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性手术治疗肾肿瘤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36例肾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选用开放性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出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总概率分别为(8±1.1)d、28%;对照组出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总概率分别为(11±2.3)d、61%。结论后腹腔镜手术术后并发症概率比开放性手术小,同时,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伤口较小,能加快患者出院时间。

  • 标签: 后腹腔镜 肾切除术 肾肿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注水放置空肠营养管在胃癌食管癌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8月至12月我院154例胃癌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78例和对照组76例,试验组采用注水置入空肠营养管,对照组不注水。比较两组患者插管时间,一次置管成功率。结果试验组插管时间为5.3±4.1min,一次置管成功率89.7%(70/78),对照组插管时间为9.3±1.3min,一次置管成功率64.4%(49/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54,χ2=10.84,P<0.05)。结论注水在空肠营养管置入中能有效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置管时间,是一种有效可行的置管方法。

  • 标签: 胃癌 食管癌 空肠营养管 注水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中频药物导入治疗法在用于小儿肺炎辅助治疗时的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2例辅以行中频药物导入治疗的肺炎患儿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肺炎患儿中频药物导入辅助治疗,同时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服务满意度。

  • 标签: 肺炎 中频药物导入 辅助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肥胖患者静脉采血的穿刺成功率,减轻痛苦,提高满意度。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对208例参加体检的肥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4例。观察组采用标识定位,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比较两种方法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复针率、失败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标识定位)一次穿刺成功率、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传统),复针率及失败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结论标识定位可提高肥胖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

  • 标签: 静脉穿刺 肥胖患者 标识定位法
  • 简介:摘要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各种思潮日益涌动。加上互联网、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各种信息充斥在青少年当中。学习焦虑、人际交往、早恋、网瘾、心理扭曲等各种心理问题不断涌现。切实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显得非常紧迫。实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的途径很多,其中案例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据此,本文重点分析了案例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特点和实施策略。

  • 标签: 案例法 青少年 心理 实施策略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刺激中枢神经相关部位、刺激周围神经的神经节、刺神经干、刺激神经感受器、刺周围神经末梢等方法治疗截瘫、鼻炎、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中风、不孕症等的疗效。

  • 标签: 针灸临床 选穴 神经组织刺激法
  • 简介:摘要目的保证输液质量,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方法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运用PDCA循环方法,选定活动主题,进行现状把握,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及制定对策。结果通过全员参与该项活动,使静脉药物调配过程中的差错率降低到2‰。结论运用PDCA循环对降低差错,确保安全医疗效果显著,同时也增强了药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药师主动参与管理的意识。

  • 标签: PDCA循环法 静脉配液中心 降低 差错发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护理安全管理中PDCA循环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收治的380例门诊病人进行分析,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PDCA循环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显著强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门诊患者实施PDCA循环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风险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等待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门诊安全管理 护理干预 PDCA循环法
  • 简介:摘要目的浅议医院后勤管理中PDCA循环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我院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中200例入院患者所有资料,研究医院后勤工作的现状,将科学的PDCA循环应用于医院后勤管理中,分析管理后的具体效果。结果对比应用PDCA循环前后,患者和职工的满意度,应用PDCA循环后,患者与职工满意度明显高于应用前,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通过PDCA循环有效、科学的管理,大有力提高我院的社会效益与经营效益,从而使我院更加昌盛强大。

  • 标签: 后勤管理 PDCA循环法 价值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治疗治疗中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局部冲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鼻内镜检查被诊断为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并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对患者进行标号分组,奇数编号的患者划入治疗组,偶数编号的患者划入对照组,每组各59例。治疗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桃金娘有胶囊联合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局部冲洗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桃金娘油胶囊联合生理盐水鼻腔冲洗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VAS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区上皮化时间、治疗不良反应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上皮化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复发与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也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局部冲洗用于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康复期短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不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 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 局部冲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及替吉奥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胃上部癌的临床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本研究通过收集本院2014年02月-2016年02月期间收治的23例晚期局部晚期胃上部癌病人,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及替吉奥新辅助化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3例局部晚期胃上部癌症患者中有22例完成三周期化疗,一例两周期后手术治疗,其中完全缓解患者有2例,部分缓解患者有14例,稳定患者有4例,进展患者有3例,总有效率为69.56%,中位生存率为十一个月。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15例,行姑息切除术患者5例,行短路术患者2例,行开关术患者1例。常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周围神经毒性及脱发等。结论对局部晚期胃上部癌症患者实施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及替吉奥新辅助化疗,治疗效果较好,可以为以后的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 替吉奥 辅助化疗 局部晚期胃上部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程度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血清PGⅠ、PGⅡ、G-17的浓度水平以及益气清热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以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进行胃镜检查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CAG患者为196例,将CAG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8例。非CAG患者为104例。经统计学检验,CAG组与非CAG组、治疗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于清晨时患者空腹抽取3ml静脉血,以免疫放射方法检测全部研究对象PGⅠ、PGR(PGⅠ/PGⅡ)、G-17水平,并分析CAG组与非CAG组的结果。治疗组采取益气清热活血方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结果CAG组患者的PGⅠ、PGR、G-17均明显低于非CAG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13.833,P=0.0002)。结论可用检测PG和G-17的方法对CAG进行筛查,且采用益气清热活血法治疗CAG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PGⅠ PGⅡ G-17 益气清热活血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联合应用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进行白细胞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在我院进行尿常规检验的93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时间(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取患者新鲜中段尿液后,分别给予患者单纯尿液干化学法、单纯尿沉渣镜检和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镜检进行白细胞检验。结果此次尿常规检测结果显示,93例患者使用干化学法,定量白细胞检出率为11.83%,使用沉渣镜检法定量白细胞检出率为26.88%,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镜检法定量白细胞检出率为39.78%,均显著低于联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镜检能够有效提高定量白细胞的检出率,提高尿常规检测的准确性及有效性,降低误诊率,具有使用价值。

  • 标签: 尿液干化学法 尿沉渣镜检法 白细胞检验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该研究比较两种染色方式的差别,从而为患者的治疗提供相关的依据。方法选取96例乳腺癌患者研究,将其随机分为美蓝组和美蓝联合纳米炭组,美蓝组46例,双染料组50例,染色后检出染色淋巴结并切除送冰冻病理检查,后行乳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结果美蓝组46例患者检出前哨淋巴结者42例,其发现率为91.30%,灵敏度为80.00%,准确率为84.78%,假阴性率为20.00%。双染料组50例患者检出前哨淋巴结者48例,其发现率为96.00%,灵敏度为84.62%,准确率为92.00%,假阴性率为15.38%,假阳性率均为0。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双染料都更胜一筹,其染色效果更好。

  • 标签: 美蓝 美蓝联合纳米炭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老年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中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与动力髋螺钉两种内固定方法手术前后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取本科室自2014年1月—2015年6月治疗的老年转子间骨折分别采用髓内固定及髓外固定的患者失血量,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沉降率(ESR)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等指标手术前后的变化,其中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45例,动力髋螺钉35例,结果两组骨折病人术前无明显差异,术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组的失血量及红细胞沉降率、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等指标变化程度明显低于动力髋螺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是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一个较好的选择。

  • 标签: DHS固定 PFNA固定 肌酸激酶 乳酸脱氢酶 转子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胃全切除手术与胃部分切除手术治疗胃癌患者的临床预后。方法将于我院治疗的胃癌手术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全切组与部分切除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与血清白蛋白水平等指标。结果部分切除组在并发症率方面明显低于全切组,在住院时间、排气时间方面明显短于全切组,在血清白蛋白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全切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部分切除手术与胃全切除手术相比能有效降低手术对患者的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预后更快,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胃癌 手术方式 胃部分切除手术 胃全切除手术 预后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次根管治疗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在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牙体牙髓病患者中纳入200例为对象,依临床实际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患者,分别给两组患者用多次根管治疗(对照组)和一次性根管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00%,相较于对照组的89.00%高,P<0.05。结论牙体牙髓病患者接受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比多次根管治疗显著。

  • 标签: 牙体牙髓病 多次法根管治疗 一次性根管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根管治疗结合手术方法治疗前牙根尖周囊肿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前牙根尖周囊肿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组32例给予根管治疗联合手术治疗,对照组28例给予单纯根管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为78.57%,研究组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纯根管治疗联合手术能够提高前牙根尖周囊肿患者的临床效果,改善治疗满意度,可推广使用。

  • 标签: 前牙根尖周囊肿 根管治疗 手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通脉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验证。方法建立通脉颗粒的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采用常规法对样品进行方法验证。结果五种规定试验菌的回收率均不低于70%,可用于通脉颗粒的微生物限度检验。结论确定采用常规法进行细菌数、霉菌和酵母菌数、大肠埃希菌检查。

  • 标签: 通脉颗粒 微生物限度检查 方法验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升阳通窍对比西药治疗眩晕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医院选取了2016年—2018年收治的眩晕患者84例,分为两组患者作为此次观察研究的对象。结果在此次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40例95.2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3例78.57%,其对比结果明显,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眩晕采用中医升阳通窍的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副作用较少,值得应用。

  • 标签: 中医升阳通窍法 西药 眩晕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