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究启发式带教模式对康复治疗师实习中综合能力培养的应用效果。方法:文章首先阐述了综合能力的培养是现代康复医学的必然要求,随后从启发式带教模式对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全面论述,并提出考核制度的落实,作为综合能力培养的关键因素。结果与结论:启发式带教模式是康复治疗师实习中综合能力培养的较为有效途径。

  • 标签: 康复治疗师 综合能力培养 启发式带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中药现代化为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对中药学高级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生作为高等专业人才,其创新能力是行业进步的核心推动力,因此在研究生教学过程中注重其创新能力培养非常重要。本文结合当前研究生扩招和培养模式不断改革的发展环境,围绕中药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展开讨论,为实现我国中药学专业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提供参考。

  • 标签: 中药学 研究生 创新能力 中药现代化
  • 简介:[ 摘要 ] 目的观察内科教学中多种方式结合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效果。方法 对 2019 年到我院内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将 90 名,将 90 名学生平均分为两个组,既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 45 名,给予对照组进行常规理论教学与常规见习带教,给予观察组学生多种方式结合培养方式教学,对比两组 各项考试成绩 以及 学习能力 。结果 观察组的 各项考试成绩 以及 学习能力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具有可比性。结论 多种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见习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效果显著,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 ] 临床思维能力 多种方式 内科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展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80例脑梗死患者,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指标、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生活能力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指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损害,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提高。

  • 标签: 康复护理 脑梗死患者 生活能力 神经功能指标 影响
  • 简介:【摘 要】目的:为有效提高急性胰腺炎病人的健康行为能力及生活质量,对延续护理的应用效果作进一步探究,为临床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胰腺炎病人为研究对象,共计59例,按盲选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n=30例)采用延续护理干预和对照组(n=29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结果:统计研究表明,通过延续护理干预措施的观察组病人健康行为能力和生活质量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分析表明,延续护理干预对急性胰腺炎病人的健康行为能力和生活质量有显著提升作用,护理效果显著,应用价值良好,对此护理方案建议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延续护理 急性胰腺炎 健康行为能力 生活质量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在当前基层医院公共卫生护理服务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现有研究对护士核心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培养模式尚缺乏系统深入的探讨。本文旨在探讨基层医院公共卫生护理服务中护士的核心能力构成,包括专业知识、沟通技巧、应急处理能力等,并提出针对性的培养模式,如实践与理论结合、持续教育及案例分享等。研究发现,通过优化培养模式,护士的核心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进而提升公共卫生护理服务质量。本研究对于强化基层医院公共卫生护士应具备的核心能力特征 ,从而为今后培养公共卫生 护士提供参考 。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当前基层医院公共卫生护理服务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现有研究对护士核心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培养模式尚缺乏系统深入的探讨。本文旨在探讨基层医院公共卫生护理服务中护士的核心能力构成,包括专业知识、沟通技巧、应急处理能力等,并提出针对性的培养模式,如实践与理论结合、持续教育及案例分享等。研究发现,通过优化培养模式,护士的核心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进而提升公共卫生护理服务质量。本研究对于强化基层医院公共卫生护士应具备的核心能力特征 ,从而为今后培养公共卫生 护士提供参考 。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放射科医疗服务投诉原因和实施防范管理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2016年在医院放射科进行检查的14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年度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2例。对照组(2014年3月~2015年3月)采用传统医疗服务,观察组(2015年4月~2016年4月)实施防范管理,比较两组投诉事件的主要原因、总发生率和医疗服务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服务态度不佳占1.39%,检查单问题为零,等待时间过长占1.39%,投诉事件总发生率为2.78%,服务态度评分为(86.33±10.25)分,业务能力评分为(83.21±5.42)分,医疗环境评分为(90.76±10.13)分,沟通能力评分为(87.11±11.25)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防范管理用于放射科医疗服务,能够改进工作中的不足,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明显提高服务质量,满足患者期望,减少投诉事件发生,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

  • 标签: 投诉 防范 放射科 原因 医疗服务
  • 简介:摘要通过对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工作环境等方面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分析,从防护设施准备、个人防护用品穿戴要求、职业暴露处理方法等方面,探讨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 标签: 去污区 职业危害 防护措施
  • 简介: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患者痰培养标本送检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方法:选取丽水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归档病历220份,对患者痰培养标本采集送检过程中可能影响标本质量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影响送检的主要因素。同时,成立持续质量小组,制定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加强痰标本的采集、培养、送检管理。结果:结果显示影响呼吸科患者痰培养标本质量的因素包括:痰培养采集流程不规范、护士未考虑不同患者的身体状况而导致痰标本采集不正确、部分患者不能配合等。在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呼吸内科痰培养标本送检合格率由77.6%上升至96.8%,标本留取天数由5.2天减至3.3天,与实施前比较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患者痰培养标本的采集和送检过程中,通过针对性的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有利于提高标本送检率,缩短标本留取时间。

  • 标签: 痰培养标本 送检率 持续质量改进
  • 简介:目的:探讨防范骨科住院患者跌倒的流程管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3月在诸暨市中医医院进行治疗的3760例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时间将2014年4月-2015年3月的18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4月-2016年3月的191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则采用针对性预防跌倒的流程进行管理;在两组患者出院之前统计其跌倒发生情况并进行问卷调查,评价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跌倒人数为26人,跌倒发生率为1.405%,患者对医院满意度为89.8%;实施了预防跌倒流程管理的观察组跌倒人数为2人,跌倒率为0.104%,患者对医院满意度为98.1%,观察组患者跌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防范骨科患者跌倒中采用流程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发生跌倒的概率,同时也能显著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

  • 标签: 骨科 跌倒 流程管理 预防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