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4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防护,提出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防护对策,减少职业性感染的发生。根据手术人员感染HIV的主要途径,加强隔离措施,规范术中操作以及被污染后的应急处理。结果手术室护士加强职业防护和消毒隔离措施,有效减少了手术室护士职业感染HIV的机率。结论手术室护士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和完善的应急处理,是减少医源性感染HIV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艾滋病 护理 手术 职业防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伴随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以及计划生育条例的颁布实施,母婴健康问题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愈来愈多的关注,产妇与社会对助产士的服务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产房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助产士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必然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处理不好势必影响其身心健康与工作质量。可见助产士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专科知识与专业技能,还需具备健康的体魄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 标签: 助产士 职业危险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探讨手术室护士职业压力的有效防范对策。方法查找手术室护士可能存在的工作压力源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引起手术室护士职业压力的原因有自身业务技术水平、工作性质、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等方面,必须采取相应对策进行防范,如重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工作环境的改善、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等。结论手术室护士是护士中特殊的群体,承受的职业压力大,影响深,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防范,有效减轻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压力,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职业压力 原因分析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不同措施的培训,来分析讨论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预防意识及成果。方法对200个随机样本随机分配,分别采用常规和职业暴露专业两种培训方式,培训后通过观察测试、数据整理来检验两种不同方式的效果。结果200名样本测试观察后数据显示,对照组平均防护知识知晓率为54.5±8.8;观察组平均防护知识知晓率为92.2±4.4。观察组对职业暴露的预防措施比较差异显著。结论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不容忽视,护士的培训方向应更多的增加职业暴露防护等培训,最大程度的降低职业暴露对手术室护士的危害。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职业暴露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护士由于特殊的手术室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使其在工作中存在着很多不安全的因素,这些因素时刻威胁着护士的身心健康。结合实际对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一系列的防护措施,增强手术室护士了的自我防护意识,使她们的身心健康得以保证。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职业危害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阅读文献资料,收集整理近几年有关护士职业伤害的材料,主要包括发生职业伤害的原因和防范措施两部分,探讨护士职业伤害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 标签: 急诊护士 职业伤害 危险因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助产士职业暴露危害因素,并且分析防护对策。方法选择我市4家市级医院从事临床一线工作的助产士共计57位,采用调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问卷自行设计,通过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助产士的职业暴露危害影响因素,进而制定相应对策。结果57份调查问卷显示,对于助产士主要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为羊水、血液污染,操作时利器伤害,环境伤害,以及心理因素。57位参与者显示共计发生过243次危险因素,其中羊水、血液污染143次,占58.85%;操作时利器伤害64次,占26.34%;环境伤害27次,占11.11%;心理因素9次,占3.70%。结论助产士职业暴露危害来自多方面,只有建立健全相应规章制度,提高助产士的安全操作意识,才能有效降低助产士的职业危害。

  • 标签: 助产士 职业暴露危害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医院内血源性职业暴露高风险人群,有针对性采取防护措施,降低血源性传染病的发生率。方法对2010~2013年巴中市妇幼保健院28例血源性职业暴露医务人员,按照岗位、暴露方式、暴露源及暴露地点的不同进行原因分析。结果28例暴露人群中护士占15人,所占比例为53.57%;手术室、病房为高发暴露场所,分别所占比例为手术室42.86%,病房28.85%;职业暴露感染源主要为HBV,所占比例为82.14%;暴露方式主要为针刺伤,占78.57%。讨论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规范操作流程,加强自身防护是减少职业暴露的关键。

  • 标签: 医务人员 血源性病原体 职业暴露 分析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噪声作业人员职业健康体检结果,探讨噪音对相关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的影响。方法在我市相关企业中选取2015年在噪音环境下工作的人员200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异常检出情况随工龄的变化而变化,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年龄和性别不相关,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听力异常检出率和年龄、性别相关,变化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工龄无关,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噪音环境下长期工作会损害作业人员的听力,要加强管理,做好噪音防护工作。

  • 标签: 噪声作业人员 职业健康 体检 南通地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中心采血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影响因素,为减少职业伤害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5月-2012年6月间在本院体检采血病例27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皮肤黏膜暴露、锐器伤的发生情况。结果采血期间发生职业暴露事件23例,总发生率为8.30%,其中皮肤黏膜暴露17例(6.14%)、锐器伤5例(1.8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采血护士工作年限≤3年、无职业暴露经历、教育程度大专以下、无培训经历与职业暴露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工作年限≤3年OR值2.012,95%可信区间为(1.101,3.677),P=0.023、无职业暴露经历0R值3.012,95%可信区间为(1.203,7.541),P=0.019、无培训经历OR值3.522,95%可信区间为(1.220,10.168,P=0.020)。结论健康体检中心采血护士工作年限≤3年、无职业暴露经历、无培训经历是发生职业暴露的相关危险因素。

  • 标签: 健康体检 采血 职业暴露 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印刷企业噪声对作业人员的影响,预防和控制噪声的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收集该印刷企业2015—2017年度连续三年在岗职工的职业健康体检结果,结合作业场所噪声检测结果,综合分析近3年来接触噪声作业人员听力异常情况的发生、发展。结果近三年来的纯音电测听测试结果异常率分别为43.1%、39.3%、1.7%;不同噪声强度的听力异常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印刷企业应对噪声作业场所采取防护措施,并减少噪声的危害。

  • 标签: 噪声 印刷 听力损失 职业病危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职业隐患,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方法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职业隐患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结果明显降低了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结论有效的干预措施对减少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职业隐患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手术室护士对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及能力,缓解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压力。方法分析手术室护士易发生的职业危险及工作压力过大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手术室护士发生职业危险与工作环境等有关,发生工作压力过大与职业风险等有关。结论重视手术室护士生理、心理需要,加强其职业防护,缓解其工作压力是十分必要的。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职业暴露 职业压力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是高职教育的目标,是衡量专业教学效果的一个标尺。作为高职药学专业的教师,我们要努力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要将职业领域所需的实践能力贯穿其中,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职业岗位接轨。

  • 标签: 药物化学 职业能力 培养
  • 简介:摘要近年来,各种职业危害被反复报导,职业防护也提上议程,手术室护士是工作在特殊环境中的护理群体,手术室护士密切接触各种理化生物因子并长期处于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极易造成身心伤害,如何有效做好手术护士的职业防护是十分重要和有意义的工作。为预防手术室护士的潜在危险,提高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减少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须加强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防护教育,树立正确观念,加强自身保护意识。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人员 职业危害 防护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产后还岗护士职业压力来源及应对措施。方法以我院ICU28名产后还岗护士为对象进行护士职业压力来源问卷调查。结果职业压力来源主要来自孩子的压力,工作压力,家庭压力,经济压力,自身压力。结论充分认识护士职业压力来源,制定合理工作安排,建立给力的家庭支持,加强自身抗压能力,从而降低护士职业压力。

  • 标签: 产后护士 职业压力 来源分析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急诊科护士由于工作性质常暴露于各种职业危险因素中,在各种诊疗活动中容易出现各种职业伤害。提高自身防护意识,重视感染管理,做好安全防护,是预防职业损伤的关键。

  • 标签: 急诊护士 职业危害 防护
  • 简介:摘要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中,医药行业面临着一些职业道德问题的考验。其中,现在医药行业出现的道德流失问题,已引起医药卫生界及整个社会的关注。本文对医院药师职业道德的规范化在医院医德医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及探讨。

  • 标签: 医院药师 职业道德 规范化
  • 简介:摘要了解和分析现代高校,在读男护生职业认同状态以及对其的影响因素,探讨分析及干预对策。通过对医学护理学院的在职男护学生的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年级的男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认同状态和因素的差异均无统计意义,而且不同的选择态度的男护生及总体的因素差异均无统计意义。由此得出调查的结论高校的男护生的专业认同感均处于比较中等的水平,很多的男护生对护理专业知识的了解认识不够。所以医学护理院校应该做好护理专业的男护生的招生工作,对男护生录学之后加强护理专业的培养和水平的提高8。

  • 标签: 男护生 职业认同 调查 分析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