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当前医疗技术发展的今天,静脉穿刺仍然是是儿科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因此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保障静脉穿刺的顺利进行,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及家长满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的研究细节护理的应用对于提高儿科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作用。方法在我院儿科输液室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中选出400例,随机分入两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细节护理,对比两组的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护理纠纷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94.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2.5%,且观察组的护理纠纷发生率4.0%低于对照组的11.5%,p<0.05;观察组患儿或家属对静脉穿刺护理的满意度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85.5%,P<0.05。结论细节护理的实施有利于尽量减少或消除儿科静脉穿刺失败的因素,提高穿刺成功率,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 标签: 细节护理 儿科 静脉穿刺成功率 护理差错
  • 作者: 赵丹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01-11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1期
  • 机构:母乳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全力倡导的科学育儿方法,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最基础措施。近年来剖腹产剖腹产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产妇由于其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的因素,母乳喂养常受到一定的影响。特别在产后5天内,腹部切口的疼痛不适、留置尿管及长时间静脉输液、体位受限,常使产妇对母乳喂养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失去信心。我科自2007年1月~2008年末共做剖腹产169例。针对二级医院医疗条件有限、护理人员紧张的情况,我科抽出专门人员指导母乳喂养,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母乳喂养成功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采集动脉血气分析标本成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分析影响动脉采血成功率的干扰因素,提出有效的干预方法,操作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选择合适的动脉及穿刺部位,加强护理人员技术培训,提高操作者技术熟练的程度,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成功率。结果通过实施有效的干预方法,150例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成功145例,失败5例,成功率达96.6%。结论明确有效的干预方法对提高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功率的效果,为提高临床护理效果,起到很大作用。

  • 标签: 血气分析标本 动脉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细节护理的实施对提高儿科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以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6月为准,根据细节护理开展前后顺序,随机选择儿科 140例输液病例分组。对照组以一般护理,研究组以细节护理。对比两组穿刺成功率,穿刺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穿刺成功率 94.14%高于对照组 84.71%, P<0.05;与对照组穿刺并发症对比,研究组更少, P<0.05。结论细节护理的实施可显著提高儿科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因穿刺引起的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细节护理 静脉穿刺 儿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前后两种导尿时机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导尿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男性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在麻醉前即行导尿术,观察组60例在麻醉后导尿,比较两组患者导尿前、导尿时血压及心率的变化;记录一次置管成功例数确定成功率。结果对照组导尿时血压、心率与导尿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则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后行导尿术可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并可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

  • 标签: 男性 麻醉 留置导尿 血压 心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成功率的提升方式。方法根据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的150例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患者来分析,将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均有75例患者,对照组使用的是传统检查方式,实验组使用的是改进后的检查方式,对两组的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经过改进之后,患者的检查率显著提升,重复检查几率和放弃检查的人数均下降,没有出现检查失败的病例。结论强化检查前护理以及临床沟通,强化检查中护理和人文关怀,均能够让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成功率提升,我国的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中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冠状动脉 CT血管成像 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腔内心电定位对PICC穿刺成功率的提升作用。方法:通过组建品管团队,主题选定,活动计划拟定,现状把握与目标设定,对策拟定及实施

  • 标签: 腔内心电定位 PICC 穿刺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临床特征,有针对性实施罗伊适应模式干预,探讨该模式对其脱机成功率等方面影响。方法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该院呼吸内科2018年1~12月期间收治的88例重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呼吸内科常规护理,研究组联合罗伊适应模式,在出院前分别对比两组护理情况肺功能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住院花费与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呼吸机使用时间(4.3±3.0)d短于对照组呼吸机使用时间(7.8±4.0)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脱机成功率(97.7%)高于对照组脱机成功率(56.8%)(P<0.05);护理前两组肺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0 d后研究组FEV1(2.4±0.6)、FVC(2.8±0.6)、FEV1/FVC(73.9±5.2)均高于对照组FEV1(1.9±0.6)、FVC(2.1±0.5)、FEV1/FVC(61.5±5.5);护理30 d后研究组生活质量总分(105.1±13.0)分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总分(63.1±1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实施罗伊适应模式,可有效减少重症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提高脱机成功率,改善其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呼吸内科 重症患者 罗伊适应模式 脱机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患者深静脉置管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2015年12月至2019年6月就诊需深静脉置管的5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模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诊断效能。结果578例患者中置入成功467例占80.8%,失败111例占19.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有无深静脉置入史、导管类型、操作者工龄、置入途径和血压6个因素与置管成功率有关(χ2值为10.231~179.665,P<0.01或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这6个因素均为深静脉置管成功率的独立预测因子(OR值为1.542~8.467,P<0.05)。据此建立模型并测得该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为0.954。结论急诊科深静脉置管成功率的影响因素较多,应提高操作者的技术水平,选择合适的导管类型和置入途径,以提高置入的成功率

  • 标签: 深静脉置管 静脉通道 急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患者深静脉置管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2015年12月至2019年6月就诊需深静脉置管的5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模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诊断效能。结果578例患者中置入成功467例占80.8%,失败111例占19.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有无深静脉置入史、导管类型、操作者工龄、置入途径和血压6个因素与置管成功率有关(χ2值为10.231~179.665,P<0.01或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这6个因素均为深静脉置管成功率的独立预测因子(OR值为1.542~8.467,P<0.05)。据此建立模型并测得该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为0.954。结论急诊科深静脉置管成功率的影响因素较多,应提高操作者的技术水平,选择合适的导管类型和置入途径,以提高置入的成功率

  • 标签: 深静脉置管 静脉通道 急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检测成功率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于2017年07月--2018年07月,对我院100例体检者进行观察分析,采用瞬时弹性成像测量,每位患者实施有效测量10次,记录检测成功率,分析检测成功率的影响因素。结果男性检测成功率高于女性,年龄<60岁检测成功率高于年龄≥60岁,BMI<28的检测成功率高于BMI≥28,差异显著(p<0.05)。结论检测成功率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性别、年龄、体重指数三个方面,针对女性、高龄、肥胖者的检查,医护人员可适当改变其体位,进一步提高检测成功率

  • 标签: 瞬时弹性成像检测 影响因素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输液中针对不同浅表静脉的不同穿刺角度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4年1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266例行浅表静脉穿刺输液患者资料,对不同的浅表静脉采用不同的角度穿刺的成功率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本组266例患者总体成功257例,失败9例,总体穿刺成功率96.6%。结论根据不同位置的浅表静脉采用不同的角度穿刺,减轻了患者因单一穿刺角度的失败而导致重复穿刺引起的痛苦,不同的角度穿刺应对不同血管,提高对血管的应用率,改善了患者的治疗体验,值得引起临床重视。

  • 标签: 浅表静脉 静脉输液 穿刺角度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成功率与除颤时间窗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对88例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骤停患者在心肺复苏中及早使用电除颤时间窗与复苏成功率的相关性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发现在心肺复苏中恢复自主呼吸与循环的46例心脏骤停患者中及早使用电除颤与复苏成功率有着密切的相关性,除颤开始的时间距心脏骤停发作越短复苏成功率越高。结论心脏骤停患者尽早实施电除颤可明显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 标签: 心肺复苏 除颤 时间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确诊为急性脑卒中患者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资,患者在住院之前均采用了常规护理模式进行了日常护理。根据医生的诊断,我们在适当的时候开展急诊优化的护理模式。一段时间的护理结束后,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指标变化,分析比较急诊全程优化护理的护理疗效。结果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的护理疗程结束之后,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达到98.98%之多,病死率以及治疗时间等指标也明显要优于实行急诊全程优化护理之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模式后为患者的治疗争取了时间,降低患者死亡率的同时又增加了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介于其疗效上的优势,我们建议临床上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广泛施行急诊优化护理的护理模式。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护理 急诊全程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流程对口腔牙齿种植患者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对象为口腔牙齿种植患者共100例,就诊时间2017年1月—2018年6月,将其中实施常规护理的50例设为对照组,另外采用护理流程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比较患者随访3~6个月的种植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种植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口腔牙齿种植患者实施护理流程能显著提升患者种植成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口腔种植 护理流程 种植成功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静脉输液在小儿疾病治疗中应用较为普遍,但是优于患儿血管细小、皮肤娇嫩,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较低,加上患者家属对小儿静脉穿刺的要求较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静脉穿刺成功难度。为了尽可能减少医疗纠纷,加强小儿静脉穿刺的护理管理至关重要。本文以护理管理对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做一综述,旨在为临床护理研究提供借鉴价值。

  • 标签: 护理管理 静脉穿刺 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