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建设文化大省与21浙江地方志事业学术研讨会今天召开。这次大会是在世纪之交,任务转换,人员交替之际召开的,有格外重要的意义。世纪之交,还有7个月即将进入21;任务转换,社会主义时期市、县第一届大规模修志即将全面完成,编年鉴、修续志等已经开始或即将开始;人员交替,不少老的主编、副主编和修志人员已经完成任务,退下来,仍在关心修志事业,方志界新人辈出,已经接上班。总之,方志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下面讲两个问题:

  • 标签: 地方志事业 修志人员 续志 副主编 编年 年鉴
  • 简介:澜沧是基督教传播的重要区域,信教群众以拉祜族、佤族为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信仰政策重新贯彻执行后,澜沧基督教也恢复公开活动,发展较迅速。文章在介绍澜沧基督教的主要表现后,分析了其活动特点及发展趋势。指出今后一段时间,基督教仍会发展,但主要是拉祜族信教群众增多,佤族信众保持常态。进而阐述澜沧基督教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抵御毒品危害,开展福音戒毒;学习科技知识,发展生产,脱贫致富,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等。

  • 标签: 基督教传播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十一届三中全会 宗教信仰政策 社会主义社会 信教群众
  • 简介:舞厅业是老上海最重的娱乐商业之一,而提供有偿伴舞的舞女则是该业的聚焦。1843年上海开埠以后,欧风美雨吹拂而来,定居租界的西人为了延续其在西方的生活方式,在闲暇时亦举办各种名目的舞会,交际舞便显身其间。1927年以后,它不再是囿于一角的“西技”,而是一种广泛面向上海中上层市民的娱乐行业——与原有的烟馆、茶馆、赌场、戏院等并列。老上海的华籍舞女从产生、发展到最后消亡,前后历经约30年的时间,它和西方文化的浸润、中国国家的社会政治命运,以及上海城市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 标签: 上海 华裔舞女 舞厅业
  • 简介:铁路的出现带来西方入侵中国的又一波高潮,也是云南爆发民族主义运动的重要原因。英国的滇缅铁路规划与其商业、政治企图有关。其所规划的三次滇缅铁路勘测,尤其在第二次铁路勘测前后,云南官绅对英国政府态度变化明显,是中国政府成立铁路公司以保利权的重要原因。云南官绅敏感地意识到英人之阴谋,遂将"滇蜀铁路公司"改为"滇蜀腾越铁路公司"。围绕滇缅、滇蜀铁路修建问题,中英两国进行了长期交涉,英国用尽伎俩最终阴谋破灭,云南民族主义运动有效抵制了西方列强入侵。

  • 标签: 英国 滇蜀铁路公司 滇蜀腾越铁路公司
  • 简介:充分发挥博物馆志愿者和博物馆会员等社会力量的作用以推动博物馆发展,这是当今博物馆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据相关史料来看20一、二十年代中国博物馆界已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和努力。如1915年北洋政府内务部公布的《保存古物协进会章程》,应为我国第一个博物馆志愿者组织性质的章程;1924年中华博物院制定了我国第一个博物馆会员制度,此二者在博物馆志愿者和会员制度方面都具有开创性。而且这二者有其自身的特点,其制度来源也不尽相同。

  • 标签: 保存古物协进会 古物陈列所 博物馆志愿者 中华博物院 博物馆会员制
  • 简介:1980年代,在日本,西学、汉学之争仍是焦点。当时有些人以为,欲兴近代教育,当废弃汉字;若废弃汉字,日本恐将与自己通过汉学建立起来的学术思想发生割裂。而在民间舆论未朝着一个方向发展之前,于文字文体改良,日本政府虽做了些许尝试,但对于汉字汉文的态度并未做出改变。反映在小学教科书的编纂上就是,虽然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尽量不用汉字,代之以假名,但就小学阶段所应掌握的汉字数量而言,并未减少,只不过汉字学习被集中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这一现象印证了日本政府在这一时期,对于汉字汉文何去何从,仍保持着谨慎态度。

  • 标签: 日本明治 汉字汉文 西学 汉学
  • 简介:1999年10月2日至11月23日.中日韩三国6出土文物展在日本群马县立历史博物馆展出,展览集教育和学术于一体.荟萃了以观音山古坟为主的日本各地古坟时代出圭精品,以及中国山西省北齐厍狄回洛墓和韩国公州百济武宁王陵墓的出土文物。

  • 标签: 中国 日本 韩国 六世纪 出土文物展
  • 简介:18,西属拉美殖民地生产的白银通过大型帆船从阿卡普尔科运到马尼拉,中国船员和欧洲贸易商再将白银从马尼拉输运到中国东南沿海。从此,中国形成了双金属货币制度,铜钱和银圆可以互换,并且对进口白银很依赖。而在英国,黄金、汇票和政府规制扮演着重要角色,从这个角度来说,中西货币制度的差异很大。当时的英国以及欧洲大陆,信用经济兴起,纸币被广泛使用,这些都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何中国与欧洲在19走上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

  • 标签: 白银 茶叶 丝绸 中国 英国
  • 简介:清代乾隆到嘉庆年间,对于外面的世界,上上下下的中国人大多还沉淀在两千年来以自我为中心的想象里,那时的朝廷曾以清帝国为中心绘制过几次有关周边世界的《职贡图》,还有宫廷画家也画了《万国来朝图》,记录各国人等到北京贺岁的盛况,人们始终沿袭着古老传统,一厢情愿地描述着想象的天下图像。

  • 标签: 文化共同体 17世纪 东亚 嘉庆年间 宫廷画家 世界
  • 简介:2070-80年代,南海因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以及丰富的油气资源,越来越受到东南亚各国、区域外国家的关注.东南亚某些国家由此加紧了军备竞赛,进行海军、空军扩军,频繁进行军事演习,企图谋求在争端中的利益最大化.东南亚某些国家扩充海空力量的举动,必然对其他国家产生影响,极有可能诱发他国购置武器装备的浪潮,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此时期南海局势已彰显出如果中方对此没有足够的战略上、军事上的准备,那么南海局面就可能被某些国家以各种借口所破坏.

  • 标签: 东南亚 南海争端 扩军 南海主权
  • 简介:1949年以后,为改变旧的不平等的城乡关系,新中国开始以苏联经验为范本,构建全新的社会主义城乡关系。为此,在整个2050年代,党和人民政府在商品联系与生产联系两个方面对城乡关系的重构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但是,中苏间国情差异巨大、人口众多、工业化起点低、起步晚等因素,最终导致中国于50年代末期逐渐走向一条不仅与苏联不同,而且亦与最初的理想预期背离的二元化城乡关系发展道路。

  • 标签: 城市 农村 城乡关系
  • 简介:本文通过分析今阿拉善左旗档案馆所藏的一份满文档案,阐明17中后期至18早期蒙古青海和硕特部领主属下的一位穆斯林商人的行商路线及其活动,同时揭示当时蒙古内部的形势及大清帝国、沙皇俄国、奥斯曼帝国、莫卧尔帝国的相关情况,以此探讨当时的蒙古政权经营商业的特点及与欧亚大陆各大帝国之间的往来关系问题.

  • 标签: 17-18世纪 蒙古政权 满文档案 人的活动 领主 奥斯曼帝国
  • 简介:华北青苗会组织的历史至少可追溯至19初.早期的青苗会只是结构松散的临时看青组织.19中期以降,以征派差徭为契机,青苗会逐渐演变为担负村庄各项公务且结构严密的村落自治组织.这一演变折射出咸同年间国家与乡村社会之间的新动向:国家不断深入地方以攫取财源,乡村社会则在改造青苗会加以应对的同时实现了一定的自治.

  • 标签: 十九世纪 青苗会 村落自治
  • 简介:作为现代信托制度雏形的用益权,产生之后就对当时的英国社会及后世产生重要影响.13-16,用益权通过躲避封建领主在土地上的封建附属权利和促进土地流转及再分配的方式,引起了英国民众财产(主要是土地等不动产)处分方式的巨大变化,这对当时英国民众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一项重要积极作用就是对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经济利益的保障以及对婚姻自由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些都有利于英国社会的文明进步.

  • 标签: 用益权 英国 13-16世纪 弱势群体 积极影响
  • 简介:司法权限方面的争议在界定清朝(1636-1912)诸帝与其蒙古臣民关系的实质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满蒙在法制上的互动可追溯至清朝建立前。那时,对于自己不满意的法律内容,蒙古人经常向满洲统治者求助。以汉名理藩院而广为人知的蒙古衙门的建立,可视为处理刚归顺的蒙古人信息的一种尝试。蒙古当局被赋予有限的司法权力,或者说在其职责范围内,理藩院被迫面对诉讼者试图与当局角力的困境,在形塑理藩院的职责范围上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认为:通过审视理藩院在法律方面的权限,我们可以看到原本多元的法律秩序更一致、更稳定的方向发展着,并呈现出一种把蒙古人纳入中华法制的趋势。

  • 标签: 法律政策 蒙古人 司法领域 国家权力 清朝 18世纪
  • 简介:2050年代,在学习苏联运动影响下,苏联历史教学理论和方法在新中国大地广泛传播。中国历史教育工作者努力学习苏联历史教学理论,借鉴苏联历史教学方法,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创造性运用,提升了教学质量。但在学习苏联经验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某些失误,给历史教学带来了不利影响。

  • 标签: 苏联 中国 历史教学
  • 简介:<正>最近,我和辛亥纪念馆的叶先培应武汉市武昌区有关方面之邀,为武昌旧城改造撰写了一篇调研报告,希望抛砖引玉、集思广益、在保护与发展这一对矛盾中寻求最佳平衡点,既不让老城失去传统文化的精华,又要能吸取到社会资源来改善旧城落后的生存状态。规划旧城改造确实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追根溯源我的精神动力来自于我的家族与武昌特殊的历史渊源。与我们家族有血缘亲属关系的

  • 标签: 武昌城 旧城改造 亲属关系 武汉市武昌区 生存状态 代化
  • 简介:20国际关系的突出特征,是和平共处对强权政治的重大突破。和平共处面世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展开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的体现。和平共处与强权政治的两军对垒是20国际关系的两条主线,而前者对后者的政治突破,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开掘了战略通道。本文从当代国际关系的准则、权益、实力与结构调整等角度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

  • 标签: 20世纪 和平共处 强权政治 新型化调整
  • 简介: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相继沦陷。随后不久,日本就派军进入桦甸县(今桦甸市),并将主要目标指向夹皮沟。日军进入夹皮沟后,为保证其殖民统治,建立了警宪特务机构,对夹皮沟金矿区人民实行残暴的殖民统治。1934年,日本为实现其对黄金资源的掠夺,组成庞大的金矿资源调查班,

  • 标签: 40年代 日军 日本帝国主义 侵略 吉林 殖民统治
  • 简介:20三四十年代是迪化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迪化是一座传统、现代与多民族交融的城市,革故鼎新的趋势尤为明显.城市公共空间布局和现代化建设显示了迪化城市发展的重要一面.迪化民众日常生活受多民族聚居环境、现代化发展趋势的影响,呈现异于内地的丰富性与复杂性的特点.探究迪化城市变迁和民众日常生活有助于从微观视角考察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市民生活的实态.

  • 标签: 迪化 城市建设 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