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近据报道,我国某地发生一起“疑似接种卡介苗致肺结核”的事件。为此,一些人对接种卡介苗心存疑虑:接种卡介苗不是预防肺结核的吗?怎么又接种出肺结核来了呢?为此,有关专家指出——卡介苗致结核病是一种误解

  • 标签: 结核病 接种卡介苗 肺结核
  • 简介:在神经变性疾病患者的脑内神经元内包含体中,神经原纤维缠结(NFTs)是最常见的,它可能介导了神经元的死亡和认知障碍。本研究作者发现表达可抑制的人tau变异型的小鼠产生了进行性年龄相关的神经原纤维缠结(NFTs)、神经元丧失以及行为缺陷。抑制转基因tau后,记忆功能恢复,神经元数目稳定。但令人吃惊的是,这时神经原纤维缠结(NFTs)依然累积。这样来看,神经原纤维缠结(NFTs)不足于导致此种病理模型的认知衰减或神经元死亡。

  • 标签: 记忆功能 小鼠模型 神经变性 神经原纤维缠结 TAU 脑内神经元
  • 简介: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是一种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资料显示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1%~2%罹患此病[1]。其典型的临床特征为包括运动迟缓、僵直、静止性震颤和姿势障碍等在内的运动性症状,这些症状的产生是由异常结构化的α-突触核蛋白沉积于中脑黑质区多巴胺神经元导致其大量丢失所引起。

  • 标签: 帕金森病 Α-突触核蛋白 肠道菌群
  • 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我国40岁以上人群COPD的患病率为8.2%,其中每年约有数百万COPD患者反复发生急性加重(AECOPD),因COPD而死亡的人数每年可达100万以上。本文就有关免疫增强治疗AECOPD等问题作一简述。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免疫增强治疗 急性 COPD患者 AECOPD 呼吸系统
  • 简介:近年来,结核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明显回升,中国是WHO认定的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据WHO估计:全世界近四分之一的结核病例发生在中国。2000

  • 标签: 年龄 农村 结核病 可及性关系 定性研究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在患者胸腔内注入A溶血性链球菌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64例,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小导管闭式引流置管技术进行胸腔置管引流,在胸腔积液基本排尽后,在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胸膜腔内分别注入A溶血性链球菌和顺铂进行治疗。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评价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0%)显著高于对照组(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率(93.9%)显著高于对照组(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热、胸痛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胃肠道异常、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A溶血性链球菌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确切,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无明显胃肠症状、肝肾功能损害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腔积液 恶性肿瘤 A群溶血性链球菌 顺铂
  • 简介:目的探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方法。方法对6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在常规糖尿病治疗,血糖控制相对满意的基础上,治疗组用弥保500ug,肌注1次/d,怡开120U,口服,3次/d;对照组只用弥保500ug,肌注,1次/d。疗程均为60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02%,对照组总有效率61.7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结论弥保联合怡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联用方法。

  • 标签: 弥可保 联合用药 怡开 药物治疗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 简介:目的观察喘治注射液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91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止咳化痰、痉平喘、抗感染、对症治疗等,同时给予异丙托溴铵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喘治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4周,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为7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EV1、PEF明显改善(P〈0.05),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喘治注射液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临床效果确切,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急性发作期 治疗 喘可治注射液
  • 简介:目的建立小鼠胰腺癌发生模型并观察外周血及肿瘤组织中免疫细胞的变化。方法利用致癌剂二甲基苯葸(DMBA)胰腺内原位包埋的方法建立从慢性胰腺炎(chronicpancreatitis,cP)、胰腺导管内瘤变(pancreaticintraepithelialneoplasma,PanlN)到胰腺癌(pancreaticcancer,PC)的发生模型。共建模60只,8周后处死小鼠。随机选择20只存活小鼠,利用流式细胞计数技术(flowcytometry,FCM)检测外周血及胰腺病变组织中7个免疫细胞的变化。结果建模8周内共死亡14只(23.3%),存活46只。46只小鼠病变胰腺组织均制备石蜡切片行常规HE染色。46个病变组织中,12例CP(26.1%),11例低级别PanIN(lowgrade—PanlN,PanIN-1,2,LOPanIN)(23.9%),9例高级别PanIN(highgrade—PanlN,PanIN.3,HG-PanIN)(19.6%)及14例PC(30.4%)。随机选择的20只小鼠中,PC及HG—PdnIN小鼠外周血中髓系来源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suppressorcells.MDSC)明显高于LG.PanIN及CP小鼠。PC及HG—PanlN小鼠胰腺病变组织中粒细胞、MDSC及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macmphages,TAM)较LG.PanlN及CP小鼠明显升高,而T淋巴细胞及M1型TAM明显减少。结论利用DMBA胰腺内原位包埋是建立小鼠胰腺癌发生模型的简便易行的方法。胰腺癌在发生过程中,伴随全身及局部的免疫抑制效应,以病变组织内尤为明显,其中MDSC及M2型TAM可能起到关键作用。

  • 标签: 胰腺癌 癌发生 免疫抑制 髓系来源抑制细胞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 简介:目的探求手术乳腺癌乳头乳晕复合体(NAC)癌浸润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及保留NAC改良乳腺癌根治术的禁忌证和适应证。方法对407例术前记录肿瘤位置、大小、肿瘤缘距乳晕边缘的距离(D)等资料;术中采集NAC的离体标本行常规病理检查;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临床、病理相关因素与NAC癌浸润的关系。结果本组NAC癌浸润率为13.27%(54/407);与年龄、病理类型无相关性;与肿瘤的位置、D值、肿瘤最大径、肿瘤的TNM分期和NAC的临床表现及腋窝淋巴结状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的位置、D值、肿瘤最大径、肿瘤的TNM分期和NAC的临床表现及腋窝淋巴结状态是影响NAC癌浸润的主要因素。保留NAC的改良根治术的适应证:①I、Ⅱa期乳腺癌患者;②患者有保留NAC和/或乳房外形的愿望,但不能或不愿行保乳术;③非中央区乳腺癌,D≥2cm;④肿瘤最大径≤3cm;⑤乳头无溢液、无湿疹样改变、无内陷及歪斜等异常表现,乳晕无桔皮样改变,未受侵犯;⑥保留的乳头乳晕区皮下组织深面5处取样冰冻切片病理无癌细胞浸润。严格把握适应证行保留NAC的改良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乳腺癌 乳头乳晕复合体 隐匿浸润
  • 简介:费城染色体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Ph-MPN)主要包括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T)3种类型。自2011年,Janus激酶1/2(JAK1/2)抑制剂芦替尼(ruxolitinib)已成为治疗PMF核心药物。此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唯一可能治愈PMF的治疗方法,但因没有配型或费用昂贵让多数患者却步。Ruxolitinib作为PMF的靶向药物,可以针对PMF的发病机制进行治疗,从根本上控制疾病,改善患者临床症状。Ruxolitinib除了可治疗PMF外,对羟基脲耐药或不耐药PV或PT患者亦起良好的作用。

  • 标签: 芦可替尼 费城染色体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 简介:目的:构建含耦联蛋白2(UCP2)-3’非翻译区(UTR)序列的野生型和突变型质粒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探讨微小RNA(miR)-15b对UCP2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应用生物信息软件预测miR-15b的靶基因,分别将预测靶基因UCP2的3’UTR及其突变体克隆到荧光素酶载体DsiCHECK-2骨架中,构建UCP2野生型和突变型质粒。并采用测序方法鉴定DsiCHECK-2-UCP2载体是否构建成功。将UCP2野生型和突变型质粒分别与miR-15b模拟物、miR-15b模拟物正常对照、miR-15b抑制剂、miR-15b抑制剂正常对照在293T细胞中共转染。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分析miR-15b对UCP2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测序鉴定证实psiCHECK-2-UCP2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构建成功。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显示转染UCP2野生型和UCP2突变型报告基因的293T细胞过表达miR-15b后,UCP2野生型报告基因的荧光素酶活性明显下降.下调31%(P=0.003),过表达miR-15b抑制剂后,UCP2野生型报告基因的荧光素酶活性明显增加,上调46%(P=0.01)。而miR-15b模拟物、miR-15b模拟物正常对照、miR-15b抑制剂、miR-15b抑制剂正常对照对UCP2突变型的表达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UCP2是miR-15b直接作用的靶基因,且miR-15b结合于UCP2基因3’UTR区域.转录后水平对UCP2有直接的抑制作用。

  • 标签: 解耦联蛋白2 微小RNA-15b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 简介:目的探讨整合素一金属蛋白酶8(adisintegrin-likeandmetalloproteinase8,ADAM8)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IHC),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等测定ADAM8在乳腺癌组织、乳腺正常组织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ADAM8在乳腺癌组织和乳腺正常组织中均有表达,AD-AM8mRNA及蛋白水平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乳腺组织(qRT-PCR:P=0.015,IHC:P=0.044,Westernblot:P=0.000)。ADAM8表达率的高低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肿瘤大小相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中Ⅲ+Ⅳ期的阳性表达低于Ⅰ+Ⅱ期(P=0.574);qRT-PCR中Ⅱb+Ⅲ期表达低于Ⅰ+Ⅱa期(P=0.247);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ADAM8表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IHC:P=0.560,qRT-PCR:P=0.592)。肿瘤〉2cm的ADAM8表达低于肿瘤≤2cm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DAM8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其程度与乳腺癌侵袭和转移性有关。ADAM8的负性表达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调节作用。

  • 标签: 乳腺癌 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8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蛋白质印迹 免疫组化
  • 简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一种在哺乳动物组织中广泛存在的转录因子,它可诱导VEGF转录活性的增强和表达增加,在肿瘤细胞的能量代谢、血管生成、促进肿瘤增殖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抑制HIF-1α可能作为恶性肿瘤治疗的一个靶点.那丁(noscapine)是一种阿片类生物碱.最新研究发现,那丁能阻断HIF-1α的表达.此外,它还有抗血管形成的作用.本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的那丁在氯化钴(CoCl2)诱导缺氧的状态下对人胰腺癌细胞株BxPC3细胞中HIF-1α、VEGF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那丁作为新的化疗药物治疗胰腺癌的可行性.

  • 标签: 人胰腺癌细胞株 HIF-1Α VEGF表达 PC3细胞 那可丁 缺氧诱导因子-1α
  • 简介:肿瘤由异质性的肿瘤细胞组成,其中包含一个在肿瘤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和耐药中起关键作用的亚群——肿瘤干细胞。近年根据肿瘤于细胞理论分选到了胰腺癌于细胞(CD24^+CD44^+ESA^+),而且从胰腺癌细胞系PANC1中分离的CD24^+CD44^+细胞具有高致瘤性。本实验探讨从胰腺癌细胞系PANC1中富集CD24^+CD44^+细胞的方法,为进一步研究这种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提供足量的细胞。

  • 标签: 细胞群 体外侵袭 富集 CD44^+细胞 肿瘤发生 化疗
  • 简介:目的:本研究旨在测定老年患者超声引导下以0.2%罗哌卡因连续坐骨神经阻滞应用于膝关节松术后镇痛的半数有效背景量。方法选取宣武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行膝关节僵直手法松术患者22例,年龄65~79岁,体质量58~90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分Ⅰ~Ⅲ级,静脉全身麻醉下手法松后行超声引导下经臀下入路定位,定位成功后置入连续刺激导管,采用Dixon序贯法0.2%罗哌卡因连续坐骨神经阻滞,开始背景流量为5ml/h,如术后24、48h患者阻滞效果完善,则下一例患者背景量减少0.5ml/h;如果阻滞效果不完善,则下一例患者背景流量增加0.5ml/h。结果超声引导经臀下入路0.2%罗哌卡因连续坐骨神经阻滞的半数有效背景量为4.3ml/h,95%可信区间为4.0~4.6ml/h。结论0.2%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用于老年患者膝关节手法松术后连续坐骨神经阻滞,半数有效背景量为4.3ml/h。

  • 标签: 老年人 连续坐骨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半数有效背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