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石油企业作为我国的基础企业,对我国经济的增长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它的生存和发展不仅与国民经济紧密相连,与国家的生存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而石油产品的质量安全更是与国家的社会安全和人民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所以,为了促进石油企业快速发展,更好的建设伟大祖国,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做好石油产品质量检测的工作。本文就我国石油产品质量检测的现状及其发展措施进行简要的阐述说明。

  • 标签: 石油产品 质量检测 发展措施
  • 简介:摘要:无菌检查法系用于检查药典要求无菌的药品、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原料、辅料及其他品种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若供试品符合无菌检查法的规定,仅表明了供试品在该检验条件下未发现微生物污染。[1]

  • 标签: 无菌 无菌检查法 快速微生物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带电源腔镜器械绝缘性能检测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定本院收集的110例带电源腔镜器械,研究时段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下,分试验组(55例,包装前未进行绝缘性能检测)、对照组(55例,包装前以数字万用表进行绝缘性能检测),比较器械使用故障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子宫旋切器、电切手柄、单双极电凝故障发生率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包装前以数字万用表进行绝缘性能检测可有效降低带电源腔镜器械故障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带电源腔镜器械 绝缘性能检测 消毒供应中心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院消毒灭菌效果,正确评价医院消毒各项监测结果及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正消毒灭菌方案,改进消毒灭菌方法,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严格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1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2的要求,采用现场抽样的检测方法,对我院2011年度临床科室的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空气、透析用水、消毒后内窥镜内腔面、生物监测、灭菌腔镜物品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与判断。结果我院2011年度各监测项目总合格率分别为医护人员手98﹪、物体表面99.2﹪、空气97.3﹪、透析用水100﹪、消毒后内窥镜内腔面97.3﹪、生物监测99﹪、灭菌腔镜物品95﹪。结论我院通过持续改进,消毒灭菌效果有所提高,但仍存在消毒液使用不规范等现象,应加强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充分合理地利用监测资源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的各种隐患,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消毒灭菌 监测 医院感染
  • 简介:目的:进一步了解双台子区个体医疗机构消毒现状,提高消毒质量,消除隐患更有效地控制院内感染。方法:对2013~2014年双台子区所辖124家个体医疗机构的卫生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室内空气消毒合格率为60.52%,物体表面消毒合格率为69.89%,医护人员手消毒合格率为81.23%,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为72.35%。结论:双台子区个体医疗机构各项卫生指标合格率均较低,应引起重视。应加强监督检测频率,特别是对室内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卫生消毒等。

  • 标签: 个体医疗机构 消毒
  • 简介:大肠菌群检测一般采用多管发酵标准方法测定[1],自1985年Forg建立了纸片法[2],因其具有快速、简便等优点已在食具消毒效果中广泛应用,但有时纸片结果会模糊不清,不易判断,为了提高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以便在实际工作中更好的利用方法,本实验对大肠菌群纸片法与常规发酵法在食具消毒效果中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对出现可疑结果的纸片放入乳糖胆盐培养液中再按常规发酵法的程序进行大肠菌群检测,可提高纸片法的灵敏度,增加与常规发酵法的阳性符合率.

  • 标签: 大肠菌群 快速检测纸片法 发酵法 阳性符合率 食具消毒
  • 简介:对KJ360-CMD医用移动式空气净化消毒机的设备排风量、洁净空气量、净化效率、消毒功能、以及产生负离子、产生风量等指标进行检测!实验表明:各项监测项目检测结果与YZB/鄂宜002-2005、《医用移动式空气净化消毒机》申报的额定值是吻合的。并根据空气净化器的有关技术要求对KJ360-CMD医用移动式空气净化消毒机空气净化消毒等功能进行设备性能与效果评价。

  • 标签: 空气净化消毒 检测分析 消毒机 移动式 医用 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戊二醛消毒剂对酶联免疫法(ELISA)造成的假阳性及假阴性影响,为临床免疫实验室合理选择消毒剂提供依据.方法夹心ELISA(以乙肝表面抗原试剂进行实验)及竞争ELISA(以乙肝e抗体试剂进行实验),以自带阴性及阳性血清进行实验,至加入显色液后,加入戊二醛2μl,加入终止液,以全自动酶标仪进行比色,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戊二醛使ELISA各孔显黄色,吸光度值升高,夹心法达阳性判断标准,竞争法达阴性判断标准.结论临床免疫实验室在使用戊二醛消毒剂时,应密切观察显色剂颜色的改变,以便及时发现假阳性及假阴性影响,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戊二醛 消毒剂 酶联免疫法 影响因素 假阳性 假阴性
  • 简介:摘要提高饮用水水质的重要方法是对饮用水进行消毒。当前没有一种消毒剂对人体是完全没有毒性的,消毒剂残留以及消毒剂与水中其它物质作用产生的副产物对人体的危害越来越受到人类的关注。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高灵敏度的检测仪器的应用,新的消毒副产物不断被报道。本文就生活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的危害及消毒副产物的检测方法进行简述。

  • 标签: 消毒副产物危害检测技术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生活饮用水净化处理过程大多采用氯化消毒方式,加氯消毒是一种常见的水消毒方法,但由于其极易产生有害性消毒副产物,且具有致癌性或致突变性,因此人们开始对这一传统消毒方式的安全性提出了质疑,并积极寻找替代品,比如二氧化氯。文章对几种主要消毒剂进行了介绍,对部分消毒副产物所具有的危害性进行了分析,详细探讨了检测方法。

  • 标签: 生活饮用水 消毒 副产物 检测 危害性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系统的评价方法,以保证同一采供血机构实验室内多套检测系统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准确性和一致性。方法稳定性评价,采用A、B两套ELISA检测系统同时检测同一个弱阳性标本,连续20次,比较两套系统变异系数(CV值)大小。准确性和一致性评价,A、B两套系统同时检测室间质评阳性样本,根据本试剂组反馈结果的吸光度/临界值比值(S/CO值)均值(x)、标准差(SD),以x作为参考结果分别计算每个样本A、B系统结果的S/CO值标准差指数SDI1、SDI2;分析两套系统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A、B检测系统CV值分别为6.5%和5.3%;A系统结果中有3个标本︱SDI1︱大于2,其他结果均小于2,且无趋势性偏移;B系统结果︱SDI2︱均小于2,且无趋势性偏移;两套系统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套检测系统稳定性较好,检测结果均处于可受控状态,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 标签: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检测系统 评价方法 稳定性 准确性 一致性
  • 简介:摘要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AST)是一种体外定性或定量测定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细菌能力的实验。随着耐药病原体的增多和耐药机制的变异,传统药敏试验逐渐无法满足临床快速诊治的需求,因此基于待测病原体表型、基因型及其他耐药机制的药敏快检技术正在不断发展。本文论述了AST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所有新技术对临床诊治指南的指导意义均应进行多方面评估和规范化。

  • 标签: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表型 基因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碳14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因上消化道症状就诊并行胃镜检查的门诊初诊及新入院病人进行14C-呼气试验,并行胃镜检查。结果在受试患者中阳性率54.1%,而胃镜检查诊断为消化道溃疡、胃炎、胃癌患者的呼气试验结果的阳性率分别为78%、46.6%、39.7%。结论碳14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的方法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治疗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碳14尿素呼气试验 幽门螺旋杆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工作采取传统工作模式,根据安全隐患因素存在环节对观察组制定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管理措施。结果采取护理安全管理机制后的观察组工作人员的临床满意度、及工作差错发生率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也得到明显降低。结论在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进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对其采取护理安全干预机制,使得工作失误及职业暴露发生率得到降低,将更好的为医院临床工作开展保驾护航。

  • 标签: 护理安全干预机制 消毒供应中心安全
  • 简介:在口腔修复的临床操作中,交叉感染已倍受重视,但主要是针对涡轮机头的消毒,而忽视了对医务人员可能造成极大威胁的潜在性感染途径--印模.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使用各种化学消毒方法消毒印模后,对各种印模主要特性的影响以及消毒效果的研究进行综述.目前常用的消毒剂是戊二醛、次氯酸钠、碘伏等,消毒方法主要是浸泡和喷涂法.但至今对于印模的消毒,在制剂、浓度和印模种类之间还没有形成一个最佳搭配,即尚未形成一个可以被口腔专业界所公认,并能满足口腔修复临床需要的常规消毒方法.因此,寻找一种临床操作简便、有效的印模消毒方法,就成为口腔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

  • 标签: 印模 消毒 口腔修复 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