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手段,正确执行无菌操作和查对制度,做到操作程序规范,静脉穿刺一次成功,无局部、全身不适和不良反应,提高静脉输液成功率,保护静脉,减少因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和血管损伤,保持静脉通道畅通,利于抢救和治疗。

  • 标签: 静脉输液 一次性穿刺
  • 简介:摘要静脉穿刺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护患关系,笔者就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常见的有一定难度的静脉穿刺方法与注意事项作一介绍。总结静脉穿刺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只有一个原则,在严密消毒下尽量保护病人的血管,从各个环节尽最大努力减轻病人的痛苦,对看不见的静脉进行穿刺采用触摸和刺针的感悟的方法,对既看不见也摸不着的静脉穿刺,先要通过血管定位,或其它可促使血管显现、暴露的方法,合理使用止血带,使穿刺易于成功。

  • 标签: 提高 静脉穿刺 成功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影响羊水细胞培养成功率的因素并探索提高成功率的方法。方法以方法改进时间为界将羊水细胞培养结果分为两组,对比两组羊水细胞培养方法及培养成功率的差异。结果改进前组的515例羊水病例中失败32例,失败率为6.21%。改进后组的6736例羊水病例中仅有18例失败,失败率为0.27%。结论及时、正确处理羊水标本以及控制影响细胞培养成功的各个环节,可提高羊水细胞培养的成功率

  • 标签: 羊水 细胞培养 产前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饮食对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5月至2014年11月所收治的68例产后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产后强化饮食干预组(试验组)和产后常规护理组(参照组),各34例。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足够率、母乳喂养率等。结果试验组产妇在泌乳量足够率、母乳喂养率、泌乳始动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饮食护理能有效增加产妇泌乳量,提高母乳喂养率,缩短产后泌乳始动时间,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产后饮食 母乳喂养成功率 影响
  • 简介:摘要母乳是婴儿最适宜的食品,有利于婴儿的消化吸收与健康成长,更有利于保护婴儿少得疾病,同时还可降低母亲乳腺癌和卵巢癌发生的机率,且经济又方便,本文浅谈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几点措施。

  • 标签: 母乳喂养 早产 措施
  • 简介:摘要新护士临床轮转期间是培养护士素质与业务水平的重要阶段,为了及时发现新护士在静脉穿刺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对临床期间的新护士进行了心理干预,将使用传统方法与心理干预法对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心理干预是帮助新护士从学校护生到临床护理工作者角色转换的关键,能够明显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使她们充满自信、愉快的走上工作岗位。

  • 标签: 新护士 心理干预 穿刺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细节护理对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静脉穿刺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使用细节护理模式,记录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护理满意程度,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静脉穿刺患儿采取细节护理方式,可有效降低穿刺失败率,避免患儿承受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了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可最大限度争取患儿配合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 标签: 细节护理 儿科 静脉穿刺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的宣教和指导对促进母乳喂养的意义。方法回顾我院2012年7月~2013年4月入住产科特需病区行剖宫产术产妇380例,分析术后母乳喂养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帮助产妇解决母乳喂养中的问题。结果通过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宣教和指导,加强护理,提高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率。结论加强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宣教和指导,予以针对性的护理,可有效促进母乳喂养。

  • 标签: 剖官产术 母乳喂养 宣教 指导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强化健康教育对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200例产妇入住爱婴区后,分早期宣教、强化教育、巩固阶段3个阶段进行强化健康教育,出院前进行测评,并与200例常规母乳喂养教育组比较。结果强化组对母乳喂养知识与技巧掌握的合格率为100%,出院时母乳喂养率为100%,对健康教育满意率为99.5%,与常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产妇在产后住院期间,母乳喂养强化教育是保证母乳喂养顺利开展的有效途径。

  • 标签: 产妇 母乳喂养 健康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呼吸机撤机成功率的作用。方法抽取我院在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进行呼吸机帮助治疗的患者130例,并随机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护理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得到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呼吸机的撤机成功率的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后,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中成功撤机的有52例,成功率为80%,而对照组患者中成功撤机的有46例,成功率为70.8%,可以看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呼吸机撤机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两组的数据有显著的差异(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可以有效的提高呼吸机的撤机成功率,有着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呼吸机撤机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影响心肺复苏院前抢救的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总结提高抢救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院前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患者心脏骤停原因、开始复苏时间、早期除颤等因素对抢救成功率的影响。结果47例院前心肺复苏抢救成功8例,失败39例,抢救成功率为17.02%。结论心肺复苏院前抢救成功率的影响因素包括心脏骤停原因、开始抢救时间以及早期除颤。除此之外,必须做到快速到达现场,并及时、科学合理的使用复苏类药物,以此提升心肺复苏院前抢救成功率

  • 标签: 心肺复苏 早期抢救 早期除颤
  • 简介:摘要目的外周静脉留置针是外周静脉输液常用的输液工具,婴幼儿头皮静脉丰富、表浅,头皮静脉留置针输液方便小儿肢体活动。因此婴幼儿头皮静脉留置针输液是婴幼儿治疗和抢救用药的主要途径,临床应用广泛,尤其适用于住院小儿。由于小儿的好动性和不合作性,增加了头皮静脉留置针的穿刺难度,穿刺角度的选择和护士的手感是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输液能否一次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达到一次性穿刺成功,给治疗和抢救赢得时间,减轻小儿的痛苦,保证输液质量,我们采用不同的进针角度对小儿进行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观察对小儿疼痛的影响和穿刺成功率的影响。

  • 标签: 留置针 进针角度 穿刺方法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综述不同病人留置胃管的方法及护理,阐述了胃管的选择和进鼻角度,插入深度,提出插入胃管的角度对留置成功的重要性及优点.方法归纳总结。结论留置胃管角度呈90度可减少胃管对鼻粘膜的损伤,减轻痛苦从而提高留置胃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 标签: 胃管留置角度 降低鼻粘膜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早产儿出院后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4年8月单胎早产儿产妇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45例产妇实施常规喂养为对照组,45例产妇实施喂养干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结果,分析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意愿母乳喂养率、成功母乳喂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母乳不足、早产儿不吸吮或吸吮弱是导致母乳喂养失败的主要因素。而母婴分离时间过长、未掌握母乳喂养技巧、缺乏母乳喂养信心、缺乏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是相关因素。结论实施有效的喂养干预,可显著提高早产儿出院后母乳喂养成功率

  • 标签: 早产儿 出院 母乳喂养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小儿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儿科病房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0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输液前给予对照组常规的输液护理,给予研究组常规输液护理加以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情况。结果研究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2%(46例),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82%(41例),两组穿刺成功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小儿静脉输液 一次穿刺 成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院前急救过程中提高静脉留置针的使用率和成功率的具体措施和取得的效果。方法通过科室自行设计的调查表,统计我急救中心院前急救过程中病人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情况和穿刺成功率,分析原因,应用QCC手法,采取相应的对策予以改善。结果改善后院前急救中病人使用静脉留置针的百分率由以前的68.02%提高为79.22%,穿刺成功率由以前的90.86%提升为97.09%。结论提高院前急救过程中静脉留置针的使用率和成功率,能够达到迅速给药、便于病人途中转运,避免了液体外渗,减少了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及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了医疗成本,提升了患者及病房护士的满意度。

  • 标签: 院前急救 静脉留置针 QCC手法 成功率 使用率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