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应用手术室护理配合的护理价值。方法:此次分析对象为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60例,选取时间为2020.2-2021.4,入组患者均为本医院患者,采取抽签法分组后分成考察组及参照组,考察组采取手术室护理配合,参照组利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视力改善情况及负性心理评分。结果:考察组视力0.8以上患者更多,与参照组对比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负性心理评分无对比差异性(P>0.05),护理后,考察组负性心理评分相比参照组较低(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配合可帮助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改善负性心理,提高视力。

  • 标签: 白内障 手术室护理 青光眼 负性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在白内障术后弥漫性角膜上皮糜烂中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20年1月到2021年11月间选择80例于我院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术后发生弥漫性角膜上皮糜烂的患者进行分析,用计算机抽签法将其分成对比组和分析组,n=40。对比组接受人工泪液治疗,分析组在人工泪液基础上配合角膜绷带镜治疗,比较两组的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效果。结果:分析组角膜刺激消失时间和角膜上皮修复时间均短于对比组,且分析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比组更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术后弥漫性角膜上皮糜烂采用角膜绷带镜配合人工泪液治疗的方式能较好的缩短患者病情恢复时间,提高患者的总体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白内障 手术 术后弥漫性角膜上皮糜烂 疼痛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泪液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共纳入2021年5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给予妥布霉素滴眼液、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同时联合给予玻璃酸铵滴眼液进行治疗, 评定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的症状缓解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玻璃酸钠滴眼可延长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促进角膜再生,从而有效缓解干眼症的症状。

  • 标签: 人工泪液 青光眼 白内障 术后干眼症 合并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白内障患者术前眼底检查中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B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1.1-2022.5.31期间我院7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为例,均进行常规检眼镜、OCT、B超检查,统计检查结果。结果:常规检眼镜、B超、OCT、B超+OCT眼底病变检出率分别为22.55%、24.51%、30.39%、44.12%;数据对比显示,联合检测检出率明显高于单一检测方案(P

  • 标签: OCT B超 白内障 术前眼底检查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治疗期间使用电针与复明片进行联合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0年8月~2021年10月期间医院收治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中选取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电针与复明片进行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经治疗,患者临床指标均得到了合理改善,且研究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以P

  • 标签: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术后干眼症 电针 复明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B超检查对成熟期白内障术前眼底检查评估的意义。方法:选取成熟期白内障患者102例,时间为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所有患者在术前均接受常规双眼B超检查,术后均行常规眼底检查,如有必要则开展眼底荧光造影检查、OCT检查等。比较术前眼科B超检查的形态改变特征和术后眼底检查的诊断结果。结果:术前与术后对比,B超诊断总符合率为95.59%。结论:在成熟期白内障的术前眼底检查评估当中,采用B超检查的方法,能够取得较高的诊断符合率,诊断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较高,能够为手术及预后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B超检查 成熟期白内障 术前眼底检查评估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围术期护理干预用于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从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间在我院型超声乳化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人群中随机抽选66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取数法随机均匀分成参照组和研究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统计患者术后3d和术后30d的视力水平,汇总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视力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视力水平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03%,远远低于参照组的21.21%(P<0.05)。结论 将围术期护理用于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的患者中,有助于提高视力恢复效果,控制并发症形成,应用前景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围手术期护理 效果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白内障伴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患者采用不同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组增加雷珠单抗注射治疗。结果:施治前BCVA、CMT 2组平行比较差异微小P>0.05,术后1周、1个月与对照组做平行对比BCVA为观察组较高、CMT为观察组较低P<0.05;术后并发症率观察组为2.86%,对照组为5.71%,P>0.05。结论:对白内障伴DME患者采用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雷珠单抗方案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且安全性好。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白内障术后干眼症者接受聚乙二醇滴眼液+玻璃酸钠治疗效果。方法 50例2022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为样本,随机分组,聚乙二醇滴眼液+玻璃酸钠滴眼液纳入A组,玻璃酸钠滴眼液纳入B组,对比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干眼症症状评分。结果 A组泪膜破裂时间较B组长,泪液分泌试验较B组高,P<0.05;A组干眼症症状评分较B组低,P<0.05。结论 白内障术后干眼症者接受聚乙二醇滴眼液+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可减轻干眼症,还可延长泪膜破裂时间、增加泪液分泌量。

  • 标签: 白内障 干眼症 玻璃酸钠滴眼液 聚乙二醇滴眼液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眼科白内障患者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患者的护理,并对其效果进行了分析。方法:选取了在2022年6月到2023年6月期间,在我院眼科进行治疗的100例白内障患者,按照其所受到的护理措施不同,100例进行了分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50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为观察组,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在此项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5.37±1.05)天,平均住院费用为(3682.55±108.74)元,这些数据都比对照组要低(P

  • 标签: 眼科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 白内障患者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白内障患者门诊早期干预临床路径效果。方法: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白内障患者中抽选3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150例,接受门诊早期干预临床路径,对照组患者例数为150例,接受常规干预,对比两组临床干预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白内障 门诊早期干预 临床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对视力恢复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择 2018 年 9 月 -2019年 9 月间于我院确诊的 58 名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常规、超声 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率及临床参数变化情况。 结果:超声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为 96.42% 远高于常规组 71.43% ,其视力水平要明显优于常规组,前后房水蛋白含量也更高 , P< 0.05。结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能有效改善患者视力水平,减轻疾病症状,提高患者视力恢复效率,具有研究意义。

  • 标签: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 视力恢复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的影响。方法:于我院 2018年 2月至 2019年 2月期间接治的 8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 40例和对照组 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则采取优质护理服务。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治疗中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其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期间接治的 70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 35例与对照组 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研究组则进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障吸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视力水平要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眼压水平要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间比较,其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视力水平,且降低眼压水平,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闭角型青光眼 眼压 视力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的临床上应用程序化护理对患者视力恢复的积极影响。方法:选取在2020年1月至12月于我院眼科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15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按照所实施护理干预模式的不同,将其进行随机、数字化的分组,每组75例患者,即对照组与研究组,将选择常规护理模式的患者全部纳入对照组,将选择程序化护理模式的患者全部纳入到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均存在显著的差异,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二者的比较在临床上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的临床上实施程序化护理干预能够取得显著的疗效,不仅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也加快了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获得良好的预后结局,值得在我国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程序化护理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视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