施初中生物教学的时候,尝试应用探究式教学方式。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和小组合作三个方面入手,详细介绍如何引导学生探究生物

  • 标签: 初中生物 探究性教学 教学策略
  • 简介:【摘要】 生物作为初中教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是初中学生打开生物这扇大门的主要途径。由于初中学生是第一次 系统地接触 到生物的相关知识,对学生了解人类生活起到了启蒙的作用,在教学中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积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实验作为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仅能够吸引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注意力,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动作操作能力。本文主要针对生物实验在初中生物课堂的作用进行探究,并提出提高课堂效率的相关策略。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初中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时候,存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没有持续学习的动力,难以调动自己的活力。为了改善学生的学习现状,帮助学生找到生物学习的乐趣,使学生掌握生物知识的内涵,本文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生物兴趣的挖掘展开了探索,围绕生活、问题、实践对学生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培育,帮助学生发现了生物的魅力,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 标签: 初中生物 教学 学生 兴趣
  • 简介:摘要:生物实验是高中生物学科教学的重要构成,对于培养学生生物学科学习兴趣,学习与巩固生物理论知识,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教师在教授基础概念时常常是直接讲授或者用课件展示,导致学生无法真正理解生物概念内涵,也就无法灵活运用。新时期,教师应该结合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发挥生物实验重要作用,通过指导学生思考与探究实践,促进学生自主构建生物概念。本文主要研究布置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引导小组合作探究实验、整理以及构建生物概念、做好课后评价以及训练,教师可以根据实况落实这些策略,有效落实课程教学目标。

  • 标签: 高中生物 实验教学 生物概念 自主构建 合作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脉管癌栓中间质细胞/癌细胞比值、巨噬细胞/癌细胞比值与pT1~4N1~3M0期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二医院经系统治疗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67例pT1~4N1~3M0期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中位随访55.2个月(16.8~69.6个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别检测脉管癌栓中间质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数目,计算间质细胞/癌细胞比值及巨噬细胞/癌细胞比值,采用Ward法分别对间质细胞/癌细胞比值和巨噬细胞/癌细胞比值进行聚类,得到低比值和高比值两类。分别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χ2检验分析该比值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用log-rank检验分析该比值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167例患者间质细胞/癌细胞、巨噬细胞/癌细胞比值的M(P25~P75)分别为0.025(0.015~0.063)和0.023(0.015~0.036)。间质细胞/癌细胞比值与患者的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临床分期及脉管浸润有关(χ2=10.210、6.210、64.315、56.901、19.771,P=0.001、0.045及P均<0.001),但与ER、PR、HER-2、Ki67表达及神经侵犯无关(χ2=3.148、2.260、3.187、0.145、1.384,P=0.076、0.133、0.074、0.704、0.240);巨噬细胞/癌细胞比值与患者的肿瘤大小、ER表达、神经侵犯、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临床分期、脉管浸润和HER-2表达有关(χ2=7.487、6.680、8.439、13.002、25.856、31.394、19.771、27.921,P=0.024、0.010、0.004及P均<0.001),但与PR、Ki67表达无关(χ2=3.616、1.183,P=0.057、0.277)。聚类后间质细胞/癌细胞比值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及临床分期均有关系(χ2=47.300,P<0.001;χ2=14.260,P=0.001),而巨噬细胞/癌细胞比值仅与ER表达有关(χ2=5.136,P=0.023)。间质细胞/癌细胞、巨噬细胞/癌细胞比值均与乳腺癌患者DFS率相关,比值越高者DFS率越低(预后越差)(χ2=24.124、18.746,P均<0.001)。结论脉管癌栓中间质细胞/癌细胞比值和巨噬细胞/癌细胞比值高的患者预后不良,此比值可作为评价pT1-4N1-3M0期乳腺癌患者复发风险的参考指标。

  • 标签: 间质细胞 巨噬细胞 乳腺肿瘤 存活率 预后 脉管癌栓 肿瘤微环境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