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依达拉奉结合丁苯酞氯化钠对急性期脑梗死病人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急性脑梗死治疗的7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抗凝血等常规治疗(常规组)及采用依达拉奉结合丁苯酞氯化钠治疗(研究组),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活动能力。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活动能力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患者至发病后14d,其NIHSS评分为(9.78±2.21)分,Barthel评分为(85.26±10.23)分,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依达拉奉结合丁苯酞氯化钠进行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情况,提高其术后活动能力,对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依达拉奉 丁苯酞氯化钠对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手术治疗价值及对I-PSS、NIH-CPSI评分的影响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7月到2018年7月期间我院接收并治疗的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进行治疗。之后对比患者治疗前后I-PSS、NIH-CPSI评分的差异性。结果治疗后,患者I-PSS评分为(11.01±2.03)分,NIH-CPSI评分为(9.01±2.23)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手术治疗价值及对I-PSS、NIH-CPSI评分的影响效果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 手术治疗价值 I-PSS NIH-CPSI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性肋骨骨折在肋骨带外固定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方案治疗对疼痛程度和病程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单纯性肋骨骨折患者100例,均为我院胸外科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随机分组。单用肋骨带外固定方案治疗(对照组,n=50)与加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方案治疗(观察组,n=50)疼痛评分、康复指标、治疗效果开展对比。结果两组骨折患者治疗前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程度不等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经评估为98.0%,高于对照组8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性肋骨骨折在肋骨带外固定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缩短康复进程,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单纯性肋骨骨折 血府逐瘀汤加减 疼痛评分 骨折愈合时间 手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s,OVCF)采用经皮穿刺高粘骨水泥椎体成型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withHighViscosityBoneCement,PVHVBC)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68例OVCF的老年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传统手术及PVHVBC。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LAS、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VHVBC对老年OVCF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穿刺高粘骨水泥椎体成型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s,OVCF)采用经皮穿刺高粘骨水泥椎体成型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withHighViscosityBoneCement,PVHVBC)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68例OVCF的老年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传统手术及PVHVBC。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LAS、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VHVBC对老年OVCF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穿刺高粘骨水泥椎体成型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ABCD3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7天内进展为急性脑梗塞(CI)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TIA患者101例为研究对象。以发病后第7天为终点事件时间,观察TIA患者是否发生为CI,将患者分为CI组24例和非CI组77例。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ABCD2评分、ABCD3评分以及CysC、hs-CRP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IA早期进展为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应用ROC曲线评估上述各项指标的价值。结果101例TIA患者7天发生脑梗塞24例(23.8%)。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CysC、hs-CRP是TIA早期进展为卒中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评估ABCD3评分AUC为0.781(95%CI0.672-0.890)。CysCAUC为0.751(95%CI0.641-0.862);CysC联合ABCD3评分AUC为0.825(95%CI0.733-0.918)。hs-CRPAUC为0.793(95%CI0.694-0.893);hs-CRP联合ABCD3评分AUC为0.848(95%CI0.766-0.931)。结论CysC、hs-CRP联合ABCD3评分能提高TIA患者短期发展为急性脑梗塞的预测价值。

  • 标签: 血清胱抑素C 超敏C反应蛋白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ABCD3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利用丁苯酞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对PAL及NDS评分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8月~2014年9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视作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观察与对照2个组,对照组给予丁苯酞治疗,观察组利用丁苯酞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治疗,比较分析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治疗后PAL、DNS评分分别为(52.04±3.96)分、(5.9±2.3)分;对照组分别为(64.79±3.78)分、(8.2±2.5)分。结论丁苯酞联合神经节苷酯用于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PAL及NDS评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丁苯酞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 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 PAL 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