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对2006年5月到2011年5月期间在我院血管外科收治的16例腘动脉瘤患者的手术治疗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目前腘动脉瘤切除+血管移植术仍然是相对理想的手术方式,因为既切除了病变血管又重建了肢体供血。腘动脉瘤一经诊断,应及时行手术治疗。最佳的手术方式和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对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的愈合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腘动脉瘤手术治疗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病人术前不禁食的可行性,为医生和护士共同制定科学的术前禁食禁水方案作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将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手术的99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5例术前进食半流质清淡饮食,量为正常的70%~80%,术前不禁水;对照组54例术前禁食6h,禁饮4h。观察两组口渴、饥饿、血压下降、误吸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口渴、饥饿、血压下降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均无误吸病例。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前适当进食可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及术中、术后并发症,且不会增加误吸的危险。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术前禁食 术前准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螺旋CT在诊断肺动脉栓塞(PE)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PE患者1例,应用TOSHIBAAquilion64层螺旋CT机扫描检查和传统胸X线片观察,并比较两者的诊断结果。结果螺旋CT检查直观可靠,明显优于普通X线光片。结论应用螺旋CT进行检查具有扫描速度快,扫描时间短,图像清晰,空间分辨率高,避免漏诊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螺旋CT 肺动脉栓塞 X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提高临床诊断水平,降低漏诊、误诊率,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2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52例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气促、发绀。D-二聚体敏感度为94.2%。心电图、超声、X线片均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作用,CT肺动脉造影的敏感度为90.4%。溶栓联合抗凝治疗效果较好。结论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及时、合理的诊断与治疗可有效改善预后。

  • 标签: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颈动脉硬化和青年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160例青年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检测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特点、斑块分布等改变。结果青年脑梗死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56.8%,以软斑块为主。结论颈动脉斑块是青年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颈动脉超声检查有助于预测脑梗死发病风险,指导治疗时机和方法选择。

  • 标签: 青年脑梗死 颈动脉斑块 彩色多普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在脑动脉瘤夹闭手术中的麻醉手段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9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30例脑动脉瘤夹闭手术的麻醉诱导和维持,以及术中关键环节的麻醉处理资料。结果30例手术均采取静脉诱导与静吸复合麻醉维持,过程平稳,插管无呛咳,术中有18例有控制性降压过程,术中无动脉瘤破裂或者大出血。术后1h内均清醒拔管。结论脑动脉瘤夹闭手术麻醉的关键在于麻醉的诱导和维持全程要保持平稳状态,在术前术中都要保持动脉压和颅内压的平稳,在动脉瘤夹闭时要有足够的麻醉深度,同时使用控制性降压手段,夹闭动脉瘤后要恢复血容量并升压,做好脑保护。

  • 标签: 临床 脑动脉瘤 夹闭手术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血管内治疗颅内基底动脉瘤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56例患者中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10例,基底动脉动脉瘤46例;其中夹层动脉瘤20例,囊状动脉瘤19例;梭形动脉瘤17例。未破裂动脉瘤20例,发生过破裂出血36例。在全身麻醉下进行血管内治疗,观察其安全性和治疗效果。结果56例技术成功率100%,术后均未发生再出血,无新增神经功能缺失,无死亡病例,随访2个月~72个月,原有症状均获明显改善。夹层动脉瘤20例中,单纯支架置入8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12例,动脉瘤未见显影,支架位置理想,支架内血流通畅;囊状动脉瘤19例中完全栓塞17例,次全栓塞1例,部分栓塞1例;梭形动脉瘤17例中单纯支架置入13例,双支架置入4例,瘤体未见显影,支架位置理想,支架内血流通畅。架均到达理想的预定位置,未狭窄,支架内血流通畅,瘤体未见显影;(经治疗后血管造影证实)。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为基底动脉瘤的治疗提供了微创和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基底动脉 动脉瘤 介入性 放射学 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下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Seldinger技术穿刺右股动脉,引入RO-BERTS子宫动脉导管行双侧子宫动脉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后注入明胶海绵颗粒行子宫动脉栓塞。结果32例患者均应用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止血成功,并保留子宫和卵巢完整的生理功能,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是一种安全、迅速、有效的止血措施。

  • 标签: 产后大出血 介入治疗 子宫动脉栓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心脏泵衰竭应用的临床经验,探讨此类手术应用IABP的时机选择和适应证。方法总结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5例因冠心病行CABG后患者出现心脏泵衰竭,在IABP支持下,术后心功能及血液动力学恢复稳定的情况。结果5例患者均在术后3-7d撤除IABP,恢复良好,痊愈出院。结论冠脉病变严重(多支病变、左主干病变)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风险较大,特别是术后出现严重的低心排使手术效果更加不确定。术后应用IABP可以有效地改善心功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冠状动脉搭桥术 心脏泵衰竭 血流动力学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中的作用。方法3例重度主动脉瓣瓣膜狭窄患者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人工瓣膜植入术。使用PhilipSiE33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配备经胸探头S5—1和经食道探头S7—2,X7—2t。超声观察内容包括明确主动脉瓣膜病变范围和程度,测量主动脉瓣环前后径,人工瓣膜植入术后瓣膜功能等。结果3例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均取得了成功,人工瓣膜位置稳定,常规超声心动图3例患者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与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诊断相符,跨瓣压差较术前明显下降,主动脉瓣瓣上流速明显下降,瓣周漏瞬时反流量平均约1.2mL。结论经导管主动脉瓣人工瓣膜植入术在治疗严重主动脉瓣瓣膜狭窄中方法可行,效果良好;超声心动图在这项工作中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 标签: 主动脉瓣狭窄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 超声心动描记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阑尾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急腹症,在腹部外科手术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典型的阑尾较易诊断及治疗,而病情复杂的阑尾诊断较难。本文对阑尾的诊治体会综述如下。

  • 标签: 阑尾炎 诊治体会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