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二马、堂”是我国近现代的五位著名学者:马衡(1881—1955),字叔平,浙江鄞县人,代表作《凡将斋金石丛稿》;马叙伦(1885-1970),字彝初,号石翁、寒香,浙江杭州人,主要论著《石鼓文疏记》、《说文解字六书疏证》等;罗振玉(1866-1940),字叔言、叔蕴,号雪堂,浙江上虞人,代表作《殷墟书契》、《代吉金文存》等;王国(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生前著作60馀种,收入《静安文集》、《观堂集林》等;

  • 标签: 石鼓文 《说文解字六书疏证》 考证 著名学者 代表作 浙江
  • 简介:1949年5月,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逼近了大上海。当时的国民党“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接连下达了道手令给淞沪警备司令部少将参谋处长王之师,命令他在撤退之前,炸毁苏州河各处桥梁和黄浦江沿江码头,以阻止解放大军前进。汤恩伯万万没有想到,他的道手令,竟下达给了长期为中共地下党工作的、在地下民革担任策反行动组组长的王之师。

  • 标签: 手令 汤恩伯 参谋处 苏州河 国民党 黄浦江
  • 简介:<正>这次根据我们的建议成立的解放会,在政治上及在“领导”机构的组成上,我们皆已占有绝对优势,并且可以说我们完全掌握了支配权。但是这么说来,这个解放会就可以看做是一个革命领导组织了吗?不能!它只是一个由中国国民党及其走狗决定建立的一个政治机构,以服务于他们的黑暗目的,我们通过斗争把它扭转成了一个可以用来有利于我们革命的工具。关于这

  • 标签: 越南革命 司令部 领导组织 筹委会 无线电 华侨
  • 简介:我自1978年到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读硕士研究生以来,就常听说启先生的诗名,特别是常听说他诗思极其敏锐,手笔极其快捷,常有古人即席赋诗的雅举。那时中国的外事活动逐渐增多,据说一次某一日本访华团与中方聚会,席间准备了纸笔,一位日

  • 标签: 启功 剑南春 硕士研究生 作诗 北京师范大学 中文系
  • 简介:1989年和1997年,我曾经在《广东史志》上发表过两篇关于志书怎样记述政治运动的文章,感到言犹未尽,特再补充一些有关的材料和意见,就教于志界同仁。

  • 标签: 志书 政治运动 修志工作 地方特色
  • 简介:进军川黔边轻取黔江一九三三年夏秋,蒋介石调集一百万兵力,采取“堡垒主义”的新战略,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大规模“围剿”。同时,重新结集重兵进犯并攻占了湘鄂边革命根据地,红军再次失去依托,即在湘鄂川黔边一带开展游击战争,相机建立根据地。这时红军已锐减到三千余人。十二月二十二日,红军由咸丰之水坝出发,经盘蛇溪、望岩司进入鄂川边界之大路坝,歼灭守敌团防军周化成部一个营,即兵分路向四川边境县城黔江进发。一路经板凳岩、火岩、八面山出桃子坝攻黔江西门;一路由九盘岭、上马岩经老鹰关、杉木坳攻黔江东门并围

  • 标签: 红三军 黔东特区 苏维埃运动 游击战争 在湘 堡垒主义
  • 简介:四十多年前,周恩来总理和一批中外专家从武汉乘江峡轮至重庆,考察了长江沿岸的情况,确定峡工程坝址。当时笔者是宜昌一报社的记者,采访了周总理视察长江沿岸的全过程。今天,笔者如实记述有关情况,以表示对周总理的深切怀念。“邃密群科查峡”1958年2月26日,寒冬呼啸着刺骨的北风,鹅毛般的雪花,在公路上铺了一层洁白的长长地毯。一辆辆黑色的“红旗”轿车载着中央领导同志和一批中外水利专家,跨过雄伟的长江大桥,在汉口武汉关前轮船码头停下,从车里走出许多人。李先念副总理走在周总理身边轻声问道:“总理,你访问朝鲜刚刚回来,一天都没休息,天又这么冷,江上的风雪更大,你去考察峡受得了吗?”“先念,主席

  • 标签: 葛洲坝工程 周恩来 周总理 三峡工程 分洪工程 流域规划
  • 简介:弥勒造像源于印度,流自西域,而极盛于中土,成为中国佛教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弥勒菩萨从佛教诸神谱中独立出来,被单独造像膜拜,也是中国佛教艺术的一大特色。中国弥勒崇拜始于东晋。北朝佛教造像中,已风行弥勒交脚坐像,交脚坐式成为弥勒的特殊坐式。交脚弥勒菩萨既是北朝佛教艺术的一大表现题材,也是中国艺术史上造形艺术的一个重要形象。唐代,盛行为弥勒造大像。唐代的弥勒大像是继北朝交脚弥勒后在中国造形艺术

  • 标签: 佛教艺术 中国艺术史 坐式 佛教造像 布袋和尚 艺术形象
  • 简介:1920年风波后,陈独秀和胡适分道扬镳.自1923年至1926年,陈独秀曾次争取胡适,希望他参加到国民运动的联合战线里来.

  • 标签: 胡适争取 陈独秀胡适
  • 简介:湖北黄冈人现黄州市,是个历史文化名城。从黄冈一个不起眼的大湾里走出的林氏兄弟——林育英、林育南、林彪,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了轰轰烈烈的历史角色,最终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历史结局。林育英和林育南成为彪炳史册的革命先烈.林彪则晚节沦丧,叛国外逃,成为历史的罪人。

  • 标签: 林育南 林彪 林育英 生平 革命斗争
  • 简介:《江苏民性研究》一问世,就好评如潮。全国著名哲学家胡福明欣然作序,对这本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著名学者、原南京博物院院长梁白泉先生也推许本书是“一部厚重的开山之作”。省委党校还将它作为“当代文化建设与新闻传播”硕士专业的民俗学教材。

  • 标签: 《江苏民性研究》 民俗学 民性 地方志
  • 简介:1952年10月,正值上甘岭阻击战打得激烈之时,我所在的文教大队战士奔赴朝鲜战场。在那个深秋的夜晚,我们通过朝鲜“屯”封锁线时的经历一直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我的战友不幸伤亡的情景,更让我终身难忘。值此抗美援朝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我撰写此文,缅怀在

  • 标签: 抗美援朝战争 中国人民志愿军 鸭绿江 “三屯”封锁线
  • 简介:广西古代有大运河,即灵渠、相思埭、天威遥,在以水运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年代,它们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兴衰历史和当代如何开发利用,值得我们研究。

  • 标签: 广西 古代 运河 灵渠 相思埭 天威遥
  • 简介:一个人,一生中能为代皇帝授课,成为代帝师,实乃罕见。清朝的祁隽藻就是一位。道光帝时,他在翰林院任侍讲学士、经筵讲官,为道光帝讲习经书,从侍左右,充当顾问,此为一代。咸丰帝时,他为体仁阁大学士兼任讲官,为咸丰帝讲治国方略,授用人之道,此为二代。同治帝时,他在弘德殿为同治帝授课,朝夕纳诲启沃,此为代。祁隽藻历经四朝,辅佐过道光、咸丰、同治代皇帝,为维护清廷的统治尽了一位贤相应尽的责任。

  • 标签: 祁隽藻 三代 咸丰帝 大学士 皇帝 翰林院
  • 简介:朱德马上雄姿还是在解放战争时,我军相继占领哈尔滨、沈阳,我家也随军辗转搬迁。那时我刚刚有些懂事,就知道我家箱子里有几大本相册,还有几小本父亲亲手用黄色软质纸制作的底片册。解放后,我家定居北京,相册也换了样子。久了,有的照片已有些发黄。50年代中期,我考上了北京101中学。我发现,我家拥有的照片是周围同学中数量最多的。这些照片,大多是战争年代的旧照,其中的不少人物是我党我军的名将或各方面的知名人士。可

  • 标签: 八路军总部 朱德 珍存 罗炳辉 解放战争 毛泽东
  • 简介:本文认为,王国的讲义名称还是《古史新证》,此由来薰阁手稿影印本可资证明。文后附有唐兰先生为手稿影印本写的序。

  • 标签: 王国维 《古史新证》 唐兰
  • 简介:元宫,位于大西门锁桥东侧。前临市西河,后倚西门城墙,规模宏大,殿阁重重。元宫是旧时贵阳道教大道观之一。其中“元”是指所祀的天、地、水,道教亦称“宫”。

  • 标签: 贵阳市 老照片 道教 三元宫