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现状,选择可能已被污染的食品为食源性疾病控制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按照宁夏食品监测网工作计划结石嘴山市设点采集10大类食品,根据监测工作手册进行菌落总数Totalnumberofcolonies大肠菌群Fecalcoliform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沙门氏菌salmonella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Monocyteshyperplasialisztfungus板崎肠杆菌Platebatteryenterobacter蜡样芽孢杆菌Waxybacillus大肠杆菌O157E.coliO157副溶血性弧菌Deputyhemolyticvibrio。结果在监测的10大类230份样品中,共分离出6种11株食源性致病菌,总检出率为4.89%。结论石嘴山市食品有不同程度受到多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其中生食水产品、婴幼儿配方粉、凉拌菜、为主要受污染食品,食品相关管理部分应该加强对食品的监督力度,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 标签: 食源性致病菌 食源性疾病 食品污染 食品监测
  • 简介:摘要最近几年,临床上度对于脑外伤后电解质检测钠盐平衡研究有了卓越性进步,当前观点指出,颅脑外伤后,补盐治疗为合理方式。且指出当发生重型颅脑外伤后,早期开展高渗盐(HS)治疗,可全面恢复血容量以及脑灌注压,这对于减少脑部继发性损伤而言,有着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实际情况,本文从4个方面,全面阐述了脑外伤后电解质监测与治疗情况,旨意为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 标签: 脑外伤 电解质检测 高渗盐治疗 S100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监测高危人群艾滋病HIV流行状况,为国家制定HIV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02年开始,对红花岗区HIV高危人群进行HIV抗体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初筛,初筛阳性者送遵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确认,确认阳性的进入统一。结果从2002~2015年共检测75008份样本,其中男55133份,女姓19875份,检测倒血清HIV抗体阳性635份,阳性率平均为0.85%。635份阳性人群中,男性476份,阳性率为0.86%(476/55133),女性159份,阳性率为0.80%(159/19875),男女检出率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监测人群有吸毒人员、性工作者、嫖客、自愿咨询者、艾滋梅毒阳性配偶、男男同性恋、结核病人、乡镇医院快速初筛阳性病人、服刑人员、拘押人员、务工人员、献血员等,检出阳性率最高的是男男同性恋13.54%,最低的是孕妇0.02%(2007年之前的结果,之后没有监测),阳性感染者包函了所有的人群。年龄分7个组,分别是≤20岁,21~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61~70岁,>70岁,年龄最小的医院初筛阳性送的病人7岁,疾控中心监测人群最小的16岁是男男同性恋者,最大的85岁,是农民,年龄主要集中在21~40岁占60%。讨论从监测人群阳性检出率的变化看,HIV的传播已经由90年代的血液、吸毒为主要传播方式向性传播为主要传播方式1人群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蔓延,年龄由青壮年扩展到所有年龄段,在今后的防控措施中,要控制HIV传播,主要是控制高危行为的发生,个体感染HIV是个人行为的结果,HIV流行是群体行为的结果2。

  • 标签: HIV 高危人群 防控措施 男男 性工作者 哨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惠阳区重点品种食品安全状况监测结果应用情况。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惠阳区(惠州市)镇隆、良井、沙田、三和经济开发区、平潭、秋长、淡水、新圩、永湖9个地区为检测范围,对以上地区重点食品品种进行随机抽样,并根据食源性致病菌样本检测采样要求采集15类重点食品品种中180份样品,比较180份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检出率。结果在惠阳区9个地区180份重点食品样本检测中,共检出15株阳性菌株(8.33%),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2.78%)、沙门氏菌3株(1.67%)、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7株(3.88%);15种检测样本中,鸭掌(2.22%)和烤鸡小腿(3.88%)的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最高;惠阳区9个地区中,平潭(1.66%)、淡水(1.66%)、永湖(3.33%)的样本中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最高。结论惠阳区多数区域各类重点食品均存在不同程度致病菌污染,当地食品监督部门应加强对各污染食品种类的监管。

  • 标签: 惠阳区 重点品种食品 安全状况 监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青岛市市北区,于2011年~2015年开展碘盐监测工作,观察最终结果,为碘缺乏所导致的疾病治疗、预防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针对青岛市市北区,开展大面积的碘盐监测。结果经过统计,青岛市市北区2011年监测结果合格样本为284份,2012年为283份,2013年为271份,2014年为207份,2015年为282份。在监测结果合格率方面,2011年合格率为99.00%,2012年为95.00%,2013年为95.42%,2014年为92.8%,2015年为97.9%。2015年与往年相比,组间差异显著,临床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岛市市北区于2011年~2015年开展碘盐监测后,发现从2011年~2014年,碘盐监测合格率表现为下降趋势。于2015年,碘盐监测结果表现为回升。青岛市市北区的碘盐监测情况仍不容忽视,应根据监测结果,各个相关部门需积极的投入到碘盐的销售、加工、生产工作中,提高居民对碘盐的重视和知识灌输,确保居民的碘元素含量,减少碘缺乏所导致疾病的患者。日后,需进一步加强对碘盐的控制,加强碘盐的覆盖率。

  • 标签: 碘盐 监测 青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太原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状况,为食源性疾病风险监测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太原市监测医院2015—2017年报告的食源性疾病监测资料,以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据,用描述、分析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报告食源性疾病病例6621例,20~30岁组报告病例数最多(19.57%),其次为0~3岁组(16.93%);职业以托幼儿童(16.36%)最多,其次为家务及待业(15.03%),学生(13.43%);临床症状腹泻(90.36%),腹痛(50.54%)、呕吐(41.41%);检出致病菌毒153株,主要为诺如病毒(57.52%),致泻大肠埃希氏菌(23.53%),沙门氏菌(14.38%);可疑食品主要为水果(18.26%)、粮食制品(17.18%)、肉制品(11.37%);水果等五类原因食品进食-发病时间间隔、不同级别医院接诊就诊人数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诺如病毒、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是太原市食源性疾病的主要致病菌。应加强蔬果、米面、肉制品的监测,针对重点人群需加强监测力度和宣传教育,积极开展食源性疾病防控。

  • 标签: 食源性疾病 致病菌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检测,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少各种危险因素的发生,并做好手术室的消毒隔离工作。方法从本院提取200例临床手术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将这些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并根据手术室医院造成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寻找出应对感染的策略。而观察组则是在患者感染的基础上寻找手术室感染的因素和应对策略以及控制管理。结果根据200例手术患者共发生20例的感染,其中对照组感染率为16%;试验组感染率为4%,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手术室医院的感染原因,应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感染控制措施,以做更好的预防和控制介入手术室医院的感染。结论根据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及时落实好预防感染的措施,以此来提高手术室的质量管理和医院感染控制,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和意义。

  • 标签: 手术室医院感染 预防控制监测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技术联合监测子宫动脉、脐动脉及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指标对围产期早期预测不良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55例孕24~38周超声诊断子宫动脉、脐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流频谱异常者的多普勒超声表现,并与产后及临床干预后随访,将它们与正常妊娠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55例孕妇中,早产16例,胎儿生长受限(FGR)6例,宫内缺氧18例,发育异常7例,宫内死亡5例,胎盘早3例。不良妊娠结局者的血流指标S/D值、RI值、PI值异常增高,频谱多普勒形态异常,严重者出现舒张期血流信号消失。结论彩色多普勒技术产前监测子宫动脉,脐动脉、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即反映母体-胎盘-胎儿间循环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血流指标异常者,提示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可能性大。

  • 标签: 彩色多普勒 子宫动脉 脐动脉 大脑中动脉 不良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心理干预对改善乳腺癌患者心理状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140例行乳腺切除+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包括认知行为干预、支持性心理干预、婚姻干预和运动规划,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恐惧程度。结果经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的恐惧心理得到明显好转,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实施个体化针对性心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恐惧心理,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癌 心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营养护理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室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60例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采用常规护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为对照组。30例围手术期加强营养护理(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后的营养学指标以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10d的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肺部感染、吻合口瘘、胃排空延缓等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护理能够改善食管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

  • 标签: 营养护理 食管癌 术后 营养状态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照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一般护理,主要有用药指导、饮食指导还有病房护理等方面。观察组则实施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都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和疼痛程度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心理状态改善,大大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优质护理 子宫内膜癌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内镜下治疗胃肠道息肉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9月我院200例胃肠道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单双号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及研究组患者分别行常规的治疗护理及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内镜治疗 胃肠道息肉 心理状态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产后延续护理对初产妇产后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进入我院分娩的108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产后常规护理手段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产后延续护理手段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经过护理之后的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在进行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抑郁情况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抑郁情况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后采用延续性护理手段对初产妇进行护理,取得了比较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的产后护理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延续护理 初产妇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探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特种部队跳伞训练中士兵心理应激状态及其变化规律进行研究,以便为军事训练中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解,为训练效率的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特种部队跳伞训练中的126名士兵,应用跳伞心理应激问卷和心理健康症状问卷(SCL-90对士兵的心理情况进行测评)。结果跳伞前后进行问卷显示,跳伞后得分明显低于跳伞前,跳伞前5次之间得分均有显著性差异,前五次与后五次得分也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后五次之间得分无显著性差异,说明跳伞在五次之后,心理素质逐渐提高,逐渐适应。结论特种兵进行跳伞训练时,对心理素质有损伤,但是五次之后,逐渐对跳伞训练适应,心理应激能力逐渐平缓,因此,为了避免出现跳伞失误、训练误伤等状况出现,应该在训练前期重点防范,保证士兵的安全。

  • 标签: 特种士兵 跳伞训练 心理应激状态 变化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持续低流量吸氧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炎症反应状态、心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急性心肌梗死30例,患者除了接受抗血小板、他汀、硝酸酯类、ACEI等传统治疗,根据不同的血气分析结果、患者胸痛程度,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氧疗组15例,进行持续低流量吸氧,每天持续20小时以上,共持续3天以上。对照组15例接受相同治疗不吸氧,3天、1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C反应蛋白(CRP)、脑钠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氧疗组临床胸痛改善更明显,心率显著下降,每搏输出量、短轴缩短率、SOD升高,CRP下降,2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脑钠肽水平有下降,但是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持续低流量吸氧可一定程度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症状、心功能,降低脑钠肽水平,可能与减少CRP、增加SOD、改善氧化应激及异常炎症反应状态有关。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功能 持续低流量吸吸氧 脑钠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及治疗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的心理护理有利于减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心理状态 心理护理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心理状态。方法择选2016年3月—2017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另择选同一时期健康体检者5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两组心理状态展开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人际关系、恐怖、焦虑以及躯体化和抑郁因子指标上,相比较对照组而言,均明显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而言,其在生理性疾病的同时,还伴随心理问题存在,因此,在予以针对性的内科治疗时,还应该辅之以必要的心理干预,这对于患者的康复而言,价值显著。

  • 标签: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心理状态 SCL-90症状自评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