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该药物对症状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78例于2021年1月至6月来我院治疗EB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入院顺序随机均匀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入院后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与护理,对照组患者通过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孟鲁司特钠进行辅助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血清炎性因子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显著下降,且实验组下降更明显,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P<0.05)。结论 在给予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患者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基础上,联合使用孟鲁司特钠进行辅助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消除患者体内炎症因子、快速缓解患者症状,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孟鲁斯特钠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血清炎性因子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高血压糖尿病肾病应用奥美沙坦、正清风痛宁治疗对患者尿蛋白排泄水平的影响。方法 纳入48例病患为研究对象,截取于我院2021年2月-2022年2月收治高血压糖尿病肾病患者;经数字表法均分2组,1组为应用奥美沙坦治疗的基础组(n=24),1组为应用奥美沙坦+正清风痛宁治疗的联合组(n=24)。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在尿白蛋白排泄率、24 h 尿蛋白定量、尿α1微球蛋白及尿β2微球蛋白水平方面,联合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新生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采用血常规联合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3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参与健康体检的新生儿3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实施用血常规联合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对比两组的检验结果。结果 观察组全血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常规联合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有助于患儿的疾病诊断,值得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细菌性感染性疾病 全血C反应蛋白 血常规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超敏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以及白细胞计数水平联合检测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间选择我院就诊的64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病因为依据分为细菌组和非细菌组,每组各32例,对所有患儿行超敏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及白细胞计数水平监测,对比各项检测指标以及阳性率。结果 与非细菌组相比,细菌组超敏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以及白细胞计数水平更高,联合检测阳性率更高,对比结果显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小儿支气管肺炎 超敏C反应蛋白 红细胞沉降率 白细胞计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乙肝相关肝癌进行凝血四项、PIVKA-Ⅱ以及甲胎蛋白(AFP)三联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本院的50例乙肝相关良性肝病患者和50例乙肝相关肝癌患者,依次纳入对照组、观察组,2组受试者均于测定凝血四项、AFP、PIVKA-Ⅱ,并对比结果。结果:PT、APTT、TT的测定结果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FIB的测定结果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AFP、PIVKA-Ⅱ测定结果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AFP检测阳性率观察组为78.00%,对照组为24.00%,P<0.05。结论:通过进行凝血四项+PIVKA-Ⅱ+AFP的三联诊断能够在乙肝相关肝癌的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该诊断方案值得应用及推广。

  • 标签: 乙肝 肝癌 凝血四项 PIVKA-Ⅱ AFP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康妇消炎栓对宫颈炎合并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炎症因子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确诊宫颈炎合并盆腔炎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3月~2021年11月实施对比性治疗研究,随机分组后参照组(n=37)行康妇消炎栓治疗,试验组(n=38)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比较患者治疗有效率、炎症因子及细胞免疫指标差异。结果:患者治疗前炎症因子、细胞免疫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后临床有效率、CD4+、CD4+/CD8+高于参照组,CRP、IL-6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康妇消炎栓联合治疗宫颈炎合并盆腔炎效果确切,可积极抑制患者局部炎症进展,提升免疫功能水平。

  • 标签: 重组人干扰素α-2b 康妇消炎栓 宫颈炎 盆腔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过敏性鼻炎患者合用柴胡桂枝汤加减、盐酸西替利嗪片的治疗价值。方法:对照组为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观察组增加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97.37%、84.21%,P<0.05;治疗前2组IFN-γ、IL-10、IL-17对比P>0.05,治疗后IFN-γ、IL-1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IL-17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过敏性鼻炎患者合用柴胡桂枝汤加减、盐酸西替利嗪进行治疗,可显著提升疗效,并改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

  • 标签: 过敏性鼻炎 柴胡桂枝汤加减 盐酸西替利嗪片 炎性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五味苦参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效果及炎性因子水平研究分析。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2年1月消化科门诊就诊的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0名,以随机分组方式(红蓝球)进行分组,将40名患者分为对照组(美沙拉嗪)和观察组(五味苦参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更高,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明显更低,两组患者组间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味苦参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效果更高,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更低。

  • 标签: 五味苦参肠溶胶囊 美沙拉嗪 溃疡性结肠炎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川崎病患者心血管病变易感性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院内川崎病患儿80例为观察对象,测定FGF-23基因,结合基因型分为FGF-23基因多态性组与FGF-23基因野生型组,观察FGF-23水平与血清指标及心脏病易感性。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FGF-23水平为川崎病患儿心血管病变独立性危险因素。结论 FGF-23基因多态性小儿川崎病心血管病变与FGF-23之间存在相关性。

  • 标签: [] 小儿川崎病 心血管病变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断中联合检测血清铁蛋白(SF)、白细胞介素-6(IL-6)、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42例前列腺癌患者纳入恶性组、64例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患者纳入良性组、47例男性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三组研究对象均选自2020年8月~2021年12月,分别检测各组的SF、IL-6、PSA水平。结果 恶性组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良性组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将SF、IL-6与PSA联合检测作为临床筛查、诊断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前列腺癌 临床诊断 血清铁蛋白 白细胞介素-6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断中联合检测血清铁蛋白(SF)、白细胞介素-6(IL-6)、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42例前列腺癌患者纳入恶性组、64例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患者纳入良性组、47例男性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三组研究对象均选自2020年8月~2021年12月,分别检测各组的SF、IL-6、PSA水平。结果 恶性组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良性组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将SF、IL-6与PSA联合检测作为临床筛查、诊断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前列腺癌 临床诊断 血清铁蛋白 白细胞介素-6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铁蛋白(SF),维生素D水平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5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甲组)与5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乙组),对两组维生素D、血清铁蛋白(SF)、神经肌电图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SF、维生素D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关系。结果 SF方面,甲组比乙组高,而25(OH)D3比乙组低,差异显著(P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维生素D 血清铁蛋白 神经传导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呲格列酮+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80例2型糖尿病患者经随机平行法分为研究组40例,实行呲格列酮+阿卡波糖方案;参照组40例,使用呲格列酮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效果、血糖相关指标,和参照组实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治疗中应用呲格列酮+阿卡波糖方案效果理想,对改善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有积极影响。

  • 标签: 2型糖尿病 呲格列酮 阿卡波糖 治疗效果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腹腔镜手术联合亮丙瑞林、戊酸雌二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及对腹腔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糖类抗原125水平的影响。方法 于2019年4月至2021年8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7名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为对照组(28名)和试验组(29名)。对照组行腹腔镜治疗,试验组在腹腔镜基础上加用亮丙瑞林、戊酸雌二醇治疗。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试验组临床有效率96.6%(28/29)显著高于对照组82.1%(23/28)。比对差异明显(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腹腔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糖类抗原125水平较对照组有显著降低。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腔镜手术 亮丙瑞林 戊酸雌二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糖类抗原125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人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病的相关性及其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1年到靖江市中医院的冠心病患者100例,按照检查结果,把患者分成冠心病组20例、冠心病+高血压组20例、冠心病+2型糖尿病组20例、冠心病+2型糖尿病+高血压组20例、对照组20例,分析五组Lp—PLA2。结果:对照组与冠心病组、冠心病+高血压病组、冠心病+2型糖尿病组者Lp—PLA2水平比较P

  • 标签: 人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冠心病 糖尿病 高血压病 相关性 检测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米氮平联合氟西汀在抑郁症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β以及白细胞介素10的影响展开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21年2月到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抑郁症患者,按照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用米氮平治疗,观察组联合氟西汀展开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对比发现观察组经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与白细胞介素1β水平更低,白细胞介素10水平更高。(P<0.05)结论 米氮平与氟西汀在抑郁症治疗中的联合应用可以显著升高IL-10抗炎因子水平,同时对TNF-α水平以及IL-1β水平进行抑制,在不增加治疗用药风险的前提下优化治疗效果。

  • 标签: 临床应用价值 抑郁症 白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