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助产妊娠晚期予以营养指导在妊娠糖尿病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妊娠糖尿病产妇84例,按照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n=41)和研究组(助产营养指导,n=43)。对比两组母婴结局、围生儿结局。结果 ①研究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9.30%)明显低于对照组(29.27%)(P

  • 标签: 助产士 妊娠晚期 营养指导 母婴结局 妊娠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产妇分娩护理中,实施助产温馨护理干预对于提升自然分娩率、减少产后出血所产生的积极护理影响。方法:研究分析开展的时间范围是2020年2月-2021年2月,将我院接诊的280例产妇设定为护理分析对象,将产妇设定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单组的例数是140例。研究组在产妇分娩中接受助产温馨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分娩护理,对比指标:①自然分娩率;②产后2h、24h出血量。结果:研究组产妇自然分娩率高,产后2h与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形成对比,P

  • 标签: 助产士 温馨护理干预 助产护理 自然分娩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究助产规范化护理模式在疤痕子宫产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赴我院接受阴道试产的82例疤痕子宫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 按照奇偶法分为两组 (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4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 对研究组行规范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分娩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APgar 评分及产妇住院时间。结果:在并发症方面,对照组更高(P<0.05);在分娩成功率方面,研究组更高(P<0.05);在产妇住院时间方面,研究组更短(P<0.05);在APgar 评分方面,研究组更高(P<0.05)。结论:对 疤痕子宫产妇行规范化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产妇的分娩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APgar 评分及产妇住院时间。

  • 标签: 规范化护理 疤痕子宫产房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高龄产妇应用助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时间为2020 年11月至2021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分娩的高龄产妇9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45例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及干预组45例产妇采取助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不同护理方式下的产程指标以及分娩结局情况。结果:两组产妇的产程和分娩结局差异明显(P

  • 标签: 助产士护理 常规护理 高龄产妇 产程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于产妇中应用助产分层授权管理对会阴侧切率与产房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产妇共计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给予常规助产护理,观察组给予助产分层授权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会阴侧切率、会阴Ⅱ度撕裂伤率、新生儿窒息率、产房护理质量。结果:会阴侧切率、会阴Ⅱ度撕裂伤率、新生儿窒息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助产士分层授权管理 阴侧切率 产房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提高产房助产会阴伤口缝合技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3~2022.3期间在我院行会阴切口缝合术的50例产妇,随机将其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对比两组会阴伤口缝合技术。结果:伤口不良事件发生率:研究组更低(P<0.05);伤口缝合时间:研究组更短(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对提高产房助产会阴伤口缝合技术具有显著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苯甲酸钠和水杨酸钠对多黏菌素耐药兰阴性菌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对筛选到的9株多黏菌素耐药兰阴性菌菌株采用PCR扩增mcr耐药基因。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多黏菌素及联合不同浓度羰基氰氯苯腙(CCCP)、苯甲酸钠和水杨酸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FIC抑菌指数。CCCP、苯甲酸钠和水杨酸钠单独或联合4 mg/L多黏菌素进行杀菌试验。结果9株多黏菌素耐药菌株的MIC分别为4、8、4、8、32、1 024、2 048、8和4 mg/L。从1株多黏菌素耐药大肠埃希菌中检测到mcr-1耐药基因。30 μmol/L CCCP、30 mmol/L苯甲酸钠和30 mmol/L水杨酸钠可将多黏菌素的MIC下降至折点或折点以下(MIC≤2 mg/L),2株鲍曼不动杆菌多黏菌素的MIC下降至原来的1/64,2株天然耐药的变形杆菌多黏菌素的MIC仍为≥128 mg/L。多黏菌素与CCCP或苯甲酸钠或水杨酸钠联合后,对除变形杆菌之外的7株细菌均有协同或相加作用。多黏菌素和CCCP联用后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结论苯甲酸钠和水杨酸钠可部分或完全逆转多黏菌素的耐药性,是治疗耐多黏菌素兰阴性菌感染的良好促进剂。

  • 标签: 多黏菌素类 苯甲酸钠 水杨酸钠 阴性杆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分娩是女性特殊生理过程之一,如何针对产妇提供切实有效的助产护理已成为广大临床医护人员、产妇本人及家属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有学者认为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应用以助产为主导的助产护理服务对保障其分娩质量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将着重探讨助产助产护理应用于产妇分娩过程对其分娩质量的影响价值,以利于为今后实施临床助产护理服务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 标签: 助产士 助产护理 分娩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初产妇围生期应用一体化护理干预对分娩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接受分娩的初产妇80例,按照1:1随机分组法分为参照组40例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40例应用一体化护理,对比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产妇各个产程所需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对比两组产钳助产和剖宫产分娩率,试验组明显低于参照组,对比两组自然分娩率,试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12.50%明显低于参照组发生率32.50%,p<0.05。结论:应用一体化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分娩产程,增加自然分娩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关注母婴健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助产士 初产妇围生期 一体化护理 分娩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助产师分层管理模式对产房质量控制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为了提升当前产房护理效果,以助产师分层管理和常规护理管理作为研究对比项,将本院的8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孕妇分组后分别实施上述两种护理管理方式,比较两组护理管理方式下的管理效果。结果:经对比发现,观察组护理管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房护理中,采用助产分层管理模式可以将科室内护理水平显著提升,改善护理水平。

  • 标签: 产房 助产士分层管理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房助产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于预防产后出血的影响价值。方法:从入院分娩产妇中选取60例,利用抽签法分为2组,预见组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产后出血原因及产后出血率。结果:产后出血原因主要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预见组产后出血率对比常规组明显较低,有对比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分娩产妇采取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率,提高产妇分娩安全性。

  • 标签: 助产士 预见性护理 产房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助产全程导乐陪伴护理在无痛分娩产妇护理效果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5月-2021年10月本院68例无痛分娩产妇,随机分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与助产全程导乐陪伴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剖宫产、会阴侧切率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

  • 标签: 无痛分娩 产妇 助产士全程导乐陪伴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助产连续性护理在LDR产房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2月我院LDR产房产妇64例,应用抽签法分为实验组与对比组,分别给予常规助产护理、助产连续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阴道分娩率、会阴侧切率、护理满意度、总产程时间和产后出血量。结果:实验组产妇阴道分娩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比组高,会阴侧切率显著低于对比组,总产程时间短于对比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比组,P<0.05,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助产连续性护理在LDR产房的应用效果明显,能够提高阴道分娩率和护理满意度,降低会阴侧切率,缩短总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

  • 标签: 助产士连续性护理 LDR产房 应用效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产房助产会阴伤口缝合技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会阴伤口缝合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观察组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对比疼痛指标以及管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疼痛指标以及管理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产房助产士 会阴伤口缝合技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助产主导开展分娩疼痛管理对于分娩结局、疼痛控制满意度等指标影响效果。方法:研究资料均为2019年2月至2022年3月间我院收治健康分娩的孕产妇,共计80例所构成,对其以数字表作随机参照组与观察组划分,各计40例,参照组以常规分娩疼痛管理,观察组以助产主导开展分娩疼痛管理。以组间分娩结局、抢救时间、疼痛控制满意度等指标做以分析。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产妇较参照组偏多,且疼痛控制满意度较参照组偏高(P

  • 标签: 助产士 分娩疼痛管理 疼痛控制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产房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对提高助产的会阴缝合技术水平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118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传统组与改进组各59例,传统组在分娩的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改进组在传统组基础之上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结果:改进组患者的会阴伤口缝合甲级愈合率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组,改进组患者伤口缝合时间以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显著低于传统组,各指标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助产士 持续质量改进 会阴伤口缝合 甲级愈合率 疼痛评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初产妇分娩护理中开展助产主导伙伴式导乐陪伴的实际价值。方法 将100例初产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法将其分为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与干预组(采用助产主导伙伴式导乐陪伴),均组50例,均于2021.1-2021.12被我院收治,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产程时间比参照组短,P<0.05。结论 初产妇分娩护理中开展助产主导伙伴式导乐陪伴能够显著缩短产程时间。

  • 标签: 初产妇分娩 助产士 导乐陪伴 产程时间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助产主导下三合一陪伴分娩用于初产妇分娩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间入院分娩的108例初产妇。随机法分组,甲组54例予以助产主导下三合一陪伴分娩护理,乙组54例予以常规分娩护理。对比分娩结局与产程时间。结果:甲组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乙组,甲组的产程时间均短于乙组(P<0.05)。结论:助产主导下开展三合一陪伴分娩能够确保初产妇的分娩结局,缩短其产程时间,具有较高的护理可行性。

  • 标签: 助产士主导 三合一陪伴分娩 初产妇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初产妇采取助产围生期一体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初产妇当中选择150例入组分析,通过抽签法分组,两组均为75例,实验组采取助产围生期一体化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母乳喂养成功率及自然分娩率、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实验组母乳喂养成功率及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存在比较差异性(P<0.05)。结论:助产围生期一体化护理能够帮助初产妇缩短产程时间,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了产后出血发生率,提高母乳喂养促进人口发展。

  • 标签: 围生期 助产士 初产妇 一体化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